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用说谎者的逻辑戳穿谎言 (2/2)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看人看到骨子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在采访的其他时段却从未这样回答过。还有可能在回答过程中,突然插入一句赞美之词:“顺便说一句,你的领带真不错。”这里我们想说的是,我们越是喜欢一个人,就越容易相信他,并尽量避免对抗。这个人是想利用礼貌,让我们更加喜欢他。
● 降低重视程度。如果事实不站在某人的一边,他得从自己挖的坑里爬出来。落到这个境地的人没有什么挡箭牌,所以他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此事的重要性。通常,他会注意该事件或是该过程,并试图以“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或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对此这么担心呢?”这种问题来左右交流过程。此人甚至会拿这件事开玩笑,而这可能完全不合时宜。
● 控诉流程或程序。有时,说谎人不必发起进攻,但是他会通过找程序的碴儿来激怒你,而不是为自己辩护。像“你为什么问我?”或是“还要问多久?”这样的问题就属于这种类型。这可能是一种延迟策略,和重复问题或是无回应陈述相似,也可能是他们试图让谈话程序误入歧途。
● 无法理解一个简单的问题。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你通常会使用某些词语或词组,建立描述问题范围或量级的界限。如果某一个措辞让某人陷入困境,他将会使用的一种策略就是让你改变你所用的词组或是术语。其目的在于缩小问题的范围和量级,让他有回旋的余地,给出双方都满意的答案。可能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例子就是1997年8月比尔·克林顿在莫妮卡·莱温斯基一案中在独立检察官面前的证词。在诉讼中,克林顿的律师曾这样陈述:“检察官已完全知晓并拥有莱温斯基女士的一份证词,她发誓与克林顿总统绝对没有任何形式的性关系。”克林顿被问及这个陈述是否真实。他著名的回答是:“这取决于‘没有’一词的含义。如果‘没有’是指当前没有,那么这句话绝对真实。如果‘没有’是指从未有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克林顿因为该问题的量级陷入了困境,所以他必须缩小其范围,这样他才能诚实作答。
● 参照式陈述。有些时候,在回答问题时,说谎话的人会说已经回答过此问题了。他们会这样说:“我之前说……的时候就说过……”或是“就像我和上一个来审问的人说的一样……”或是“在我们的公司文档中,我曾多次阐明……”他们这样做就是想建立可信性。这是一个很微妙的策略,但是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效果更好。也许我们不会被他说服,认为他讲的是真话,但是不断的重复是一种心理工具,通常能让我们觉得此种可能性更大。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偏僻小镇的无名餐馆里和朋友吃午餐的时候,她去了趟洗手间,回来的时候脸上写满了惊讶。 “你一定不会相信,”她说,“但是在另一个房间里,坐着所有你能想到的令人吃惊的人!” 她开始连珠炮似地说出一连串的名字:约翰尼·德普、戈登·拉姆塞、杰米·福克斯、马特·达蒙、马修·麦康纳、大卫·贝克汉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克里斯蒂安·贝尔、丹泽尔·华盛顿、乔治·克鲁尼、赖恩·雷诺兹、休·杰克曼、史蒂芬·泰勒、威尔·史密斯、皮尔斯·布鲁斯南…… “哦,是吗?”你说。 “我说真的!”她坚持道,“他们都在那呢,我亲眼所见!” 你不知道你的朋友是出现幻觉了还是怎么样了,但是你知道这些人不可能都在隔壁的房间里。你告诉你的朋友少喝些酒。 “听着,我告诉你,”她说,“他们真的在那儿。就在那个屋子里。我不知道为什么,可是他们确实在那。” 现在你有些迟疑。虽然你很肯定那些人不可能在隔壁,你心中也出现了一幅那些人共围一桌的画面。 “去看看吧!”你的朋友说。 最终,你屈服了。你起身朝那间屋子张望。 这就是重复叙述的力量。仅仅是小小的重复就能将你击败。在很多情况下,一次声明不会有多大影响。但随后的每次声明都会降低我们的抗拒程度或是怀疑,直到最后,我们向其敞开信任的大门。要记住1939年富兰克林·D.罗斯福说过的一句话:“不断地重复也不能将谎言变成真实。”
