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r />
此情此景,犹如一盆冷水,浇向他滚烫的心田,让他从头凉到脚。
默立许久,玄奘终于对自己说:还是先去见王吧,或许阿提伐摩和弟子圆觉以及那位来自那揭罗喝国佛顶骨城的向导正在王宫中等着我呢。
可令他感到奇怪的是,绕城转了一圈,他也没见着宫殿。这里难道不是都城吗?
天黑之后,他终于在城市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座有人的寺院,这座寺院看上去规模不小,却是残破不堪,周围野草丛生。好在里面还有人供奉香火,大殿窗口那闪烁的烛光让远来的游僧顿感温暖。
玄奘立即走了进去。
穿过一眼望不到头的露天长廊,踏进幽深昏暗却依然宏伟的殿堂,玄奘终于发觉,这座寺院里并无僧人,只有一个年轻的守护者——高鼻深目,褐色胡须,面容白皙,身上裹着一袭白衣,看年纪与自己相仿。
印度是个人种的大杂脍,各色皮肤的人都有。进入北印度这些日子,玄奘也逐渐学会了看人,他知道绝大多数婆罗门都是白色皮肤,只有少部分是像他一样的黄皮肤;刹帝利也差不多,有白皮肤的,有黄皮肤的,还有很多是更加漂亮的混血儿;至于黑色皮肤和棕色皮肤的,则是其它种姓的人。
眼前这个年轻人,从样貌和装束上看,估计是婆罗门种姓的耆那教徒。
耆那是“胜利者”的意思,传说是由圣者伐驮摩那创立的,几乎与佛教同时兴起。这是一个反对祭祀,实践苦行的宗教,他们肯定物质世界和灵魂的存在,推崇修炼可以摆脱物质的羁绊而使灵魂得到解脱。在通过与别的教派的辩论中发现逻辑思维形式,主张主观可以决定物质的存在与否,实现有和无的统一。
耆那教分“天衣派”和“白衣派”两大派别,其中白衣派信徒只准穿一件白袍,表示舍弃了人间的一切享乐;而天衣派做得更加决绝,他们拒绝穿任何衣服,整日赤身裸体,以上天赐予的皮肤为衣。
眼前的这位显然是白衣派了。
玄奘走上前,合掌打了个问讯。
“你是个修苦行的沙门?”婆罗门用一双浅灰色微微泛蓝的瞳仁上上下下打量着玄奘,“怎么走到这里来了?”
“我不是什么苦行沙门,”玄奘道,声音在这空旷的大殿上显得格外沉闷和响亮,“我叫玄奘,是远道而来的游方僧,看到这座伽蓝中有烛光,便来投宿。”
“这里早已不是什么伽蓝了,”那婆罗门笑道,“僧侣们都不知去了何方。再过些日子,耆那教徒们就会来这里清修。”
“檀越是这里的守护人吗?”
“是的,”那婆罗门道,“我叫耶尢达,受耆那教徒的委托,看守这座伽蓝,直到他们到来。”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在四周围扫了一眼:“你看,这里很清静,很适合清修的人,不是吗?”
当然很清静,玄奘想,只是有些凄凉之感。
他忍不住说道:“我听说,布路沙布逻是世亲菩萨讲经的地方,健驮逻国是那罗延天、无著、世亲、法救、如意、胁尊者等诸大论师的出生地,这里曾经一度佛法昌明。”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耶尢达说道,“在佛法最鼎盛的时期,这里的伽蓝、僧徒有八万四千之多。”
玄奘暗暗思忖,八万四千虽不至于,但上千却是肯定的,这一路之上,他就见到上百所残破荒废的伽蓝和颓败倒塌的佛塔。
见这沙门呆立不语,耶尢达转身便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又转回来,递过来一只黑乎乎的木碗,里面有半碗褐色的液体:“喝点石蜜水吧,这是耽摩栗底国出产的石蜜,很甜的。”
玄奘轻声道谢,接过来抿了一口,只觉得甜得发腻,显然是石蜜放得太浓了。
放下木碗,他的心中竟泛起一丝苦涩,犍陀逻国的佛法已经衰落,如同这个国家一般,不复往日胜景。
“难道这里已经找不到有僧人的伽蓝了吗?”他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有啊,当然有,不过很少,”耶尢达一边回答,一边很奇怪地看着玄奘,“你为什么一定要找有僧人的寺院?一个修行者,即使只剩下一个人,也是可以修行的。”
“居士说的是,”玄奘叹道,“只是贫僧不远万里来到佛国,就是为了寻找圣贤,以解开自己心中的桎梏。”
耶尢达困惑地摇了摇头:“我对佛教并不了解,不明白你为什么会有桎梏。一个真正的信仰者永远信的是神的旨意,不该给自己设下什么桎梏的。”
难道是我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桎梏吗?玄奘思忖着,佛教从来不讲什么“神的旨意”。从神的角度看,我当然不是真正的信仰者,所有正信的佛教徒都不是。
他轻轻摇头,换了个话题问道:“我知道圣人都已经不在了,可在圣人走过的地方,总该有遗迹留下吧?”
