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地煞七十二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蛇陉狭长,茶棚酒舍颇多,不知哪一家的旅客遭了此等横祸。”
“好说。”
道人放下水囊,目光直视过去。
“当天大雨,过路的客人很少。差役们多番查验,也找出了遇难者们的身份。”
冷风掀开门帘,空气有异常的阴冷在弥漫。
道人不为所动。
“先是和州的一伙石匠,经同乡介绍,往宣州去修桥。”
同桌汉子们的谈笑声戛然而止,他们忽的低眼垂手,木偶般相对而坐。
“再是一帮外地结伴而来的读书人,他们要赶在八月十八,去往余杭观潮。”
临窗的诗性平息,只见几个滴着泥水的背影沉默面窗而立。
“然后是逃难过来的一家老小。可怜好不容易逃离了饥荒与盗匪,却倒在了迎来新生的前夕。”
孩子的嬉笑打闹不再,唯有一家四口空洞的眼睛木然望过来。
“最后,是两个货郎,要去余杭做生意。”
“他们都是普通人,生死祸福,没什么稀奇。”
“没什么稀奇?”
老货郎喃喃自语重复了一句。
此刻他的表情很古怪,像笑像哭像疑惑像惊惶。
“道长莫要说笑了,你说的这些人简直就和咦?”
说着,眼角莫名滑出冰凉,手指一摸,泪中混杂着粗粝,低头细看,原来全是泥沙。
他露出哀戚的神色,望着道人,想说些什么,可一开口,便呕出一团又一团稀泥。
而也在这时。
屋外大雨骤然滂沱。
屋内昏暗仿佛黑夜。
惨淡里隐隐听见莫名的怪响——道人对此记忆犹新,那是山体滑坡前土石崩解的异响。
唉。
道人摇头一叹,已然按住长剑。
这时。
“阿弥陀佛。”
对面的和尚突然起身。
他双掌一合,拍击声仿佛洪钟大吕回荡茶棚内外。
面作金刚怒相。
“还不醒悟?!”
随即继续念经,却不再无声默念,而高声诵咏不!其实在道人耳中,和尚诵经从来不是无声默念,也从来都有经声入耳。
不是佛唱无声,而是场中“听众”不愿意听罢了。
而现在和尚的诵咏却字字清晰、声声入耳。
“佛告观世音菩萨: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若说于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尽。是故观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没有鲜花乱坠,也没有地涌金莲。
相反。
和尚的口齿间还带着点儿乡音。
然而,就在这么不甚出奇的诵咏下,屋外的狂风暴雨渐渐平息,屋内众鬼惨淡的面容渐渐安详。
他们慢慢虚无,慢慢逸出白光,光芒勾连成一片,充斥着整座茶棚。
最后,如冬日暖阳下的薄冰,缓缓融化,继而破碎湮灭。
世界重现出现在眼前。
山林依旧,河水依旧,唯有两人身处的茶棚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坟丘般的大土堆。
“大师怎么称呼?”
“小僧法严。”
“贫道俗姓李,道号玄霄。”
土堆下,李长安提起装鬼的坛子冲和尚晃了晃。
“这老鬼的赏银有你一半,我要回头去拿钱,同去?”
那叫法严的和尚轻轻摇头。
“小僧不知花红之事,也不为悬赏而来。道长若有心,他日道左相逢,肯施舍些斋饭,小僧就感激不尽了。”
“和尚找道士施舍?真是奇了怪哉。”
李长安摇头失笑。
“随你吧。”
又不是过年收压岁钱,你推我让没什么意思。
此间事了,道士要赶在天黑前,回山北的和州,拿坛子里的老龟和驴背上的人头换赏银。
离开前。
却见着那和尚对土堆挥起月牙铲。
道士好奇:“你这要作什么?”
“小僧要为几位施主掩埋尸骨。”
李长安眨巴眨巴眼睛,瞧了瞧和尚,又瞧了大土堆。
好半天才理清法严话里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你要把尸体从土里挖出来,然后换个地儿再埋进土里?”
“正是。”
“”
李长安无语以对,牵驴走人。
等李长安回到此处,已经是第二天了。
却见法严仍在掘土。
李长安注意到土堆已经被他掘开大半,可以瞧见被泥土掩埋的建筑残骸,路边也添了几个无名坟丘,而反观法严,却几乎把自己裹成了个泥猴。
道士一问,才知道他从昨日分别到今日重逢,一刻也不曾停歇。
“我看你也是修行有成之人,怎么不使些神通法术?”
