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回到山沟去种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五十八章石爬子
弄好营地,李君阁交代白大他们看好营地别乱跑,然后跟着猎户叔去看山塘位置。
猎户叔带着李君阁翻过一道斜伸向山沟的山梁,发现前面出现了一道溪流,水质清澈见底,溪流底部净是巨大的石头。
猎户叔说道:“就是这里了,沿着这溪流往上走,就是白米洞,这水就是从白米洞里流出来的,水流长期稳定,沿路也没有溪流汇进来,没有能比它更干净的水了。”
两人沿着溪流往上走,李君阁说道:“这个白米洞是不是就是‘癞疙宝搬米救嘎婆’那个白米洞?”
癞疙宝就是蛤蟆,嘎婆就是老奶奶,这又是一个流传当地的传说。
猎户叔说道:“对的,就是那个白米洞。”
李君阁说道:“哎哟那必须去看看啊,这故事听了这么久,我还没见着白米洞是啥样呢!”
盘鳌乡一带沿五溪河两岸流传着一个传说。
相传当年有一个女子,年轻时老公死的早,没有留下子息,她守节不嫁伺候公婆,直到公婆去世了,她还替丈夫守着,最后守到自己变成了老奶奶。
盘鳌乡对门是白米乡,就是九斗碗油厨班主王黑子所在那个乡,那个乡挨红水河有一片宽广的石滩,石滩上有一个形似蛤蟆的巨大石头,当地百姓都管它叫蛤蟆石。
蛤蟆石有个奇特之处,每年红水河的第一次洪峰如果高过了蛤蟆石,那么那一年就有闹水患的危险,大家得做好准备。如果第一次洪峰淹不到蛤蟆石脚下,那么当年就平安无事。
故老相传这是一个蛤蟆精的分身,一直守在这里提醒乡亲们一年的水讯。
然后还说,这个蛤蟆精的洞府就在盘鳌乡那边山上的一个洞里面。
老时间里每年白米乡的乡民会将新收的大米摆一点到蛤蟆石前,向蛤蟆精表示感谢。
故事转回,有一年盘鳌乡大旱,老奶奶家的地没啥收成,眼看着就闹饥荒了。
没有办法了,虽然老奶奶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是得上山挖蕨根挖野菜,希望能熬过这一年。
找着找着,不知怎么的就找到了一个洞口前,洞里往外淌着水,老奶奶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在洞口打了个盹。
梦里来了一个穿绛绸衣服的胖员外,两个眼睛大又鼓,走路是个外罗圈,过来对老奶奶说道:“您是节妇,他日升天后,天庭少不得有您一份安置,到时候我都羡慕不来呢!不过现在阳寿未尽,我先与你结一份善缘吧。”
老奶奶一恍神就醒了过来,却发现洞口开始往外流出白米,打着旋堆积在洞口。
老奶奶将白米背下山,度过了那一年的饥荒,这个洞从此就被称为白米洞。
猎户叔说道:“我们这边老年间的老话,‘白米乡,隔条河,癞疙宝搬米救嘎婆’,说的就是这个故事了。”
李君阁啧啧赞叹道:“看看我们这里的民风,连妖精都是懂礼的。”
猎户叔哈哈大笑:“这蛤蟆精要是知道我们要在它洞府底下开山塘,会不会闹意见啊?这个锅到时候得你来背。”
李君阁说道:“怎么会,这也是造福一方的事情,老人家肯定会大力支持的。”
来到一处大石夹持的位置,猎户叔说道:“你看这里,到时候在旁边开出引水通道,让溪流绕过这块大石头,然后在两块石头间垒出山塘来,重新封闭引水通道,把水蓄起来,这山塘就成了。”
然后继续说道:“从这里到李家沟,也有十来里了,皮娃是不是远了点啊?”
李君阁说道:“虽然远点,但是这样的水质,这么稳定的流量,是其它地方比不上的,远点也值得。”
两人继续往上走,又行了五里地,来到了白米洞前。
这是一个大溶洞,洞口就像一个客厅,长有五米多,高有三米多,上面吊着些钟乳石,地下也冒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石笋,溪流从洞口一侧哗哗流出来,整个洞口凉气森森,冷气扑着脸地来,比外面低上好几度。
猎户叔取下水壶灌了一壶,说道:“这水可以直接喝的,又清又甜。”
李君阁也翻出水壶来灌上,喝了一口,真的好喝,细细分辨还隐隐有一股糯米的清香味道。
“好水!就是这水好凉!”
