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大明维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了温柔贤德的母亲,为了两位可爱的妹妹,为了弟弟和父亲,为了大明的黎民百姓,尽管当时已经是1643年的晚春,朱慈烺还是决定振作起来,做一些准备,挽救大明,维新大明。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明内忧外患,这艘大船已经尾大不掉,千疮百孔,他需要认清现实,找到大明亡国的原因,对症下药。
夜深了,朱慈烺却毫无睡意,一个人在床上仔细翻阅《明史》,认清了现实——自崇祯即位以后,北方就天灾人祸不断,大旱、大水、大蝗、大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尤其是陕西,崇祯元年,全陕西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现在所谓的大顺贼寇,实际上就是失业的驿站兵士李自成带领的饥饿农民。更可怕的是,现在天津和京师还爆发了“疙瘩病”,也就是书上记载的鼠疫,死亡者很多。
当然,朱慈烺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灾人祸导致的流民揭竿而起,只是大明亡国的部分原因。土地不断被兼并集中在不纳租税和不服徭役的勋贵官僚手中,导致了税源的枯竭,国库空虚,朝廷内部的党争导致朝纲崩坏,满清的入侵……通过研读明史,朱慈烺找到了明亡的一些重要原因,心里渐渐有了复兴大明的计划。当务之急,他要以太子的身份,找一些帮手。
不过,为了验证史书中说的是否属实,朱慈烺藏好《明史》,把东厂提督太监高起潜叫了进来,问道:“高公公,听闻现在京城里闹瘟疫,死了很多人,此事当真?”
高起潜已经年过五旬,个头中上,体态微胖。他面透红光,他在宦官中以懂得军事著称,对朝廷忠心耿耿,受到崇祯的重用,虽然屡战屡败,还害死了大明督师卢象升,但是也没有影响他的前途,被派到东宫伺候太子朱慈烺。朱慈烺知道,高起潜和曹化淳,王德化等深受崇祯器重的太监一样,都没啥文化、更没有追求,只知道捞钱、捞权,遇到大事会误国,但对现在的自己来说,他还是忠心的,也熟悉官场的各种人情世故,有一定的实权,还是吴三桂的义父,是个可用之人。
高潜起果然对太子朱慈烺很是很恭敬,回答道:“老奴也听说了,是大疙瘩瘟,城北有些地方死亡枕藉,十室九空。前段时间,有人说京城里有白衣鬼勾魂,一到晚上,老百姓就整夜敲击铜铁器驱鬼,声音大得宫里都听得见。宫里头有些人也没能幸免,开始每死一人,皇上还会发四千钱抚恤。后来死的人多了,内孥缺银,连这四千抚恤钱也不发了。”
“大疙瘩瘟?”朱慈烺一听,面色忧虑,心里却有了底,原来史书上记载的东西是真的,看来复兴大明,自己要把这些天灾因素考虑在内。
“太子殿下,你问这个干什么?”高潜起长期在崇祯皇帝身边,是察言观色的高手,见朱慈烺的神色不对,道:“夜深了,您该歇息了。”
“没…没什么。”朱慈烺岔开了话题,想起一件事,道:“对了,高公公,听说你曾经督师辽东,还做了吴三桂的义父?你觉得吴三桂这个人怎么样?”
“回太子的话,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不过,老奴的义子吴三桂,倒是‘勇冠三军、孝闻九边’。”高潜起回答说。
朱慈烺就是未来的皇帝,主动问起吴三桂的为人,虽然高潜起觉得奇怪,但是他觉得有必要给朱慈烺好好讲一讲他的这个义子。这些年,逢年过节,吴三桂也没少给他送辽东的人参和银子。
高潜起给朱慈烺讲了一个吴三桂青年时代救父的故事:
“那还是1629年冬,满清鞑子绕道内蒙,直趋北京。崇祯皇帝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辽东主将袁崇焕逮捕入狱。当年,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逮捕下狱的时候,袁崇焕的身边,就只带了祖大寿和吴三桂这两员关外大将,还有一名是帮他背尚方宝剑的贴身卫士。
袁崇焕被捕之后,祖大寿偕同吴三桂率辽东大军跑回宁远,崇祯皇帝派使者到山海关才追上祖大寿他们,宣称只袁崇焕一人有罪。如此,祖大寿和吴三桂才返回阵地,打算截击后金兵,这时已到了1630年春了。
话说这一天,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带领数百人外出侦察敌情,忽然与上万名后金的八旗军队相遇,被团团围住。祖大寿看见后金的八旗军人多势众,不敢派兵出城救援!
