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毒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杨老三的话说的不错,朝廷是靠不住的,十三家大商,大多都是世代经商的人家,再不就是在庚子年之后,迅速崛起的小商户。
庚子一战,虽说平民百姓没有受到多少戕害,可不少的大商家被重创却是个事实。祸端起于八旗与绿营,军费、协饷、劳军,多少大户丧身于洋妖或乱匪之手,但这些事真正的起因是什么,在座的大都心里有数。
十五家商盟有了杨家这个异类,利大于弊!世道在改变,而整个大清对这事儿感受最深的就是商人,货物种类的改变,收入的改变,随着世道的改变,这些商家也在改变。
乱世的端倪已现,各地的匪患猖獗,动不动就是暴乱、反叛,朝廷的兵将又太过无能,几百乱民,就得调动州府的大军,而且胜不胜还两说,有了杨家的八千兵马,就是用不上,心里也能安稳不少。
再者说了,杨家这次约战是胜是败,对他们的影响也不是太大。杨家败了,洋人就敢轻启战端?大清海岸周围有多少洋兵,这些人还是有数的,真要是灭国大战,洋兵还不成。
杨家取胜当然就更好了,洋人越是忌惮大清,在座的这些商家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安稳的世道是做买卖的好时节,战乱是大部分商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杨潘两家提议的十五家商盟是个好物件,如果杨家因此元气大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少了杨家潘仕成的脚跟也就不稳了。这偌大的商盟摆在这里。相对而言他们的机会也就多了。
事情成不成。无非是个权衡利弊的过程,与其说是杨猛说通了十三家大商,不如说是这十三家大商自己说服了自己。
“成!这事儿就按杨家的路子来办!”
有了第一个同意的,其余商家也纷纷赞同,十五家商盟所议的第一件大事,全票通过。
“好!既然如此,咱们这十五家商盟也该显示一下实力了,除去英吉利的商家。咱们要与米法等国商家,签订一个进出口货物的意向书。
大清需要什么货物,米法等国需要什么货物,咱们与他们一道列个单子,该进货的进货,该出货的出货,有了这个意向书,咱们做事就简单了。
之前潘杨两家的管事掌柜,已经在与这些国家的商人,粗谈意向书之事了。现在有了咱们十五家商盟,这事咱们就该接过来了。”
商盟、商盟。谈的就是买卖,约战之事一过,杨猛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那十三家大商,也被杨猛的话,震了一下,没想到潘杨两家竟然把事情做了,如果这次十五家商盟没有成型,过个三五七年,这大清的商事,就会全部被潘杨两家霸占啊!
“杨三公子,这货物的进口是不是也要有个说道?我是做布匹生意的,这洋布一来,咱们大清的松江美布,成了不入流的货色。
洋布的成色好、又兼之细腻均匀,价钱更是便宜。商盟如果大宗的购买洋布,我在松江的基业就毁了。这损失的可是几十万两银子,这个代价不能由我一家来承担吧?”
一个经营布匹的徽商,先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十五家商盟好是好,可大宗的洋货,冲击的可是他们自己的地盘。
洋布一来,这位在松江一带的布行,可就要废了。前前后后投入的银子,可不能就这么打了水漂。
“这话不错,我也兼营着冶铁,那些个洋铁、洋针、洋钉,一个是货好,一个是便宜,这让那些个铁匠怎么混饭?这些铁匠可都是花了大价钱养着的,我这个损失,谁来负责?”
一个人带头,其他的商家,都说出了自己那里的难处,除了纺织、冶铁,东南沿海的车船行、制糖,许多的行业都要受到影响。
这些商人想到的是自家的利益,而杨猛想到的却是干这些营生的百姓,这些都是动乱的源头啊!
给他们一条活路,杨家现在没有那个本事,不过移民貌似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纺织、冶铁、车船脚力,这些人到了云南,都是有用处的。
“这样吧!杨家在云南有些买卖,你们那里的匠人还有车船脚力,尽管让他们去云南,我杨家负责盘缠。到了云南要地也成,重拾旧业也成,我杨家绝不会亏待他们的。
当然做这个事情,你们也是有好处的,十家匠人一两银子,车船苦力二十家一两银子,庄农佃户五十家一两银子。”
“这些匠人、苦力关咱们什么事?我们说的是各家原本的产业,大宗洋货买卖,利钱多少还不清楚,但是各家的损失,咱们可是清楚的。
杨三公子,这么大的损失,没有个说法,怕是其他的事情难办啊!”
先不说迁移人口,触犯大清律例,就说杨家对其余各家的损失不管不顾,有人就心中不平了。
“嘿嘿!
你们这是得了便宜卖乖吗?
其他事情难办?
