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行者玄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善长老突然指着一个方向道。
听到“九老洞”这三个字,玄奘心里一动,想起在成都时就听到过的许多关于这里的传说,据说有人曾在洞前遇到过几百岁的奇僧,传授经文……
“那里面有修行者吗?”他颇感兴趣地问道。
长老摇头道:“那洞深不可测,无人在内修行。”
“玄奘想过去看看,大和上请先回吧。”
“无妨,”净善长老道,“老衲今日左右无事,便陪同法师前往一观。”
穿过一片密林,行不多久,果然远远看见一个洞口。
洞口呈人字形,靠右是三皇台,置身台上,但见山光明媚,秀嶂平畴,树幔如海,时有群猴从树梢间纵腾横跃,连绵而至,叽喳呼啸,直奔三人而来,伸掌索要吃食。
净善长老和明海从随身布囊中取出些干果分给它们,这些猴子也不客气,你争我抢地从两位僧人手中取食,又围住玄奘索要。玄奘客居在外,身上哪里带这些东西?只能抱歉地冲这些猴居士们摆了摆手。
哪知猴子们不肯罢休,只管围住索要个没完,更有那胆大妄为的,直接探囊取物,扯衣搜身。
玄奘被一众猴居士们拉扯得狼狈不堪,一面躲闪,一面惊问道:“这些猴子怎么这般胆大?”
长老笑道:“这都是我峨眉僧人千百年来善待它们的结果。佛门慈悲,福及蝼蚁,又何况这些灵物?”
“原来如此。”玄奘不禁点头称叹。
当他们终于突破猴居士们的包围,来到洞口时,天色已暗了下来。
净善长老道:“传说古远以前,有九位仙叟住在此洞中,不知他们生于何年,也不知他们终于何日,甚至是否已终都众说纷纭。有一年,轩辕黄帝访道于此,见一老叟,便问:‘有侣乎?’老叟答:‘九人’。这便是九老洞的来历。”
玄奘闻听此言,赞叹不已。
正欲进洞,却被长老一把拉住道:“法师不可!此洞深窈无比,神秘难测,游人来此大多只在洞口探望,间或有人壮胆深入,亦因其黝黑无底,不几步便会畏惧缩身。”
“难道从未有人探到洞底吗?”玄奘好奇地问。
“过去也曾有人决志立誓要探它个水落石出,”长老道,“他们扎缚停当,高擎火把而入,据说深入洞内三十里之遥,仍不见其底。忽然隐隐听闻鸡犬鼓乐之声,正惊异间,大群蝙蝠汹涌而至,乱袭来者,大如乌鸦,扑熄火炬,致使探洞者狼狈而归。”
“这还算好的呢,至少他们没有迷路,”明海插话道,“我听说,有人在洞中迷失了一个多月,方才出来,出来后疯疯颠颠、胡言乱语,便似中了魔一般。人们都说,这洞里有些邪气,从此不再有人进去,法师还是不要涉险的好。”
“多谢提醒。”玄奘合掌道。
回寺的路上,天已渐黑,暮色苍茫之中,四面八方的云,一道道,一片片,一群群,一堆堆,就像群龙归海,纷纷回到山中。
不多时,千山万壑都消失了,只剩下几个最高的山峰耸峙在云海之上。
接着,云海中缓缓升起了一轮明月,玄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月亮,简直如车轮一般,把周遭的一切都照得银光闪闪。足下的一片云海,更像是银河之水,洗净了这皎洁的月,洗净了宇宙万物。
于是,一切都变得皎洁、灿烂,就连身处其中的玄奘,也觉得自己仿佛变得通体透明起来。
常年累月生活在这超凡离尘的环境中,怕是尘世间再多的染污也都被洗净了!又怎么可能会有邪气存在呢?
回到禅房,他结跏趺坐,默诵经典,只觉得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他……
两天后,玄奘对净善长老和明海说,自己想在这山间走走,可能时间要长一些,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小白龙。两人提出陪同前往,被他婉言谢绝了。
出了集云寺山门,他便直奔那个神秘的洞口而去。
这是一个典型的岩溶洞穴,里面凉风习习,黝黑深邃,颇有几分神秘的感觉。
转过身,从内向外看,洞口的轮廓居然恰似一尊老道塑像,奇妙无比。
洞内很静,是那种诡异的静……玄奘取出随身携带的火刀火石,点亮火把,慢慢往里走。
首先呈现在眼前的便是那绚丽多变的空间美——这里的道路呈网状交叉状,洞中有洞,洞下有洞,上下重叠,纵横交错。
给人更多美感的,却是洞壁和洞顶天然雕琢的岩溶造型,绚丽多姿,令人产生自由而丰富的愉快联想。或如万剑悬垂,雨后春笋;或如巨型盆景,微型石林;或如琪花蕙草,异兽珍禽;或如仙女下凡,和尚念经……俨然是一座古朴而新奇、典雅而森严的艺术宫殿,令人忽惊忽喜。
玄奘不敢大意,他在每一个岔路口都小心翼翼地用石子做了标记,以免迷路。
在一些交错处,时不时地出现几处裂隙型洞穴,一条阴河时而沿裂隙渗出,时而蜿蜒隐入洞底。
这阴河宽约二三丈,水深尺许,潺潺有声,水珠溅到身上,冰冷刺骨。河滩上布满白沙和五彩石,偶尔可见闪着磷光的野兽枯骨。
不知从哪里有风吹过,火把的光焰忽忽闪动,仿佛有巨人在鼓腮而吹。
玄奘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净善长老说得没错,这洞果然深极了!
