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生活篇:古人没厕纸,怎么上厕所 (2/2)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晚清时,一个来华采集茶种的英国人曾写过一部名为《居住在华人之间》的书,其中就有关于蚊香的记载。这个英国人当时从浙江西部去福建武夷山,途中由于气候炎热潮湿,被蚊子叮得整夜无法合眼。他的随从就购买了一些当地人使用的蚊香,驱杀蚊虫很有效。他把这一信息传回欧洲后,引起了欧洲昆虫学家和化学家的极大兴趣,询问他这种蚊香是由何种物质合成的。后来,他在浙江定海获得了这种蚊香的配方——由松香粉、艾蒿粉、烟叶粉、少量的砒霜和硫黄混合而成。是的,含有砒霜!不知道古人烧这种蚊香会不会中毒。
除了蚊香,古人还用香囊驱蚊。香囊在明清时期很是流行,除了有香水的功效,还有驱蚊的效果,因此也成为古代文人雅士和贵族公子的驱蚊最爱。香囊中含有多味中药,这些中药的味道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和今人把“风油精”“花露水”涂在身上的效果一样。
除了驱蚊法,古人还有避蚊法。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把蚊子挡在外面!挡蚊子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蚊帐了。南朝梁元帝撰写的《金楼子》记载: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经常在“翠纱之帱”里避蚊。这里的“翠纱之帱”就是今天的蚊帐。唐宋以后蚊帐进一步普及。北宋张耒《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诗称:“备饥朝煮饭,驱蚊夜张帱。”可以看出,蚊帐已是当时居家必备之物。蚊帐在我国使用了两千多年,其雄风在当下依旧不减。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莱卡病毒肆虐,而蚊子正是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其他国家运动员“谈蚊色变”之时,我国运动员拿出了老祖宗的法宝——蚊帐,有效地防止了病毒传播,也引起了他国运动员的效仿。两千年前的中国制造,而今也能派上大用场。
此外,古人还有许多种奇葩的灭蚊法。比如在家中大缸内注水养青蛙。蚊子喜阴凉,又需要在水中产卵,所以爱往缸里飞,一飞进去就会被青蛙吃掉。还有一种“灭蚊灯”,小说《金瓶梅》里有提及。灭蚊灯吊在蚊帐内,灯盏的侧面开有小口,当灯绳被点燃后,就会因冷热不均产生气流,蚊帐内的蚊子便会被气流吸进灯盏内烧死。
可以说,与蚊子战斗的历史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王老师不禁惊叹古人的聪明才智,也感叹人类在地球上生存至今的确不易。在此,向我们的先人致敬!
11 古人如何生火
古代没有打火机和火柴,可小说里浪迹江湖的大侠们却能随时随地点火来个烧烤,他们是如何生火的呢?接下来就介绍几种古代的生火方式。
最早的生火方式是钻木取火,原始人就会用此方法生火了,一直到唐代还有人使用。杜甫的《清明诗》里就有写道:“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说的就是乡下人采用钻木取火的方式生火。一个熟练掌握钻木取火方法的人,五六分钟就可以钻出火来。当然,这需要极高的手速,男子比较擅长。
钻木取火比较麻烦,对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必须有干燥的木头和引燃材料。后来,人们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升级版——火弓。就是在钻木取火的那个棒棒上加了个旋转弓,来回抽拉旋转弓,就能带动棒棒高速旋转,这样不到一分钟就可以生出火来。
古代还有一种利用聚焦太阳光生火的工具——阳燧。阳燧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凹面镜,能聚集太阳光到一点,引燃生火材料。类似阳燧的生火工具在其他古文明中也较为常见。古人认为这种方式取得的火来自太阳,是与天地相通的,无比自然神圣。今天奥运会的圣火采集用的就是这种神圣的方式。但阳燧取火受天气限制较大,赶上阴雨连绵,你一周都别想生火。
