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中国哲学简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经》从根本上结合起来。《易经》的“经”,基本成分是所谓“八卦”,每卦由三条连线或断线组成。任取二卦组合起来,得六十四卦,等等。《易经》的原文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
照传统的说法,八卦是伏羲所画。伏羲是中国传说中的第一个天子,比黄帝还早。有些学者说,是伏羲本人组合出六十四卦;另一些学者说,是公元前12世纪的文王组合出六十四卦。有些学者说,卦辞和爻辞都是文王写的;另一些学者说,卦辞是文王写的,爻辞是文王的杰出的儿子周公写的。这些说法无论是真是假,都是表明中国人赋予八卦和六十四卦以极端重要性。
现代学术界提出一个说法,认为八卦、六十四卦都是周初发明的,用以模拟龟甲、兽骨上占卜的裂纹,这是前朝的商朝(约公元前1766—约前1123)所用的占卜方法,本章开始就讲了。就是烧灼甲骨,出现裂纹,根据裂纹来断定所卜的吉凶。但是这样的裂纹,形状既不规则,数目也不一定,所以很难用固定的公式解释它们。这种占卜方法,到了西周,似乎已经辅之以另一种方法,就是揲蓍草的茎,形成各种组合,产生奇数、偶数。这些组合的数目有限,所以能够用固定的公式解释。人们现在相信,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连线(表示奇数,阳爻)、断线(表示偶数,阴爻)就是这些组合的图像。占卜者用这种揲蓍的方法,得出各爻,然后对照《易经》读出它的卦辞爻辞,断定所卜的吉凶。
这就可能是《易经》的起源,也解释了书名的“易”字,是“变易”之“易”,指各爻组合是变易的。但是后来给《易经》加上了许多辅助性的解释,有些是道德学的,有些是形上学的,有些是宇宙论的。这些解释,到东周,甚至迟至西汉,才编集起来,称为“十翼”,都可以叫做“易传”。本章只讨论宇宙论方面的解释,其余的放在第十五章讨论。
除了阴阳的观念,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数的观念。由于古人通常认为占卜是泄露天机的方法,又由于用蓍草占卜是根据不同的数的组合,所以难怪《易传》的无名作者倾向于相信天机在于数。照他们的说法,阳数奇,阴数偶。《易传》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系辞传上》)
后来阴阳家试图用数把五行与阴阳联系起来。他们这样说:“天之数,一,生水;地之数,六,成之。地之数,二,生火;天之数,七,成之。天之数,三,生木;地之数,八,成之。地之数,四,生金;天之数,九,成之。天之数,五,生土;地之数,十,成之。这样,一、二、三、四、五都是生五行之数,六、七、八、九、十都是成之之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数八”郑玄注,孔颖达疏)所以用这个说法,就解释了上面引用的“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这句话。这实在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说惊人的相似,照此说,希腊哲学讲的四大元素:火、水、地、气都是由数字间接地导出的。
可是在中国,这是比较晚出的学说,在《易传》里从未提到五行。《易传》以为,八卦每卦各象征着宇宙中一定的事物。《说卦传》中说:“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震为雷”;“巽为木,为风”;“坎为水”,“为月”;“离为火,为日”;“兑为泽”。
各卦中的连线是阳的符号,断线是阴的符号。乾卦、坤卦分别纯粹由连线、断线组成,所以各是阳、阴的典范。其余六卦都假定是由乾、坤交合而生。这样,乾、坤就是父、母,而其他六卦在《易传》中常常说是乾坤的子女。
乾的第一爻(由下数起)与坤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震,称为“长男”。坤的第一爻与乾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巽,称为“长女”。乾的第二爻与坤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坎,称为“中男”。坤的第二爻与乾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离,称为“中女”。乾的第三爻与坤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艮,称为“少男”。坤的第三爻与乾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兑,称为“少女”。
乾坤结合而生其余六卦,这种过程,也就是阴阳结合而生天下万物这种过程的象征。阴阳结合而生万物,与男女结合而生生物,是相似的。由此可知,阳是男道,阴是女道。
《系辞传下》说:“天地氤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是阴阳的物质表现,乾坤是阴阳的象征表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系辞传上》)阴阳生成万物的过程,与男女生成生物的过程完全相似。
