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商界巅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企业培训,可是他却失望地发现学员们听完自己讲的课,虽然心里很认可,可是行为也没有多大改变。也就是说,他那些口沫横飞、激情四射的演讲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效。
所以他请教了很多人,思考和研究了很久,写了一本书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书:《说到做到》。
他认为,知和行之间缺失了重要的一环。这关键的一环就是解决知行合一难题的秘诀。
哪一环呢?
说出来你可能觉得不信,肯?布兰佳研究半天,找到的答案极其简单,那一环就是:重复,再重复。
一本书当然不可能只有两个字,他富有洞见地分析了知道却做不到的三个原因以及相应的三个解决办法。但所有办法的核心要义都是“重复”二字。
你的成长可能恰恰毁在“学得太多”。
学习本身就是一段从知道到做到的旅程。知是行之始,一个人的行为改变总是从内心想法的转变开始的,然后才逐渐由内而外变化的。
所以,一个人从“知道”到“做到”需要经历三个层级的转变,第一个层次的转变是知识层次的转变。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和花费时间最短的转变。比起花时间整合并实践,知识层面的知道要轻松有趣得多,所以人们热衷此道。
然后问题就来了,肯?布兰佳认为,人们知道却做不到的第一个原因是信息过载。也就是说,你的成长不是因为你学得不够多,而是恰巧毁在“学得太多”。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信息时代,知识来得太容易了,除了学校的学习,还可以阅读书籍、参加培训、加入社群、收看直播、参与线上分享、订阅付费专栏、报名付费课程、观看名校公开课、看公众号文章等等等。
我们像集体得了知识焦虑症和知识饥渴症一样,花了大量时间获取新知识。但我们越喝越渴,因为得不到的知识永远在骚动。
所有知识产品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太贪心了,根本不肯停下来巩固、整合并付诸实践。
所以我们获取得有多快,遗忘就有多快。
拿网络上的文章来说,今天看到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觉得干货满满,收藏了;接着看到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讲得很深刻,收藏了;过几天又看到一篇分享阅读方法的文章,很有启发,收藏了。我们是忙碌的知识采集者,乐此不疲地打开和收藏新的文章,可是通常这些文章绝大多数会躺在收藏列表,被永远地遗忘。
知识来得太容易了,我们就像自以为精明的大妈,去超市搜罗一堆打折销售的日用品,自以为占了便宜,可实际上那些牙膏、卫生纸、肥皂已经多的到后年都用不完,只能闲置在家,挤占空间。
我们正在变成了知识囤积者,而不是真正的学习者。
真正的学习者明白“知道”不等于“学到”,“做到”才算“学到”。
贪多求快,学了太多知识,却没有留出时间巩固、整合和实践,成长是不会发生的。
就像学舞蹈,需要动作分解,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讲解,学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记忆,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习到位。一般来说,对于初学者每节课学习的动作不会太多,老师讲解完一个新动作之后,会停下来让学员记忆和练习。如果老师只顾着教很多新动作,却没有给出练习的时间,舞蹈是永远学不会的。
密集地接触新知识,把自己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的学习者,就像不断听舞蹈老师讲解新动作,却跳不出舞的学生。这样的低效勤奋者,却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全世界包括他自己宣告:我在学习,我在努力,我很上进。
针对这一点,《说到做到》的作者建议,用少而精的学习,代替多而浅的大量接触信息。
请记住:对于只接触一次的信息,我们通常只能记住其中一小部分。要想掌握一件事情,需要间隔性地重复。
少而精的学习关键就在重复,比如反复读透一本好书的价值,比泛泛而读20本书的价值还大。
你犹疑徘徊的时候,别人已经跑远了。
我们在知识层面开始转变,同时用少而精的学习,代替多而浅的大量接触信息。可是这只是第一步。
从“知道”到“做到”,第二个层次的转变是态度层次的转变。阻止我们知行合一的第二个原因是态度层面的。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对积极的,哪怕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也半信半疑,或者干脆置之门外。我们很多情况下,会带着焦虑、消极、犹豫不决、先入为主判断或者坚持固有思维的态度去判断自己所接收的信息。
就拿阅读来说,很多人都知道阅读是一件有益处的事情,可是真正养成长期阅读习惯的人却不多。他们或者从未拿起过书,或者读了几本之后就不再读了。因为他们心里很怀疑:读书真的有用吗?我读过一些,为什么我感觉不到用处呢?我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阅读吗?多结交人脉,或者学点别的东西,会不会更有帮助?