他已经在这深不可测的洞穴里走了两个多时辰,既没有看到洞的尽头,也没看到另一个出口,眼前只有无数迷宫般的岔道,难怪无人敢入。
突然,空中传来“扑拉拉”的声音,在这空洞的地方显得格外响亮,甚至刺耳,接着,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紧贴着他的脸颊飞掠过去!
玄奘吃了一惊,定睛细看,却原来是一只蝙蝠。
看来传说是对的,这洞中果然住着许多蝙蝠,火把的亮光惊动了它们,这些黑暗生灵们不安地在他身边飞来飞去,有几只甚至径直朝他的火把飞撞过来。
玄奘有些狼狈地躲避着这些以身扑火的家伙,他倒不是怕火把被弄熄,而是担心这些生灵们一不小心会被火所伤。
这时他注意到,洞内还有一种奇怪的声音,沉重又恐怖,尖锐又诡异,却听不出是从哪里发出的。他握紧火把,手心里已浸满了汗水。
现在,只有佛陀的力量可以帮助他消除恐惧和不安了,于是他开始诵念《金刚经》……
伴随着殊胜的经文,玄奘一步步向前走着,恐惧的感觉果真慢慢淡了下来。
蝙蝠们似乎知道了这个闯入者并无恶意,略微安静了些,虽然仍在他身周飞来飞去,倒也没有了其它举动。玄奘松了口气,下意识地按了按怀里的火刀火石,继续朝前走去。
又行了差不多一个时辰,除了见到更多的蝙蝠、老鼠、金丝燕外,别无他物。
他突然觉得自己这样探洞有些好笑——我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来这里呢?难道真的以为,可以在这个洞中见到几位活了几百岁的圣贤?
这么一想,不禁自嘲地一笑,摇了摇头,回转身,准备退出了。
然而回途并不顺利,有些石子标记已经被这洞中的生灵弄乱,难以辨认。凭记忆勉强行了一段后,他终于在一个拥有五条岔道的路口站住了。
这地方他从未走过,他迷路了。
虽然为了这次探洞,他事先做了一定的准备,不仅带了五六支火把和一大把火绒,还备足了三天的干粮与饮水。若是省着点用,这些物质可以支撑七八天时间。但在这么一个岔道横生的山洞里,他实在不确定用七八天时间能否走得出去。
净善长老和明海不是说过,有人曾在洞中迷失了一个多月吗?
可是,不走显然也是不行的。
玄奘四处看了看,便开始重新在一些走过的路口做上标记,同时,努力记住自己走过的岔路,以期能够早些找到归途。
不知又行了多久,穿过一大片石林,他发现自己进入到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令他感到惊异的是,这地方显示出曾经有人居住过的痕迹——
一个用苇草编织的已经破烂不堪的蒲团,上面放着一个不大的布包。
除此之外,洞中别无他物。
玄奘慢慢走上前去,将火把小心地插入洞壁的石缝里,在火光的映照下,他看出那个布包是由深褐色的粗麻布制成,大约两尺见方,上面积满灰尘,有些地方已经残破。
他来到蒲团前,双手合什深施一礼,然后便踏上一步,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揭开——
包布里面竟是一搐摆放整齐的卷轴,共有六卷!
玄奘重又取了火把,然后很小心地取下最上面的一卷。
随着卷轴的徐徐展开,映入眼帘的是用毛笔写就的弯弯曲曲的文字。
梵文!居然是梵文!
只在卷轴的最后,发现了一列小小的汉文注释: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阿弥陀佛……”玄奘低低地宣了一声佛号,又打开了第二卷。
同样是梵文抄卷,最后的汉文注释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
后面的四卷都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从卷二到卷五。
在这阴暗潮湿而又深邃无比的九老洞里,居然可以看到梵文佛经,玄奘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
不过他也知道,真正的梵文经典都是贝叶经,像这种写在卷轴上的,显然是抄本。
留下这些经文抄本的,或许是来自佛国的罗汉,或许是来自西域的大德,或许是在此地修行的中原高僧,又或许是虔诚正信的居士。
不管他是谁,玄奘都觉得冥冥之中,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在看着自己,令他在这一瞬间豁然开悟!