参照式陈述
“我们上次开会时我就说过……”
“我们的报告中说过……”
“我曾对上一个问同样问题的人说过……”
● 援引宗教。如果一个人把上帝引入谈话中,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为谎言穿上盛装”的行为,这非常有效。毕竟,你有什么锦囊妙计与上帝抗衡呢?所以你必须尤其注意那些像“我对天发誓”或是“上天为证”之类的语言,因为在你面前的很可能是穿着礼拜盛装的谎言。
● 选择性记忆。如果一个人说“我不知道”,那么没有确凿的实物证据我们根本无法反驳他。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托词,而且这种托词很难被戳穿。选择性记忆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通常情况下,这看起来非常合理。如果你问一位拥有两万五千人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你公司有没有人参与欺诈?”如果他很绝对地回答说“没有”,这多少有些奇怪,因为他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更合理一些的回答就是:“据我所知没有。”而这种回答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就是说谎的信号。如果你问一位首席执行官,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有没有参与诈骗,却得到了同样的回答,这就说明有情况,你必须追查下去。所以,甄别这一行为时,语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性记忆“我记得没有……”“据我所知……”“据我所知没有……”“就我所知……”
● 限定词。有两种类型的限定词是一个人在说谎的潜在表现:排他性限定词和感知性限定词。排他性限定词可以让一个人避开不想提及的某些信息,但仍能如实地回答问题。这种类型的限定词包括“基本上”、“大多数情况下”、“从根本上说”、“很可能”、“经常”。感知性限定词是为了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例如“坦白说”、“老实说”、“坦率讲”。要知道我们都有固定的言语习惯和模式,这也能够解释这种限定词的出现,所以我们还是要谨记集群规则。我们也不会将一个限定词当作一个欺骗线索。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中如果出现多个限定词,我们将其算为一个欺骗线索。因为在一次回答中可能出现很多这样的限定词。我们会在第11章中介绍处理排他性限定词的策略。 迈克尔一次接触了一起和一个年轻女性有关的案子,她是一个小本生意的会计员。她被指控通过将自己作为公司支票的收款人,并盖上业主签字橡皮图章,偷走了公司超过7500美元的资金。受到指控后,她声称业主允许她这些行为,因为她对于业主藏起两本账簿以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保持了沉默。 以下是迈克尔对她的采访中截取的一部分: 迈克尔:跟我说一说这件事,他(业主)说:“既然你知道(这两本账簿的事)了,我会给你些好处让你闭嘴的。” 会计员:哦,基本上他就是跟我说会多付给我一些钱,你知道,就是股份什么的。基本上我们没有进行大量谈话,基本上。 很显然,她是在编造故事,最终,她坦白了自己的罪行。那时,她以前所犯下的与此无关的一项重罪的漫长缓刑考验期刚要结束。现在她基本上又要去坐牢了,基本上。
排他性限定词“也不全是……”“从根本上说……”“基本上……”“大多数情况下……”“很可能……”“经常……”“也许……”“通常来说……”感知性限定词“坦白说……”“说实话……”“老实说……”“说老实话……”“坦率讲……”“说真的……”
