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穿越市井田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少年傲骨
过了些日子终于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雨,对麦子不怎么管用,可春地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转眼进了五月麦收时间。大家看着自己地里干瘪的麦穗,再看看唐妙家的,纷纷前去取经,知道是麦种的问题,便来预订今年换她家的麦子。
唐妙家的麦子比其他人家熟得早一点,姥娘家的几个舅舅还有二姑家便来帮忙割两天,有十来个正经劳力帮忙,没几天家里十几亩麦子便收回来堆在场里。日头毒辣辣的像火球悬在头上,留麦种的麦子便放在大石头上摔,把麦粒摔出来,因为磙子很可能会压伤麦尖导致不发芽,其他的便晒得干巴脆给骡子蒙了脸拉着磙子打场。
老三家的地眼瞅着比大哥家晚收了七八天,他和唐文汕几家合伙担水浇的地,麦子虽然不如去年,可也不会差得离谱。他们一边懊悔没要唐妙的麦种,一边跟人家吹嘘自己家的麦子也是好的,跟唐妙的一样,让人可以跟他们换。
谁知道春天一直干旱着,过了五月十二接连下起了大雨。一寸的麦子一尺水也不怕,可一尺的麦子一寸水就要命,如今恰是麦收时节,不少人家的麦子都倒伏在地里,淤泥一片。
老三家收了一半,唐文汕新买的那十五亩颗粒无收。
这一来村里有人青黄不接,家里无粮,虽然地租可以减免甚至全减,可地里没收成家里还要吃喝,一年的人情四事也要办,不得已有些人开始卖地,几分到两三亩的卖。
家里富足的几户人家便趁机压价,用平日一半的价格来买,很多人便找唐家。唐妙本来想着去外村买地,唐家堡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有一些偏沙地,比较贫瘠,旱涝不保,南边姥娘那里都是黑土地肥沃得很,干了点就赶紧下雨,湿了点就出太阳,她想去那里买。
她又不忍心一些平日里交好的邻居被人压价,便让母亲按照比平日稍微低一点的价格买了,又和父母商量去姥娘家那里用稍微高一点的价格买了三十亩肥地,以后干活肯定要雇人的,反正和姥娘家近便,也有人帮忙看着。自己家附近总共买了二十亩,如今家里一共八十五亩地。她根据土地贫瘠情况盘算着是种棒子还是绿肥,今年秋天就需要找人帮忙干活。她跟家里商量了,他们也同意雇人,这个有唐文清和老唐头出面,很容易找到人,价格公道,找来的人干活勤快板正,不用人操心。
等她家收拾好麦子,留出自己家的麦种来,剩下的麦子便有人蜂拥来抢着换,甚至有人想高价全买她却不肯,而是换给村里那些素来交好的人家。因为数量有限,她均摊各家分几斗。去年跟曹管事说好的,也给他留出来,然后写了信送去周诺的铺子,让他们转告曹管事来拿麦种。
没过几天又收到大哥的信,说柳无暇在他那里,还有个好消息大嫂有了身孕,一家皆喜。萧朗一直呆在丰德县督促麦收不能过来,只打发流觞来看看她,给她捎点东西。有时候是他从地里找到的一串并蒂麦穗,也可能是只团扇大的蝴蝶,还有他用狗尾巴草编得小兔子等等。
忙完了麦收,还要种夏地,唐妙照例在贫瘠的地里种绿肥,今年夏天雨水充足,绿肥会生得好,翻了绿肥再种麦子来年会更好。
二哥带了父亲雇来的三个人去老娘村里种了棒子,唐文清领着另外雇的五个人在家里种地。他寻思着既然雇了人就索性把地都种上,让家里的女人们轻松一下,只管着做做针线饭菜。雇了人之后他要求跟父亲和老四合伙,雇人的钱他自家出。老唐头知道这个儿子孝顺,跟他推让反而显得不实在,就答应了,这样荆秋娥也能轻省一点。
