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很快,有人将药取来,送给玄奘和般若羯罗,两个僧人再次道谢。
国王道:“大雪山本就艰险难行,又有贼寇猖獗,难为两位法师能走到这里来。”
玄奘道:“大王,大雪山虽险,却比不过城北的遇空峪,那座绳桥实在是太难通过了,使得北方诸地商旅行人不得不多绕上七八天路程,方可进入罗兰城,途中还要饱受劫匪之灾。倘若大王能在那个山涧上修一座官桥,便是沿途行旅之幸事了。”
国王沉吟道:“本王一向认为,通往罗兰城的官桥有东、南两座也就够了,若是太多,一旦发生战争,只怕顾不过来。”
玄奘摇头道:“战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的,商旅百姓却是每天都要行走。何况如果国家强大,莫说多一座桥,便是再多三五座,也顾得过来了。而要国家强大,就不能太过封闭。”
听了这话,国王叹服道:“想不到法师不仅心地慈悲,学识渊博,还懂得治国之道,实在令人佩服啊。既如此,明日本王就叫人去遇空峪看看,能不能在那里修一条通道。”
“善哉,”玄奘合掌道,“大王能采纳一个远行僧人之言,足见是个明主,梵衍那国百姓幸甚。”
当国王的都喜欢听好话,何况玄奘夸得恰到好处,听得国王舒服不已,哈哈大笑:“法师过奖了!法师谈吐不凡,不计生死地远来求法,本王着实佩服。又怎会不采纳法师之言呢?对了,两位法师远来辛苦,今晚就住在宫中吧,本王也好随时请教。”
“多谢大王盛情,”玄奘道,“只是出家人还是住在寺院里更方便些。”
“那么,这位法师呢?”国王又将目光转向般若羯罗。
“贫僧自然与玄奘师兄一起。”
“也好,”国王想了想道,“我们这罗兰城有伽蓝十余所,僧徒几千人,学的都是上座部佛法。王城东北有个大佛谷,那里的大佛像,气魄之大,无人能及。法师若要住寺,就请两位国师先带你们前去参拜观礼一番如何?”
“好是好,”玄奘道,“只是这样一来,二位国师太过辛苦……”
“法师说哪里话?”阿梨耶驮娑立即接口道,“能陪同二位法师观礼伽蓝佛迹,乃是莫大的功德,何辛苦之有?”
“如此,玄奘先谢过二位大师了。”
阿梨耶驮娑和阿梨耶斯那一起合掌道:“法师不必客气。”
方才,他们两位一直都在听玄奘和国王的对话,越听越觉惊讶——东土居然有这样一位名僧,自己以前竟从未听说,不由得心中暗自惊叹。所以,当国王提出让他们陪同观礼,两位国师正是求之不得。
梵衍那国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国家,拥有伽蓝数十座,僧侣数千人,大都信奉小乘佛教的说出世部。其中都城东部最大的一处寺院名叫石佛寺,乃是阿梨耶驮娑和阿梨耶斯那的驻锡之地,寺中有僧五六百人。
两位国师将玄奘和般若羯罗带进这座寺院,阿梨耶驮娑向寺僧们介绍了这两位远来的同修,并盛赞他们的学问。寺僧们立即安排他们住在寺中,殷勤招待。
令玄奘感到奇怪的是,这座寺院居然也供奉天神!阿梨耶驮娑解释说,这是当地的传统,有时商贩们来往于这里,天神或向他们显示吉兆,或向他们显示祸变的征象,令他们祈求福祉。
