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离开耆那教天祠后,行不多远,就发现了一座破损的佛塔,看外表装饰同样是阿育王时期的,上面的雕刻相当奇特。周围还有一百多个小塔和石龛,看起来是个墓地。
墓地旁边还有一座塌了半边的伽蓝,里面已无僧人居住。
在寺院和石塔的周围,分布着十几个池塘,池水清澈,水流潺潺,池底穴居着不少水族,有水面上遍布着四色莲花,池周围是繁茂的果木,百花盛开,色彩各异,倒是个游乐的佳境。
可惜玄奘此时并无游乐的心情,顺手摘了几个野果子,在池水中清洗干净,饱餐一顿后,便离开了这个国家。
随后他又沿印度河南岸向东南方向行了五百里山路,到达乌剌尸国。
这里同样是四面环山,峰峦叠翠,山谷幽深,道路险峻。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喜欢赤身裸体。玄奘初时以为他们是耆那教徒,但是耆那教徒是绝对禁止肉食的,这里的人却没有什么禁忌。而且语言粗俗、性情暴躁,看着也不像是耆那教徒。只是他们为什么都不穿衣服呢?
玄奘纳闷地进入都城,迎面就碰上两群人在吵架,似乎是在婚姻交易中出现了问题,双方都在指责对方欺骗了自己,一时吵得不可开交。周围的人对此也都见怪不怪,看都不看一眼。
玄奘见他们吵着吵着,就开始抄家伙动手了,很担心会出人命,正想着要不要上前去规劝几句,却见一个两三岁的小儿蹒跚着进入人群,被一个男子一脚踢了个跟头,“哇哇”大哭起来,在他小小的身躯旁边,一群黑乎乎的赤脚跑来跳去,随时都有可能踏到他,一时险象环生。
玄奘赶紧上前抱住那个小儿,退到一边,谁知他这个动作倒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毕竟在一群赤身裸体的土著人中间,这个一身长袍面容清奇的外国僧侣确实与众不同,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一个女人指着玄奘尖叫一声,大群的人便朝他扑了过来。玄奘吓了一跳,只当他们是要那个小儿,赶紧松开手,想将那小儿还给他们。谁料那群人根本就不管小儿,扑上来就扒他的衣服。
玄奘大吃一惊,拼命挣扎着,幸好银踪就在外面,抬起前蹄仰天嘶鸣,吓退了几个人后,奔到玄奘身边。玄奘赶紧爬上马背,好不容易逃出人群,这才发现,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撕扯成条状,一群人还在争夺扯下来的布条,拿过来系在腰间。
玄奘恍然大悟,想起自进入这个国家,就没见着有种棉麻的,也极少见到养羊的,估计是此国不产棉麻丝毛的缘故。
北印度各国贫富差距极大,就拿穿着来说,有的国家即使是最低等的贱民也有衣服穿,奴隶们也大都衣帽整洁;有的国家却到处都是裸行者,很多平民百姓连一块遮羞布都没有。他们并非苦行僧,也不是成心不穿衣服,实在是衣服对他们来说属于奢侈品。
佛陀时代也常有这种情况,据说最初比丘接受施主整块布的供养,拿来做衣服,走到某些国家就会遭到抢劫。那些抢劫者未必是专业的强盗,有的就是拿布料当稀罕物的普通百姓,将比丘的新衣抢回去稍微加以修改,就可以穿了。即使住在僧团之中,衣服失窃的事,也屡见不鲜。
有一天,佛在王舍城的帝释石窟前经行,看到山下的耕地一方方、一块块,沟畦分明,田亩齐整,心里很高兴,便指着田野,对阿难说:“你能教比丘制作这样形式的衣服吗?”阿难立刻答应,回去后便用一些拣来的布条,清洗干净,一条一条地连缀在一起,做成农田般的样式,于是“福田衣”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佛陀告诉大家,过去诸佛及弟子也都是这样做的,一来佛衣其形如田,比丘披着可由信徒来供养种福;二来将布料割截分裂,盗贼窃去无用,因为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出家人的衣服。