玄奘将这些卷轴重又包好,将包袱小心翼翼地背在背上,又对着那破烂的蒲团顶礼三拜。
他的心中满是虔诚和恭敬,思绪仿佛已飞过那不可思议的时空……
许久,他才重新站起身来,举着火把,慢慢地退出洞厅,沿着洞壁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思忖着这些经文的含意。
他毕竟是学过一点梵文的,有时想起什么,便停下来,将这些经卷小心地拿出来核对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对得上的……
梵文是古印度的雅语,它的影响力极大,西域和中亚很多国家的文字均起源于梵文。
在造纸术传到印度之前,古印度人是将经文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因而佛经又被称为“贝叶经”。
贝叶经非常名贵,一般人得不到也买不起。印度佛教徒传授佛经大多是口口相传,而不是像中国这样,师傅徒弟人手一本经书。
在印度,通常师傅手里只有一两部佛经,不是用来教学的,而是用来传承的。师傅临终前,会将这些佛经转给衣钵弟子,让他继续传承下去。
而在这之前,所有的教学都是口授,经书被供奉着,是不能轻易被请出来的。
所以印度僧人的记忆力大都非常了得,常常一张口就是几十万谒。
贝叶经既然如此神圣,要将它带出国门当然很不容易。
首先,携经者必须在佛教界拥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并且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和同意。这又要求你必须是高种性者。
佛教讲众生平等,并以此为口号向婆罗门祭司发起挑战。但是种姓制度毕竟在印度根深蒂固,单靠佛教根本无力改变。事实上,很多信奉佛教的统治者也是种姓制度的坚决拥护者。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低种性的僧人,那么你很难成为被国家、被统治者乃至被信徒认可的高僧,你绝不可能随身携带一部佛经,至于将佛经带出国门,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在天竺,经书是不可以随便抄写的,虽然释迦牟尼在很多佛经的后面都说了抄写佛经的功德,但是以印度的社会状况,依然不允许私人随便抄写佛经。
实际上,就算是你想抄也未必能找到原本。有的经书只有一本,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你若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很可能连看一眼的福份都没有,更不要说抄了。
所以说,贝叶经是很不容易被带出天竺的。
在当时,中国、西域、中亚乃至东南亚国家,判断一个到你的国家传播佛法的天竺僧人是不是高僧,有没有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你是否携带佛经,携了多少经。
那些没有携带经书的游僧,通常都是到了某一个地方之后,才开始凭借记忆把经书默写出来。绝大多数的游僧都是如此。
最早来到中原的两位天竺僧人,一个叫迦叶摩腾,一个叫竺法兰。他们原本在大月支讲学,被中原使节请到洛阳时,携带了一部分贝叶佛经,用一匹白马驮着,在阳关斜阳无限关山的背景下,伴随着一路银铃声款款东来。
汉明帝盛情款待了两位天竺游僧,专门为他们修建了一座佛寺,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佛寺“白马寺”。
两位游僧将带来的梵经翻译成了汉语,按章节的多少,定名为《四十二章经》。
自此,中华大地始闻西天梵音。
后来人们才知道,《四十二章经》只是《法句经》的一小部分。早期的佛典翻译就是这样,零零碎碎的很不成体系。
在玄奘取经前100年的梁武帝时期,达摩祖师从海路来到中国,那时正是中国佛教最鼎盛的时期。
可惜,由于他来的时候没有携经,以至于当时极度崇佛的梁武帝都不是太信任他。
很多人以为梁武帝不甩达摩是因为达摩顶撞了他,说他为佛教做了那么多事却无功德可言,以至话不投机。其实那只是禅宗语录。真实的原因是,武帝见这个胡僧没有携经,心中不确定他是不是一个高僧。要知道当时由于武帝崇佛,冒充高僧来武帝这里领赏的异域僧人太多了!