原来当地的佛寺还做这种事情。玄奘也不多做置评,同般若羯罗法师在此住了下来。这里的僧人们研究学问都很精进,也由衷地佩服学问高的人,当天夜里来禅房找他们交流佛法的僧人络绎不绝。
第二天一早,阿梨耶驮娑和阿梨耶斯那便又来到禅房前,邀请两位客僧一起做早课,一同进斋。斋毕,又引领他们去参拜寺中的大佛像。
来此之前,玄奘从未见过一座寺院的佛像能有那么高大——寺东边的那尊铜铸的释迦牟尼佛立像,高一百四五十尺,上面刷着金粉,嵌着珍宝,其庄严厚重,令人惊叹。
但与伽蓝内的那尊佛陀涅槃像相比,这尊立像却又远远不及了。那尊像乃是整块山石雕刻而成,虽取佛入涅槃时的卧姿,却也有百尺之高,至于长度,更是超逾千尺,而且制造精细,栩栩如生,庄严微妙,不可胜说。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
玄奘与般若羯罗如入宝山,一边巡礼参拜一边赞叹不已。
般若羯罗感叹道:“去年夏天,羯罗要去缚喝罗国参礼圣迹,也曾来过梵衍那,却只是在王城中住了一晚便走,根本不知这里竟有如此庄严的佛像,入宝山而空过,实在是罪过。”
阿梨耶驮娑笑道:“我国历代国君都非常礼敬三宝,这石佛寺里的佛像不算什么,山上石窟中有比这大得多的佛像。”
玄奘也知石窟中常有巨大的佛像,在中原地区便曾见识过,这一路之上更是走访了不少石窟。只是要说比这百丈长的卧佛石像还要大得多,却是闻所未闻,立即请求前往参拜。
两位梵衍那高僧带着两名客僧朝王城东北路的山麓地带而去,果见绵延数里的险峻山崖上,有一千多座石窟群。
阿梨耶驮娑一路介绍道:“大约两三百年前,佛法开始在梵衍那国盛行,自那时起,人们便在这山壁上开凿石窟,天长日久,竟陆续开凿了大大小小六千多窟。”
看着这些精美的佛像,玄奘不禁赞叹不已。
阿梨耶斯那说:“这些佛像多数是我们国家的一位先王建造的。这位先王喜欢布施,经常召开无遮大会。把他的全部所有,上自他的妻子,下至国库中的珍宝全部施舍出来,府库被舍空以后,君王又将自身施舍出去,再由百官群臣用重金从僧人那里将国王赎回,诸如此类的事情几乎成了他的正务。”
玄奘大吃一惊,这简直就是梁武帝的翻版嘛!
真不知道这些国王是怎么回事,要么不敬佛法,甚至敌视佛法;要敬起来又如此极端,徒惹讥嫌,就不能学学佛祖走中道吗?
“后来怎样了?”他问。
“后来,先王舍报归西,这无遮大会也就停了。不过这些大佛像却留了下来。法师你看,就在前面!”
说着话,远远地便看到一座山崖金光晃耀,玄奘心中暗奇,朝那个方向看去,却见两尊大佛像巍然屹立于山崖之上。两佛之间相隔里许,看起来却似乎离得很近。佛身缀饰着各类珍宝,难怪隔着很远就感觉到五彩斑斓,炫人眼目。
其实现在的他们距离大佛还有六七里地的距离,但由于佛体实在太过宏大,大佛依旧是垂手低眉,如在眼前。
“那座佛像差不多有二十丈高吧?”玄奘惊叹着问道。
“法师眼力真好,”阿梨耶驮娑赞叹道,“确是二十余丈。”
般若羯罗赞叹道:“北天竺从未有过如此高大的佛像,真是太殊胜了!”
