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的敌人。
这一次的炮击依然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同样打光了大概三分之一的炮弹,但这时候科林依然没有让士兵直接冲锋,而是继续命令向前推进。
这一次推进到了距离清军阵地两三百米的距离,继续构筑工事,然后发起炮击。
周琅开始怀疑科林是不是真的打算依靠大炮打败对手,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炮击开始大量使用实心弹,清军的寨墙在实心炮弹更近距离的轰击下,开始出现了多处垮塌,但依然没有整体被摧毁,依然保持着有效的防御力,周琅觉得使用步兵从下往上的佯攻,肯定会遭到重大损伤。
果然科林开始整队了,由于大量雇佣兵被集中起来,导致大炮不能全力开火,最终只有四门大炮还在继续工作,每门大炮有四个雇佣兵操作。华人雇佣兵也被集合起来,在指挥他们的雇佣兵军官的带领下,通过简单的军事口令开始排列队形。
三百个华人士兵分成了三个方队,中间和两翼各一个,互相之间的距离大概五十米,没个方队为三排,人人都上着刺刀。
周琅和他带领的六十多个南洋连队并没有被要求参与集结,但周琅还是命令这些人在位于大部队后方排成了一个方阵,也是三排横队,上了刺刀。可周琅并不是打算随时去战斗,而是打算随时制造混乱,他的目的是等科林的进攻正处于焦灼的节骨眼上,喊上一嗓子,然后大家一起跑,他相信那三百个城里地痞闲人组成的士兵不可能有什么军纪,肯定会立刻混乱,跟着一起跑,到时候科林必败无疑。历史教科书中不就有无数这样的案例吗,什么淝水之战,不都是因为内奸制造混乱,最后导致大溃败的吗。
但是周琅远远的看着,却发现科林一直没有命令进攻,反而在军官们整理好华人士兵的队形之后,所有的雇佣兵开始集结,除了十六个炮兵之外,其他四十多个雇佣兵排成了一个单独的方阵,就位于所有人之前。
很快科林的的正式进攻就开始了,发起进攻的竟然就只有这四十多个人,其他三百多人就那么一直站在原地,支援科林的就只有四门大炮,而且也在他们向前冲了两百米之后,全部停了下来。
周琅就静静看着这四十来个人,先是排成队列,缓慢的向前推进,到了距离对方阵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清军开始还击,主要是用弓箭还击,科林的士兵则以三段射击还击,这些雇佣兵确实精锐,竟然可以一边向前齐步走,一边不断的装填射击,还能保持基本的队形不乱,他们拿着高额佣金不是没有道理的,军事技能到了他们这种层次,就跟工匠做到了老师傅级别一样。
仅仅四十多个雇佣兵,用的还是准确度很低的滑膛枪,竟然就压制了依托石质阵地射箭的清军弓兵,等他们推进到四五十米左右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冒头射箭了,而此时双方的杀伤竟然是零,看不清雇佣兵给清军带来多少杀伤,反正四十多个雇佣兵全都没有受到创伤,连拿着军刀,一直大踏步走在前方的科林,都完好无损的样子。
这时候,突然科林回头向侧身后的雇佣兵们高喊一声,然后他带头发起了冲锋,四十多个雇佣兵同时跟进,几十个人的呐喊声,竟然有些震撼人心,震撼的不是他们的音量,而是迸发出来的勇气。
在这一刻,周琅突然有些感慨,倒在西方殖民者脚下的国家和民族众多,当年西班牙人几百人就能灭了美洲的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用武器优势来解释这一切,恐怕是不公平的,倒在他们脚下的那些对手,恐怕在勇气上也输给了他们。
发展到这时,周琅心中已经感到不妙,可他心中还存有侥幸,他回忆着教科书中关于鴉片战争的描写,一段段关天培之类的武将手舞大刀英勇奋战的画面浮现眼前,白刃战而已,科林的兵力处于劣势,而且还是佯攻,清军如果有一个勇敢的将领站出来带领大家死战,应该是能够取得胜利的。
但周琅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阵地上几乎没有爆发什么激烈的战斗声音,很快就看到科林站在高处,挥舞着圣乔治旗。
如此轻易占领这里,周琅不用上去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战斗,清军逃了!