其实,达摩出身王族,系婆罗门种姓,身份是非常高贵的。但他所修习的性宗在印度的大乘佛教中不属于主流,所以他到中国来的时候没有携经。
印度的大乘佛教有三宗:空宗、有宗和性宗。其中空宗、有宗是主流,一直在相互辩论争吵,搞得非常热闹。而性宗是非主流,只在极少部分人中传承,没有多少人知道。
但是有趣的是,在印度非主流的性宗,到了中国之后却一跃而成为主流,这就是禅宗。
达摩后来所传的《楞伽经》是他背诵下来的。还是那句话,古印度人的记性非常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书不让拿,不让抄,那就只好用背的了。
后来,西域和中亚等国延袭了印度人对佛经的神圣化处理,也不允许随便抄经,更不允许买卖佛经。很多经书因此被束之高阁,秘不示人,让那些求法者费尽了脑筋。
《放光般若经》梵本则是由更早的汉地求法者先驱朱士行大师从西域取来的,就因为这个导致了许多波折。
朱士行是中国汉地第一位出家受戒的比丘,法号八戒,比玄奘早四百多年。同时,他也是中原僧人中第一个前去西域求法的取经者。早在东汉末年,有支谶和竺佛朔二位大师译出《道行般若经》,又名《小品般若》,八戒出家受戒之后,便在洛阳钻研、讲解此经。然而他发现经中文句简略,义理艰涩,原来,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许多,以至讲解起来词意不明,无法贯通。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本《般若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
其实,《般若经》是一部极大的经,其梵文抄本分散在当时的西域各国,都属于秘不示人的宝贝。
八戒大师于曹魏甘露五年从雍州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经西域南道,横渡流沙,直抵于阗。于阗是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道,天竺佛教经由此地传到中原,因而在当时号称“小西天”。
大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找到他想要的经书,即《大品般若经》的梵本,共计九十章,六十万言,他又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将其抄写下来,准备带回中原。
然而当地的佛教领袖们上奏于阗王,他们说:“汉地沙门惑乱正典,大王如果准其出国,大法势必断灭,这将是大王的罪过。”
于是国王派人将他拦了下来,坚决不放行。
或者说,想走也可以,但是经不许带走。
这件事令八戒愤慨不已,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当着于阗王和诸位僧人的面,建议由佛祖来决定佛经的去留。
具体来说就是,点上一把火,把经书付之一炬——“若火不焚经,则请国王允许送经赴汉土。”
国王同意了他的请求,下令在殿前空地上积起此薪,当众焚经。
众目睽睽之下,八戒大师将自己亲手抄录的《大品般若经》投入火中,火焰即刻熄灭,整部经典丝毫未损!
佛祖显灵了!在四周大众骇服的目光中,八戒大师含泪合掌道:“我佛慈悲!”
佛经终于可以流传中土了,不过大师自己却没有这个机会了,他已经八十岁高龄,力不从心。于是委托弟子弗如檀等十人将经书带回东土。
就在弗如檀等人走上东归之路不久,八戒大师圆寂于于阗。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经书烧不掉?是佛祖真的显灵了,还是另有隐情?
据说,这是八戒大师使了一个小小的计谋,把经书抄写在了石棉纸上,所以才能够过火而不焚。
元康元年(公元291年),高僧无罗叉、竺叔兰等人开始翻译、校订八戒大师抄写的《大品般若经》梵本,历时十二年,终成汉文《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共二十卷。
玄奘在九老洞中所发现的梵文抄本,是其中的六卷,而且,显然已经不是原抄本。
八戒大师朱士行西行求法,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是汉僧西行求法的创始人,虽然止步于于阗,虽然只送回一部经,虽然这部经只是《大般若经》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对当时的佛教义学影响却很大,翻译之后即风行京华,凡有心讲习的都奉为圭臬。据说,中山国的支和上使人到仓垣断绢誊写,取回中山之时,中山王和僧众具备幢幡,出城四十里去迎接,可谓盛况空前。很多著名的义学高僧如帛法祚、支孝龙、竺法汰、竺法蕴、康僧渊、于法开等人,都为之作注或讲解,形成两晋时代研究大乘般若学的高潮。
另外,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西域各国对经书是多么的看重。
这其实很不利于佛法的传播,反倒有利于佛法的失传。因为很多经典只有一本,只能有一本,像神像一样供在那里,一旦遇到火灾、兵劫就玩完了。
更不要说后来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入侵者进入这些地区,对大量佛经的焚烧和破坏了。
反倒是中国人,将文化当作是很实用的东西,既尊重,又不觉得有多神圣。
既然佛陀都说了,抄写佛经有功德。于是在中国,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只要是会写字的,人人都可以抄经,都乐于抄经。
于是佛经在中国就灭不了。三武一宗烧了多少经书,依然灭不了,因为太多了!
这才是文化传承的正确方式!
相比之下,佛教在其发祥地印度就非常脆弱——孤版的东西哪里经得起毁灭啊!
不管是印度僧人还是西域、中亚乃至东南亚过来的僧人,凡是携带经书者,基本上可以断定在本国是有一定地位的,才能允许他把书拿走。
所以说,当时拿到中国来的这些原版经书都是宝贝,绝对是某个寺院的镇院之宝。
佛教东传几百年,积累下来的贝叶经书汗牛充栋,据说净土寺里就有很多。
可惜,魏武和周武法难时,全部烧毁了。
玄奘只见过景法师的私人收藏,那是两片薄薄的树叶,不过一尺来长,像羽毛一样轻,上面刻着浅浅的褪色的梵文。
他有限的一点梵文知识就是从那两片树叶上学来的。
现在,他得到了六个卷轴的梵文经典,这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这些经文上,至于能不能找到出口,已经完全不在乎了,实在找不到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这样走着、看着、想着、忆着……突然间,眼前豁然开朗,明亮的光线刺得他差点睁不开眼睛,令他在一瞬间竟有些恍惚。
原来,他竟于不知不觉间走出了山洞!