终于来到大佛像前,看得也更加清楚了——这两尊大佛一东一西,西大佛是石质的,东大佛稍小些,用黄铜铸成。与一路之上所见过的无任何装饰的石窟佛像相比,这尊佛像最大的区别就是身上贴满金箔,众宝严饰,看上去极为庄严。
阿梨耶驮娑边走边向两位客僧介绍说,东边石窟内披蓝色裟衣的铜佛名叫沙玛玛;西边石窟中披红色裟衣的石佛名叫塞尔萨尔。
&nbs... -->>
很快,有人将药取来,送给玄奘和般若羯罗,两个僧人再次道谢。
国王道:“大雪山本就艰险难行,又有贼寇猖獗,难为两位法师能走到这里来。”
玄奘道:“大王,大雪山虽险,却比不过城北的遇空峪,那座绳桥实在是太难通过了,使得北方诸地商旅行人不得不多绕上七八天路程,方可进入罗兰城,途中还要饱受劫匪之灾。倘若大王能在那个山涧上修一座官桥,便是沿途行旅之幸事了。”
国王沉吟道:“本王一向认为,通往罗兰城的官桥有东、南两座也就够了,若是太多,一旦发生战争,只怕顾不过来。”
玄奘摇头道:“战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的,商旅百姓却是每天都要行走。何况如果国家强大,莫说多一座桥,便是再多三五座,也顾得过来了。而要国家强大,就不能太过封闭。”
听了这话,国王叹服道:“想不到法师不仅心地慈悲,学识渊博,还懂得治国之道,实在令人佩服啊。既如此,明日本王就叫人去遇空峪看看,能不能在那里修一条通道。”
“善哉,”玄奘合掌道,“大王能采纳一个远行僧人之言,足见是个明主,梵衍那国百姓幸甚。”
当国王的都喜欢听好话,何况玄奘夸得恰到好处,听得国王舒服不已,哈哈大笑:“法师过奖了!法师谈吐不凡,不计生死地远来求法,本王着实佩服。又怎会不采纳法师之言呢?对了,两位法师远来辛苦,今晚就住在宫中吧,本王也好随时请教。”
“多谢大王盛情,”玄奘道,“只是出家人还是住在寺院里更方便些。”
“那么,这位法师呢?”国王又将目光转向般若羯罗。
“贫僧自然与玄奘师兄一起。”
“也好,”国王想了想道,“我们这罗兰城有伽蓝十余所,僧徒几千人,学的都是上座部佛法。王城东北有个大佛谷,那里的大佛像,气魄之大,无人能及。法师若要住寺,就请两位国师先带你们前去参拜观礼一番如何?”
“好是好,”玄奘道,“只是这样一来,二位国师太过辛苦……”
“法师说哪里话?”阿梨耶驮娑立即接口道,“能陪同二位法师观礼伽蓝佛迹,乃是莫大的功德,何辛苦之有?”
“如此,玄奘先谢过二位大师了。”
阿梨耶驮娑和阿梨耶斯那一起合掌道:“法师不必客气。”
方才,他们两位一直都在听玄奘和国王的对话,越听越觉惊讶——东土居然有这样一位名僧,自己以前竟从未听说,不由得心中暗自惊叹。所以,当国王提出让他们陪同观礼,两位国师正是求之不得。
梵衍那国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国家,拥有伽蓝数十座,僧侣数千人,大都信奉小乘佛教的说出世部。其中都城东部最大的一处寺院名叫石佛寺,乃是阿梨耶驮娑和阿梨耶斯那的驻锡之地,寺中有僧五六百人。
两位国师将玄奘和般若羯罗带进这座寺院,阿梨耶驮娑向寺僧们介绍了这两位远来的同修,并盛赞他们的学问。寺僧们立即安排他们住在寺中,殷勤招待。
令玄奘感到奇怪的是,这座寺院居然也供奉天神!阿梨耶驮娑解释说,这是当地的传统,有时商贩们来往于这里,天神或向他们显示吉兆,或向他们显示祸变的征象,令他们祈求福祉。