● 说服性陈述。误导式谎言,我们在本章开头提到的一种谎言,十分强大,其表现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说服性陈述”。这个行为的力量十分强大,需要更深入的探讨。我们会在下一章中对此进行讨论。
第一章看透他人就是和人性作战 让你的谎言比事实更有逻辑,这样,疲惫的旅行者才得以安息。 ——切斯瓦夫·米沃什 和所有这个行业中的人一样,我们处理过许多让人揪心的案例。其中最让人揪心的案例要数一个叫“奥斯卡”的人的案例了,他是一名拿着高级薪资的政府工作人员。奥斯卡因为猥亵儿童而受到调查,菲利普受邀去跟他面谈。 当菲利普问及奥斯卡有没有骚扰那些孩子时,他怒视着菲利普。他摊开手指,开始回答: “年轻人,我永远不会那样做的,”奥斯卡激动地说,“那是十分不正当的行为,而我并不是一个性欲反常的人。” 菲利普仍然保持镇定。他的回应也表现了他的镇定。
“听着,”菲利普说,“我自己也有两个儿子。坦白说,如果我觉得你是个性欲反常的人,我肯定不会跟你待在一间屋子里的。” 奥斯卡满脸疑惑。显然,他没有想到菲利普会做出如此回应。他以为菲利普会跟他争论,但是相反,他得到了肯定。菲利普立即回到问话当中。 “那么,你最后一次和这些孩子单独待在一起是什么时候?” 奥斯卡最终承认,他猥亵了上百名儿童。当菲利普问他到哪里去找猥亵的目标时,奥斯卡的回答让人心惊胆寒。他说他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一家著名的儿童披萨连锁店。 当奥斯卡回答菲利普说他“永远不会那样做”,“那是十分不正当的行为”,而他“并不是一个性欲反常的人”时,他就是在进行说服性陈述。如果一个人被问及一个问题,而他又很难用事实来回答,因为事实对他不利,他很容易以这样的陈述作为回答,这是为了说服提问的人,而不是为了陈述事实。 如果有个人问你:“丢了的钱是你拿走的吗?”如果你是一个诚实的人,而且你根本没有拿那些钱,你的回答很可能就是一句简单的“不是!”因为这就是最重要的事实。而真正拿了钱的人可能会回答也可能不会直接回答“不是”,但因为事实对他不利,他会感到十分不自在,这可能会驱使他去传达其他的信息。“我永远不会那样做,”他会这样说,“这是不诚实的表现,而我不是那样的人。”或是“问问这周围的人,看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或是“我的名声一直很好”,或是“你觉得我会那样做让自己丢掉工作吗?” 你可能会觉得这就显而易见了——这种行为就是谎言的线索,很难被忽视。但是我们向你保证,如果你不是处于视听模式,并使用模型,不管你是什么背景,你都不可能识破这些说服性陈述。原因就是它们太有说服力了,而且很难察觉,因为它们本来就讲得通。你听到这种话后可能会想:“如果我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我也会这样说。”你很可能会给出同样的回答,但不同的是你只会说一次这样的话,除此之外你的回答中还会有很多其他的信息,包括直接回答你没有这样做过。而说谎的人会用一连串的说服性陈述作答,因为他别无选择,事实不站在他这一边。 让我们看一下这种行为的一些范例。几年前,菲利普为一组执法人员培训,当时正在进行对说服性陈述的讨论,他发现两名坐在教室后面的执法人员正暗自发笑。在这些课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乐趣,所以菲利普停了下来,假装以一种学究的愤慨态度问他们,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能不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一个执法人员解释道,班里的另外一位同事调查了发生在他们城镇中的一起偷窃案。一位女士报告,她让维修工去修理公寓内的漏水管道,而修理时她正在上班,晚些时候她回到家中,发现自己丢了一些珠宝。负责这起案件的执法人员审问了所有能够进入公寓的人员,包括那个维修工。当被问及他有没有偷那些珠宝时,他这样回答: “我做维修工已经二十年了,现在马上就要退休了。为什么我要冒着丢掉退休金的风险去偷那些珠宝呢?” 