不知道为什么,科林打赢这一仗,破坏了周琅心中的阴谋,周琅却不恼恨他,反而对清军充满了怨恨。
在之前,他很确定有自己作为内奸配合,清军只要稍微抵抗一下,就足以覆灭科林带领的这只軍队。可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不战而逃,别说杀死科林了,连一个士兵都没杀死。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看到的,有关鴉片战争的记载中,有一个十分夸张的数据,说是英军战死的数量是个位数,之前周琅是不相信的,现在他有点信了。
同时周琅不由有些脸红,他之前还以为凭借一些教科书中,以及类似三国演义中记载的军事故事,就能阴科林这样的军官一把。可他太天真了,至少在打仗上,科林是一个比他专业的多的正规军官。
周琅都能看到的这些华人士兵的弱点,科林怎么可能看不到,所以科林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这些训练只有十天的士兵投入战斗,至于让他们摆开队形,目的并不是为进攻做准备,恐怕是为了吓唬敌人。
此时周琅有些明悟,可能正是因为清军看到阵地外站着比自己数量更多的敌人,才给了他们理由,让他们选择了不战而退,当然此时的周琅还是太高看清军的节操了,就算没有这些理由,他们也能找到,甚至编造出合理的理由来。
周琅的军事经验还很浅薄,还无法从专业的军事角度看问题,但此时却不妨碍他发现一个隐患,那就是他看到三百个华人士兵站着整齐的队列,此时人人眼中都带着震惊。
恐怕这一场让三百人同时看到的战斗,会给这些士兵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军在他们心中的威严将一扫而空,而雇佣兵们则将权威刻印在了他们心中。
如果下一次的话,这些人也许真的可以帮科林作战了!
“这是英国人在印度摸索出来的经验吗?”
周琅不由这样猜想。
的敌人。
这一次的炮击依然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同样打光了大概三分之一的炮弹,但这时候科林依然没有让士兵直接冲锋,而是继续命令向前推进。
这一次推进到了距离清军阵地两三百米的距离,继续构筑工事,然后发起炮击。
周琅开始怀疑科林是不是真的打算依靠大炮打败对手,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炮击开始大量使用实心弹,清军的寨墙在实心炮弹更近距离的轰击下,开始出现了多处垮塌,但依然没有整体被摧毁,依然保持着有效的防御力,周琅觉得使用步兵从下往上的佯攻,肯定会遭到重大损伤。
果然科林开始整队了,由于大量雇佣兵被集中起来,导致大炮不能全力开火,最终只有四门大炮还在继续工作,每门大炮有四个雇佣兵操作。华人雇佣兵也被集合起来,在指挥他们的雇佣兵军官的带领下,通过简单的军事口令开始排列队形。
三百个华人士兵分成了三个方队,中间和两翼各一个,互相之间的距离大概五十米,没个方队为三排,人人都上着刺刀。
周琅和他带领的六十多个南洋连队并没有被要求参与集结,但周琅还是命令这些人在位于大部队后方排成了一个方阵,也是三排横队,上了刺刀。可周琅并不是打算随时去战斗,而是打算随时制造混乱,他的目的是等科林的进攻正处于焦灼的节骨眼上,喊上一嗓子,然后大家一起跑,他相信那三百个城里地痞闲人组成的士兵不可能有什么军纪,肯定会立刻混乱,跟着一起跑,到时候科林必败无疑。历史教科书中不就有无数这样的案例吗,什么淝水之战,不都是因为内奸制造混乱,最后导致大溃败的吗。
但是周琅远远的看着,却发现科林一直没有命令进攻,反而在军官们整理好华人士兵的队形之后,所有的雇佣兵开始集结,除了十六个炮兵之外,其他四十多个雇佣兵排成了一个单独的方阵,就位于所有人之前。
很快科林的的正式进攻就开始了,发起进攻的竟然就只有这四十多个人,其他三百多人就那么一直站在原地,支援科林的就只有四门大炮,而且也在他们向前冲了两百米之后,全部停了下来。