如果说“知识过载”给了我们一个自己正在“高效快速学习”的错觉,那么态度层面的顾虑就给了我们心安理得不实践的理由。
对于没有立竿见影效果的东西,他们会半信半疑;对于和原先想法或做法冲突的内容,他们会下意识的抵触、否定和批判;对于不能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他们则自我怀疑:我也能做到吗?我恐怕做不到吧?
这些态度问题削弱了改变的动力。
可是你犹疑徘徊的时候,别人已经跑远了。就像我那些朋友还在怀疑看书到底有没有用,我已经靠大量阅读,做了一个读书类公众号并收获一批粉丝,靠大量阅读然后输出,写了一本书。
对于这一点,《说到做到》的作者建议,抱着积极开放的心态去尝试,不要过早否定信息、知识、观念、方法的价值。对于知识和观念,采取“绿灯思维”,始终带着一种“我怎么样才能用到这些”“我学会了,生活会有什么改变”的心态来学习。
在态度问题上,另一个重要的方法也是重复。你一时无法接纳一个新观念,但如果你从不同地渠道重复地学习这个观念,它就不再是个新观念,它很可能变成你思想的一部分。有时候你无法接纳一件事,不是因为你熟知,而是因为你认知还不够深刻。
多数人低估了“知道”和“做到”的距离。
上两个层级的改变都发生在脑子里,它们很重要,但是还不够。
因为学习不只是在脑子里完成的过程,只有当你真正将自己学会的东西变成实际行动时,你才算在真正地学习。所以从“知道”到“做到”,第三个层次的转变是行为层面的转变。
多数人低估了“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
我最近写了一篇很受欢迎的文章《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认识到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是个很糟糕的沟通习惯,并且认识到自己存在这样的毛病,是远远不够的。
这并不意味着,你改掉了这个习惯。接下来,你还要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在生活中的沟通表现,不断提醒自己改变态度和措辞,对于某些场合的不佳表现进行深刻反思。我经历过这个过程,和自己的旧有习惯抗争非常痛苦,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渐渐克服。
“知道”和“做到”之间存在距离,“知道”不等于“做到”,已知的知识需要辛苦的摸索和实践,才能娴熟地被运用。很多人老是忘记这一点,并且严重地低估了“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把“知道”当成已经学到,所以才会在囤积很多知识之后,产生虚妄的满足感。
杨过和几个小伙伴遭遇魔女李莫愁,他亮了几个招数之后,告诉李莫愁,我先这样打然后再那样打,你必败无疑,不如我们讲和。结果真的凭着嘴皮子退了敌。余人问既然有把握打退李莫愁,为什么不打?杨过说,我知道怎么打是一回事,我能准确无误地发招又是另一回事。
“知道”很容易,但要“做到”很辛苦,知道和做到之间并非我们所认为的一步之遥,从“知道”到“做到”,我们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
在行为层面,《说到做到》的作者认为,知行不合一的原因是缺少跟进。
我前天学了职业规划的知识,今天学了时间管理的方法,明天又对阅读方法开始感兴趣。没有跟进,知识就永远是纸面和头脑里的东西,你原来是什么样,接下来照样是什么样。
要想把知识转化为结果,想改变行为获得预期的结果,一定要制定跟进计划。
比如学了职业规划的知识,不能只是收藏了一篇文章,应该抽个时间对自己原有职业选择进行反思,同时进行新的规划和调整,然后把这些规划和调整转化成新的职场状态,同时重复学习相关主题的内容,不断补充相关知识,进一步优化职业规划。
得到阅读方法方面的建议,不能把知识束之高阁,而是尝试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下一次的阅读中。同时跟进新方法对阅读效率的改变。如果遇到新的问题,再找新的方法来解决它。
别再因为自己知道了很多新知识而沾沾自喜,“知道”只是学习的第一步,你还要在态度上真正的接纳,在行为上真正改变,才算真正地完成学习。
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谁都渴望被关注,都讨厌被无视的感觉。
然而不知为何,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从我经手的案例来看,很多咨询者因为在职场中感受不到任何存在感,倍感无力而茫然,每每有离职的冲动,但细细分析才发现,其实能有的出路并不多,我把这种处境称为“泥沼”。
身处这种处境的人常常会陷入一团巨大的困惑中,仿佛不论自己如何努力,就是得不到任何回应,在职场中越来越像个“透明人”,从一开始的“somebody”渐渐变成了“nobody”。