“神通只为护道之用,就像走路能够用脚,又何必用手呢?”
李长安很不同意。
作为一个懒散之人,他一向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但同时,作为一个懒人,他也懒得对别人的理念说三道四。
所以,他只是捋了把驴儿的大脑袋,让它去路边吃草。自个儿望见和尚旁边有一堆沾着泥巴的工具,想必是那些乡下汉子的遗物,上去挑了把铲子,便与法严一同哼哧哧挖起土来。
大概过了一两个时辰,两人合力把遇难者们的尸体都挖出来重新下葬。
道士知道和尚从昨儿起就粒米未沾,便从行囊取出干粮和水囊递给他。这次和尚倒是没有推辞,道了声“感谢”,接过东西,拧开水囊后,却微笑着把水囊递还回来。
道士恍然想起,自己水囊里装的全是酒。
不是他贪杯好醉,实在是出门在外,水容易腐臭。
和尚捡了半只陶碗,径直到河边,撇去水面渣滓,舀了半碗清水,正要混着生水下馒头,冷不丁又抬头看天。
然后默默饮了几碗河水,回来将馒头还给了道士。
李长安有些诧异。
馒头也没肉馅啊?
法严不答,微笑指着天空,日头已越过正中。
得。
佛门戒律,过午不食。
法严目的地在余杭,而李长安循着黄皮书指引一路向东南。
方向一致正好同行。
但说实话,两人并不投缘。
法严虽然外表看起来放荡不羁,可那只是他把身体当做渡世的皮囊,不加在意而已,但对于修持戒律,却是半点不敢松懈。
至于李长安清规戒律?那是啥?
好在两人都不是争强好胜的性子,一路同行也互不干扰。
今日。
沿着蛇溪往东。
忽而见着前面乌压压一大群人,吹锣打鼓好不热闹。
逮着乡里人一问。
说是此地的财主莫名其妙发善心,要给乡里修一座新桥,眼下,正请了巫师拜祭龙王爷。
龙?
李长安神色一动。
牵驴上前要凑个热闹。
“蛇陉狭长,茶棚酒舍颇多,不知哪一家的旅客遭了此等横祸。”
“好说。”
道人放下水囊,目光直视过去。
“当天大雨,过路的客人很少。差役们多番查验,也找出了遇难者们的身份。”
冷风掀开门帘,空气有异常的阴冷在弥漫。
道人不为所动。
“先是和州的一伙石匠,经同乡介绍,往宣州去修桥。”
同桌汉子们的谈笑声戛然而止,他们忽的低眼垂手,木偶般相对而坐。
“再是一帮外地结伴而来的读书人,他们要赶在八月十八,去往余杭观潮。”
临窗的诗性平息,只见几个滴着泥水的背影沉默面窗而立。
“然后是逃难过来的一家老小。可怜好不容易逃离了饥荒与盗匪,却倒在了迎来新生的前夕。”
孩子的嬉笑打闹不再,唯有一家四口空洞的眼睛木然望过来。
“最后,是两个货郎,要去余杭做生意。”
“他们都是普通人,生死祸福,没什么稀奇。”
“没什么稀奇?”
老货郎喃喃自语重复了一句。
此刻他的表情很古怪,像笑像哭像疑惑像惊惶。
“道长莫要说笑了,你说的这些人简直就和咦?”
说着,眼角莫名滑出冰凉,手指一摸,泪中混杂着粗粝,低头细看,原来全是泥沙。
他露出哀戚的神色,望着道人,想说些什么,可一开口,便呕出一团又一团稀泥。
而也在这时。
屋外大雨骤然滂沱。
屋内昏暗仿佛黑夜。
惨淡里隐隐听见莫名的怪响——道人对此记忆犹新,那是山体滑坡前土石崩解的异响。
唉。
道人摇头一叹,已然按住长剑。
这时。
“阿弥陀佛。”
对面的和尚突然起身。
他双掌一合,拍击声仿佛洪钟大吕回荡茶棚内外。
面作金刚怒相。
“还不醒悟?!”
