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我最需要的理财常识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绝对的,也没有一种观点是没有适用范围的。我们大可不必这样较真,我所说的意思是,在考虑是否需要投资培训时,一定要先算一笔账:这次的教育支出是否能带来超过成本的收益?

    出国留学曾经一度让人羡慕,但是,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海归”变成了“海待”。以前,我们对学成归来的学子抱着敬仰的态度,似乎出国一趟就能镀上厚厚的一层金。而现在,整个社会都在重新审视这些归国人员的能力和适应力问题,我们也必须重新考虑出国留学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益处了。

    前不久,22岁的小葛终于拿到了澳大利亚一所高校的管理学学位。说到上学的经历,他自己也是心事重重,当年高考时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虽然能勉强上重点,但是父母认为:“在中国除了清华、北大,其他学校都没多大前途。如果考不上这两所学校,不如出国读书。”一家人这么一商量,就打算让小葛去澳大利亚读书。澳大利亚相比于欧美国家来说,生活费和学费都比较低,但就是这样,一年的花费也要将近10万元人民币。

    父母都是工薪阶层,并没有多少积蓄,在借了一大笔钱后,不得不卖了房子供他读书。“只要一想到父母头发花白了,还要租房子过日子,我心里就很难受。”小葛曾经这么回忆。四年苦读,终于拿到了工商管理学学士学位。尽管管理学对于父母来说,感觉非常高级,但在澳大利亚凭这个专业找工作,却非常难。在现实的生存压力之下,本想在国外定居的小葛只好无奈地回到中国。

    可是,回来半年了,小葛还是因为“水土不服”——不熟悉国内环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现在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清晰的认识,以为出了国再回来,就一切上了个新的台阶。殊不知,只有真正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才算是真的对自己的投资,否则,还不如不花这个冤枉钱。

    更有甚者,在美国上了两年学,回来却连句流利的英语都说不了。这人这么“拖后腿”,让广大的海归情何以堪?后来才知道,虽然他在国外上学,但老师是一名中国人,周围的同学也是中国人,就连买东西都在附近的中国超市解决。这和国内读书有什么区别?这留学的钱花得岂不冤枉?

    进行教育投资,千万不能盲目跟风,什么张家的谁谁去了美国,李家的谁谁去了英国,甚至赵家的谁谁去了南非,都羡慕不已。其实,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教育投入产出比”进行科学、合理地估算,严格说来,教育投资也可能会有“风险”。

    李秋红在大学里当过班长,做过团委宣传部部长,还在学校“十佳主持人大赛”中折桂,可谓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在大四时,由于自己的特长拥有了保研资格,但是她认为自己更想工作,便放弃了保研。

    工作刚刚不到一年,她就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外企的氛围,考虑到上学时的组织能力,她认为自己应该去考公务员。在看了公务员的招聘要求之后,她觉得还是先读个研究生,然后再去考公务员更有优势。

    打定主意的她便马上辞了职,值得庆幸的是,一年的工作让她有了一部分的积蓄。于是跟父母打了招呼之后,便在学校附近租了间“考研房”,开始了考研复习生涯。

    由于上学时过多地专注于团委、班级等社会活动,当初连英语四级都是在非常悬的情况下才过的,六级考了两次,分数一次比一次低;专业课更是“书上的字认识我,我不认识它”。就这样,硬着头皮复习了6个月后参加考试,结果却是一门课都不及格。

    非常扫兴的她回到家后和父母说明了情况,父母认为她应该再考一次研究生,“年轻就要给自己犯错的机会”。于是,接下来这一年考研的房租、生活费都是父母出的,可以想象李秋红的压力之大。随着精神压力的增大,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结果,考研成绩一出来,英语比去年涨了5分,专业课也终于有一门及格了,但是,离录取分数线还差将近100分!

    就在李秋红忙于考研的这一年半,以前的同学一个个都过上了结婚生子的稳定生活,与她的距离越来越大。原先还是个很标致的女孩,有不少的追求者,经这么一折腾,李秋红身体虚胖,压力增大,性情从外向变得内向,一系列的变化让她彻底陷入了自闭。

    父母担心女儿压力太大,便一起到北京和她共同租房子生活。母亲亲自照顾她的起居,父亲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维持三个人的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父亲对她说:“考研是有风险的,不过学到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你还是加把油,继续再考一年。”

    结果这一考就是两年的时间。第三年考研失败后,本来李秋红想要放弃,去找工作了,结果发现,几年的考研让她与社会脱节,根本没有公司愿意要她了。只好再次选择考研。

    经过四次失败,李秋红认定自己,“可能真的不是考研的料子”。终于下定决心,不管压力多大,都要去找一份工作,彻底让自己回到社会当中去。

    这个例子很典型。在中国,很多人,尤其是思想比较传统的人,都有一个普遍的想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太计较这种说法,不可为了“上品”面子而读书,更不可为了读书而读书。

    要谨记,读书是父母对你的一种投资,也是自己对自己的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