如果你也存在这种情况,请一定要小心,因为一旦方法不对或者不懂如何用力,你的挣扎只会起到反作用,让你越陷越深,直到耗尽你最后一丝勇气和气力,最终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今年上半年,我接到了一例特殊的咨询案例,咨询者叫巧儿(化名),毕业三年左右一直感觉没有动力,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感觉自己快没救了。
说起来,巧儿的咨询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迷茫无力之际,她曾经找过其他咨询机构,但遗憾的是,对方看完她的资料之后予以明确拒绝,给她的理由是:“您的案例非常棘手,况且三年来您没有任何成就事件,我们也是一筹莫展,并表示无能为力。”
巧儿感到了深切的绝望,然而她依然不肯放弃,就找到了我。
看完她的资料后,我隐约感觉,巧儿的问题之所以让其他职业咨询机构倍感棘手,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单纯的职业分析,更需要细致的心理疏导,方能予以有效的解决。
如果你问我,最让人绝望的是什么?
曾经的我会自信满满地告诉你,最让人感到绝望的,无非是缺乏目标和方向感。
但随着咨询经验的累积我才发现,比起缺乏目标和方向感还要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在回忆过往的时候,发现自己一无所长甚至一事无成。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曾经的巧儿认为,能从家乡考到城市,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但入学不久她就绝望地发现,比起大城市里来的同班同学,她的英语口语发音和书面表达能力十分薄弱,常常被老师和同学取笑,这让她倍感沮丧。
大学四年来,巧儿一度非常自卑;毕业之后的她在工作的选择上只能一再让步,不断地降低自己的要求,总算应聘到了一家外贸公司做起了外贸销售的工作。
这份工作让她感觉糟糕极了,她的英语表达能力很弱,有客户前来询问的时候,她无法迅速回应,于是客户总是对她不满,就去别家询问了,所以她的成单率很低,因为这件事情,她被老板骂了不止一次,她好恨自己,也非常想做好这份工作。
然而不知为何,她越是在意结果就越紧张,原本自己虽然慢些,但总能予以回复,可一紧张,她的头脑就一片空白,于是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成单率也越来越低。
“老师,我感觉自己好像中了魔咒一样,我挣扎了三年,真的累极了,我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一个寂静的夜晚,巧儿在网络的另一端向我说起了自己的过往,听的出来,她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评价都很低,并且糟糕的是,她的成就事件和成功体验几乎一片空白。
我意识到,这位姑娘目前处于“低自尊水平”阶段,不能单纯地按照传统的职业咨询方法进行推进。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自我概念中,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部分就是自尊,它涉及到个体是否对自己有积极态度,是否感到自己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而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则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存在感。
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那就是:自尊=成功/抱负。
这个公式揭露了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一个人的自尊不仅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有成功体验但却感受不到价值和意义(例如考试作弊得了高分),或者一个人抱负很高但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成功体验(比如壮志难酬),都会导致低自尊的出现。
通常说来,一个成年人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和TA成长过程中的家庭亲子关系以及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当一个人存在感弱、自尊水平低,可以从这几个因素入手分析:
1、家庭亲子关系。