随即继续念经,却不再无声默念,而高声诵咏不!其实在道人耳中,和尚诵经从来不是无声默念,也从来都有经声入耳。
不是佛唱无声,而是场中“听众”不愿意听罢了。
而现在和尚的诵咏却字字清晰、声声入耳。
“佛告观世音菩萨: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若说于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尽。是故观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没有鲜花乱坠,也没有地涌金莲。
相反。
和尚的口齿间还带着点儿乡音。
然而,就在这么不甚出奇的诵咏下,屋外的狂风暴雨渐渐平息,屋内众鬼惨淡的面容渐渐安详。
他们慢慢虚无,慢慢逸出白光,光芒勾连成一片,充斥着整座茶棚。
最后,如冬日暖阳下的薄冰,缓缓融化,继而破碎湮灭。
世界重现出现在眼前。
山林依旧,河水依旧,唯有两人身处的茶棚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坟丘般的大土堆。
“大师怎么称呼?”
“小僧法严。”
“贫道俗姓李,道号玄霄。”
土堆下,李长安提起装鬼的坛子冲和尚晃了晃。
“这老鬼的赏银有你一半,我要回头去拿钱,同去?”
那叫法严的和尚轻轻摇头。
“小僧不知花红之事,也不为悬赏而来。道长若有心,他日道左相逢,肯施舍些斋饭,小僧就感激不尽了。”
“和尚找道士施舍?真是奇了怪哉。”
李长安摇头失笑。
“随你吧。”
又不是过年收压岁钱,你推我让没什么意思。
此间事了,道士要赶在天黑前,回山北的和州,拿坛子里的老龟和驴背上的人头换赏银。
离开前。
却见着那和尚对土堆挥起月牙铲。
道士好奇:“你这要作什么?”
“小僧要为几位施主掩埋尸骨。”
李长安眨巴眨巴眼睛,瞧了瞧和尚,又瞧了大土堆。
好半天才理清法严话里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你要把尸体从土里挖出来,然后换个地儿再埋进土里?”
“正是。”
“”
李长安无语以对,牵驴走人。
等李长安回到此处,已经是第二天了。
却见法严仍在掘土。
李长安注意到土堆已经被他掘开大半,可以瞧见被泥土掩埋的建筑残骸,路边也添了几个无名坟丘,而反观法严,却几乎把自己裹成了个泥猴。
道士一问,才知道他从昨日分别到今日重逢,一刻也不曾停歇。
“我看你也是修行有成之人,怎么不使些神通法术?”
“神通只为护道之用,就像走路能够用脚,又何必用手呢?”
李长安很不同意。
作为一个懒散之人,他一向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但同时,作为一个懒人,他也懒得对别人的理念说三道四。
所以,他只是捋了把驴儿的大脑袋,让它去路边吃草。自个儿望见和尚旁边有一堆沾着泥巴的工具,想必是那些乡下汉子的遗物,上去挑了把铲子,便与法严一同哼哧哧挖起土来。
大概过了一两个时辰,两人合力把遇难者们的尸体都挖出来重新下葬。
道士知道和尚从昨儿起就粒米未沾,便从行囊取出干粮和水囊递给他。这次和尚倒是没有推辞,道了声“感谢”,接过东西,拧开水囊后,却微笑着把水囊递还回来。
道士恍然想起,自己水囊里装的全是酒。
不是他贪杯好醉,实在是出门在外,水容易腐臭。
和尚捡了半只陶碗,径直到河边,撇去水面渣滓,舀了半碗清水,正要混着生水下馒头,冷不丁又抬头看天。
然后默默饮了几碗河水,回来将馒头还给了道士。
李长安有些诧异。
馒头也没肉馅啊?
法严不答,微笑指着天空,日头已越过正中。
得。
佛门戒律,过午不食。
法严目的地在余杭,而李长安循着黄皮书指引一路向东南。
方向一致正好同行。
但说实话,两人并不投缘。
法严虽然外表看起来放荡不羁,可那只是他把身体当做渡世的皮囊,不加在意而已,但对于修持戒律,却是半点不敢松懈。
至于李长安清规戒律?那是啥?
好在两人都不是争强好胜的性子,一路同行也互不干扰。
今日。
沿着蛇溪往东。
忽而见着前面乌压压一大群人,吹锣打鼓好不热闹。
逮着乡里人一问。
说是此地的财主莫名其妙发善心,要给乡里修一座新桥,眼下,正请了巫师拜祭龙王爷。
龙?
李长安神色一动。
牵驴上前要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