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一本书读懂日本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将自身的安全依托在别人的保护之下,这样得来的保障能长久吗?况且是在付出了让对方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为所欲为的代价之后。或许对于崇信强者的日本来说,这笔买卖是值当的,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夏天过去,冬天来临时,或许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番光景。日本国民的愤怒便是最好的证明。
1956年12月,鸠山一郎辞去首相一职,石桥湛山当选新一届首相,但是上台仅仅2个月左右,石桥便因为身体原因被迫辞职。1957年2月,原在石桥湛山内阁担任外相的岸信介成为新首相。
岸信介上台后,发表了战后日本的首次外交蓝皮书,提出了“日本外交三原则”,包括:1.以联合国为中心;2.与自由主义各国协调;3.坚持作为亚洲一员的立场。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岸信介内阁将“三原则”变成了“一原则”,也即“以日美关系为基轴”。因此,日本极力推行亲美政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姿态,并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以首相身份“访问”台湾,公开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认为“大陆共产党的存在是对世界的威胁”。使原本趋于缓和,并逐渐亲密起来的中日关系迅速恶化。
1958年5月2日,在岸信介内阁的默许下,几名右翼分子冲进正在长崎举办的中国邮票、剪纸展览会现场,撕毁中国国旗,这一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此,中国政府在政治上对日本采取孤立政策,在经济上,则停止了开始于1952年的两国民间贸易往来。
1959年,日本与美国开始就修改1951年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进行协商,1960年1月19日,新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对日本来说,旧的安保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份不平等条约,所以在协商制定新条约时,日本政府尽可能多的为自己争取与美国对等的地位,纠正旧条约中一些不平等的条款和内容。但其根本依旧是对旧安保条约的延续,比如仍旧允许美国军队在日本驻扎,日本政府为其提供基地,并负担基地使用费用;有关冲绳和小笠原群岛的归还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令日本国民尤为担心的是,新的安保条约有可能将日本卷入因地区冲突而引发的战争当中。
因此,从日美两国就修订新条约进行磋商起,日本国民就掀起了战后最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史称“安保斗争”。1959年3月,日本百余个社会团体自发组成了“阻止修改《日美安保条约》国民会议”,希望以有效的组织行动使日本政府放弃与美国修订新的安保条约。至1960年3月,国民会议已经发展成了由1633个组织参加的庞大社团。
4月26日,在国民会议的组织下,日本各地陆续开始了反对安保条约的示威游行,同时,请愿和集会也相应展开。当时,参加请愿的有330万人,日本国会共收到17万封请愿信。5月9日,国民会议提出解散国会,并要求对岸信介内阁发起不信任投票。
就在各种反对安保条约的斗争如火如荼地进行时,6月12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启程开始了他的远东之行。他访问的第一站是菲律宾,第二站便是日本,按计划,到达日本的时间是6月19日。为了赶在艾森豪威尔抵达日本前通过新安保条约,岸信介内阁于5月19日深夜在反对党未出席的情况下,强行通过该条约。这一行为使安保斗阵急剧高涨,6月5日,全国有650万人举行了抗议活动。
6月10日,为艾森豪威尔访日做前期准备的特派小组抵达东京羽田机场时,遭到了日本民众的包围,在千余名警察的保护下,特派小组成员才乘坐美国海军的直升机撤离现场。6月15日,580万人参加了抗议条约签字和美国总统访日的集会。当天晚上,近7000名大学生冲进国会,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东京大学一名女大学生在冲突中被警察打死,使得岸信介内阁与国民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眼见局势难以控制,无奈之下,6月16日,岸信介只得请求艾森豪威尔推迟访日时间。在安保斗争中失去国民信任的岸信介,在日美两国交换完条约的政府批文后,黯然辞职。
将自身的安全依托在别人的保护之下,这样得来的保障能长久吗?况且是在付出了让对方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为所欲为的代价之后。或许对于崇信强者的日本来说,这笔买卖是值当的,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夏天过去,冬天来临时,或许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番光景。日本国民的愤怒便是最好的证明。
1956年12月,鸠山一郎辞去首相一职,石桥湛山当选新一届首相,但是上台仅仅2个月左右,石桥便因为身体原因被迫辞职。1957年2月,原在石桥湛山内阁担任外相的岸信介成为新首相。
岸信介上台后,发表了战后日本的首次外交蓝皮书,提出了“日本外交三原则”,包括:1.以联合国为中心;2.与自由主义各国协调;3.坚持作为亚洲一员的立场。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岸信介内阁将“三原则”变成了“一原则”,也即“以日美关系为基轴”。因此,日本极力推行亲美政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敌视姿态,并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以首相身份“访问”台湾,公开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认为“大陆共产党的存在是对世界的威胁”。使原本趋于缓和,并逐渐亲密起来的中日关系迅速恶化。
1958年5月2日,在岸信介内阁的默许下,几名右翼分子冲进正在长崎举办的中国邮票、剪纸展览会现场,撕毁中国国旗,这一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此,中国政府在政治上对日本采取孤立政策,在经济上,则停止了开始于1952年的两国民间贸易往来。
1959年,日本与美国开始就修改1951年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进行协商,1960年1月19日,新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对日本来说,旧的安保条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份不平等条约,所以在协商制定新条约时,日本政府尽可能多的为自己争取与美国对等的地位,纠正旧条约中一些不平等的条款和内容。但其根本依旧是对旧安保条约的延续,比如仍旧允许美国军队在日本驻扎,日本政府为其提供基地,并负担基地使用费用;有关冲绳和小笠原群岛的归还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令日本国民尤为担心的是,新的安保条约有可能将日本卷入因地区冲突而引发的战争当中。
因此,从日美两国就修订新条约进行磋商起,日本国民就掀起了战后最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史称“安保斗争”。1959年3月,日本百余个社会团体自发组成了“阻止修改《日美安保条约》国民会议”,希望以有效的组织行动使日本政府放弃与美国修订新的安保条约。至1960年3月,国民会议已经发展成了由1633个组织参加的庞大社团。
4月26日,在国民会议的组织下,日本各地陆续开始了反对安保条约的示威游行,同时,请愿和集会也相应展开。当时,参加请愿的有330万人,日本国会共收到17万封请愿信。5月9日,国民会议提出解散国会,并要求对岸信介内阁发起不信任投票。
就在各种反对安保条约的斗争如火如荼地进行时,6月12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启程开始了他的远东之行。他访问的第一站是菲律宾,第二站便是日本,按计划,到达日本的时间是6月19日。为了赶在艾森豪威尔抵达日本前通过新安保条约,岸信介内阁于5月19日深夜在反对党未出席的情况下,强行通过该条约。这一行为使安保斗阵急剧高涨,6月5日,全国有650万人举行了抗议活动。
6月10日,为艾森豪威尔访日做前期准备的特派小组抵达东京羽田机场时,遭到了日本民众的包围,在千余名警察的保护下,特派小组成员才乘坐美国海军的直升机撤离现场。6月15日,580万人参加了抗议条约签字和美国总统访日的集会。当天晚上,近7000名大学生冲进国会,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东京大学一名女大学生在冲突中被警察打死,使得岸信介内阁与国民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眼见局势难以控制,无奈之下,6月16日,岸信介只得请求艾森豪威尔推迟访日时间。在安保斗争中失去国民信任的岸信介,在日美两国交换完条约的政府批文后,黯然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