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门、同事。
而绳子的这一头,只有皇帝一个人。
皇帝那所谓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文官集团的大爷们眼中也算不得什么,骂你、讽刺你,那是为了国家大事,那是忠言逆耳,你能说他不对吗?
而且这些大爷们既不能杀,也不能轻易打,杀了他们,公务你自己一个人能干吗?
劳动模范朱元璋老先生自然可以站出来说:把他们都杀光,我能干!
可是朱瞻基不能这样说。
于是在太祖皇帝死去二十年后,绳子失去了平衡,获得了票拟权的内阁集团变得更强大,皇帝一个人就要支撑不住了。这样下去,他将被大臣们任意摆布。
苦苦支撑的朱瞻基一步步地被拉了过去,正在这时,他看见旁边站着一个人,于是他对这个人说:“你来,和我一起拔!”
从此这个人就参加了拔河,并成为这场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太监。
太监更可靠
相信现在大家已经理解了皇帝的痛苦,他并非无所不能,他也要求人,大臣们饱读诗书,却并不那么听话,而要制衡这些不听话的人,皇帝能够选择的只有太监。
太监真的都是坏人吗?
至少皇帝不会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这些人很好,从小陪伴他一起长大,带着他放风筝,陪着他玩耍,给他当马骑,而且十分服从。
我们往往误解太监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很多自幼和太监一起成长的皇帝是把太监当成自己的亲人的。换了你是皇帝,你到底是喜欢一个从小到大无话不说,十分听话的玩伴,还是那些表情严肃,经常批评自己,干涉自己行为的大臣?
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前者。
明朝的文官集团的权势已经到了十分猖狂的地步,他们不但干预朝政,批评皇帝(有些确实是故意找碴儿),还监控皇帝的私生活,不能随便旷工出去玩儿,不能好色,不能贪杯,虽然他们自己也干这些事,却不允许皇帝干(比如张居正)。
于是,皇帝们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让太监去制衡大臣。
如果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为王振受到的宠爱而吃惊,也不需要为刘瑾、魏忠贤等人的专权而愤愤不平。
因为他们的出现是明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没有王振,还有李振,没有刘瑾,会有徐瑾。
太监就是这样被强行拉上皇帝的政治战车的,他们并不是天生的奸邪小人,那些文官们的行为也未必比他们好到哪里去,只不过他们出生低贱,且心理有些问题,所以行为比较偏激,更容易被人们反感。
综观整个明代,坏太监很多,好太监也不少,但十分神奇的是,无论太监如何猖獗,都无法危及皇帝本人的地位。要知道,中国历史上宦官权力最大、气焰最为嚣张的朝代并不是明朝,而是唐朝。
在唐朝后期,宦官完全操纵国家大权,甚至可以立废皇帝,俨然就是国家最高统治者,而在明朝,太监虽然专权结党,但皇帝要动手解决他们,只需要写一张小小的字条(明武宗)。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对明宣宗教太监读书的目的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位聪明的皇帝是不会干无谓的事情的。
他要培养的并不是有文化、有追求的太监,而是战士。
为他而战的战士,足以对抗文官集团的战士。
太监不过是皇帝手中的棋子,仅此而已。
就这样,朱瞻基将他老祖宗朱元璋集中的权力又分散了出去,票拟权给了内阁,批红权由太监代理,但必须说明的是,由于批红权十分重要,所以历代明朝皇帝虽然委托太监代笔,却从未放松过对此权力的掌握,当然也有例外,以下三人就是代表:一个顽童,一个懒虫,还有一个工程师。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稳固的政治权力体系,票拟权和批红权的斗争,实际上就是文官集团和皇帝及其代理人太监的斗争。
换句话说,如果谁能够同时控制票拟权和批红权,他就是真正的皇帝!
有这样的人吗?
应该说,确实是有的,在我看来,有三个人做到了。虽然他们同时获得两大权力的途径和原因都各不相同,但很巧的是,这三位国家实际控制者的统治时期,正好对应上面所说的那三位不抓权代表的朝代。
这三位并不姓朱的皇帝分别是:“立皇帝”、“首席活太师”、“九千岁”。
这三位仁兄也将是我们后面文章中的主角,在这里先说一下“首席活太师”是什么意思。
明代的最高文官不是尚书,而是三个名誉称号——太师、太傅、太保。虽然这三个称号都是一品,却也有大小之分,其中以太师为最大。大家知道,所谓荣誉称号很多时候都是送给死人的,而能够在死后混到这三个称号的,也是十分厉害的人。
当然也有某些更厉害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得到过这三个称号,而第一个被封为最高文官太师的活人,正是这位掌控大权的仁兄。除此之外,他还被封为太傅,“活太师”加“活太傅”的荣誉在明代仅此一人。足见此人之强悍。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代后期的政治格局正是在朱瞻基打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结构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因为这似乎也是唯一能够制衡各方力量的办法。
别折腾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门、同事。
而绳子的这一头,只有皇帝一个人。
皇帝那所谓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文官集团的大爷们眼中也算不得什么,骂你、讽刺你,那是为了国家大事,那是忠言逆耳,你能说他不对吗?