如今玄奘竟在一个国家的城市里被人哄抢衣物,虽然有些狼狈,更多的却是怜悯,他从行李中取出几块细棉布,这是呾叉始罗国的国王供养给他的,随手抛了下来,看着一群人你争我夺,也不敢多留,策马落荒而逃。
这样的地方,佛法自然也不会昌盛。玄奘拖着疲惫的身躯,在都城内外转了一圈,最后总算在一座山坡上找到了一所寺院,却已是蛛网密结,一片破败之象。里面除了硕大无比的蜘蛛、蟑螂、老鼠和白蚁外,再无半个生灵。
寺院里通常都有塔,玄奘牵着马,慢慢走到后面的院落里,果然发现了一座石塔,上面还有碑文,虽年久失修,仍能看出上面的字迹,玄奘点起火把仔细辨认,这才发现,这碑文记载的竟是佛陀当年度化夜叉,令它不再吃人的故事——原来,这里也有佛陀的足迹。
自从进入北印度,玄奘的心中就一直喜忧参半,喜的是,他终于来到了佛国,这里到处都是佛陀的印迹,还带着来自佛时代的灵气,可供他参拜和凭吊;忧的是,过去的辉煌映衬着现在的凄凉,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已经开始没落。
难道,真的已经到末法时代了吗?
夜已深沉,衣衫褴褛的玄奘独自坐在古塔的石阶上,听着远处山林里的虎啸猿啼,望着塔基内飞来飞去的白蚁,心中充满悲哀。
一头浅色的牛缓缓踱了过来,在他附近的一堵灰墙根处卧了下来,嘴里安祥地咀嚼着什么。
银踪高傲地瞥了那头牛一眼,便挨着主人趴下来睡觉。
玄奘笑了笑,轻轻捋了捋银踪头上的白毛,又朝那头白牛看了一眼,他知道牛是印度人心中的圣物,白色的牛更是难得,通常都是神庙里的供物,却不知这头牛是哪里来的,怎会没有主人?
不过这念头也就在脑中一闪而过,自从离开故国,一路上遇到了太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他已经见多不怪了,一头悠闲的牛而已,有什么好介意的呢?因此便没有去打扰。
当晨光照进破庙的塔基时,玄奘刚好做完早课,正打算带着银踪离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之声,紧接着拥进来一大群人,足有六七十位,绝大多数赤身裸体,只有七八个穿着衣服。
“这就是那个沙门!”一个腰扎托蒂的壮汉指着他喊道。
“白牛,白牛就在里面!”
吵吵嚷嚷的声音令玄奘有些头痛,他想,这些人估计是来找牛的,于是侧着身子让了一让,便要离开。
谁知众人竟“呼啦”一下将他团团围住:“你这个偷牛贼,你不能走!”
玄奘有些愣神,我什么时候成偷牛贼了?
“诸位檀越是不是误会了?”他心平气和地说道,“贫僧远道而来,何曾偷过你们的牛?”
这时,一个身着长袍的中年人已将那白牛牵了出来:“你说你没有偷,这头白牛怎么会在你这里?”
玄奘道:“是它自己跑来的。”
那人“哼”了一声:“白牛何其宝贵,怎么可能没有主人而自己乱跑?不瞒你说,这头牛是我们神祠里的。”
果然白牛都是有主的!玄奘点头道:“贫僧也不知它为何会到这里。既然是你们的牛,天幸没有丢失,你们将它牵走便是。”
“牵走?你说的轻巧!”那人冷冷地说道,“你将圣牛牵到这异教之地,致使它受到了污染,这是对神灵犯罪!难道你以为就这样算了吗?”
涉及神灵之事,玄奘就有些头痛,他辩解道:“这牛确实是自己走来的,如果是贫僧偷偷牵了来,又怎会清晨不牵走它?”
那穿长袍的道:“谁知道你夜里用它施了什么邪术?还有你这匹白马,搞不好也是偷的!”