哼……>
杨老三的话说的不错,朝廷是靠不住的,十三家大商,大多都是世代经商的人家,再不就是在庚子年之后,迅速崛起的小商户。
庚子一战,虽说平民百姓没有受到多少戕害,可不少的大商家被重创却是个事实。祸端起于八旗与绿营,军费、协饷、劳军,多少大户丧身于洋妖或乱匪之手,但这些事真正的起因是什么,在座的大都心里有数。
十五家商盟有了杨家这个异类,利大于弊!世道在改变,而整个大清对这事儿感受最深的就是商人,货物种类的改变,收入的改变,随着世道的改变,这些商家也在改变。
乱世的端倪已现,各地的匪患猖獗,动不动就是暴乱、反叛,朝廷的兵将又太过无能,几百乱民,就得调动州府的大军,而且胜不胜还两说,有了杨家的八千兵马,就是用不上,心里也能安稳不少。
再者说了,杨家这次约战是胜是败,对他们的影响也不是太大。杨家败了,洋人就敢轻启战端?大清海岸周围有多少洋兵,这些人还是有数的,真要是灭国大战,洋兵还不成。
杨家取胜当然就更好了,洋人越是忌惮大清,在座的这些商家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安稳的世道是做买卖的好时节,战乱是大部分商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杨潘两家提议的十五家商盟是个好物件,如果杨家因此元气大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少了杨家潘仕成的脚跟也就不稳了。这偌大的商盟摆在这里。相对而言他们的机会也就多了。
事情成不成。无非是个权衡利弊的过程,与其说是杨猛说通了十三家大商,不如说是这十三家大商自己说服了自己。
“成!这事儿就按杨家的路子来办!”
有了第一个同意的,其余商家也纷纷赞同,十五家商盟所议的第一件大事,全票通过。
“好!既然如此,咱们这十五家商盟也该显示一下实力了,除去英吉利的商家。咱们要与米法等国商家,签订一个进出口货物的意向书。
大清需要什么货物,米法等国需要什么货物,咱们与他们一道列个单子,该进货的进货,该出货的出货,有了这个意向书,咱们做事就简单了。
之前潘杨两家的管事掌柜,已经在与这些国家的商人,粗谈意向书之事了。现在有了咱们十五家商盟,这事咱们就该接过来了。”
商盟、商盟。谈的就是买卖,约战之事一过,杨猛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那十三家大商,也被杨猛的话,震了一下,没想到潘杨两家竟然把事情做了,如果这次十五家商盟没有成型,过个三五七年,这大清的商事,就会全部被潘杨两家霸占啊!
“杨三公子,这货物的进口是不是也要有个说道?我是做布匹生意的,这洋布一来,咱们大清的松江美布,成了不入流的货色。
洋布的成色好、又兼之细腻均匀,价钱更是便宜。商盟如果大宗的购买洋布,我在松江的基业就毁了。这损失的可是几十万两银子,这个代价不能由我一家来承担吧?”
一个经营布匹的徽商,先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十五家商盟好是好,可大宗的洋货,冲击的可是他们自己的地盘。
洋布一来,这位在松江一带的布行,可就要废了。前前后后投入的银子,可不能就这么打了水漂。
“这话不错,我也兼营着冶铁,那些个洋铁、洋针、洋钉,一个是货好,一个是便宜,这让那些个铁匠怎么混饭?这些铁匠可都是花了大价钱养着的,我这个损失,谁来负责?”
一个人带头,其他的商家,都说出了自己那里的难处,除了纺织、冶铁,东南沿海的车船行、制糖,许多的行业都要受到影响。
这些商人想到的是自家的利益,而杨猛想到的却是干这些营生的百姓,这些都是动乱的源头啊!
给他们一条活路,杨家现在没有那个本事,不过移民貌似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纺织、冶铁、车船脚力,这些人到了云南,都是有用处的。
“这样吧!杨家在云南有些买卖,你们那里的匠人还有车船脚力,尽管让他们去云南,我杨家负责盘缠。到了云南要地也成,重拾旧业也成,我杨家绝不会亏待他们的。
当然做这个事情,你们也是有好处的,十家匠人一两银子,车船苦力二十家一两银子,庄农佃户五十家一两银子。”
“这些匠人、苦力关咱们什么事?我们说的是各家原本的产业,大宗洋货买卖,利钱多少还不清楚,但是各家的损失,咱们可是清楚的。
杨三公子,这么大的损失,没有个说法,怕是其他的事情难办啊!”
先不说迁移人口,触犯大清律例,就说杨家对其余各家的损失不管不顾,有人就心中不平了。
“嘿嘿!
你们这是得了便宜卖乖吗?
其他事情难办?
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