善长老突然指着一个方向道。
听到“九老洞”这三个字,玄奘心里一动,想起在成都时就听到过的许多关于这里的传说,据说有人曾在洞前遇到过几百岁的奇僧,传授经文……
“那里面有修行者吗?”他颇感兴趣地问道。
长老摇头道:“那洞深不可测,无人在内修行。”
“玄奘想过去看看,大和上请先回吧。”
“无妨,”净善长老道,“老衲今日左右无事,便陪同法师前往一观。”
穿过一片密林,行不多久,果然远远看见一个洞口。
洞口呈人字形,靠右是三皇台,置身台上,但见山光明媚,秀嶂平畴,树幔如海,时有群猴从树梢间纵腾横跃,连绵而至,叽喳呼啸,直奔三人而来,伸掌索要吃食。
净善长老和明海从随身布囊中取出些干果分给它们,这些猴子也不客气,你争我抢地从两位僧人手中取食,又围住玄奘索要。玄奘客居在外,身上哪里带这些东西?只能抱歉地冲这些猴居士们摆了摆手。
哪知猴子们不肯罢休,只管围住索要个没完,更有那胆大妄为的,直接探囊取物,扯衣搜身。
玄奘被一众猴居士们拉扯得狼狈不堪,一面躲闪,一面惊问道:“这些猴子怎么这般胆大?”
长老笑道:“这都是我峨眉僧人千百年来善待它们的结果。佛门慈悲,福及蝼蚁,又何况这些灵物?”
“原来如此。”玄奘不禁点头称叹。
当他们终于突破猴居士们的包围,来到洞口时,天色已暗了下来。
净善长老道:“传说古远以前,有九位仙叟住在此洞中,不知他们生于何年,也不知他们终于何日,甚至是否已终都众说纷纭。有一年,轩辕黄帝访道于此,见一老叟,便问:‘有侣乎?’老叟答:‘九人’。这便是九老洞的来历。”
玄奘闻听此言,赞叹不已。
正欲进洞,却被长老一把拉住道:“法师不可!此洞深窈无比,神秘难测,游人来此大多只在洞口探望,间或有人壮胆深入,亦因其黝黑无底,不几步便会畏惧缩身。”
“难道从未有人探到洞底吗?”玄奘好奇地问。
“过去也曾有人决志立誓要探它个水落石出,”长老道,“他们扎缚停当,高擎火把而入,据说深入洞内三十里之遥,仍不见其底。忽然隐隐听闻鸡犬鼓乐之声,正惊异间,大群蝙蝠汹涌而至,乱袭来者,大如乌鸦,扑熄火炬,致使探洞者狼狈而归。”
“这还算好的呢,至少他们没有迷路,”明海插话道,“我听说,有人在洞中迷失了一个多月,方才出来,出来后疯疯颠颠、胡言乱语,便似中了魔一般。人们都说,这洞里有些邪气,从此不再有人进去,法师还是不要涉险的好。”
“多谢提醒。”玄奘合掌道。
回寺的路上,天已渐黑,暮色苍茫之中,四面八方的云,一道道,一片片,一群群,一堆堆,就像群龙归海,纷纷回到山中。
不多时,千山万壑都消失了,只剩下几个最高的山峰耸峙在云海之上。
接着,云海中缓缓升起了一轮明月,玄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月亮,简直如车轮一般,把周遭的一切都照得银光闪闪。足下的一片云海,更像是银河之水,洗净了这皎洁的月,洗净了宇宙万物。
于是,一切都变得皎洁、灿烂,就连身处其中的玄奘,也觉得自己仿佛变得通体透明起来。
常年累月生活在这超凡离尘的环境中,怕是尘世间再多的染污也都被洗净了!又怎么可能会有邪气存在呢?
回到禅房,他结跏趺坐,默诵经典,只觉得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他……
两天后,玄奘对净善长老和明海说,自己想在这山间走走,可能时间要长一些,请他们帮忙照看一下小白龙。两人提出陪同前往,被他婉言谢绝了。
出了集云寺山门,他便直奔那个神秘的洞口而去。
这是一个典型的岩溶洞穴,里面凉风习习,黝黑深邃,颇有几分神秘的感觉。
转过身,从内向外看,洞口的轮廓居然恰似一尊老道塑像,奇妙无比。
洞内很静,是那种诡异的静……玄奘取出随身携带的火刀火石,点亮火把,慢慢往里走。
首先呈现在眼前的便是那绚丽多变的空间美——这里的道路呈网状交叉状,洞中有洞,洞下有洞,上下重叠,纵横交错。
给人更多美感的,却是洞壁和洞顶天然雕琢的岩溶造型,绚丽多姿,令人产生自由而丰富的愉快联想。或如万剑悬垂,雨后春笋;或如巨型盆景,微型石林;或如琪花蕙草,异兽珍禽;或如仙女下凡,和尚念经……俨然是一座古朴而新奇、典雅而森严的艺术宫殿,令人忽惊忽喜。
玄奘不敢大意,他在每一个岔路口都小心翼翼地用石子做了标记,以免迷路。
在一些交错处,时不时地出现几处裂隙型洞穴,一条阴河时而沿裂隙渗出,时而蜿蜒隐入洞底。
这阴河宽约二三丈,水深尺许,潺潺有声,水珠溅到身上,冰冷刺骨。河滩上布满白沙和五彩石,偶尔可见闪着磷光的野兽枯骨。
不知从哪里有风吹过,火把的光焰忽忽闪动,仿佛有巨人在鼓腮而吹。
玄奘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净善长老说得没错,这洞果然深极了!