两位暗笑的执法人员说,他们的同事,那位调查人员觉得这个回答太有道理了,所以没有再将维修工列入嫌疑人名单。菲利普转向那位调查人员。 “你现在怎么看?”菲利普问。 “我想我明天会再去找那位维修工谈一谈。”那位调查人员回答道。 与此同时,我们也为南卡罗来纳州的执法部门进行培训。其中一名官员正好是南卡罗来纳州联盟小镇的一员,那里最有名的市民,更准确地说是最臭名昭著的市民就是苏珊·史密斯了。也许你还能记起1994年发生的那起悲惨的杀人案,在那起案件中,史密斯女士用绳子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绑在车上,让车沉进湖中,导致她的两个儿子溺水而亡。她一开始说一个男人劫持了她的车,但九天后,她就承认了自己犯下的罪行。 在我们刚刚讨论完说服性陈述后的培训休息期间,一位熟悉该案件审讯过程的警官找到我们。“我刚刚才知道,”他说,“她是如何在第一次审讯中成功误导了审讯员。”这位警官说,当史密斯女士被问及她与自己孩子的失踪有无牵连时,她回答说:“我爱我的孩子们。我为什么会做伤害他们的事情呢?我永远也不会伤害我的孩子。”警官说,当听到史密斯女士这样说时,虽然专业的审讯人员非常有经验,但还是相信她与此事毫无关系。 这三句说服性陈述非常有效,原因有三。第一,和所有的说服性陈述一样,她说的这三句话是真实的或者说是无可争辩的。当她说“我爱我的孩子”时,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是真实的。令人伤心的是,当她说“我永远也不会伤害我的孩子”时,这却是假的。但是当时她这样说却是无可辩驳的。 第二,说服性陈述常常伴随着情感。在这个案例中,警官说当史密斯女士做如上陈述时,审讯员能够看到她眼中噙满泪花——这种情感的表达就证明了她很可能有罪。情感表达本身并不构成欺骗,但是那些骗子总是利用情感的表达来加强谎言的效果。 第三,这些陈述与审讯人员一直以来的观念相一致。“根据我们的经验,妈妈一般不会杀害自己的孩子,”警官告诉我们,“他们尤其确定在南卡罗来纳州联盟小镇中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这非常有趣。 “那在哪里会发生妈妈杀死孩子的事呢?”菲利普问道。 “你知道的,”警官回答说,“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即使是警官也像我们普通人一样,会做出不可靠的概括。与限定词不同,每个说服性陈述都作为一个单独的谎言线索。所以,两个说服性陈述就构成一个集群。这种谎言形式十分有力。压制说服性陈述 要对付说服性陈述就要去压制它们——通过承认或是同意这一陈述让其失效。 拿苏珊·史密斯的案子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说:“苏珊,我知道你爱你的孩子。我觉得每个人都看得出来。” 她可能有一瞬间会觉得:“我骗过他们了。”但是下一步你就要继续坚持你自己的观点,在原来的方向上前进:“苏珊,我们想和你谈谈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希望再听一遍你的故事。” 我们在这里所要传达的信息就是:“我们问了你一个问题。我们听到了你说的话,但是你说的这些对我们谈话的方向没有任何影响。”这样的做法的好处就是,你既传达了该信息,又没有惊动对方。如果你这样说就会打草惊蛇:“等一下苏珊,我不相信你。我觉得你信口雌黄。”这会使受访者进入防御模式,将自己封闭起来。而我们的工作是让她向我们敞开心扉。
给父母的小贴士
如果你为人父母,不得不与孩子谈话,问他有没有吸食毒品,记住你必须启动视听模式,而且要特别注意说服性陈述。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些有吸毒经历的年轻人被父母问及此事时,往往会采取说服性陈述。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吸毒,那他的回答应该是“绝对没有!”或者是“绝不可能!” 吸毒的孩子不大会否认这一点,而是会采用如下说服性陈述: ※“我简直不敢相信你居然会认为我会做那种事!” ※“你有什么理由那样想?” ※“你为什么不相信我?” ※“你这么认为只是因为乔希被逮到了,而他又是我的朋友!” 附录一中有关于孩子是否吸食毒品的问题列表。