巧儿的父母在她童年的时候拼命赚钱,将巧儿寄养在姨妈家,身边的大人经常和她灌输“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与此同时,巧儿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回应和慈爱,这就导致巧儿的内心敏感而脆弱,安全感方面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2、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上小学的巧儿有一回鼓起勇气,尝试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但可惜的是,她不擅长跑步,只得了最后一名,这是她第一次想要融入这个集体,但这个活动没有能够让她获得成功体验,反过来让巧儿感到自己很失败,就更没有勇气主动融入集体了。
3、社会比较中的坐标系。
由于巧儿自觉自己性格内向,所以她的目光总是被那些自信外向的同学所吸引,上学的时候,这些同学能当着很多人的面侃侃而谈;工作了之后,这些同学更是混的风生水起——她顿时觉得自己失败极了。
随着分析的逐渐展开与深入,巧儿内心的郁结化作决堤的泪水倾泻而出,第一次咨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后来,巧儿又找我做了第二次咨询,这次咨询则重点放在构建自尊体系和提升存在感这两个方面。
我和巧儿说了以下几点:
1、每一次的职业选择也好切换也罢至关重要,这一步迈的好则可以重新建立自尊,迈的不好则可能事与愿违;
2、对于成功体验太少的人来说,需要调整抱负水平,也就是适当降低对职业的期望值,从愿意做且能做得好的事情入手,去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小成功,这点非常关键;
3、摆正自己的位置,选择一些和自己地位、身份相似的人进行比较,看看他们做事有没有什么不足,反观自己的状况,做出合理的改进。
最终,巧儿根据这三点建议,在自己考虑的几个职业中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如今的巧儿告诉我们,她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小的成功,比如成功约谈了第一位客户,比如成功地签下了第一笔单子,比如第一次获得了客户的好评和认可,等等,她渐渐发现,原来自己没有那么糟糕。
如今的她拾起了荒废已久的专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充电学习,居然发现这个专业竟然是如此有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她感到了久违的快乐与满足。
“老师,我愿意也希望你把我的这段故事进行改编,让更多和曾经的我一样深陷迷茫和绝望的人看见希望和力量。”巧儿说。
我想起当年学习咨询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过这样一番话——
“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来访者走到了锅底,只要他肯努力,不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而对于一名咨询师而言,如何点燃他内心的希望,如何让TA获得重生的力量,则是比娴熟的分析方法和技巧更为重要的力量。”
当我一次又一次走近这些人的生命并和他们的生命产生了交汇时,我逐渐认识到——
职业咨询并没有刚开始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人出现这样那样的职业问题,通常是内心深处出现问题所致,这注定了职业咨询是一条漫长而艰苦卓绝的路。
在此特别提醒的是,我所写的每一篇故事都经过了加工与改编,你不要期待从中获得更多的细节,我知道,或许出于被动、依赖、恐惧和懒惰的心理,你希望看清前方每一寸路面,从而确保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安全的、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很遗憾,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本身就充满了变数,不论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诫,你也需要独自前行,去忍受过程中的艰辛与磨难,方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叶悠然还在眯着眼,聆听的同时,也是开动脑筋进行记忆着、思索着,正如宋太平所提及的这篇文章中提示的知道不等于学会了,还是需要转化为自身行动,才能受益的。
(本章完)
是企业培训,可是他却失望地发现学员们听完自己讲的课,虽然心里很认可,可是行为也没有多大改变。也就是说,他那些口沫横飞、激情四射的演讲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效。
所以他请教了很多人,思考和研究了很久,写了一本书来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今天要介绍的书:《说到做到》。
他认为,知和行之间缺失了重要的一环。这关键的一环就是解决知行合一难题的秘诀。
哪一环呢?
