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18岁后靠自己,你必须懂点经济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8岁后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前提:经济人假设
有一位美国妇人在纽约市的多家报纸上刊登了1美元卖宝马轿车的广告。人们并不以为然,因为1美元是不可能买到宝马车的。一周过去了,没有人购买。刚毕业的小伙子约翰看到这则广告,满怀希望地拿着1美元按报纸上的地址找上门去。约翰问:“为什么这辆车只卖1美元呢?”妇人说:“因为我的丈夫去世了,他的遗产全都是我的,只有这一辆宝马车属于他的情人。根据他的遗嘱,得把这辆车卖掉,所得的款项全部归他的情妇。所以,一美元即可。”于是约翰高高兴兴地开着宝马车回家了。
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中最根本的一个假设,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
经济人假设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每个人都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如收入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价格的限制等),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在既定的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如同上文中的约翰,他很乐意用1美元就能购买一辆宝马车。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的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的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商家们要获取一定的乃至最大的利益。
大卫·李嘉图提出经济人的“流氓假设”: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因此,理性经济人是自利的,但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虔诚的教徒受到了感化,充满了行善的愿望,他人得到幸福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也很幸福——他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无论个体的行为是成功地为个体带来正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还是带来负的经济利益的损耗,在作出决策时,个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社会以及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说买一件商品,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到“物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会保持最大的自利,也许在结果上买了“物次价高”的商品,但这个不会改变个体是理性经济人这一事实。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经济学家提醒你
道德人: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人性不同于经济人的另外三个方面——同情心,正义感(合宜感),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这些是人的道德性的体现。斯密的这种伦理思想后来被发展成“道德人”理论。
货币:狗牙也可以买东西
世界上除了我们所认识的常用货币外,还有一些新奇的不为我们所熟悉的货币形式。例如,在太平洋某些岛屿和若干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货币来交税。又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所以就以狗牙作为货币,一颗狗牙大概可以买到一百个椰子,而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作为礼金!曾有一些贪婪的骗子向美拉尼西亚运入大量的狗牙,以骗取土著居民的各种有用物资,一度造成了“通货膨胀”。
按照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具有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做货币。
有人不禁要质疑上述的论断:人民币、美元、欧元才是货币,肥皂、洗衣粉之类的商品也能算是货币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肥皂、洗衣粉当然不能算做货币。要了解货币,就必须从货币的起源来看。
货币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货币就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
人们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只羊换一把石斧。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被交换双方都接受的物品,比如一只羊换一把石斧,一把石斧换一堆盐,这里石斧就具备了货币的功能。
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贝壳因为难获得,因而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为最原始的货币之一。今天的汉字如“赚”、“赔”、“财”等,都有“贝”字旁,就是当初贝壳作为货币流通的印迹。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在于,它的制作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地获得,同时还易于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把金银切割成大小不同的薄片,在上面刻制印标,准确标出每一片的重量。在交易中,人们只要看一下这片贵重金属上面的标志,就可得知它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的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它不易携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里、钱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种纸币。
由于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谁占有的货币越多,即表明所拥有的商品越多。在货币的帮助下,人们不仅可以进行交易,而且也可以比过去更容易富裕起来。货币的权势并不像刀剑和长矛那样锋芒毕露,但其效果却更为持久和长远。
经济学家提醒你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 -->>
——18岁后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前提:经济人假设
有一位美国妇人在纽约市的多家报纸上刊登了1美元卖宝马轿车的广告。人们并不以为然,因为1美元是不可能买到宝马车的。一周过去了,没有人购买。刚毕业的小伙子约翰看到这则广告,满怀希望地拿着1美元按报纸上的地址找上门去。约翰问:“为什么这辆车只卖1美元呢?”妇人说:“因为我的丈夫去世了,他的遗产全都是我的,只有这一辆宝马车属于他的情人。根据他的遗嘱,得把这辆车卖掉,所得的款项全部归他的情妇。所以,一美元即可。”于是约翰高高兴兴地开着宝马车回家了。
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中最根本的一个假设,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
经济人假设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每个人都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如收入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价格的限制等),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在既定的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如同上文中的约翰,他很乐意用1美元就能购买一辆宝马车。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的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的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商家们要获取一定的乃至最大的利益。
大卫·李嘉图提出经济人的“流氓假设”: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因此,理性经济人是自利的,但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虔诚的教徒受到了感化,充满了行善的愿望,他人得到幸福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也很幸福——他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无论个体的行为是成功地为个体带来正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还是带来负的经济利益的损耗,在作出决策时,个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社会以及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说买一件商品,都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到“物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会保持最大的自利,也许在结果上买了“物次价高”的商品,但这个不会改变个体是理性经济人这一事实。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经济学家提醒你
道德人: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了人性不同于经济人的另外三个方面——同情心,正义感(合宜感),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这些是人的道德性的体现。斯密的这种伦理思想后来被发展成“道德人”理论。
货币:狗牙也可以买东西
世界上除了我们所认识的常用货币外,还有一些新奇的不为我们所熟悉的货币形式。例如,在太平洋某些岛屿和若干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货币来交税。又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所以就以狗牙作为货币,一颗狗牙大概可以买到一百个椰子,而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作为礼金!曾有一些贪婪的骗子向美拉尼西亚运入大量的狗牙,以骗取土著居民的各种有用物资,一度造成了“通货膨胀”。
按照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具有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做货币。
有人不禁要质疑上述的论断:人民币、美元、欧元才是货币,肥皂、洗衣粉之类的商品也能算是货币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肥皂、洗衣粉当然不能算做货币。要了解货币,就必须从货币的起源来看。
货币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货币就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
人们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只羊换一把石斧。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被交换双方都接受的物品,比如一只羊换一把石斧,一把石斧换一堆盐,这里石斧就具备了货币的功能。
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贝壳因为难获得,因而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为最原始的货币之一。今天的汉字如“赚”、“赔”、“财”等,都有“贝”字旁,就是当初贝壳作为货币流通的印迹。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在于,它的制作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地获得,同时还易于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把金银切割成大小不同的薄片,在上面刻制印标,准确标出每一片的重量。在交易中,人们只要看一下这片贵重金属上面的标志,就可得知它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的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它不易携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里、钱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种纸币。
由于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谁占有的货币越多,即表明所拥有的商品越多。在货币的帮助下,人们不仅可以进行交易,而且也可以比过去更容易富裕起来。货币的权势并不像刀剑和长矛那样锋芒毕露,但其效果却更为持久和长远。
经济学家提醒你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