原来当地的佛寺还做这种事情。玄奘也不多做置评,同般若羯罗法师在此住了下来。这里的僧人们研究学问都很精进,也由衷地佩服学问高的人,当天夜里来禅房找他们交流佛法的僧人络绎不绝。
第二天一早,阿梨耶驮娑和阿梨耶斯那便又来到禅房前,邀请两位客僧一起做早课,一同进斋。斋毕,又引领他们去参拜寺中的大佛像。
来此之前,玄奘从未见过一座寺院的佛像能有那么高大——寺东边的那尊铜铸的释迦牟尼佛立像,高一百四五十尺,上面刷着金粉,嵌着珍宝,其庄严厚重,令人惊叹。
但与伽蓝内的那尊佛陀涅槃像相比,这尊立像却又远远不及了。那尊像乃是整块山石雕刻而成,虽取佛入涅槃时的卧姿,却也有百尺之高,至于长度,更是超逾千尺,而且制造精细,栩栩如生,庄严微妙,不可胜说。一看便知是出自名家之手。
玄奘与般若羯罗如入宝山,一边巡礼参拜一边赞叹不已。
般若羯罗感叹道:“去年夏天,羯罗要去缚喝罗国参礼圣迹,也曾来过梵衍那,却只是在王城中住了一晚便走,根本不知这里竟有如此庄严的佛像,入宝山而空过,实在是罪过。”
阿梨耶驮娑笑道:“我国历代国君都非常礼敬三宝,这石佛寺里的佛像不算什么,山上石窟中有比这大得多的佛像。”
玄奘也知石窟中常有巨大的佛像,在中原地区便曾见识过,这一路之上更是走访了不少石窟。只是要说比这百丈长的卧佛石像还要大得多,却是闻所未闻,立即请求前往参拜。
两位梵衍那高僧带着两名客僧朝王城东北路的山麓地带而去,果见绵延数里的险峻山崖上,有一千多座石窟群。
阿梨耶驮娑一路介绍道:“大约两三百年前,佛法开始在梵衍那国盛行,自那时起,人们便在这山壁上开凿石窟,天长日久,竟陆续开凿了大大小小六千多窟。”
看着这些精美的佛像,玄奘不禁赞叹不已。
阿梨耶斯那说:“这些佛像多数是我们国家的一位先王建造的。这位先王喜欢布施,经常召开无遮大会。把他的全部所有,上自他的妻子,下至国库中的珍宝全部施舍出来,府库被舍空以后,君王又将自身施舍出去,再由百官群臣用重金从僧人那里将国王赎回,诸如此类的事情几乎成了他的正务。”
玄奘大吃一惊,这简直就是梁武帝的翻版嘛!
真不知道这些国王是怎么回事,要么不敬佛法,甚至敌视佛法;要敬起来又如此极端,徒惹讥嫌,就不能学学佛祖走中道吗?
“后来怎样了?”他问。
“后来,先王舍报归西,这无遮大会也就停了。不过这些大佛像却留了下来。法师你看,就在前面!”
说着话,远远地便看到一座山崖金光晃耀,玄奘心中暗奇,朝那个方向看去,却见两尊大佛像巍然屹立于山崖之上。两佛之间相隔里许,看起来却似乎离得很近。佛身缀饰着各类珍宝,难怪隔着很远就感觉到五彩斑斓,炫人眼目。
其实现在的他们距离大佛还有六七里地的距离,但由于佛体实在太过宏大,大佛依旧是垂手低眉,如在眼前。
“那座佛像差不多有二十丈高吧?”玄奘惊叹着问道。
“法师眼力真好,”阿梨耶驮娑赞叹道,“确是二十余丈。”
般若羯罗赞叹道:“北天竺从未有过如此高大的佛像,真是太殊胜了!”
终于来到大佛像前,看得也更加清楚了——这两尊大佛一东一西,西大佛是石质的,东大佛稍小些,用黄铜铸成。与一路之上所见过的无任何装饰的石窟佛像相比,这尊佛像最大的区别就是身上贴满金箔,众宝严饰,看上去极为庄严。
阿梨耶驮娑边走边向两位客僧介绍说,东边石窟内披蓝色裟衣的铜佛名叫沙玛玛;西边石窟中披红色裟衣的石佛名叫塞尔萨尔。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