而且这些大爷们既不能杀,也不能轻易打,杀了他们,公务你自己一个人能干吗?
劳动模范朱元璋老先生自然可以站出来说:把他们都杀光,我能干!
可是朱瞻基不能这样说。
于是在太祖皇帝死去二十年后,绳子失去了平衡,获得了票拟权的内阁集团变得更强大,皇帝一个人就要支撑不住了。这样下去,他将被大臣们任意摆布。
苦苦支撑的朱瞻基一步步地被拉了过去,正在这时,他看见旁边站着一个人,于是他对这个人说:“你来,和我一起拔!”
从此这个人就参加了拔河,并成为这场游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太监。
太监更可靠
相信现在大家已经理解了皇帝的痛苦,他并非无所不能,他也要求人,大臣们饱读诗书,却并不那么听话,而要制衡这些不听话的人,皇帝能够选择的只有太监。
太监真的都是坏人吗?
至少皇帝不会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这些人很好,从小陪伴他一起长大,带着他放风筝,陪着他玩耍,给他当马骑,而且十分服从。
我们往往误解太监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很多自幼和太监一起成长的皇帝是把太监当成自己的亲人的。换了你是皇帝,你到底是喜欢一个从小到大无话不说,十分听话的玩伴,还是那些表情严肃,经常批评自己,干涉自己行为的大臣?
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前者。
明朝的文官集团的权势已经到了十分猖狂的地步,他们不但干预朝政,批评皇帝(有些确实是故意找碴儿),还监控皇帝的私生活,不能随便旷工出去玩儿,不能好色,不能贪杯,虽然他们自己也干这些事,却不允许皇帝干(比如张居正)。
于是,皇帝们只剩下了一个选择:
让太监去制衡大臣。
如果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为王振受到的宠爱而吃惊,也不需要为刘瑾、魏忠贤等人的专权而愤愤不平。
因为他们的出现是明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没有王振,还有李振,没有刘瑾,会有徐瑾。
太监就是这样被强行拉上皇帝的政治战车的,他们并不是天生的奸邪小人,那些文官们的行为也未必比他们好到哪里去,只不过他们出生低贱,且心理有些问题,所以行为比较偏激,更容易被人们反感。
综观整个明代,坏太监很多,好太监也不少,但十分神奇的是,无论太监如何猖獗,都无法危及皇帝本人的地位。要知道,中国历史上宦官权力最大、气焰最为嚣张的朝代并不是明朝,而是唐朝。
在唐朝后期,宦官完全操纵国家大权,甚至可以立废皇帝,俨然就是国家最高统治者,而在明朝,太监虽然专权结党,但皇帝要动手解决他们,只需要写一张小小的字条(明武宗)。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对明宣宗教太监读书的目的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位聪明的皇帝是不会干无谓的事情的。
他要培养的并不是有文化、有追求的太监,而是战士。
为他而战的战士,足以对抗文官集团的战士。
太监不过是皇帝手中的棋子,仅此而已。
就这样,朱瞻基将他老祖宗朱元璋集中的权力又分散了出去,票拟权给了内阁,批红权由太监代理,但必须说明的是,由于批红权十分重要,所以历代明朝皇帝虽然委托太监代笔,却从未放松过对此权力的掌握,当然也有例外,以下三人就是代表:一个顽童,一个懒虫,还有一个工程师。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稳固的政治权力体系,票拟权和批红权的斗争,实际上就是文官集团和皇帝及其代理人太监的斗争。
换句话说,如果谁能够同时控制票拟权和批红权,他就是真正的皇帝!
有这样的人吗?
应该说,确实是有的,在我看来,有三个人做到了。虽然他们同时获得两大权力的途径和原因都各不相同,但很巧的是,这三位国家实际控制者的统治时期,正好对应上面所说的那三位不抓权代表的朝代。
这三位并不姓朱的皇帝分别是:“立皇帝”、“首席活太师”、“九千岁”。
这三位仁兄也将是我们后面文章中的主角,在这里先说一下“首席活太师”是什么意思。
明代的最高文官不是尚书,而是三个名誉称号——太师、太傅、太保。虽然这三个称号都是一品,却也有大小之分,其中以太师为最大。大家知道,所谓荣誉称号很多时候都是送给死人的,而能够在死后混到这三个称号的,也是十分厉害的人。
当然也有某些更厉害的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得到过这三个称号,而第一个被封为最高文官太师的活人,正是这位掌控大权的仁兄。除此之外,他还被封为太傅,“活太师”加“活太傅”的荣誉在明代仅此一人。足见此人之强悍。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代后期的政治格局正是在朱瞻基打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个结构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因为这似乎也是唯一能够制衡各方力量的办法。
别折腾了,就这么凑合着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