说出来你可能觉得不信,肯?布兰佳研究半天,找到的答案极其简单,那一环就是:重复,再重复。
一本书当然不可能只有两个字,他富有洞见地分析了知道却做不到的三个原因以及相应的三个解决办法。但所有办法的核心要义都是“重复”二字。
你的成长可能恰恰毁在“学得太多”。
学习本身就是一段从知道到做到的旅程。知是行之始,一个人的行为改变总是从内心想法的转变开始的,然后才逐渐由内而外变化的。
所以,一个人从“知道”到“做到”需要经历三个层级的转变,第一个层次的转变是知识层次的转变。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简单和花费时间最短的转变。比起花时间整合并实践,知识层面的知道要轻松有趣得多,所以人们热衷此道。
然后问题就来了,肯?布兰佳认为,人们知道却做不到的第一个原因是信息过载。也就是说,你的成长不是因为你学得不够多,而是恰巧毁在“学得太多”。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信息时代,知识来得太容易了,除了学校的学习,还可以阅读书籍、参加培训、加入社群、收看直播、参与线上分享、订阅付费专栏、报名付费课程、观看名校公开课、看公众号文章等等等。
我们像集体得了知识焦虑症和知识饥渴症一样,花了大量时间获取新知识。但我们越喝越渴,因为得不到的知识永远在骚动。
所有知识产品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太贪心了,根本不肯停下来巩固、整合并付诸实践。
所以我们获取得有多快,遗忘就有多快。
拿网络上的文章来说,今天看到一篇关于职业规划的文章,觉得干货满满,收藏了;接着看到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文章,讲得很深刻,收藏了;过几天又看到一篇分享阅读方法的文章,很有启发,收藏了。我们是忙碌的知识采集者,乐此不疲地打开和收藏新的文章,可是通常这些文章绝大多数会躺在收藏列表,被永远地遗忘。
知识来得太容易了,我们就像自以为精明的大妈,去超市搜罗一堆打折销售的日用品,自以为占了便宜,可实际上那些牙膏、卫生纸、肥皂已经多的到后年都用不完,只能闲置在家,挤占空间。
我们正在变成了知识囤积者,而不是真正的学习者。
真正的学习者明白“知道”不等于“学到”,“做到”才算“学到”。
贪多求快,学了太多知识,却没有留出时间巩固、整合和实践,成长是不会发生的。
就像学舞蹈,需要动作分解,老师一个动作一个动作讲解,学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记忆,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习到位。一般来说,对于初学者每节课学习的动作不会太多,老师讲解完一个新动作之后,会停下来让学员记忆和练习。如果老师只顾着教很多新动作,却没有给出练习的时间,舞蹈是永远学不会的。
密集地接触新知识,把自己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的学习者,就像不断听舞蹈老师讲解新动作,却跳不出舞的学生。这样的低效勤奋者,却可以理直气壮地向全世界包括他自己宣告:我在学习,我在努力,我很上进。
针对这一点,《说到做到》的作者建议,用少而精的学习,代替多而浅的大量接触信息。
请记住:对于只接触一次的信息,我们通常只能记住其中一小部分。要想掌握一件事情,需要间隔性地重复。
少而精的学习关键就在重复,比如反复读透一本好书的价值,比泛泛而读20本书的价值还大。
你犹疑徘徊的时候,别人已经跑远了。
我们在知识层面开始转变,同时用少而精的学习,代替多而浅的大量接触信息。可是这只是第一步。
从“知道”到“做到”,第二个层次的转变是态度层次的转变。阻止我们知行合一的第二个原因是态度层面的。
很多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对积极的,哪怕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也半信半疑,或者干脆置之门外。我们很多情况下,会带着焦虑、消极、犹豫不决、先入为主判断或者坚持固有思维的态度去判断自己所接收的信息。
就拿阅读来说,很多人都知道阅读是一件有益处的事情,可是真正养成长期阅读习惯的人却不多。他们或者从未拿起过书,或者读了几本之后就不再读了。因为他们心里很怀疑:读书真的有用吗?我读过一些,为什么我感觉不到用处呢?我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阅读吗?多结交人脉,或者学点别的东西,会不会更有帮助?