说服性陈述“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我的诚实。”“我的声誉一直非常好。” “我说话算话。”“以我的性格不会做出那种事。”“我不会冒丢工作的风险做那种事。”“你怎么能认为我会被卷入这么恶劣的事件当中呢?”“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二十年了。”
而在采访的其他时段却从未这样回答过。还有可能在回答过程中,突然插入一句赞美之词:“顺便说一句,你的领带真不错。”这里我们想说的是,我们越是喜欢一个人,就越容易相信他,并尽量避免对抗。这个人是想利用礼貌,让我们更加喜欢他。
● 降低重视程度。如果事实不站在某人的一边,他得从自己挖的坑里爬出来。落到这个境地的人没有什么挡箭牌,所以他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此事的重要性。通常,他会注意该事件或是该过程,并试图以“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或是“为什么每个人都对此这么担心呢?”这种问题来左右交流过程。此人甚至会拿这件事开玩笑,而这可能完全不合时宜。
● 控诉流程或程序。有时,说谎人不必发起进攻,但是他会通过找程序的碴儿来激怒你,而不是为自己辩护。像“你为什么问我?”或是“还要问多久?”这样的问题就属于这种类型。这可能是一种延迟策略,和重复问题或是无回应陈述相似,也可能是他们试图让谈话程序误入歧途。
● 无法理解一个简单的问题。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你通常会使用某些词语或词组,建立描述问题范围或量级的界限。如果某一个措辞让某人陷入困境,他将会使用的一种策略就是让你改变你所用的词组或是术语。其目的在于缩小问题的范围和量级,让他有回旋的余地,给出双方都满意的答案。可能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例子就是1997年8月比尔·克林顿在莫妮卡·莱温斯基一案中在独立检察官面前的证词。在诉讼中,克林顿的律师曾这样陈述:“检察官已完全知晓并拥有莱温斯基女士的一份证词,她发誓与克林顿总统绝对没有任何形式的性关系。”克林顿被问及这个陈述是否真实。他著名的回答是:“这取决于‘没有’一词的含义。如果‘没有’是指当前没有,那么这句话绝对真实。如果‘没有’是指从未有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克林顿因为该问题的量级陷入了困境,所以他必须缩小其范围,这样他才能诚实作答。
● 参照式陈述。有些时候,在回答问题时,说谎话的人会说已经回答过此问题了。他们会这样说:“我之前说……的时候就说过……”或是“就像我和上一个来审问的人说的一样……”或是“在我们的公司文档中,我曾多次阐明……”他们这样做就是想建立可信性。这是一个很微妙的策略,但是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效果更好。也许我们不会被他说服,认为他讲的是真话,但是不断的重复是一种心理工具,通常能让我们觉得此种可能性更大。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偏僻小镇的无名餐馆里和朋友吃午餐的时候,她去了趟洗手间,回来的时候脸上写满了惊讶。 “你一定不会相信,”她说,“但是在另一个房间里,坐着所有你能想到的令人吃惊的人!” 她开始连珠炮似地说出一连串的名字:约翰尼·德普、戈登·拉姆塞、杰米·福克斯、马特·达蒙、马修·麦康纳、大卫·贝克汉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克里斯蒂安·贝尔、丹泽尔·华盛顿、乔治·克鲁尼、赖恩·雷诺兹、休·杰克曼、史蒂芬·泰勒、威尔·史密斯、皮尔斯·布鲁斯南…… “哦,是吗?”你说。 “我说真的!”她坚持道,“他们都在那呢,我亲眼所见!” 你不知道你的朋友是出现幻觉了还是怎么样了,但是你知道这些人不可能都在隔壁的房间里。你告诉你的朋友少喝些酒。 “听着,我告诉你,”她说,“他们真的在那儿。就在那个屋子里。我不知道为什么,可是他们确实在那。” 现在你有些迟疑。虽然你很肯定那些人不可能在隔壁,你心中也出现了一幅那些人共围一桌的画面。 “去看看吧!”你的朋友说。 最终,你屈服了。你起身朝那间屋子张望。 这就是重复叙述的力量。仅仅是小小的重复就能将你击败。在很多情况下,一次声明不会有多大影响。但随后的每次声明都会降低我们的抗拒程度或是怀疑,直到最后,我们向其敞开信任的大门。要记住1939年富兰克林·D.罗斯福说过的一句话:“不断地重复也不能将谎言变成真实。”
