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破旧的劫布迦那寺被收拾一新,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玄奘便带着他的西行队伍搬回寺院来住,一来拜佛修行方便,二来也好准备明日的讲经。
第二天一早,道诚便在大殿上焚起了浓浓的香,香气熏染着前来听经的每一个人,这些人一直拥挤到大殿前的台阶上。
身披木棉袈裟的玄奘从佛殿中走出,人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原本的好奇变成了低低的惊叹——
“这大唐法师还真是英俊啊。”
“是啊,昨天我都没觉得,他居然如此年轻……”
“你别瞧他看上去年轻,说不定已经几百岁了。”
“是啊,真正的高人都是这样的,要不然,也不会显得那么出尘脱俗。”
……
此时玄奘已经站到了金狮子座前,他面容祥和,清华肃穆,目光中看不见一丝波澜,浸满天地的灵气。一身桔黄色的僧衣衬着他修长的身材,厚重的深紫色袈裟轻轻垂下,在风中舞动。
他站在台上,目光朝台下轻轻一扫,立即便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很多人心里直纳闷,一接触这清澄如水的目光,为什么就有了一种五脏六腑都被看透了的感觉呢?
“这法师的眼睛真是奇怪,有一种奇异的光彩。”有人叹服着说道。
“我也这么觉得,”另一个人附和着说,“好象能看透到人的心里去。”
“我觉得我的心事都被他给看穿了。”又有一人声音颤抖地说。
“难怪大王会被他给说服,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
周围的人都不禁点头,人们开始认可这一点,也开始认可他的信仰。
玄奘先向这些民众讲解最基本的三法印——
“三法印就是诸法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大智度论》云:通达无碍者,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
“这是佛法最基本最重要的教义。佛教允许在谨守三法印的价值与教义上,对其他方面进行方便性变动、改变、变化,即是不违反三法印,可以用各种方式传教、修行。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缘聚则有,缘散则无,刹那生灭,前后变异。有为诸法皆是无常,众生执以为实,认假作真,而起诸妄想,不识‘亘古不变’,仍不免‘刹那生变’。了悟变化无常乃是生命的特征,于一切境,随遇而安,在悲智双运中,得见生命之究竟义。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并无我的实体。世间诸法,无论有为、无为,皆是缘起幻有,并无恒常不变、独立存在之实体或主宰。世尊殷勤嘱咐,应于二六时中观照‘无我、无我所’。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躯,凡我之物皆是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若真有我,何以我之心绪、生死皆非己能掌控?足见‘我’无从主宰‘我所有’,有‘我’即生对立,而我执则为一切众生之通病,唯有放下我执,方可觅得真我。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由于认识到法性的无常、无我,非实有、自性空,因而断绝了执为实有的‘无明’,息诸烦恼,得到寂静安乐。这是不生不灭,身心俱寂的解脱境界。未入正信者,每以涅槃为死亡,此为严重误解。倘如其所言,则死亡又为另一生命之开端,岂非生死未了?众生长处轮回之苦,乃是受业力所牵,做不得主。唯有佛陀为究竟涅槃,以其死即不复再生,不生则不灭,打破无始无明,彻见本来面目。
“那么,什么是无明呢?《圆觉经》说: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世尊在这里说了几个比喻:一切众生本来无此身心境界,但因为错误的执着、严重的误会,才导致了虚妄的生生灭灭,轮回不息。这便是无明,它就像裹住明珠的泥土,浮在镜上的灰尘,是我们恢复本心,成就佛道的唯一障碍……”
太阳渐渐升到了头顶,穿过大殿的重重阻隔,照在了殿中每一个人的身上。玄奘庄严肃穆的脸上就像镀了一层金。
下面寂然无声,连咳嗽的都没有,所有的人都被法师口中所宣的妙理折服了。
一段经文讲完,玄奘照例留出时间来给大家提问。
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说:“法师,我们都不太懂佛法,就是想知道,法师为什么会在死屋里活下来?”