他已经在这深不可测的洞穴里走了两个多时辰,既没有看到洞的尽头,也没看到另一个出口,眼前只有无数迷宫般的岔道,难怪无人敢入。
突然,空中传来“扑拉拉”的声音,在这空洞的地方显得格外响亮,甚至刺耳,接着,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紧贴着他的脸颊飞掠过去!
玄奘吃了一惊,定睛细看,却原来是一只蝙蝠。
看来传说是对的,这洞中果然住着许多蝙蝠,火把的亮光惊动了它们,这些黑暗生灵们不安地在他身边飞来飞去,有几只甚至径直朝他的火把飞撞过来。
玄奘有些狼狈地躲避着这些以身扑火的家伙,他倒不是怕火把被弄熄,而是担心这些生灵们一不小心会被火所伤。
这时他注意到,洞内还有一种奇怪的声音,沉重又恐怖,尖锐又诡异,却听不出是从哪里发出的。他握紧火把,手心里已浸满了汗水。
现在,只有佛陀的力量可以帮助他消除恐惧和不安了,于是他开始诵念《金刚经》……
伴随着殊胜的经文,玄奘一步步向前走着,恐惧的感觉果真慢慢淡了下来。
蝙蝠们似乎知道了这个闯入者并无恶意,略微安静了些,虽然仍在他身周飞来飞去,倒也没有了其它举动。玄奘松了口气,下意识地按了按怀里的火刀火石,继续朝前走去。
又行了差不多一个时辰,除了见到更多的蝙蝠、老鼠、金丝燕外,别无他物。
他突然觉得自己这样探洞有些好笑——我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来这里呢?难道真的以为,可以在这个洞中见到几位活了几百岁的圣贤?
这么一想,不禁自嘲地一笑,摇了摇头,回转身,准备退出了。
然而回途并不顺利,有些石子标记已经被这洞中的生灵弄乱,难以辨认。凭记忆勉强行了一段后,他终于在一个拥有五条岔道的路口站住了。
这地方他从未走过,他迷路了。
虽然为了这次探洞,他事先做了一定的准备,不仅带了五六支火把和一大把火绒,还备足了三天的干粮与饮水。若是省着点用,这些物质可以支撑七八天时间。但在这么一个岔道横生的山洞里,他实在不确定用七八天时间能否走得出去。
净善长老和明海不是说过,有人曾在洞中迷失了一个多月吗?
可是,不走显然也是不行的。
玄奘四处看了看,便开始重新在一些走过的路口做上标记,同时,努力记住自己走过的岔路,以期能够早些找到归途。
不知又行了多久,穿过一大片石林,他发现自己进入到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令他感到惊异的是,这地方显示出曾经有人居住过的痕迹——
一个用苇草编织的已经破烂不堪的蒲团,上面放着一个不大的布包。
除此之外,洞中别无他物。
玄奘慢慢走上前去,将火把小心地插入洞壁的石缝里,在火光的映照下,他看出那个布包是由深褐色的粗麻布制成,大约两尺见方,上面积满灰尘,有些地方已经残破。
他来到蒲团前,双手合什深施一礼,然后便踏上一步,小心翼翼地将布包揭开——
包布里面竟是一搐摆放整齐的卷轴,共有六卷!
玄奘重又取了火把,然后很小心地取下最上面的一卷。
随着卷轴的徐徐展开,映入眼帘的是用毛笔写就的弯弯曲曲的文字。
梵文!居然是梵文!
只在卷轴的最后,发现了一列小小的汉文注释: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
“阿弥陀佛……”玄奘低低地宣了一声佛号,又打开了第二卷。
同样是梵文抄卷,最后的汉文注释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
后面的四卷都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从卷二到卷五。
在这阴暗潮湿而又深邃无比的九老洞里,居然可以看到梵文佛经,玄奘心中的震惊可想而知。
不过他也知道,真正的梵文经典都是贝叶经,像这种写在卷轴上的,显然是抄本。
留下这些经文抄本的,或许是来自佛国的罗汉,或许是来自西域的大德,或许是在此地修行的中原高僧,又或许是虔诚正信的居士。
不管他是谁,玄奘都觉得冥冥之中,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在看着自己,令他在这一瞬间豁然开悟!