说着,伸... -->>
离开耆那教天祠后,行不多远,就发现了一座破损的佛塔,看外表装饰同样是阿育王时期的,上面的雕刻相当奇特。周围还有一百多个小塔和石龛,看起来是个墓地。
墓地旁边还有一座塌了半边的伽蓝,里面已无僧人居住。
在寺院和石塔的周围,分布着十几个池塘,池水清澈,水流潺潺,池底穴居着不少水族,有水面上遍布着四色莲花,池周围是繁茂的果木,百花盛开,色彩各异,倒是个游乐的佳境。
可惜玄奘此时并无游乐的心情,顺手摘了几个野果子,在池水中清洗干净,饱餐一顿后,便离开了这个国家。
随后他又沿印度河南岸向东南方向行了五百里山路,到达乌剌尸国。
这里同样是四面环山,峰峦叠翠,山谷幽深,道路险峻。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都喜欢赤身裸体。玄奘初时以为他们是耆那教徒,但是耆那教徒是绝对禁止肉食的,这里的人却没有什么禁忌。而且语言粗俗、性情暴躁,看着也不像是耆那教徒。只是他们为什么都不穿衣服呢?
玄奘纳闷地进入都城,迎面就碰上两群人在吵架,似乎是在婚姻交易中出现了问题,双方都在指责对方欺骗了自己,一时吵得不可开交。周围的人对此也都见怪不怪,看都不看一眼。
玄奘见他们吵着吵着,就开始抄家伙动手了,很担心会出人命,正想着要不要上前去规劝几句,却见一个两三岁的小儿蹒跚着进入人群,被一个男子一脚踢了个跟头,“哇哇”大哭起来,在他小小的身躯旁边,一群黑乎乎的赤脚跑来跳去,随时都有可能踏到他,一时险象环生。
玄奘赶紧上前抱住那个小儿,退到一边,谁知他这个动作倒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毕竟在一群赤身裸体的土著人中间,这个一身长袍面容清奇的外国僧侣确实与众不同,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一个女人指着玄奘尖叫一声,大群的人便朝他扑了过来。玄奘吓了一跳,只当他们是要那个小儿,赶紧松开手,想将那小儿还给他们。谁料那群人根本就不管小儿,扑上来就扒他的衣服。
玄奘大吃一惊,拼命挣扎着,幸好银踪就在外面,抬起前蹄仰天嘶鸣,吓退了几个人后,奔到玄奘身边。玄奘赶紧爬上马背,好不容易逃出人群,这才发现,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撕扯成条状,一群人还在争夺扯下来的布条,拿过来系在腰间。
玄奘恍然大悟,想起自进入这个国家,就没见着有种棉麻的,也极少见到养羊的,估计是此国不产棉麻丝毛的缘故。
北印度各国贫富差距极大,就拿穿着来说,有的国家即使是最低等的贱民也有衣服穿,奴隶们也大都衣帽整洁;有的国家却到处都是裸行者,很多平民百姓连一块遮羞布都没有。他们并非苦行僧,也不是成心不穿衣服,实在是衣服对他们来说属于奢侈品。
佛陀时代也常有这种情况,据说最初比丘接受施主整块布的供养,拿来做衣服,走到某些国家就会遭到抢劫。那些抢劫者未必是专业的强盗,有的就是拿布料当稀罕物的普通百姓,将比丘的新衣抢回去稍微加以修改,就可以穿了。即使住在僧团之中,衣服失窃的事,也屡见不鲜。
有一天,佛在王舍城的帝释石窟前经行,看到山下的耕地一方方、一块块,沟畦分明,田亩齐整,心里很高兴,便指着田野,对阿难说:“你能教比丘制作这样形式的衣服吗?”阿难立刻答应,回去后便用一些拣来的布条,清洗干净,一条一条地连缀在一起,做成农田般的样式,于是“福田衣”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佛陀告诉大家,过去诸佛及弟子也都是这样做的,一来佛衣其形如田,比丘披着可由信徒来供养种福;二来将布料割截分裂,盗贼窃去无用,因为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出家人的衣服。