“是啊,是啊。”其他人也都点头,眼巴巴地看着玄奘,显然,这是他们最想知道的。
玄奘道:“所谓死屋的诅咒只是一个虚幻不实的影子,凡夫的毛病就在于把影子当成是真实的东西,于是妄想执著,最终害了自己。要知道影子就是影子,不管它看上去多么像真的,它也不是真的。只有镜光才是真常不易的妙体。明白了这一点,便会守住自己的本心,任它生生灭灭,而不动其心,自然也就无惧于祭司的诅咒了。”
听了这个解释,众人面面相觑,有的似乎明白了,有的仍是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
这时,又有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自作聪明地说道:“我知道,法师是有定力的,很多圣贤都有这种定力,数息,持咒,一心不乱,外邪就奈何不得了。”
玄奘摇头道:“佛法之中有一个标准,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做好了,你的心里就只有善,没有恶,身心自然清净,可得一心不乱,五通具足,哪里会有不定的道理?否则,戒没有做好,定就不可能成就。试想,一个人若是连五戒十善都还没有做好,又怎么能做到一心不乱呢?便是做到了,只怕也是邪的,不是真正的智慧。”
“难道火神也是邪的吗?”有人突然问道。
“当然不是,”玄奘道,“火神是六道中的天人,天人的神通是怎么来的?同样是从十善业中得来。”
那人又问:“既然火神也是善的,他应该也有定力了,为何他的诅咒伤不了法师?莫非法师的善业和定力超过火神?”
见问题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开头,玄奘温和地说道:“我们说火神是善的,并不是说,利用火神诅咒他人的行为也是善的。诸位要明白,火,绝不是用来伤害众生的。作为天人的火神,必定会行十善业道,用他的神通给众生带来光明和温暖。说到诅咒,如果有人用这个来伤害无辜,那么此人即使拥有神通定力也必定是邪道。
“世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人心,最可怕的也是人心,所以《骂意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一个人的心若是正的,自然会得定,小小的诅咒又怎么能伤得了你呢?”
这话听起来通俗易懂,众人频频点头,最初提问的那个青年当场说道:“法师之言令人心悦诚服,我想在法师这里皈依,可以吗?”
“我也想皈依。”又有人喊道。底下的人纷纷起身上前,将法师团团围住。
“善哉!”玄奘合掌诵道。
一位老者挤到前面,兴奋地说道:“法师啊,我以前也是个佛教徒,飒秣建国常年不见高僧讲经,我还以为佛法已经湮灭了呢,想不到今日又见到了。”
“阿弥陀佛。”能在这个不信佛教的国家见到佛教徒,玄奘自是极为喜悦,合掌施礼。
“法师可知道烈火涅槃吗?”那老者又问。
玄奘怔了一下:“听说过。”
“法师觉得,那是不是拜火教与佛教的结合呢?”
“不是,”玄奘回答道,“那只是一种附佛外道。”
>
破旧的劫布迦那寺被收拾一新,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玄奘便带着他的西行队伍搬回寺院来住,一来拜佛修行方便,二来也好准备明日的讲经。
第二天一早,道诚便在大殿上焚起了浓浓的香,香气熏染着前来听经的每一个人,这些人一直拥挤到大殿前的台阶上。
身披木棉袈裟的玄奘从佛殿中走出,人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原本的好奇变成了低低的惊叹——
“这大唐法师还真是英俊啊。”
“是啊,昨天我都没觉得,他居然如此年轻……”
“你别瞧他看上去年轻,说不定已经几百岁了。”
“是啊,真正的高人都是这样的,要不然,也不会显得那么出尘脱俗。”
……
此时玄奘已经站到了金狮子座前,他面容祥和,清华肃穆,目光中看不见一丝波澜,浸满天地的灵气。一身桔黄色的僧衣衬着他修长的身材,厚重的深紫色袈裟轻轻垂下,在风中舞动。
他站在台上,目光朝台下轻轻一扫,立即便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很多人心里直纳闷,一接触这清澄如水的目光,为什么就有了一种五脏六腑都被看透了的感觉呢?