&nbs... -->>
为了温柔贤德的母亲,为了两位可爱的妹妹,为了弟弟和父亲,为了大明的黎民百姓,尽管当时已经是1643年的晚春,朱慈烺还是决定振作起来,做一些准备,挽救大明,维新大明。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明内忧外患,这艘大船已经尾大不掉,千疮百孔,他需要认清现实,找到大明亡国的原因,对症下药。
夜深了,朱慈烺却毫无睡意,一个人在床上仔细翻阅《明史》,认清了现实——自崇祯即位以后,北方就天灾人祸不断,大旱、大水、大蝗、大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尤其是陕西,崇祯元年,全陕西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现在所谓的大顺贼寇,实际上就是失业的驿站兵士李自成带领的饥饿农民。更可怕的是,现在天津和京师还爆发了“疙瘩病”,也就是书上记载的鼠疫,死亡者很多。
当然,朱慈烺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天灾人祸导致的流民揭竿而起,只是大明亡国的部分原因。土地不断被兼并集中在不纳租税和不服徭役的勋贵官僚手中,导致了税源的枯竭,国库空虚,朝廷内部的党争导致朝纲崩坏,满清的入侵……通过研读明史,朱慈烺找到了明亡的一些重要原因,心里渐渐有了复兴大明的计划。当务之急,他要以太子的身份,找一些帮手。
不过,为了验证史书中说的是否属实,朱慈烺藏好《明史》,把东厂提督太监高起潜叫了进来,问道:“高公公,听闻现在京城里闹瘟疫,死了很多人,此事当真?”
高起潜已经年过五旬,个头中上,体态微胖。他面透红光,他在宦官中以懂得军事著称,对朝廷忠心耿耿,受到崇祯的重用,虽然屡战屡败,还害死了大明督师卢象升,但是也没有影响他的前途,被派到东宫伺候太子朱慈烺。朱慈烺知道,高起潜和曹化淳,王德化等深受崇祯器重的太监一样,都没啥文化、更没有追求,只知道捞钱、捞权,遇到大事会误国,但对现在的自己来说,他还是忠心的,也熟悉官场的各种人情世故,有一定的实权,还是吴三桂的义父,是个可用之人。
高潜起果然对太子朱慈烺很是很恭敬,回答道:“老奴也听说了,是大疙瘩瘟,城北有些地方死亡枕藉,十室九空。前段时间,有人说京城里有白衣鬼勾魂,一到晚上,老百姓就整夜敲击铜铁器驱鬼,声音大得宫里都听得见。宫里头有些人也没能幸免,开始每死一人,皇上还会发四千钱抚恤。后来死的人多了,内孥缺银,连这四千抚恤钱也不发了。”
“大疙瘩瘟?”朱慈烺一听,面色忧虑,心里却有了底,原来史书上记载的东西是真的,看来复兴大明,自己要把这些天灾因素考虑在内。
“太子殿下,你问这个干什么?”高潜起长期在崇祯皇帝身边,是察言观色的高手,见朱慈烺的神色不对,道:“夜深了,您该歇息了。”
“没…没什么。”朱慈烺岔开了话题,想起一件事,道:“对了,高公公,听说你曾经督师辽东,还做了吴三桂的义父?你觉得吴三桂这个人怎么样?”
“回太子的话,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不过,老奴的义子吴三桂,倒是‘勇冠三军、孝闻九边’。”高潜起回答说。
朱慈烺就是未来的皇帝,主动问起吴三桂的为人,虽然高潜起觉得奇怪,但是他觉得有必要给朱慈烺好好讲一讲他的这个义子。这些年,逢年过节,吴三桂也没少给他送辽东的人参和银子。
高潜起给朱慈烺讲了一个吴三桂青年时代救父的故事:
“那还是1629年冬,满清鞑子绕道内蒙,直趋北京。崇祯皇帝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辽东主将袁崇焕逮捕入狱。当年,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逮捕下狱的时候,袁崇焕的身边,就只带了祖大寿和吴三桂这两员关外大将,还有一名是帮他背尚方宝剑的贴身卫士。
袁崇焕被捕之后,祖大寿偕同吴三桂率辽东大军跑回宁远,崇祯皇帝派使者到山海关才追上祖大寿他们,宣称只袁崇焕一人有罪。如此,祖大寿和吴三桂才返回阵地,打算截击后金兵,这时已到了1630年春了。
话说这一天,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带领数百人外出侦察敌情,忽然与上万名后金的八旗军队相遇,被团团围住。祖大寿看见后金的八旗军人多势众,不敢派兵出城救援!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