“遗迹就在这里,”耶尢达道,“其实这一带统统都应该被称作遗址才对,或者说,整个国家都是圣迹,整座城市都是遗址。”
玄奘道:“贫僧想寻找当年世亲菩萨讲经的地方,仁者可知是哪座伽蓝?”
“这里就是世亲菩萨讲经的伽蓝啊。”耶尢达略带惊讶地回答道。
看着眼前这座破败不堪的寺院,玄奘感到极度震惊——这里就是曾经的圣地,世亲菩萨讲经之所,那庄严华丽的殿堂、寺壁上美丽淡雅的壁画,以及大殿中央的佛像都极具特色,依稀还可见到昔日的辉煌,可惜这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无著、世亲的年代不能算太久远,”耶尢达说道,“如果法师只是要看佛陀遗迹的话,出布路沙布逻城,往东南方向走,你会发现整座山上全是各式各样的佛像,大多是数百年前的圣人雕刻的。沿着那座山的山势走上十拘卢舍,有棵毕钵罗树,过去的四佛都曾在那棵树下修习禅定,现在那棵树下还有四佛的坐像,你到了那里就可以看到了。”
“多谢檀越,”玄奘合掌道,“檀越是耆那教徒吗?”
“不是,”耶尢达道,“我只是个婆罗门守护者,不过,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学一些耆那教的教义。”
“你是想等他们来了,同他们一起清修吗?”
“不不不,”耶尢达摇头道,“如果他们来了,我就要走了。你知道,和特别优秀的人呆在一起,会感到很压抑。我可不想这样。况且,我也不喜欢他们中间的天衣派,我不喜欢光着身子走路。”
玄奘笑了笑,他觉得这个婆罗门很有趣。
“贫僧想见国王,”玄奘终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但是自从进入这座城市以来,始终没见着王宫。这里难道不是都城?”
“这里当然是都城,”耶尢达奇怪地看着他,“犍陀逻国曾经的都城,只是现在没有王宫和国王了。我跟你说过,这一带统统都应该被称为遗址,包括这个国家和这座城市。”
“为什么?”
“犍陀逻的王族早已没有了后人,现在这里隶属于迦毕拭国。”
原来如此!玄奘这才明白为什么迦毕拭王让使臣阿提伐摩将自己送到这里来了,只是不知那阿提伐摩和沙弥圆觉现在何处?
r />
此情此景,犹如一盆冷水,浇向他滚烫的心田,让他从头凉到脚。
默立许久,玄奘终于对自己说:还是先去见王吧,或许阿提伐摩和弟子圆觉以及那位来自那揭罗喝国佛顶骨城的向导正在王宫中等着我呢。
可令他感到奇怪的是,绕城转了一圈,他也没见着宫殿。这里难道不是都城吗?
天黑之后,他终于在城市的角落里发现了一座有人的寺院,这座寺院看上去规模不小,却是残破不堪,周围野草丛生。好在里面还有人供奉香火,大殿窗口那闪烁的烛光让远来的游僧顿感温暖。
玄奘立即走了进去。
穿过一眼望不到头的露天长廊,踏进幽深昏暗却依然宏伟的殿堂,玄奘终于发觉,这座寺院里并无僧人,只有一个年轻的守护者——高鼻深目,褐色胡须,面容白皙,身上裹着一袭白衣,看年纪与自己相仿。
印度是个人种的大杂脍,各色皮肤的人都有。进入北印度这些日子,玄奘也逐渐学会了看人,他知道绝大多数婆罗门都是白色皮肤,只有少部分是像他一样的黄皮肤;刹帝利也差不多,有白皮肤的,有黄皮肤的,还有很多是更加漂亮的混血儿;至于黑色皮肤和棕色皮肤的,则是其它种姓的人。
眼前这个年轻人,从样貌和装束上看,估计是婆罗门种姓的耆那教徒。
耆那是“胜利者”的意思,传说是由圣者伐驮摩那创立的,几乎与佛教同时兴起。这是一个反对祭祀,实践苦行的宗教,他们肯定物质世界和灵魂的存在,推崇修炼可以摆脱物质的羁绊而使灵魂得到解脱。在通过与别的教派的辩论中发现逻辑思维形式,主张主观可以决定物质的存在与否,实现有和无的统一。
耆那教分“天衣派”和“白衣派”两大派别,其中白衣派信徒只准穿一件白袍,表示舍弃了人间的一切享乐;而天衣派做得更加决绝,他们拒绝穿任何衣服,整日赤身裸体,以上天赐予的皮肤为衣。
眼前的这位显然是白衣派了。
玄奘走上前,合掌打了个问讯。
“你是个修苦行的沙门?”婆罗门用一双浅灰色微微泛蓝的瞳仁上上下下打量着玄奘,“怎么走到这里来了?”