老三自从高氏借钱给妙妙大姨家不给他们,心里就不痛快,这些日子一直跟他们不怎么说话。唐文清因为王氏胡说八道,虽然不跟她一般见识,却也不睬她,连带着唐文汕家也不爱搭理。这次买地雇了人,那两家几次透出要合伙的架势,唐文清便说如果合伙大家一起出钱雇人,他们就不开腔了。
这天月朗星稀,星河灿灿,唐妙和二姐陪着秦泠月在西屋做小孩子的针线。如今怀孕了的缘故,秦泠月原本冷清的性子温柔和煦的许多,跟两个小姑也是有说有笑,家里来了人她也能说笑几句。她身子细,怀孕五个月也不怎么显,当日王氏还百般打听为什么给景椿办亲事那么急,及至成亲后秦泠月不爱见人,一个月后说有了身孕她又旁敲侧击问是不是早就怀上了,被杏儿一通抢白,她便灰溜溜地再也没问过。
三儿媳妇来找高氏串门,闲聊了半天,她直接说正事:“大婶子,他们让我来问问你,俺家那十几亩地,能不能便宜点卖给你们,俺公公说只要六十两就好。当时买地的时候,我们把家里的攒了这二三十年的钱都搭进去了,还借了不老少。大嫂二嫂还有俺娘家,家里的亲戚基本都借到了。”
高氏一直挺喜欢三儿媳妇的,干活认真老实不偷懒,主要人老实,在外面从不说老唐家的坏话,遇到婆婆胡说八道的时候还数落两句。
高氏很为难,现在对唐文汕老三这两家,她是够够的,一点不想再打交道。再说那地也不好,买来做什么?还不如去别的地方多花点买好地呢。
三儿媳妇叹气道:“大婶子你知道我和你没法撒谎,当初连麦子是四十五两银子,那地薄得很。不过现在能买地的也就是你们家了,旁人家不会要的。常永忠家嘴上说要要要,结果干打雷不下雨。俺公公说被人骗了,要去砸人家的锅,根本不管用。当初买的时候自愿的,文书还在那里呢。”
这时候杏儿和唐妙几个过来打招呼。唐妙笑道:“嫂子,那地卖给我们,我们是不会四十五两买的,至多十八两。那地下面都是砂土,上面一层黄土,不划算。其实你不如跟俺大爷说,西河崖那边挨着我们的六亩呢,我们给五十两。”唐家堡最好的两百亩地便在西河崖那里,今年夏天买的地里,就有十亩在那里。
三儿媳妇犹豫,“这个价格倒是好,不过我得回去跟公公他们说说。”然后便告辞。
她一走,唐妙笑道:“他们家借的钱现在人家都要债呢,不卖那块地是不行的。”说完了觉得自己有点幸灾乐祸,笑了笑,扭头见大家都如此,便道:“看来他们是要分家了。”
唐妙料得没错,棒子还没种完,大家正忙着的时候,唐文汕家就开始分家了,请了老唐头和几个颇有威望的老人儿去当主事儿,还有三儿的两个老娘舅。
唐文清因为家里过两天要起屋,需要跟着工匠们便拒绝唐文汕的邀请。老曹家去年跟他们说好的今年盖南屋派工匠们来帮忙,自不食言的。年初就把盖房子的砖石瓦木材都拉过来破土动工,唐家只管着给一天三顿吃喝就好。他们人多手脚麻溜,到如今也已经基本竣工。
南园主要为了住人,所以盖了一座四合院,大门依旧朝南开,为了方便在北屋开了两扇门进出。青砖墙白灰缝,挂着黛色板瓦,气派敞亮。北面正屋一明两暗,左右还有两梢间,东西厢为了通风隐秘,特意离墙丈许距离。园内空闲地方工匠们也顺便帮忙栽了月季石榴等植株,还帮忙搭了晾衣架子,以后也可以载葡萄或者紫藤。
唐妙知道二嫂喜欢幽静雅趣的院子,所以让母亲不要在南园种菜,到时候去县里买几棵竹子,栽两棵牡丹芍药狮子头菊花之类的。
起屋那天,唐文清请了本家几个要好的来喝酒。唐文汕也来了,这次没空手,拎了一小条肉。杏儿闻着发臭,就让高氏还给他们,谁要吃他们的臭肉。
席间唐文汕不断地跟唐文清提交情,要他多加几两银子把那六亩地买了,唐文清掂量过那地的价值,说已经不低,再加就没意思,不如别地买去。
唐文汕喝得老脸通红,一双浑浊的眼睛眼角堵着白呼呼的眼屎,“大兄弟,大哥真是苦呀。咱是亲兄弟,对不?不分家不知道家穷,不困境不知道亲兄弟。”
他说得声泪俱下,近来闹分家,三个儿子个个不是善茬,一点亏也不肯吃,原本他自诩过得还不错,可这么一分,什么东西都是四份,根本当不得什么。原本还自吹几个儿子个个孝顺,在村里自己家也是数得上的人物,现在一分家真是苦不堪言。