玄奘将这些卷轴重又包好,将包袱小心翼翼地背在背上,又对着那破烂的蒲团顶礼三拜。
他的心中满是虔诚和恭敬,思绪仿佛已飞过那不可思议的时空……
许久,他才重新站起身来,举着火把,慢慢地退出洞厅,沿着洞壁往回走。
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思忖着这些经文的含意。
他毕竟是学过一点梵文的,有时想起什么,便停下来,将这些经卷小心地拿出来核对一下,看看有没有可以对得上的……
梵文是古印度的雅语,它的影响力极大,西域和中亚很多国家的文字均起源于梵文。
在造纸术传到印度之前,古印度人是将经文刻写在一种叫贝多罗树的叶子上,因而佛经又被称为“贝叶经”。
贝叶经非常名贵,一般人得不到也买不起。印度佛教徒传授佛经大多是口口相传,而不是像中国这样,师傅徒弟人手一本经书。
在印度,通常师傅手里只有一两部佛经,不是用来教学的,而是用来传承的。师傅临终前,会将这些佛经转给衣钵弟子,让他继续传承下去。
而在这之前,所有的教学都是口授,经书被供奉着,是不能轻易被请出来的。
所以印度僧人的记忆力大都非常了得,常常一张口就是几十万谒。
贝叶经既然如此神圣,要将它带出国门当然很不容易。
首先,携经者必须在佛教界拥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并且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和同意。这又要求你必须是高种性者。
佛教讲众生平等,并以此为口号向婆罗门祭司发起挑战。但是种姓制度毕竟在印度根深蒂固,单靠佛教根本无力改变。事实上,很多信奉佛教的统治者也是种姓制度的坚决拥护者。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低种性的僧人,那么你很难成为被国家、被统治者乃至被信徒认可的高僧,你绝不可能随身携带一部佛经,至于将佛经带出国门,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在天竺,经书是不可以随便抄写的,虽然释迦牟尼在很多佛经的后面都说了抄写佛经的功德,但是以印度的社会状况,依然不允许私人随便抄写佛经。
实际上,就算是你想抄也未必能找到原本。有的经书只有一本,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你若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很可能连看一眼的福份都没有,更不要说抄了。
所以说,贝叶经是很不容易被带出天竺的。
在当时,中国、西域、中亚乃至东南亚国家,判断一个到你的国家传播佛法的天竺僧人是不是高僧,有没有地位,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你是否携带佛经,携了多少经。
那些没有携带经书的游僧,通常都是到了某一个地方之后,才开始凭借记忆把经书默写出来。绝大多数的游僧都是如此。
最早来到中原的两位天竺僧人,一个叫迦叶摩腾,一个叫竺法兰。他们原本在大月支讲学,被中原使节请到洛阳时,携带了一部分贝叶佛经,用一匹白马驮着,在阳关斜阳无限关山的背景下,伴随着一路银铃声款款东来。
汉明帝盛情款待了两位天竺游僧,专门为他们修建了一座佛寺,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佛寺“白马寺”。
两位游僧将带来的梵经翻译成了汉语,按章节的多少,定名为《四十二章经》。
自此,中华大地始闻西天梵音。
后来人们才知道,《四十二章经》只是《法句经》的一小部分。早期的佛典翻译就是这样,零零碎碎的很不成体系。
在玄奘取经前100年的梁武帝时期,达摩祖师从海路来到中国,那时正是中国佛教最鼎盛的时期。
可惜,由于他来的时候没有携经,以至于当时极度崇佛的梁武帝都不是太信任他。
很多人以为梁武帝不甩达摩是因为达摩顶撞了他,说他为佛教做了那么多事却无功德可言,以至话不投机。其实那只是禅宗语录。真实的原因是,武帝见这个胡僧没有携经,心中不确定他是不是一个高僧。要知道当时由于武帝崇佛,冒充高僧来武帝这里领赏的异域僧人太多了!