参照式陈述
“我们上次开会时我就说过……”
“我们的报告中说过……”
“我曾对上一个问同样问题的人说过……”
● 援引宗教。如果一个人把上帝引入谈话中,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为谎言穿上盛装”的行为,这非常有效。毕竟,你有什么锦囊妙计与上帝抗衡呢?所以你必须尤其注意那些像“我对天发誓”或是“上天为证”之类的语言,因为在你面前的很可能是穿着礼拜盛装的谎言。
● 选择性记忆。如果一个人说“我不知道”,那么没有确凿的实物证据我们根本无法反驳他。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托词,而且这种托词很难被戳穿。选择性记忆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通常情况下,这看起来非常合理。如果你问一位拥有两万五千人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你公司有没有人参与欺诈?”如果他很绝对地回答说“没有”,这多少有些奇怪,因为他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更合理一些的回答就是:“据我所知没有。”而这种回答在其他情况下可能就是说谎的信号。如果你问一位首席执行官,在过去的十二个月里有没有参与诈骗,却得到了同样的回答,这就说明有情况,你必须追查下去。所以,甄别这一行为时,语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性记忆“我记得没有……”“据我所知……”“据我所知没有……”“就我所知……”
● 限定词。有两种类型的限定词是一个人在说谎的潜在表现:排他性限定词和感知性限定词。排他性限定词可以让一个人避开不想提及的某些信息,但仍能如实地回答问题。这种类型的限定词包括“基本上”、“大多数情况下”、“从根本上说”、“很可能”、“经常”。感知性限定词是为了强调信息的可靠性,例如“坦白说”、“老实说”、“坦率讲”。要知道我们都有固定的言语习惯和模式,这也能够解释这种限定词的出现,所以我们还是要谨记集群规则。我们也不会将一个限定词当作一个欺骗线索。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中如果出现多个限定词,我们将其算为一个欺骗线索。因为在一次回答中可能出现很多这样的限定词。我们会在第11章中介绍处理排他性限定词的策略。 迈克尔一次接触了一起和一个年轻女性有关的案子,她是一个小本生意的会计员。她被指控通过将自己作为公司支票的收款人,并盖上业主签字橡皮图章,偷走了公司超过7500美元的资金。受到指控后,她声称业主允许她这些行为,因为她对于业主藏起两本账簿以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保持了沉默。 以下是迈克尔对她的采访中截取的一部分: 迈克尔:跟我说一说这件事,他(业主)说:“既然你知道(这两本账簿的事)了,我会给你些好处让你闭嘴的。” 会计员:哦,基本上他就是跟我说会多付给我一些钱,你知道,就是股份什么的。基本上我们没有进行大量谈话,基本上。 很显然,她是在编造故事,最终,她坦白了自己的罪行。那时,她以前所犯下的与此无关的一项重罪的漫长缓刑考验期刚要结束。现在她基本上又要去坐牢了,基本上。
排他性限定词“也不全是……”“从根本上说……”“基本上……”“大多数情况下……”“很可能……”“经常……”“也许……”“通常来说……”感知性限定词“坦白说……”“说实话……”“老实说……”“说老实话……”“坦率讲……”“说真的……”
● 说服性陈述。误导式谎言,我们在本章开头提到的一种谎言,十分强大,其表现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说服性陈述”。这个行为的力量十分强大,需要更深入的探讨。我们会在下一章中对此进行讨论。