唐文清想起合伙时候,大家一起干活,那时候他们人多劳动力少,也多亏唐文汕一家帮忙的。虽然现在闹得不愉快,可承过人家的恩惠不能转眼就忘,事情是一码归一码,他便跟家人商量,多给他们一吊钱,自己家省省就是了。再说原本好时候这六亩地怎么也要五十七八两银子的。既然他开了口,家里自然不反对,第二天找了里正、有声望的老人做证人,签了文书,然后又请里正去县衙备了案,便算是买了那六亩地。唐文汕家有了银子顺利分了家,由王氏说合把老唐头东边到老三现在住的宅子中间那八间房的空宅子买了。那房主多少年没回家,由他大哥做主给卖了八两银子,如此二小儿和三儿搬过来住,唐文汕和老大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丰德县萧家别院位于萧家庄园的山脚下,因为不是本家老宅而是座用来修养玩赏的宅子,秀丽别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很有江南风味。
萧朗除了陪伴奶奶就是随大把式一同下地,学习管理庄子。如今正是种夏地的时间,他坐在地头的藤椅上,面前摆着一张藤编圆桌,上面堆满了长工们帮他摘来的桃、杏儿、李子等水果,后面还有一个小厮卖力地给他扇着扇子。如今正是六月底的天,日头毒辣辣地像是能把人的皮揭掉一样。
萧朗不时地往左边的大路上看,直到生生盯出一人一马飞奔而来才霍得起身跑了过去,将藤桌上的水果撞得骨碌碌地滚落在地,跟随的小厮叫唤着“少爷”犹豫着是捡水果还是去追少爷。
流觞翻身下马,又将马上一小布袋玉米种子搬下来,给萧朗请了安。
萧朗笑道:“这是妙妙送我的礼物?是什么?”
流觞忙给他看,“少爷,三小姐说是棒子种,让你找块容易干的地种上,一堆点两个种儿就好,不能浪费。”
萧朗接过去看了看,知道是去年唐妙试验田里产的种子,开心道:“她自然是想着我的。她还好吗?有没有瘦?是不是黑了?累不累?她有没有让你捎话儿给我……”
流觞和追上来的小厮相视偷偷地笑,他们少爷平日里很明白一人,一遇到... -->>
少年傲骨
过了些日子终于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雨,对麦子不怎么管用,可春地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转眼进了五月麦收时间。大家看着自己地里干瘪的麦穗,再看看唐妙家的,纷纷前去取经,知道是麦种的问题,便来预订今年换她家的麦子。
唐妙家的麦子比其他人家熟得早一点,姥娘家的几个舅舅还有二姑家便来帮忙割两天,有十来个正经劳力帮忙,没几天家里十几亩麦子便收回来堆在场里。日头毒辣辣的像火球悬在头上,留麦种的麦子便放在大石头上摔,把麦粒摔出来,因为磙子很可能会压伤麦尖导致不发芽,其他的便晒得干巴脆给骡子蒙了脸拉着磙子打场。
老三家的地眼瞅着比大哥家晚收了七八天,他和唐文汕几家合伙担水浇的地,麦子虽然不如去年,可也不会差得离谱。他们一边懊悔没要唐妙的麦种,一边跟人家吹嘘自己家的麦子也是好的,跟唐妙的一样,让人可以跟他们换。
谁知道春天一直干旱着,过了五月十二接连下起了大雨。一寸的麦子一尺水也不怕,可一尺的麦子一寸水就要命,如今恰是麦收时节,不少人家的麦子都倒伏在地里,淤泥一片。
老三家收了一半,唐文汕新买的那十五亩颗粒无收。
这一来村里有人青黄不接,家里无粮,虽然地租可以减免甚至全减,可地里没收成家里还要吃喝,一年的人情四事也要办,不得已有些人开始卖地,几分到两三亩的卖。
家里富足的几户人家便趁机压价,用平日一半的价格来买,很多人便找唐家。唐妙本来想着去外村买地,唐家堡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有一些偏沙地,比较贫瘠,旱涝不保,南边姥娘那里都是黑土地肥沃得很,干了点就赶紧下雨,湿了点就出太阳,她想去那里买。