其实,达摩出身王族,系婆罗门种姓,身份是非常高贵的。但他所修习的性宗在印度的大乘佛教中不属于主流,所以他到中国来的时候没有携经。
印度的大乘佛教有三宗:空宗、有宗和性宗。其中空宗、有宗是主流,一直在相互辩论争吵,搞得非常热闹。而性宗是非主流,只在极少部分人中传承,没有多少人知道。
但是有趣的是,在印度非主流的性宗,到了中国之后却一跃而成为主流,这就是禅宗。
达摩后来所传的《楞伽经》是他背诵下来的。还是那句话,古印度人的记性非常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书不让拿,不让抄,那就只好用背的了。
后来,西域和中亚等国延袭了印度人对佛经的神圣化处理,也不允许随便抄经,更不允许买卖佛经。很多经书因此被束之高阁,秘不示人,让那些求法者费尽了脑筋。
《放光般若经》梵本则是由更早的汉地求法者先驱朱士行大师从西域取来的,就因为这个导致了许多波折。
朱士行是中国汉地第一位出家受戒的比丘,法号八戒,比玄奘早四百多年。同时,他也是中原僧人中第一个前去西域求法的取经者。早在东汉末年,有支谶和竺佛朔二位大师译出《道行般若经》,又名《小品般若》,八戒出家受戒之后,便在洛阳钻研、讲解此经。然而他发现经中文句简略,义理艰涩,原来,当初翻译的人把领会不透的内容删略了许多,以至讲解起来词意不明,无法贯通。他听说西域有完备的大本《般若经》,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
其实,《般若经》是一部极大的经,其梵文抄本分散在当时的西域各国,都属于秘不示人的宝贝。
八戒大师于曹魏甘露五年从雍州出发,经河西走廊到敦煌,经西域南道,横渡流沙,直抵于阗。于阗是丝绸之路南道的交通要道,天竺佛教经由此地传到中原,因而在当时号称“小西天”。
大师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找到他想要的经书,即《大品般若经》的梵本,共计九十章,六十万言,他又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将其抄写下来,准备带回中原。
然而当地的佛教领袖们上奏于阗王,他们说:“汉地沙门惑乱正典,大王如果准其出国,大法势必断灭,这将是大王的罪过。”
于是国王派人将他拦了下来,坚决不放行。
或者说,想走也可以,但是经不许带走。
这件事令八戒愤慨不已,他想出了一个主意,当着于阗王和诸位僧人的面,建议由佛祖来决定佛经的去留。
具体来说就是,点上一把火,把经书付之一炬——“若火不焚经,则请国王允许送经赴汉土。”
国王同意了他的请求,下令在殿前空地上积起此薪,当众焚经。
众目睽睽之下,八戒大师将自己亲手抄录的《大品般若经》投入火中,火焰即刻熄灭,整部经典丝毫未损!
佛祖显灵了!在四周大众骇服的目光中,八戒大师含泪合掌道:“我佛慈悲!”
佛经终于可以流传中土了,不过大师自己却没有这个机会了,他已经八十岁高龄,力不从心。于是委托弟子弗如檀等十人将经书带回东土。
就在弗如檀等人走上东归之路不久,八戒大师圆寂于于阗。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经书烧不掉?是佛祖真的显灵了,还是另有隐情?
据说,这是八戒大师使了一个小小的计谋,把经书抄写在了石棉纸上,所以才能够过火而不焚。
元康元年(公元291年),高僧无罗叉、竺叔兰等人开始翻译、校订八戒大师抄写的《大品般若经》梵本,历时十二年,终成汉文《放光般若波罗蜜经》,共二十卷。
玄奘在九老洞中所发现的梵文抄本,是其中的六卷,而且,显然已经不是原抄本。
八戒大师朱士行西行求法,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是汉僧西行求法的创始人,虽然止步于于阗,虽然只送回一部经,虽然这部经只是《大般若经》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对当时的佛教义学影响却很大,翻译之后即风行京华,凡有心讲习的都奉为圭臬。据说,中山国的支和上使人到仓垣断绢誊写,取回中山之时,中山王和僧众具备幢幡,出城四十里去迎接,可谓盛况空前。很多著名的义学高僧如帛法祚、支孝龙、竺法汰、竺法蕴、康僧渊、于法开等人,都为之作注或讲解,形成两晋时代研究大乘般若学的高潮。
另外,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西域各国对经书是多么的看重。
这其实很不利于佛法的传播,反倒有利于佛法的失传。因为很多经典只有一本,只能有一本,像神像一样供在那里,一旦遇到火灾、兵劫就玩完了。
更不要说后来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入侵者进入这些地区,对大量佛经的焚烧和破坏了。
反倒是中国人,将文化当作是很实用的东西,既尊重,又不觉得有多神圣。
既然佛陀都说了,抄写佛经有功德。于是在中国,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只要是会写字的,人人都可以抄经,都乐于抄经。
于是佛经在中国就灭不了。三武一宗烧了多少经书,依然灭不了,因为太多了!
这才是文化传承的正确方式!
相比之下,佛教在其发祥地印度就非常脆弱——孤版的东西哪里经得起毁灭啊!
不管是印度僧人还是西域、中亚乃至东南亚过来的僧人,凡是携带经书者,基本上可以断定在本国是有一定地位的,才能允许他把书拿走。
所以说,当时拿到中国来的这些原版经书都是宝贝,绝对是某个寺院的镇院之宝。
佛教东传几百年,积累下来的贝叶经书汗牛充栋,据说净土寺里就有很多。
可惜,魏武和周武法难时,全部烧毁了。
玄奘只见过景法师的私人收藏,那是两片薄薄的树叶,不过一尺来长,像羽毛一样轻,上面刻着浅浅的褪色的梵文。
他有限的一点梵文知识就是从那两片树叶上学来的。
现在,他得到了六个卷轴的梵文经典,这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这些经文上,至于能不能找到出口,已经完全不在乎了,实在找不到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这样走着、看着、想着、忆着……突然间,眼前豁然开朗,明亮的光线刺得他差点睁不开眼睛,令他在一瞬间竟有些恍惚。
原来,他竟于不知不觉间走出了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