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自屈露多国南行七百余里,一路上山高谷深,时有霜雪,不过比起大雪山和黑岭一带显然要好走得多了。

    十几天后他们出了山,来到设多图卢国。

    这里的气候与屈露多国完全不同,可能是地势较低又濒临大河的缘故,这里天气很热,土地肥沃,庄稼殷盛,果实繁茂。百姓服饰鲜亮,风俗淳和。

    两个沙门在这个看上去既温和又友好的国家休整了几天,王城内外有十所伽蓝,僧徒虽然稀少,佛法却未断绝,时有香客前来诚心致敬。

    玄奘突然发觉自己现在的要求低得可怜,只要佛法还在,只要寺院里面还有僧侣,心里就满足得很了。

    离开设多图卢国,才算是出了北印度,进入到酷热难耐的中印度境内。

    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玄奘经历了从冬到夏再到酷暑的气候变化,他不明就里,着实为五印度的极端气候感到震惊。

    不过,这一带田野开阔,河网密布,路途倒是不难行走。

    在城郊的一些河上,他看到不少用树枝搭建而成的水上小屋。这种小屋的构造非常简单,用树桩将其固定在水里,一边紧挨着河沿,屋顶上堆着厚厚的树叶,几乎每座小屋里面都住着人。

    “这里的人真是奇怪,居然将房子盖在水里,倘若水位上涨,难道就不怕把屋顶淹没吗?”看着那些水上木屋,玄奘饶有兴致地问道。

    “这些都是临时住宅,”般若羯罗解释道,“现在是旱季,太阳只会把水汽晒得往上涨,水位哪里会涨?这些住在水屋里的都是出城避暑的平民,等再过一个月进入雨季,他们自然会离开的。”

    “原来如此。”看着那些在水里嘻戏的年轻人,玄奘倒有几分羡慕,已经快到正午时分了,一股股炙人的热风迎面扑来,感觉就像是对面站着一只喷火的巨兽,直让他呼吸困难,恨不能也逃到水里去凉快一下。

    般若羯罗擦了把脸上的热汗,对玄奘说道:“现在还不是最热的时候,等雨季过了才有得瞧,到那时热风吹来,年幼体弱之人常会窒息而死。若是在沙漠中遇到这种干热风,人畜必死无疑。”

    说着,他用手指了指水中的人:“你看,一旦他们发现有热风刮来,就迅速钻入水中,只将头露出水面,等热风过去了再出来。”

    “真是个聪明的主意,”玄奘笑道,“只是为何这里都是吠舍种姓的人呢?”

    “那是自然的,”般若羯罗道,“来这里避暑的都是平民,你当婆罗门会跟这些比自己低两个种姓的人喝同一条河的水吗?真正的贵族都住在海边,不会呆在这种小河沟里的。”

    再往前行,便看到一些高大的树木下四仰八叉地躺着不少人,在那树冠的阴影之中闭目吐气。

    看着这些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的人,玄奘突然想到了一个宗教词汇——“苦行”,这个词在梵文中的原意其实是“受热”的意思,无论是婆罗门教徒还是耆那教徒、佛教徒,都沿用了这个词。

    玄奘还记得,自己最早得知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是在长安效外波颇密多罗的精舍内,当时正值冬季,窗外飘着雪花,精舍内也冷得逼人,小小的火盆发出微弱的光,似乎只能给人一点温暖的想象……

    那时他就问波颇大师:“为什么要将苦行说成是‘受热’呢?难道受冷不是苦行?为什么佛经上总是说,佛法会给这五浊恶世的人们带来清凉,而不是带来温暖?”

    波颇当时正裹着毡毯瑟瑟发抖,听到玄奘的问题,他沉默了一下说:“这个问题,等你到了中天竺,自然就明白了。”

    现在他确实明白了,这个酷热的大陆,这样极端的天气,人们在漫长的苦行修炼时,将“受热”引申为“受苦”,实在是一种太真实的情感体验!

    司马迁的《史记》中,称天竺国为“身毒”,这个名字先不说音译得是否准确,从字面上看倒真是贴切得很,“身毒”就是“一身毒火”,让人一见之下刻骨铭心。

    但玄奘还是觉得叫“印度”更好,“印度”在梵语中是月光的意思,美丽而又清冷,希望它能给这个诞生了佛陀的神奇大陆带来一丝清凉吧……

    进入中印度,玄奘就算是到达了佛教最神圣,最核心的地带。

    这里是佛陀诞生、修行、得道和讲经的地方,几乎到处都有佛迹,玄奘和般若羯罗一路探访,虔诚礼拜。

    他们首先到达波理夜呾罗国,看到了一座二百多尺高的佛塔,这同样是阿育王时期留下来的,据说如来曾在这里为天神和众生说法三个月。

    波理夜呾罗国是个富裕的地方,道路两旁长满庄稼,这里的稻种只需要六十天即可收获,种子随时随地洒下去,几乎不需要人来管理,它自己就可以像野草一样疯长,到时间了来收割即可,顺便再捋下几把稻谷扔到地里,过上两个月再来收割……

    如此容易的耕作方式也养成了当地人懒散的性格,玄奘注意到,很少有人在地里干活,多数人都在树下躺着喘粗气。不过这也不怪他们,这么热的天,身体稍微弱点的,呆着不动都会热死。

    离开波理夜呾罗国后,东行五百余里,到达秣菟罗国。

    秣菟罗国是盛极一時的文化中心,更是当年迦膩色迦王的南方之都。这里的都城更加宏大,气候更加炎热,土地也更加肥沃,地里盛产稻谷和棉花,城内的小作坊里则出产精致的细毛花布。家家户户种植芒果,即使是在城市里,居民家种植的芒果树也能汇聚成林,茂盛浓密,带给行人丝丝阴凉。

    这里的芒果有两个不同的品种,小个的先青后黄,大个的始终青色,清甜可口。

    秣菟罗国的宗教气氛也极为浓郁,佛教徒与各种外道杂居一处,彼此和睦。百姓们性情和善,好修冥福,对于神明有着本能的虔诚。

    佛陀在世时曾屡次来到这个国家,讲经说法。因此在这里,玄奘看到了佛陀十大弟子的遗身浮图,像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优波离、阿难、罗睺罗以及文殊师利菩萨等一众圣贤的窣堵波,都是阿育王所建,还有过去四佛的遗迹,两位法师一一巡礼参拜。

    “秣菟罗国佛法昌隆,大都城中有伽蓝二十多所,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乘兼学,”浮图的守护者带着玄奘浏览此地,边走边介绍说,“每年的斋日,各个寺院的僧众都会结伴前来,携带各种供具,收罗奇珍异物,随其所宗,设像供奉。”

    “随其所宗?”玄奘觉得有趣:“您的意思是说,那些僧侣各拜各的?”

    “对呀,”守护人笑道,“比如说,修习阿毗达磨藏的就供养舍利弗,修习禅定的就供养摩诃目犍连,持经的供养大迦叶,学律的供养优波厘,比丘尼供养阿难,未受具戒的沙弥则供养罗睺罗,修学大乘者供养诸菩萨。”

    “原来如此。”玄奘笑了笑,像他这样见到佛圣就拜的不知又该算是何宗了。

    守护人接着说道:“斋日期间,各座佛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