第一章看透他人就是和人性作战 让你的谎言比事实更有逻辑,这样,疲惫的旅行者才得以安息。 ——切斯瓦夫·米沃什 和所有这个行业中的人一样,我们处理过许多让人揪心的案例。其中最让人揪心的案例要数一个叫“奥斯卡”的人的案例了,他是一名拿着高级薪资的政府工作人员。奥斯卡因为猥亵儿童而受到调查,菲利普受邀去跟他面谈。 当菲利普问及奥斯卡有没有骚扰那些孩子时,他怒视着菲利普。他摊开手指,开始回答: “年轻人,我永远不会那样做的,”奥斯卡激动地说,“那是十分不正当的行为,而我并不是一个性欲反常的人。” 菲利普仍然保持镇定。他的回应也表现了他的镇定。
“听着,”菲利普说,“我自己也有两个儿子。坦白说,如果我觉得你是个性欲反常的人,我肯定不会跟你待在一间屋子里的。” 奥斯卡满脸疑惑。显然,他没有想到菲利普会做出如此回应。他以为菲利普会跟他争论,但是相反,他得到了肯定。菲利普立即回到问话当中。 “那么,你最后一次和这些孩子单独待在一起是什么时候?” 奥斯卡最终承认,他猥亵了上百名儿童。当菲利普问他到哪里去找猥亵的目标时,奥斯卡的回答让人心惊胆寒。他说他最喜欢的地方就是一家著名的儿童披萨连锁店。 当奥斯卡回答菲利普说他“永远不会那样做”,“那是十分不正当的行为”,而他“并不是一个性欲反常的人”时,他就是在进行说服性陈述。如果一个人被问及一个问题,而他又很难用事实来回答,因为事实对他不利,他很容易以这样的陈述作为回答,这是为了说服提问的人,而不是为了陈述事实。 如果有个人问你:“丢了的钱是你拿走的吗?”如果你是一个诚实的人,而且你根本没有拿那些钱,你的回答很可能就是一句简单的“不是!”因为这就是最重要的事实。而真正拿了钱的人可能会回答也可能不会直接回答“不是”,但因为事实对他不利,他会感到十分不自在,这可能会驱使他去传达其他的信息。“我永远不会那样做,”他会这样说,“这是不诚实的表现,而我不是那样的人。”或是“问问这周围的人,看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或是“我的名声一直很好”,或是“你觉得我会那样做让自己丢掉工作吗?” 你可能会觉得这就显而易见了——这种行为就是谎言的线索,很难被忽视。但是我们向你保证,如果你不是处于视听模式,并使用模型,不管你是什么背景,你都不可能识破这些说服性陈述。原因就是它们太有说服力了,而且很难察觉,因为它们本来就讲得通。你听到这种话后可能会想:“如果我被问及同样的问题,我也会这样说。”你很可能会给出同样的回答,但不同的是你只会说一次这样的话,除此之外你的回答中还会有很多其他的信息,包括直接回答你没有这样做过。而说谎的人会用一连串的说服性陈述作答,因为他别无选择,事实不站在他这一边。 让我们看一下这种行为的一些范例。几年前,菲利普为一组执法人员培训,当时正在进行对说服性陈述的讨论,他发现两名坐在教室后面的执法人员正暗自发笑。在这些课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乐趣,所以菲利普停了下来,假装以一种学究的愤慨态度问他们,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能不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一个执法人员解释道,班里的另外一位同事调查了发生在他们城镇中的一起偷窃案。一位女士报告,她让维修工去修理公寓内的漏水管道,而修理时她正在上班,晚些时候她回到家中,发现自己丢了一些珠宝。负责这起案件的执法人员审问了所有能够进入公寓的人员,包括那个维修工。当被问及他有没有偷那些珠宝时,他这样回答: “我做维修工已经二十年了,现在马上就要退休了。为什么我要冒着丢掉退休金的风险去偷那些珠宝呢?” 两位暗笑的执法人员说,他们的同事,那位调查人员觉得这个回答太有道理了,所以没有再将维修工列入嫌疑人名单。菲利普转向那位调查人员。 “你现在怎么看?”菲利普问。 “我想我明天会再去找那位维修工谈一谈。”那位调查人员回答道。 与此同时,我们也为南卡罗来纳州的执法部门进行培训。其中一名官员正好是南卡罗来纳州联盟小镇的一员,那里最有名的市民,更准确地说是最臭名昭著的市民就是苏珊·史密斯了。