如今玄奘竟在一个国家的城市里被人哄抢衣物,虽然有些狼狈,更多的却是怜悯,他从行李中取出几块细棉布,这是呾叉始罗国的国王供养给他的,随手抛了下来,看着一群人你争我夺,也不敢多留,策马落荒而逃。
这样的地方,佛法自然也不会昌盛。玄奘拖着疲惫的身躯,在都城内外转了一圈,最后总算在一座山坡上找到了一所寺院,却已是蛛网密结,一片破败之象。里面除了硕大无比的蜘蛛、蟑螂、老鼠和白蚁外,再无半个生灵。
寺院里通常都有塔,玄奘牵着马,慢慢走到后面的院落里,果然发现了一座石塔,上面还有碑文,虽年久失修,仍能看出上面的字迹,玄奘点起火把仔细辨认,这才发现,这碑文记载的竟是佛陀当年度化夜叉,令它不再吃人的故事——原来,这里也有佛陀的足迹。
自从进入北印度,玄奘的心中就一直喜忧参半,喜的是,他终于来到了佛国,这里到处都是佛陀的印迹,还带着来自佛时代的灵气,可供他参拜和凭吊;忧的是,过去的辉煌映衬着现在的凄凉,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已经开始没落。
难道,真的已经到末法时代了吗?
夜已深沉,衣衫褴褛的玄奘独自坐在古塔的石阶上,听着远处山林里的虎啸猿啼,望着塔基内飞来飞去的白蚁,心中充满悲哀。
一头浅色的牛缓缓踱了过来,在他附近的一堵灰墙根处卧了下来,嘴里安祥地咀嚼着什么。
银踪高傲地瞥了那头牛一眼,便挨着主人趴下来睡觉。
玄奘笑了笑,轻轻捋了捋银踪头上的白毛,又朝那头白牛看了一眼,他知道牛是印度人心中的圣物,白色的牛更是难得,通常都是神庙里的供物,却不知这头牛是哪里来的,怎会没有主人?
不过这念头也就在脑中一闪而过,自从离开故国,一路上遇到了太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他已经见多不怪了,一头悠闲的牛而已,有什么好介意的呢?因此便没有去打扰。
当晨光照进破庙的塔基时,玄奘刚好做完早课,正打算带着银踪离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之声,紧接着拥进来一大群人,足有六七十位,绝大多数赤身裸体,只有七八个穿着衣服。
“这就是那个沙门!”一个腰扎托蒂的壮汉指着他喊道。
“白牛,白牛就在里面!”
吵吵嚷嚷的声音令玄奘有些头痛,他想,这些人估计是来找牛的,于是侧着身子让了一让,便要离开。
谁知众人竟“呼啦”一下将他团团围住:“你这个偷牛贼,你不能走!”
玄奘有些愣神,我什么时候成偷牛贼了?
“诸位檀越是不是误会了?”他心平气和地说道,“贫僧远道而来,何曾偷过你们的牛?”
这时,一个身着长袍的中年人已将那白牛牵了出来:“你说你没有偷,这头白牛怎么会在你这里?”
玄奘道:“是它自己跑来的。”
那人“哼”了一声:“白牛何其宝贵,怎么可能没有主人而自己乱跑?不瞒你说,这头牛是我们神祠里的。”
果然白牛都是有主的!玄奘点头道:“贫僧也不知它为何会到这里。既然是你们的牛,天幸没有丢失,你们将它牵走便是。”
“牵走?你说的轻巧!”那人冷冷地说道,“你将圣牛牵到这异教之地,致使它受到了污染,这是对神灵犯罪!难道你以为就这样算了吗?”
涉及神灵之事,玄奘就有些头痛,他辩解道:“这牛确实是自己走来的,如果是贫僧偷偷牵了来,又怎会清晨不牵走它?”
那穿长袍的道:“谁知道你夜里用它施了什么邪术?还有你这匹白马,搞不好也是偷的!”
说着,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