“这法师的眼睛真是奇怪,有一种奇异的光彩。”有人叹服着说道。
“我也这么觉得,”另一个人附和着说,“好象能看透到人的心里去。”
“我觉得我的心事都被他给看穿了。”又有一人声音颤抖地说。
“难怪大王会被他给说服,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
周围的人都不禁点头,人们开始认可这一点,也开始认可他的信仰。
玄奘先向这些民众讲解最基本的三法印——
“三法印就是诸法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静。《大智度论》云:通达无碍者,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
“这是佛法最基本最重要的教义。佛教允许在谨守三法印的价值与教义上,对其他方面进行方便性变动、改变、变化,即是不违反三法印,可以用各种方式传教、修行。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缘聚则有,缘散则无,刹那生灭,前后变异。有为诸法皆是无常,众生执以为实,认假作真,而起诸妄想,不识‘亘古不变’,仍不免‘刹那生变’。了悟变化无常乃是生命的特征,于一切境,随遇而安,在悲智双运中,得见生命之究竟义。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并无我的实体。世间诸法,无论有为、无为,皆是缘起幻有,并无恒常不变、独立存在之实体或主宰。世尊殷勤嘱咐,应于二六时中观照‘无我、无我所’。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躯,凡我之物皆是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若真有我,何以我之心绪、生死皆非己能掌控?足见‘我’无从主宰‘我所有’,有‘我’即生对立,而我执则为一切众生之通病,唯有放下我执,方可觅得真我。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由于认识到法性的无常、无我,非实有、自性空,因而断绝了执为实有的‘无明’,息诸烦恼,得到寂静安乐。这是不生不灭,身心俱寂的解脱境界。未入正信者,每以涅槃为死亡,此为严重误解。倘如其所言,则死亡又为另一生命之开端,岂非生死未了?众生长处轮回之苦,乃是受业力所牵,做不得主。唯有佛陀为究竟涅槃,以其死即不复再生,不生则不灭,打破无始无明,彻见本来面目。
“那么,什么是无明呢?《圆觉经》说:云何无明。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花。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花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世尊在这里说了几个比喻:一切众生本来无此身心境界,但因为错误的执着、严重的误会,才导致了虚妄的生生灭灭,轮回不息。这便是无明,它就像裹住明珠的泥土,浮在镜上的灰尘,是我们恢复本心,成就佛道的唯一障碍……”
太阳渐渐升到了头顶,穿过大殿的重重阻隔,照在了殿中每一个人的身上。玄奘庄严肃穆的脸上就像镀了一层金。
下面寂然无声,连咳嗽的都没有,所有的人都被法师口中所宣的妙理折服了。
一段经文讲完,玄奘照例留出时间来给大家提问。
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说:“法师,我们都不太懂佛法,就是想知道,法师为什么会在死屋里活下来?”
“是啊,是啊。”其他人也都点头,眼巴巴地看着玄奘,显然,这是他们最想知道的。
玄奘道:“所谓死屋的诅咒只是一个虚幻不实的影子,凡夫的毛病就在于把影子当成是真实的东西,于是妄想执著,最终害了自己。要知道影子就是影子,不管它看上去多么像真的,它也不是真的。只有镜光才是真常不易的妙体。明白了这一点,便会守住自己的本心,任它生生灭灭,而不动其心,自然也就无惧于祭司的诅咒了。”
听了这个解释,众人面面相觑,有的似乎明白了,有的仍是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
这时,又有一个年轻人站起来,自作聪明地说道:“我知道,法师是有定力的,很多圣贤都有这种定力,数息,持咒,一心不乱,外邪就奈何不得了。”
玄奘摇头道:“佛法之中有一个标准,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做好了,你的心里就只有善,没有恶,身心自然清净,可得一心不乱,五通具足,哪里会有不定的道理?否则,戒没有做好,定就不可能成就。试想,一个人若是连五戒十善都还没有做好,又怎么能做到一心不乱呢?便是做到了,只怕也是邪的,不是真正的智慧。”
“难道火神也是邪的吗?”有人突然问道。
“当然不是,”玄奘道,“火神是六道中的天人,天人的神通是怎么来的?同样是从十善业中得来。”
那人又问:“既然火神也是善的,他应该也有定力了,为何他的诅咒伤不了法师?莫非法师的善业和定力超过火神?”
见问题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开头,玄奘温和地说道:“我们说火神是善的,并不是说,利用火神诅咒他人的行为也是善的。诸位要明白,火,绝不是用来伤害众生的。作为天人的火神,必定会行十善业道,用他的神通给众生带来光明和温暖。说到诅咒,如果有人用这个来伤害无辜,那么此人即使拥有神通定力也必定是邪道。
“世间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人心,最可怕的也是人心,所以《骂意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一个人的心若是正的,自然会得定,小小的诅咒又怎么能伤得了你呢?”
这话听起来通俗易懂,众人频频点头,最初提问的那个青年当场说道:“法师之言令人心悦诚服,我想在法师这里皈依,可以吗?”
“我也想皈依。”又有人喊道。底下的人纷纷起身上前,将法师团团围住。
“善哉!”玄奘合掌诵道。
一位老者挤到前面,兴奋地说道:“法师啊,我以前也是个佛教徒,飒秣建国常年不见高僧讲经,我还以为佛法已经湮灭了呢,想不到今日又见到了。”
“阿弥陀佛。”能在这个不信佛教的国家见到佛教徒,玄奘自是极为喜悦,合掌施礼。
“法师可知道烈火涅槃吗?”那老者又问。
玄奘怔了一下:“听说过。”
“法师觉得,那是不是拜火教与佛教的结合呢?”
“不是,”玄奘回答道,“那只是一种附佛外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