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今日再数风流人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打招呼,冷不妨的给了小白一箭,连忙跑了。
公子纠这一下乐了,每天跟管仲喝两盅,也不慌着回国了。令两个人想不到的是,这时齐国已经有了新老板了,没他公子纠的什么事了。一打听,原来小白没有被射死,还提前回国,当了老板。
最终,鲁庄公在齐国的恐吓下干掉了公子纠,管仲也被带回了齐国。下面有趣的事,发生了,齐恒公也就是之前的小白,鲍叔牙的老板想鲍叔牙当国相。鲍叔牙就是鲍叔牙,还记着好基友,就又把管仲推销给了自己的老板。这个老板还真不赖,去迎接管仲的时候,还洗了三回澡,打了三回香皂,喷了三回香水。
恒公见了管仲,开囗就说:“管仲,现在国家这么穷,你有什么办法?”管仲简单的说了几句话:“我们齐国有矿,去开矿铸钱;然后弄个过滤器,把海水变成盐。”管仲,年轻的时候经商可没白经,这样的点子都能想到,当年绝对是个奸商。管仲又继续忽悠:“老板,你可别看不起商人,要是让商旅发达了,不就趁着可以抽税了,那打仗的经费也不用你的小金库了。”“哎呀!怪不得是鲍叔牙的基友,真有你的。”
再讲讲改革。古代农民什么最重要呢?当然是地了,你别看那一亩三分地,足够你吃好长时间的,顺便说一句,现在有许多城里人,看不起种地的,如果真没有种地了,那麻烦大了。管仲是怎么改的地呢?他把一起种地改成了个人种地,每家每户都分得了一些土地。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提高了人的自觉性,你的地,你不种,你吃啥啊!然后征税也变了,谁家的土好,谁家的地大,多征点,反之,少征点。交完了税,剩下的都是老百姓自己的了,也不妨碍国家的金库收入。
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一直都是重农抑商,甚至把它列为了一项国策,就像咱之前的计划生育一样。但是猛人就是猛人,他宣布:经商的人和种地的人从此之后都一个样,谁也不许看不起谁了。
再看一看管仲的行政规化。他把都邑分为二十一个乡,注意,乡可不是现在的乡镇。工商乡六个,士乡十五个,不能走,不能混居。剩下的乡村呢?他把乡村的人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设一个县,一个县设三个乡,一个乡,设十个卒,一个卒再设十个邑,一个邑管三十家。简单的说,邑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村,卒相当于现在的镇,卒相当于现在的县,乡相当于现在的地区(就三个,是不是少了点。)县自然是就相当于现在的省了。
管仲还说了一句名言,我们现在的哲学书本上还有,因为这句名言是典型的唯物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句不好听的话,也就是:“饱暖思**。”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齐国有钱之后就开始不老实了,开始欺负别的国家了。管仲又提出了:“尊王攘夷”这个政策。“尊王”很好理解,就是尊重天子,自己的大老板。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我觉得曹操应该就是跟管仲学的。虽然那个时侯,天子这个圈子已经没什么威力的,但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跟它叫板,管仲这个老滑头,就是利用这一点,打起替天子行使权力的招牌,说白话点,跟挂羊头,卖狗肉,也没什么区别。
“攘夷”就是联合中原各国去共同抵御夷狄。那个时候夷狄不断骚扰我们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年的诸侯各国共同抵御外夷,很难想象日后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如果那个时候有“民族英雄”这个称号的话,管仲是最恰当的。一百多年后,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估计现在是外夷统治着我们。”
在管仲的努力奋斗下,终于使自己的老板当上了春秋五大巨头之首,而他自己的小生活过得也是蛮可以的。
总而言之,管仲是个猛人,是个很猛的人,如果给中国古代的相排名的话,他绝对可以排进前五。
打招呼,冷不妨的给了小白一箭,连忙跑了。
公子纠这一下乐了,每天跟管仲喝两盅,也不慌着回国了。令两个人想不到的是,这时齐国已经有了新老板了,没他公子纠的什么事了。一打听,原来小白没有被射死,还提前回国,当了老板。
最终,鲁庄公在齐国的恐吓下干掉了公子纠,管仲也被带回了齐国。下面有趣的事,发生了,齐恒公也就是之前的小白,鲍叔牙的老板想鲍叔牙当国相。鲍叔牙就是鲍叔牙,还记着好基友,就又把管仲推销给了自己的老板。这个老板还真不赖,去迎接管仲的时候,还洗了三回澡,打了三回香皂,喷了三回香水。
恒公见了管仲,开囗就说:“管仲,现在国家这么穷,你有什么办法?”管仲简单的说了几句话:“我们齐国有矿,去开矿铸钱;然后弄个过滤器,把海水变成盐。”管仲,年轻的时候经商可没白经,这样的点子都能想到,当年绝对是个奸商。管仲又继续忽悠:“老板,你可别看不起商人,要是让商旅发达了,不就趁着可以抽税了,那打仗的经费也不用你的小金库了。”“哎呀!怪不得是鲍叔牙的基友,真有你的。”
再讲讲改革。古代农民什么最重要呢?当然是地了,你别看那一亩三分地,足够你吃好长时间的,顺便说一句,现在有许多城里人,看不起种地的,如果真没有种地了,那麻烦大了。管仲是怎么改的地呢?他把一起种地改成了个人种地,每家每户都分得了一些土地。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提高了人的自觉性,你的地,你不种,你吃啥啊!然后征税也变了,谁家的土好,谁家的地大,多征点,反之,少征点。交完了税,剩下的都是老百姓自己的了,也不妨碍国家的金库收入。
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一直都是重农抑商,甚至把它列为了一项国策,就像咱之前的计划生育一样。但是猛人就是猛人,他宣布:经商的人和种地的人从此之后都一个样,谁也不许看不起谁了。
再看一看管仲的行政规化。他把都邑分为二十一个乡,注意,乡可不是现在的乡镇。工商乡六个,士乡十五个,不能走,不能混居。剩下的乡村呢?他把乡村的人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设一个县,一个县设三个乡,一个乡,设十个卒,一个卒再设十个邑,一个邑管三十家。简单的说,邑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村,卒相当于现在的镇,卒相当于现在的县,乡相当于现在的地区(就三个,是不是少了点。)县自然是就相当于现在的省了。
管仲还说了一句名言,我们现在的哲学书本上还有,因为这句名言是典型的唯物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句不好听的话,也就是:“饱暖思**。”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齐国有钱之后就开始不老实了,开始欺负别的国家了。管仲又提出了:“尊王攘夷”这个政策。“尊王”很好理解,就是尊重天子,自己的大老板。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我觉得曹操应该就是跟管仲学的。虽然那个时侯,天子这个圈子已经没什么威力的,但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跟它叫板,管仲这个老滑头,就是利用这一点,打起替天子行使权力的招牌,说白话点,跟挂羊头,卖狗肉,也没什么区别。
“攘夷”就是联合中原各国去共同抵御夷狄。那个时候夷狄不断骚扰我们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当年的诸侯各国共同抵御外夷,很难想象日后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如果那个时候有“民族英雄”这个称号的话,管仲是最恰当的。一百多年后,孔子说:“如果没有管仲,估计现在是外夷统治着我们。”
在管仲的努力奋斗下,终于使自己的老板当上了春秋五大巨头之首,而他自己的小生活过得也是蛮可以的。
总而言之,管仲是个猛人,是个很猛的人,如果给中国古代的相排名的话,他绝对可以排进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