如果说“知识过载”给了我们一个自己正在“高效快速学习”的错觉,那么态度层面的顾虑就给了我们心安理得不实践的理由。
对于没有立竿见影效果的东西,他们会半信半疑;对于和原先想法或做法冲突的内容,他们会下意识的抵触、否定和批判;对于不能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他们则自我怀疑:我也能做到吗?我恐怕做不到吧?
这些态度问题削弱了改变的动力。
可是你犹疑徘徊的时候,别人已经跑远了。就像我那些朋友还在怀疑看书到底有没有用,我已经靠大量阅读,做了一个读书类公众号并收获一批粉丝,靠大量阅读然后输出,写了一本书。
对于这一点,《说到做到》的作者建议,抱着积极开放的心态去尝试,不要过早否定信息、知识、观念、方法的价值。对于知识和观念,采取“绿灯思维”,始终带着一种“我怎么样才能用到这些”“我学会了,生活会有什么改变”的心态来学习。
在态度问题上,另一个重要的方法也是重复。你一时无法接纳一个新观念,但如果你从不同地渠道重复地学习这个观念,它就不再是个新观念,它很可能变成你思想的一部分。有时候你无法接纳一件事,不是因为你熟知,而是因为你认知还不够深刻。
多数人低估了“知道”和“做到”的距离。
上两个层级的改变都发生在脑子里,它们很重要,但是还不够。
因为学习不只是在脑子里完成的过程,只有当你真正将自己学会的东西变成实际行动时,你才算在真正地学习。所以从“知道”到“做到”,第三个层次的转变是行为层面的转变。
多数人低估了“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
我最近写了一篇很受欢迎的文章《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认识到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是个很糟糕的沟通习惯,并且认识到自己存在这样的毛病,是远远不够的。
这并不意味着,你改掉了这个习惯。接下来,你还要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在生活中的沟通表现,不断提醒自己改变态度和措辞,对于某些场合的不佳表现进行深刻反思。我经历过这个过程,和自己的旧有习惯抗争非常痛苦,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渐渐克服。
“知道”和“做到”之间存在距离,“知道”不等于“做到”,已知的知识需要辛苦的摸索和实践,才能娴熟地被运用。很多人老是忘记这一点,并且严重地低估了“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把“知道”当成已经学到,所以才会在囤积很多知识之后,产生虚妄的满足感。
杨过和几个小伙伴遭遇魔女李莫愁,他亮了几个招数之后,告诉李莫愁,我先这样打然后再那样打,你必败无疑,不如我们讲和。结果真的凭着嘴皮子退了敌。余人问既然有把握打退李莫愁,为什么不打?杨过说,我知道怎么打是一回事,我能准确无误地发招又是另一回事。
“知道”很容易,但要“做到”很辛苦,知道和做到之间并非我们所认为的一步之遥,从“知道”到“做到”,我们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
在行为层面,《说到做到》的作者认为,知行不合一的原因是缺少跟进。
我前天学了职业规划的知识,今天学了时间管理的方法,明天又对阅读方法开始感兴趣。没有跟进,知识就永远是纸面和头脑里的东西,你原来是什么样,接下来照样是什么样。
要想把知识转化为结果,想改变行为获得预期的结果,一定要制定跟进计划。