原始中国人的宗教中,很可能想象有一个父神和母神,他们生出万物。可是在阴阳哲学中,用阴阳之道代替了或解释了这样的拟人的神。阴阳之道虽然也比作男女之道,但是已经被理解为完全不具人格的自然力了。
经》从根本上结合起来。《易经》的“经”,基本成分是所谓“八卦”,每卦由三条连线或断线组成。任取二卦组合起来,得六十四卦,等等。《易经》的原文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
照传统的说法,八卦是伏羲所画。伏羲是中国传说中的第一个天子,比黄帝还早。有些学者说,是伏羲本人组合出六十四卦;另一些学者说,是公元前12世纪的文王组合出六十四卦。有些学者说,卦辞和爻辞都是文王写的;另一些学者说,卦辞是文王写的,爻辞是文王的杰出的儿子周公写的。这些说法无论是真是假,都是表明中国人赋予八卦和六十四卦以极端重要性。
现代学术界提出一个说法,认为八卦、六十四卦都是周初发明的,用以模拟龟甲、兽骨上占卜的裂纹,这是前朝的商朝(约公元前1766—约前1123)所用的占卜方法,本章开始就讲了。就是烧灼甲骨,出现裂纹,根据裂纹来断定所卜的吉凶。但是这样的裂纹,形状既不规则,数目也不一定,所以很难用固定的公式解释它们。这种占卜方法,到了西周,似乎已经辅之以另一种方法,就是揲蓍草的茎,形成各种组合,产生奇数、偶数。这些组合的数目有限,所以能够用固定的公式解释。人们现在相信,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连线(表示奇数,阳爻)、断线(表示偶数,阴爻)就是这些组合的图像。占卜者用这种揲蓍的方法,得出各爻,然后对照《易经》读出它的卦辞爻辞,断定所卜的吉凶。
这就可能是《易经》的起源,也解释了书名的“易”字,是“变易”之“易”,指各爻组合是变易的。但是后来给《易经》加上了许多辅助性的解释,有些是道德学的,有些是形上学的,有些是宇宙论的。这些解释,到东周,甚至迟至西汉,才编集起来,称为“十翼”,都可以叫做“易传”。本章只讨论宇宙论方面的解释,其余的放在第十五章讨论。
除了阴阳的观念,还有一个重要的观念是数的观念。由于古人通常认为占卜是泄露天机的方法,又由于用蓍草占卜是根据不同的数的组合,所以难怪《易传》的无名作者倾向于相信天机在于数。照他们的说法,阳数奇,阴数偶。《易传》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系辞传上》)
后来阴阳家试图用数把五行与阴阳联系起来。他们这样说:“天之数,一,生水;地之数,六,成之。地之数,二,生火;天之数,七,成之。天之数,三,生木;地之数,八,成之。地之数,四,生金;天之数,九,成之。天之数,五,生土;地之数,十,成之。这样,一、二、三、四、五都是生五行之数,六、七、八、九、十都是成之之数。”(《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数八”郑玄注,孔颖达疏)所以用这个说法,就解释了上面引用的“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这句话。这实在和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说惊人的相似,照此说,希腊哲学讲的四大元素:火、水、地、气都是由数字间接地导出的。
可是在中国,这是比较晚出的学说,在《易传》里从未提到五行。《易传》以为,八卦每卦各象征着宇宙中一定的事物。《说卦传》中说:“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震为雷”;“巽为木,为风”;“坎为水”,“为月”;“离为火,为日”;“兑为泽”。
各卦中的连线是阳的符号,断线是阴的符号。乾卦、坤卦分别纯粹由连线、断线组成,所以各是阳、阴的典范。其余六卦都假定是由乾、坤交合而生。这样,乾、坤就是父、母,而其他六卦在《易传》中常常说是乾坤的子女。
乾的第一爻(由下数起)与坤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震,称为“长男”。坤的第一爻与乾的第二、三爻结合,成为巽,称为“长女”。乾的第二爻与坤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坎,称为“中男”。坤的第二爻与乾的第一、三爻结合,成为离,称为“中女”。乾的第三爻与坤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艮,称为“少男”。坤的第三爻与乾的第一、二爻结合,成为兑,称为“少女”。
乾坤结合而生其余六卦,这种过程,也就是阴阳结合而生天下万物这种过程的象征。阴阳结合而生万物,与男女结合而生生物,是相似的。由此可知,阳是男道,阴是女道。
《系辞传下》说:“天地氤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是阴阳的物质表现,乾坤是阴阳的象征表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系辞传上》)阴阳生成万物的过程,与男女生成生物的过程完全相似。
原始中国人的宗教中,很可能想象有一个父神和母神,他们生出万物。可是在阴阳哲学中,用阴阳之道代替了或解释了这样的拟人的神。阴阳之道虽然也比作男女之道,但是已经被理解为完全不具人格的自然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