也许你还能记起1994年发生的那起悲惨的杀人案,在那起案件中,史密斯女士用绳子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绑在车上,让车沉进湖中,导致她的两个儿子溺水而亡。她一开始说一个男人劫持了她的车,但九天后,她就承认了自己犯下的罪行。 在我们刚刚讨论完说服性陈述后的培训休息期间,一位熟悉该案件审讯过程的警官找到我们。“我刚刚才知道,”他说,“她是如何在第一次审讯中成功误导了审讯员。”这位警官说,当史密斯女士被问及她与自己孩子的失踪有无牵连时,她回答说:“我爱我的孩子们。我为什么会做伤害他们的事情呢?我永远也不会伤害我的孩子。”警官说,当听到史密斯女士这样说时,虽然专业的审讯人员非常有经验,但还是相信她与此事毫无关系。 这三句说服性陈述非常有效,原因有三。第一,和所有的说服性陈述一样,她说的这三句话是真实的或者说是无可争辩的。当她说“我爱我的孩子”时,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是真实的。令人伤心的是,当她说“我永远也不会伤害我的孩子”时,这却是假的。但是当时她这样说却是无可辩驳的。 第二,说服性陈述常常伴随着情感。在这个案例中,警官说当史密斯女士做如上陈述时,审讯员能够看到她眼中噙满泪花——这种情感的表达就证明了她很可能有罪。情感表达本身并不构成欺骗,但是那些骗子总是利用情感的表达来加强谎言的效果。 第三,这些陈述与审讯人员一直以来的观念相一致。“根据我们的经验,妈妈一般不会杀害自己的孩子,”警官告诉我们,“他们尤其确定在南卡罗来纳州联盟小镇中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事。”这非常有趣。 “那在哪里会发生妈妈杀死孩子的事呢?”菲利普问道。 “你知道的,”警官回答说,“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即使是警官也像我们普通人一样,会做出不可靠的概括。与限定词不同,每个说服性陈述都作为一个单独的谎言线索。所以,两个说服性陈述就构成一个集群。这种谎言形式十分有力。压制说服性陈述 要对付说服性陈述就要去压制它们——通过承认或是同意这一陈述让其失效。 拿苏珊·史密斯的案子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说:“苏珊,我知道你爱你的孩子。我觉得每个人都看得出来。” 她可能有一瞬间会觉得:“我骗过他们了。”但是下一步你就要继续坚持你自己的观点,在原来的方向上前进:“苏珊,我们想和你谈谈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希望再听一遍你的故事。” 我们在这里所要传达的信息就是:“我们问了你一个问题。我们听到了你说的话,但是你说的这些对我们谈话的方向没有任何影响。”这样的做法的好处就是,你既传达了该信息,又没有惊动对方。如果你这样说就会打草惊蛇:“等一下苏珊,我不相信你。我觉得你信口雌黄。”这会使受访者进入防御模式,将自己封闭起来。而我们的工作是让她向我们敞开心扉。
给父母的小贴士
如果你为人父母,不得不与孩子谈话,问他有没有吸食毒品,记住你必须启动视听模式,而且要特别注意说服性陈述。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些有吸毒经历的年轻人被父母问及此事时,往往会采取说服性陈述。如果你的孩子没有吸毒,那他的回答应该是“绝对没有!”或者是“绝不可能!” 吸毒的孩子不大会否认这一点,而是会采用如下说服性陈述: ※“我简直不敢相信你居然会认为我会做那种事!” ※“你有什么理由那样想?” ※“你为什么不相信我?” ※“你这么认为只是因为乔希被逮到了,而他又是我的朋友!” 附录一中有关于孩子是否吸食毒品的问题列表。
说服性陈述“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我的诚实。”“我的声誉一直非常好。” “我说话算话。”“以我的性格不会做出那种事。”“我不会冒丢工作的风险做那种事。”“你怎么能认为我会被卷入这么恶劣的事件当中呢?”“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二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