她又不忍心一些平日里交好的邻居被人压价,便让母亲按照比平日稍微低一点的价格买了,又和父母商量去姥娘家那里用稍微高一点的价格买了三十亩肥地,以后干活肯定要雇人的,反正和姥娘家近便,也有人帮忙看着。自己家附近总共买了二十亩,如今家里一共八十五亩地。她根据土地贫瘠情况盘算着是种棒子还是绿肥,今年秋天就需要找人帮忙干活。她跟家里商量了,他们也同意雇人,这个有唐文清和老唐头出面,很容易找到人,价格公道,找来的人干活勤快板正,不用人操心。
等她家收拾好麦子,留出自己家的麦种来,剩下的麦子便有人蜂拥来抢着换,甚至有人想高价全买她却不肯,而是换给村里那些素来交好的人家。因为数量有限,她均摊各家分几斗。去年跟曹管事说好的,也给他留出来,然后写了信送去周诺的铺子,让他们转告曹管事来拿麦种。
没过几天又收到大哥的信,说柳无暇在他那里,还有个好消息大嫂有了身孕,一家皆喜。萧朗一直呆在丰德县督促麦收不能过来,只打发流觞来看看她,给她捎点东西。有时候是他从地里找到的一串并蒂麦穗,也可能是只团扇大的蝴蝶,还有他用狗尾巴草编得小兔子等等。
忙完了麦收,还要种夏地,唐妙照例在贫瘠的地里种绿肥,今年夏天雨水充足,绿肥会生得好,翻了绿肥再种麦子来年会更好。
二哥带了父亲雇来的三个人去老娘村里种了棒子,唐文清领着另外雇的五个人在家里种地。他寻思着既然雇了人就索性把地都种上,让家里的女人们轻松一下,只管着做做针线饭菜。雇了人之后他要求跟父亲和老四合伙,雇人的钱他自家出。老唐头知道这个儿子孝顺,跟他推让反而显得不实在,就答应了,这样荆秋娥也能轻省一点。
老三自从高氏借钱给妙妙大姨家不给他们,心里就不痛快,这些日子一直跟他们不怎么说话。唐文清因为王氏胡说八道,虽然不跟她一般见识,却也不睬她,连带着唐文汕家也不爱搭理。这次买地雇了人,那两家几次透出要合伙的架势,唐文清便说如果合伙大家一起出钱雇人,他们就不开腔了。
这天月朗星稀,星河灿灿,唐妙和二姐陪着秦泠月在西屋做小孩子的针线。如今怀孕了的缘故,秦泠月原本冷清的性子温柔和煦的许多,跟两个小姑也是有说有笑,家里来了人她也能说笑几句。她身子细,怀孕五个月也不怎么显,当日王氏还百般打听为什么给景椿办亲事那么急,及至成亲后秦泠月不爱见人,一个月后说有了身孕她又旁敲侧击问是不是早就怀上了,被杏儿一通抢白,她便灰溜溜地再也没问过。
三儿媳妇来找高氏串门,闲聊了半天,她直接说正事:“大婶子,他们让我来问问你,俺家那十几亩地,能不能便宜点卖给你们,俺公公说只要六十两就好。当时买地的时候,我们把家里的攒了这二三十年的钱都搭进去了,还借了不老少。大嫂二嫂还有俺娘家,家里的亲戚基本都借到了。”
高氏一直挺喜欢三儿媳妇的,干活认真老实不偷懒,主要人老实,在外面从不说老唐家的坏话,遇到婆婆胡说八道的时候还数落两句。
高氏很为难,现在对唐文汕老三这两家,她是够够的,一点不想再打交道。再说那地也不好,买来做什么?还不如去别的地方多花点买好地呢。
三儿媳妇叹气道:“大婶子你知道我和你没法撒谎,当初连麦子是四十五两银子,那地薄得很。不过现在能买地的也就是你们家了,旁人家不会要的。常永忠家嘴上说要要要,结果干打雷不下雨。俺公公说被人骗了,要去砸人家的锅,根本不管用。当初买的时候自愿的,文书还在那里呢。”
这时候杏儿和唐妙几个过来打招呼。唐妙笑道:“嫂子,那地卖给我们,我们是不会四十五两买的,至多十八两。那地下面都是砂土,上面一层黄土,不划算。其实你不如跟俺大爷说,西河崖那边挨着我们的六亩呢,我们给五十两。”唐家堡最好的两百亩地便在西河崖那里,今年夏天买的地里,就有十亩在那里。
三儿媳妇犹豫,“这个价格倒是好,不过我得回去跟公公他们说说。”然后便告辞。