周琅就静静看着这四十来个人,先是排成队列,缓慢的向前推进,到了距离对方阵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清军开始还击,主要是用弓箭还击,科林的士兵则以三段射击还击,这些雇佣兵确实精锐,竟然可以一边向前齐步走,一边不断的装填射击,还能保持基本的队形不乱,他们拿着高额佣金不是没有道理的,军事技能到了他们这种层次,就跟工匠做到了老师傅级别一样。
仅仅四十多个雇佣兵,用的还是准确度很低的滑膛枪,竟然就压制了依托石质阵地射箭的清军弓兵,等他们推进到四五十米左右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冒头射箭了,而此时双方的杀伤竟然是零,看不清雇佣兵给清军带来多少杀伤,反正四十多个雇佣兵全都没有受到创伤,连拿着军刀,一直大踏步走在前方的科林,都完好无损的样子。
这时候,突然科林回头向侧身后的雇佣兵们高喊一声,然后他带头发起了冲锋,四十多个雇佣兵同时跟进,几十个人的呐喊声,竟然有些震撼人心,震撼的不是他们的音量,而是迸发出来的勇气。
在这一刻,周琅突然有些感慨,倒在西方殖民者脚下的国家和民族众多,当年西班牙人几百人就能灭了美洲的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用武器优势来解释这一切,恐怕是不公平的,倒在他们脚下的那些对手,恐怕在勇气上也输给了他们。
发展到这时,周琅心中已经感到不妙,可他心中还存有侥幸,他回忆着教科书中关于鴉片战争的描写,一段段关天培之类的武将手舞大刀英勇奋战的画面浮现眼前,白刃战而已,科林的兵力处于劣势,而且还是佯攻,清军如果有一个勇敢的将领站出来带领大家死战,应该是能够取得胜利的。
但周琅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阵地上几乎没有爆发什么激烈的战斗声音,很快就看到科林站在高处,挥舞着圣乔治旗。
如此轻易占领这里,周琅不用上去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战斗,清军逃了!
不知道为什么,科林打赢这一仗,破坏了周琅心中的阴谋,周琅却不恼恨他,反而对清军充满了怨恨。
在之前,他很确定有自己作为内奸配合,清军只要稍微抵抗一下,就足以覆灭科林带领的这只軍队。可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不战而逃,别说杀死科林了,连一个士兵都没杀死。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看到的,有关鴉片战争的记载中,有一个十分夸张的数据,说是英军战死的数量是个位数,之前周琅是不相信的,现在他有点信了。
同时周琅不由有些脸红,他之前还以为凭借一些教科书中,以及类似三国演义中记载的军事故事,就能阴科林这样的军官一把。可他太天真了,至少在打仗上,科林是一个比他专业的多的正规军官。
周琅都能看到的这些华人士兵的弱点,科林怎么可能看不到,所以科林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这些训练只有十天的士兵投入战斗,至于让他们摆开队形,目的并不是为进攻做准备,恐怕是为了吓唬敌人。
此时周琅有些明悟,可能正是因为清军看到阵地外站着比自己数量更多的敌人,才给了他们理由,让他们选择了不战而退,当然此时的周琅还是太高看清军的节操了,就算没有这些理由,他们也能找到,甚至编造出合理的理由来。
周琅的军事经验还很浅薄,还无法从专业的军事角度看问题,但此时却不妨碍他发现一个隐患,那就是他看到三百个华人士兵站着整齐的队列,此时人人眼中都带着震惊。
恐怕这一场让三百人同时看到的战斗,会给这些士兵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军在他们心中的威严将一扫而空,而雇佣兵们则将权威刻印在了他们心中。
如果下一次的话,这些人也许真的可以帮科林作战了!
“这是英国人在印度摸索出来的经验吗?”
周琅不由这样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