比如学了职业规划的知识,不能只是收藏了一篇文章,应该抽个时间对自己原有职业选择进行反思,同时进行新的规划和调整,然后把这些规划和调整转化成新的职场状态,同时重复学习相关主题的内容,不断补充相关知识,进一步优化职业规划。
得到阅读方法方面的建议,不能把知识束之高阁,而是尝试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下一次的阅读中。同时跟进新方法对阅读效率的改变。如果遇到新的问题,再找新的方法来解决它。
别再因为自己知道了很多新知识而沾沾自喜,“知道”只是学习的第一步,你还要在态度上真正的接纳,在行为上真正改变,才算真正地完成学习。
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谁都渴望被关注,都讨厌被无视的感觉。
然而不知为何,事实往往事与愿违。
从我经手的案例来看,很多咨询者因为在职场中感受不到任何存在感,倍感无力而茫然,每每有离职的冲动,但细细分析才发现,其实能有的出路并不多,我把这种处境称为“泥沼”。
身处这种处境的人常常会陷入一团巨大的困惑中,仿佛不论自己如何努力,就是得不到任何回应,在职场中越来越像个“透明人”,从一开始的“somebody”渐渐变成了“nobody”。
如果你也存在这种情况,请一定要小心,因为一旦方法不对或者不懂如何用力,你的挣扎只会起到反作用,让你越陷越深,直到耗尽你最后一丝勇气和气力,最终浑浑噩噩一事无成!
今年上半年,我接到了一例特殊的咨询案例,咨询者叫巧儿(化名),毕业三年左右一直感觉没有动力,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感觉自己快没救了。
说起来,巧儿的咨询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迷茫无力之际,她曾经找过其他咨询机构,但遗憾的是,对方看完她的资料之后予以明确拒绝,给她的理由是:“您的案例非常棘手,况且三年来您没有任何成就事件,我们也是一筹莫展,并表示无能为力。”
巧儿感到了深切的绝望,然而她依然不肯放弃,就找到了我。
看完她的资料后,我隐约感觉,巧儿的问题之所以让其他职业咨询机构倍感棘手,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单纯的职业分析,更需要细致的心理疏导,方能予以有效的解决。
如果你问我,最让人绝望的是什么?
曾经的我会自信满满地告诉你,最让人感到绝望的,无非是缺乏目标和方向感。
但随着咨询经验的累积我才发现,比起缺乏目标和方向感还要让人感到绝望的,是在回忆过往的时候,发现自己一无所长甚至一事无成。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曾经的巧儿认为,能从家乡考到城市,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成就;但入学不久她就绝望地发现,比起大城市里来的同班同学,她的英语口语发音和书面表达能力十分薄弱,常常被老师和同学取笑,这让她倍感沮丧。
大学四年来,巧儿一度非常自卑;毕业之后的她在工作的选择上只能一再让步,不断地降低自己的要求,总算应聘到了一家外贸公司做起了外贸销售的工作。
这份工作让她感觉糟糕极了,她的英语表达能力很弱,有客户前来询问的时候,她无法迅速回应,于是客户总是对她不满,就去别家询问了,所以她的成单率很低,因为这件事情,她被老板骂了不止一次,她好恨自己,也非常想做好这份工作。
然而不知为何,她越是在意结果就越紧张,原本自己虽然慢些,但总能予以回复,可一紧张,她的头脑就一片空白,于是工作效率越来越低下,成单率也越来越低。
“老师,我感觉自己好像中了魔咒一样,我挣扎了三年,真的累极了,我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老师,你能帮帮我吗?”