猎户叔说道:“你现在觉得凉,等你冬天来,又会觉得这水是温的了。”
李君阁点头道:“嗯,地下水就是这样的了,猎户叔,感谢你找了这么好一个水源啊。”
说罢又翻出来三个矿泉水瓶,将水灌满,说道:“等... -->>
第一百五十八章石爬子
弄好营地,李君阁交代白大他们看好营地别乱跑,然后跟着猎户叔去看山塘位置。
猎户叔带着李君阁翻过一道斜伸向山沟的山梁,发现前面出现了一道溪流,水质清澈见底,溪流底部净是巨大的石头。
猎户叔说道:“就是这里了,沿着这溪流往上走,就是白米洞,这水就是从白米洞里流出来的,水流长期稳定,沿路也没有溪流汇进来,没有能比它更干净的水了。”
两人沿着溪流往上走,李君阁说道:“这个白米洞是不是就是‘癞疙宝搬米救嘎婆’那个白米洞?”
癞疙宝就是蛤蟆,嘎婆就是老奶奶,这又是一个流传当地的传说。
猎户叔说道:“对的,就是那个白米洞。”
李君阁说道:“哎哟那必须去看看啊,这故事听了这么久,我还没见着白米洞是啥样呢!”
盘鳌乡一带沿五溪河两岸流传着一个传说。
相传当年有一个女子,年轻时老公死的早,没有留下子息,她守节不嫁伺候公婆,直到公婆去世了,她还替丈夫守着,最后守到自己变成了老奶奶。
盘鳌乡对门是白米乡,就是九斗碗油厨班主王黑子所在那个乡,那个乡挨红水河有一片宽广的石滩,石滩上有一个形似蛤蟆的巨大石头,当地百姓都管它叫蛤蟆石。
蛤蟆石有个奇特之处,每年红水河的第一次洪峰如果高过了蛤蟆石,那么那一年就有闹水患的危险,大家得做好准备。如果第一次洪峰淹不到蛤蟆石脚下,那么当年就平安无事。
故老相传这是一个蛤蟆精的分身,一直守在这里提醒乡亲们一年的水讯。
然后还说,这个蛤蟆精的洞府就在盘鳌乡那边山上的一个洞里面。
老时间里每年白米乡的乡民会将新收的大米摆一点到蛤蟆石前,向蛤蟆精表示感谢。
故事转回,有一年盘鳌乡大旱,老奶奶家的地没啥收成,眼看着就闹饥荒了。
没有办法了,虽然老奶奶年纪已经很大了,还是得上山挖蕨根挖野菜,希望能熬过这一年。
找着找着,不知怎么的就找到了一个洞口前,洞里往外淌着水,老奶奶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在洞口打了个盹。
梦里来了一个穿绛绸衣服的胖员外,两个眼睛大又鼓,走路是个外罗圈,过来对老奶奶说道:“您是节妇,他日升天后,天庭少不得有您一份安置,到时候我都羡慕不来呢!不过现在阳寿未尽,我先与你结一份善缘吧。”
老奶奶一恍神就醒了过来,却发现洞口开始往外流出白米,打着旋堆积在洞口。
老奶奶将白米背下山,度过了那一年的饥荒,这个洞从此就被称为白米洞。
猎户叔说道:“我们这边老年间的老话,‘白米乡,隔条河,癞疙宝搬米救嘎婆’,说的就是这个故事了。”
李君阁啧啧赞叹道:“看看我们这里的民风,连妖精都是懂礼的。”
猎户叔哈哈大笑:“这蛤蟆精要是知道我们要在它洞府底下开山塘,会不会闹意见啊?这个锅到时候得你来背。”
李君阁说道:“怎么会,这也是造福一方的事情,老人家肯定会大力支持的。”
来到一处大石夹持的位置,猎户叔说道:“你看这里,到时候在旁边开出引水通道,让溪流绕过这块大石头,然后在两块石头间垒出山塘来,重新封闭引水通道,把水蓄起来,这山塘就成了。”
然后继续说道:“从这里到李家沟,也有十来里了,皮娃是不是远了点啊?”
李君阁说道:“虽然远点,但是这样的水质,这么稳定的流量,是其它地方比不上的,远点也值得。”
两人继续往上走,又行了五里地,来到了白米洞前。
这是一个大溶洞,洞口就像一个客厅,长有五米多,高有三米多,上面吊着些钟乳石,地下也冒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石笋,溪流从洞口一侧哗哗流出来,整个洞口凉气森森,冷气扑着脸地来,比外面低上好几度。
猎户叔取下水壶灌了一壶,说道:“这水可以直接喝的,又清又甜。”
李君阁也翻出水壶来灌上,喝了一口,真的好喝,细细分辨还隐隐有一股糯米的清香味道。
“好水!就是这水好凉!”
猎户叔说道:“你现在觉得凉,等你冬天来,又会觉得这水是温的了。”
李君阁点头道:“嗯,地下水就是这样的了,猎户叔,感谢你找了这么好一个水源啊。”
说罢又翻出来三个矿泉水瓶,将水灌满,说道:“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