她一走,唐妙笑道:“他们家借的钱现在人家都要债呢,不卖那块地是不行的。”说完了觉得自己有点幸灾乐祸,笑了笑,扭头见大家都如此,便道:“看来他们是要分家了。”
唐妙料得没错,棒子还没种完,大家正忙着的时候,唐文汕家就开始分家了,请了老唐头和几个颇有威望的老人儿去当主事儿,还有三儿的两个老娘舅。
唐文清因为家里过两天要起屋,需要跟着工匠们便拒绝唐文汕的邀请。老曹家去年跟他们说好的今年盖南屋派工匠们来帮忙,自不食言的。年初就把盖房子的砖石瓦木材都拉过来破土动工,唐家只管着给一天三顿吃喝就好。他们人多手脚麻溜,到如今也已经基本竣工。
南园主要为了住人,所以盖了一座四合院,大门依旧朝南开,为了方便在北屋开了两扇门进出。青砖墙白灰缝,挂着黛色板瓦,气派敞亮。北面正屋一明两暗,左右还有两梢间,东西厢为了通风隐秘,特意离墙丈许距离。园内空闲地方工匠们也顺便帮忙栽了月季石榴等植株,还帮忙搭了晾衣架子,以后也可以载葡萄或者紫藤。
唐妙知道二嫂喜欢幽静雅趣的院子,所以让母亲不要在南园种菜,到时候去县里买几棵竹子,栽两棵牡丹芍药狮子头菊花之类的。
起屋那天,唐文清请了本家几个要好的来喝酒。唐文汕也来了,这次没空手,拎了一小条肉。杏儿闻着发臭,就让高氏还给他们,谁要吃他们的臭肉。
席间唐文汕不断地跟唐文清提交情,要他多加几两银子把那六亩地买了,唐文清掂量过那地的价值,说已经不低,再加就没意思,不如别地买去。
唐文汕喝得老脸通红,一双浑浊的眼睛眼角堵着白呼呼的眼屎,“大兄弟,大哥真是苦呀。咱是亲兄弟,对不?不分家不知道家穷,不困境不知道亲兄弟。”
他说得声泪俱下,近来闹分家,三个儿子个个不是善茬,一点亏也不肯吃,原本他自诩过得还不错,可这么一分,什么东西都是四份,根本当不得什么。原本还自吹几个儿子个个孝顺,在村里自己家也是数得上的人物,现在一分家真是苦不堪言。
唐文清想起合伙时候,大家一起干活,那时候他们人多劳动力少,也多亏唐文汕一家帮忙的。虽然现在闹得不愉快,可承过人家的恩惠不能转眼就忘,事情是一码归一码,他便跟家人商量,多给他们一吊钱,自己家省省就是了。再说原本好时候这六亩地怎么也要五十七八两银子的。既然他开了口,家里自然不反对,第二天找了里正、有声望的老人做证人,签了文书,然后又请里正去县衙备了案,便算是买了那六亩地。唐文汕家有了银子顺利分了家,由王氏说合把老唐头东边到老三现在住的宅子中间那八间房的空宅子买了。那房主多少年没回家,由他大哥做主给卖了八两银子,如此二小儿和三儿搬过来住,唐文汕和老大住在原来的房子里。
丰德县萧家别院位于萧家庄园的山脚下,因为不是本家老宅而是座用来修养玩赏的宅子,秀丽别致,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很有江南风味。
萧朗除了陪伴奶奶就是随大把式一同下地,学习管理庄子。如今正是种夏地的时间,他坐在地头的藤椅上,面前摆着一张藤编圆桌,上面堆满了长工们帮他摘来的桃、杏儿、李子等水果,后面还有一个小厮卖力地给他扇着扇子。如今正是六月底的天,日头毒辣辣地像是能把人的皮揭掉一样。
萧朗不时地往左边的大路上看,直到生生盯出一人一马飞奔而来才霍得起身跑了过去,将藤桌上的水果撞得骨碌碌地滚落在地,跟随的小厮叫唤着“少爷”犹豫着是捡水果还是去追少爷。
流觞翻身下马,又将马上一小布袋玉米种子搬下来,给萧朗请了安。
萧朗笑道:“这是妙妙送我的礼物?是什么?”
流觞忙给他看,“少爷,三小姐说是棒子种,让你找块容易干的地种上,一堆点两个种儿就好,不能浪费。”
萧朗接过去看了看,知道是去年唐妙试验田里产的种子,开心道:“她自然是想着我的。她还好吗?有没有瘦?是不是黑了?累不累?她有没有让你捎话儿给我……”
流觞和追上来的小厮相视偷偷地笑,他们少爷平日里很明白一人,一遇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