“我不是什么苦行沙门,”玄奘道,声音在这空旷的大殿上显得格外沉闷和响亮,“我叫玄奘,是远道而来的游方僧,看到这座伽蓝中有烛光,便来投宿。”
“这里早已不是什么伽蓝了,”那婆罗门笑道,“僧侣们都不知去了何方。再过些日子,耆那教徒们就会来这里清修。”
“檀越是这里的守护人吗?”
“是的,”那婆罗门道,“我叫耶尢达,受耆那教徒的委托,看守这座伽蓝,直到他们到来。”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在四周围扫了一眼:“你看,这里很清静,很适合清修的人,不是吗?”
当然很清静,玄奘想,只是有些凄凉之感。
他忍不住说道:“我听说,布路沙布逻是世亲菩萨讲经的地方,健驮逻国是那罗延天、无著、世亲、法救、如意、胁尊者等诸大论师的出生地,这里曾经一度佛法昌明。”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耶尢达说道,“在佛法最鼎盛的时期,这里的伽蓝、僧徒有八万四千之多。”
玄奘暗暗思忖,八万四千虽不至于,但上千却是肯定的,这一路之上,他就见到上百所残破荒废的伽蓝和颓败倒塌的佛塔。
见这沙门呆立不语,耶尢达转身便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又转回来,递过来一只黑乎乎的木碗,里面有半碗褐色的液体:“喝点石蜜水吧,这是耽摩栗底国出产的石蜜,很甜的。”
玄奘轻声道谢,接过来抿了一口,只觉得甜得发腻,显然是石蜜放得太浓了。
放下木碗,他的心中竟泛起一丝苦涩,犍陀逻国的佛法已经衰落,如同这个国家一般,不复往日胜景。
“难道这里已经找不到有僧人的伽蓝了吗?”他有些不甘心地问道。
“有啊,当然有,不过很少,”耶尢达一边回答,一边很奇怪地看着玄奘,“你为什么一定要找有僧人的寺院?一个修行者,即使只剩下一个人,也是可以修行的。”
“居士说的是,”玄奘叹道,“只是贫僧不远万里来到佛国,就是为了寻找圣贤,以解开自己心中的桎梏。”
耶尢达困惑地摇了摇头:“我对佛教并不了解,不明白你为什么会有桎梏。一个真正的信仰者永远信的是神的旨意,不该给自己设下什么桎梏的。”
难道是我自己给自己设下的桎梏吗?玄奘思忖着,佛教从来不讲什么“神的旨意”。从神的角度看,我当然不是真正的信仰者,所有正信的佛教徒都不是。
他轻轻摇头,换了个话题问道:“我知道圣人都已经不在了,可在圣人走过的地方,总该有遗迹留下吧?”
“遗迹就在这里,”耶尢达道,“其实这一带统统都应该被称作遗址才对,或者说,整个国家都是圣迹,整座城市都是遗址。”
玄奘道:“贫僧想寻找当年世亲菩萨讲经的地方,仁者可知是哪座伽蓝?”
“这里就是世亲菩萨讲经的伽蓝啊。”耶尢达略带惊讶地回答道。
看着眼前这座破败不堪的寺院,玄奘感到极度震惊——这里就是曾经的圣地,世亲菩萨讲经之所,那庄严华丽的殿堂、寺壁上美丽淡雅的壁画,以及大殿中央的佛像都极具特色,依稀还可见到昔日的辉煌,可惜这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无著、世亲的年代不能算太久远,”耶尢达说道,“如果法师只是要看佛陀遗迹的话,出布路沙布逻城,往东南方向走,你会发现整座山上全是各式各样的佛像,大多是数百年前的圣人雕刻的。沿着那座山的山势走上十拘卢舍,有棵毕钵罗树,过去的四佛都曾在那棵树下修习禅定,现在那棵树下还有四佛的坐像,你到了那里就可以看到了。”
“多谢檀越,”玄奘合掌道,“檀越是耆那教徒吗?”
“不是,”耶尢达道,“我只是个婆罗门守护者,不过,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学一些耆那教的教义。”
“你是想等他们来了,同他们一起清修吗?”
“不不不,”耶尢达摇头道,“如果他们来了,我就要走了。你知道,和特别优秀的人呆在一起,会感到很压抑。我可不想这样。况且,我也不喜欢他们中间的天衣派,我不喜欢光着身子走路。”
玄奘笑了笑,他觉得这个婆罗门很有趣。
“贫僧想见国王,”玄奘终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但是自从进入这座城市以来,始终没见着王宫。这里难道不是都城?”
“这里当然是都城,”耶尢达奇怪地看着他,“犍陀逻国曾经的都城,只是现在没有王宫和国王了。我跟你说过,这一带统统都应该被称为遗址,包括这个国家和这座城市。”
“为什么?”
“犍陀逻的王族早已没有了后人,现在这里隶属于迦毕拭国。”
原来如此!玄奘这才明白为什么迦毕拭王让使臣阿提伐摩将自己送到这里来了,只是不知那阿提伐摩和沙弥圆觉现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