一个寂静的夜晚,巧儿在网络的另一端向我说起了自己的过往,听的出来,她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评价都很低,并且糟糕的是,她的成就事件和成功体验几乎一片空白。
我意识到,这位姑娘目前处于“低自尊水平”阶段,不能单纯地按照传统的职业咨询方法进行推进。
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自我概念中,有一个自我评价的部分就是自尊,它涉及到个体是否对自己有积极态度,是否感到自己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而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则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存在感。
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那就是:自尊=成功/抱负。
这个公式揭露了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一个人的自尊不仅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有成功体验但却感受不到价值和意义(例如考试作弊得了高分),或者一个人抱负很高但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成功体验(比如壮志难酬),都会导致低自尊的出现。
通常说来,一个成年人出现这种情况,通常和TA成长过程中的家庭亲子关系以及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当一个人存在感弱、自尊水平低,可以从这几个因素入手分析:
1、家庭亲子关系。
巧儿的父母在她童年的时候拼命赚钱,将巧儿寄养在姨妈家,身边的大人经常和她灌输“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与此同时,巧儿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回应和慈爱,这就导致巧儿的内心敏感而脆弱,安全感方面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2、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上小学的巧儿有一回鼓起勇气,尝试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但可惜的是,她不擅长跑步,只得了最后一名,这是她第一次想要融入这个集体,但这个活动没有能够让她获得成功体验,反过来让巧儿感到自己很失败,就更没有勇气主动融入集体了。
3、社会比较中的坐标系。
由于巧儿自觉自己性格内向,所以她的目光总是被那些自信外向的同学所吸引,上学的时候,这些同学能当着很多人的面侃侃而谈;工作了之后,这些同学更是混的风生水起——她顿时觉得自己失败极了。
随着分析的逐渐展开与深入,巧儿内心的郁结化作决堤的泪水倾泻而出,第一次咨询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后来,巧儿又找我做了第二次咨询,这次咨询则重点放在构建自尊体系和提升存在感这两个方面。
我和巧儿说了以下几点:
1、每一次的职业选择也好切换也罢至关重要,这一步迈的好则可以重新建立自尊,迈的不好则可能事与愿违;
2、对于成功体验太少的人来说,需要调整抱负水平,也就是适当降低对职业的期望值,从愿意做且能做得好的事情入手,去获得一个又一个的小成功,这点非常关键;
3、摆正自己的位置,选择一些和自己地位、身份相似的人进行比较,看看他们做事有没有什么不足,反观自己的状况,做出合理的改进。
最终,巧儿根据这三点建议,在自己考虑的几个职业中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如今的巧儿告诉我们,她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小的成功,比如成功约谈了第一位客户,比如成功地签下了第一笔单子,比如第一次获得了客户的好评和认可,等等,她渐渐发现,原来自己没有那么糟糕。
如今的她拾起了荒废已久的专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充电学习,居然发现这个专业竟然是如此有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她感到了久违的快乐与满足。
“老师,我愿意也希望你把我的这段故事进行改编,让更多和曾经的我一样深陷迷茫和绝望的人看见希望和力量。”巧儿说。
我想起当年学习咨询的时候,老师对我们说过这样一番话——
“人生好比一口大锅,当来访者走到了锅底,只要他肯努力,不论朝哪个方向,都是向上的。而对于一名咨询师而言,如何点燃他内心的希望,如何让TA获得重生的力量,则是比娴熟的分析方法和技巧更为重要的力量。”
当我一次又一次走近这些人的生命并和他们的生命产生了交汇时,我逐渐认识到——
职业咨询并没有刚开始想象的那么简单,很多人出现这样那样的职业问题,通常是内心深处出现问题所致,这注定了职业咨询是一条漫长而艰苦卓绝的路。
在此特别提醒的是,我所写的每一篇故事都经过了加工与改编,你不要期待从中获得更多的细节,我知道,或许出于被动、依赖、恐惧和懒惰的心理,你希望看清前方每一寸路面,从而确保自己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安全的、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很遗憾,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本身就充满了变数,不论思考还是行动,你都离不开勇敢、进取和独立的精神,即便有先知的告诫,你也需要独自前行,去忍受过程中的艰辛与磨难,方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叶悠然还在眯着眼,聆听的同时,也是开动脑筋进行记忆着、思索着,正如宋太平所提及的这篇文章中提示的知道不等于学会了,还是需要转化为自身行动,才能受益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