古代有没有不受天气影响且便携快速的取火工具呢?有的,那就是火石。火石在魏晋时就有了。火石取火比较高级,是小说里大侠们常用的方式。火石一般用燧石或鹅卵石制成,将两块火石打击或摩擦,能产生火星,引燃易燃的火绒。火绒的材质有很多种,有的用艾绒,有的用被硝水泡过的纸或者涂有硫黄的木片,还有的用易燃的炭布。
火石也有升级版,叫作火镰。火镰本身是一个手掌大小的小皮包,侧方镶有一片镰刀形的钢条,称为火钢。火镰里面装有火石和艾绒,点火的时候就用火石打击火钢,引燃艾绒取火,非常方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陕北的一些农村地区还有用火镰生火的。
古代还有一种神奇的生火工具——火折子。我们在电视剧里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大侠们在黑暗处需要点火照明时,就会掏出一个小竹筒,往里一吹气,竹筒里就会生出小火苗,看起来无比神奇。这种生火工具就是“火折子”,其利用的是物理学上的复燃原理——已经燃烧的东西因为缺氧而处在一种半燃半灭的状态,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后又可以重新燃烧。火折子的制作方法是:将易燃的草纸卷或加工过的藤蔓点燃后吹灭火焰,然后塞进小竹筒,再盖上盖子,造成竹筒内部的缺氧环境,但竹筒里面的火星实际还在缓慢燃烧。用的时候打开盖子,向里面吹气供氧,火星就会复燃。
20世纪初,火柴从西方传入我国,上述生火工具便慢慢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2 古人用什么化妆品
爱美之心自古有之,古代的小姐姐们也是要化妆的。古代的化妆品种类繁多,而且成分非常恐怖,古人真的是“什么东西都敢往脸上抹”!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皮肤白皙是古今东方美女的共同追求。今天化妆的基础是美白用的粉底,而古代美女化妆也用粉来美白。“粉”字是米字旁,最早的粉底就是用米做的。《齐民要术》记载了“古代粉底”的制作方法:将米磨成细粉,淘洗至水清,然后沉于凉水之中发酵,直至发出腐烂臭味。发酵后将米粉沉淀滤出,并研磨成浆,等米浆干透就制成了粉饼。削去粉饼四周粗劣的部分,将中间雪白光润的部分留下,称之为“粉英”。用刀将粉英削成薄片,放在太阳下暴晒,晒干后揉碎成粉末,粉末越细越好,这就是最后可以化妆用的“粉底”了。
这种用米做的粉底有一个缺点——容易脱落,所以古代美女脸上经常掉渣。这就不好了,男人亲一口,然后满口的粉,场面太尴尬了。于是古人又发明了改进款的粉底——白铅粉。白铅粉洁白细腻,还不掉妆。成语“洗尽铅华”里的“铅”指的就是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铅粉。《水浒传》里武松跑路时,孙二娘就是用铅粉给武松涂面的。铅粉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王老师作为一个文科生愣是没看懂其工艺流程,所以也就不给大家详细介绍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铅粉里含有大量的金属铅,而铅是重金属,有毒,因此古代女子使用铅粉久了肌肤变色成黄脸婆,严重的还会铅中毒。古代的女生们为了美也是蛮拼的!
古代也有彩妆,最古老的便是朱砂。从字面上理解,朱砂就是指红色的矿石,即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将天然朱砂矿石研磨、漂制后得到的红色颜料就是朱砂。早在商周时,女性,尤其是舞姬与宫女,就将朱砂擦拭在面部当腮红,毕竟她们都是靠脸吃饭的人。
汉代的朱砂不光能抹脸当腮红,还能涂唇。但朱砂本身不具有黏性,敷在嘴唇上很快就会被唾沫溶化,聪明的古人就在朱砂里掺入适量的动物脂膏,其形态和功能很接近今天的口红了。
汉代还出现了一种外来化妆品——胭脂。胭脂从匈奴地区传入我国,属于进口货,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胭脂是将红蓝花捣碎过滤,提取其中的红色素制作而成的。然而,后唐学者马缟在其《中华古今注》里又说胭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支”。如果马缟的说法属实,那么胭脂至少已经存在三千年了。不管是进口货还是国产货,胭脂在古代彩妆中的霸主地位是不可否认的,甚至在文学作品里成为美女的代名词。
再说下古代的“眉笔”。古代画眉用黛,所谓“六宫粉黛无颜色”中的粉黛,就是指“粉”和“黛”两种古代化妆品。黛是一种黑色矿物,又名石黛。将石黛放在黛砚上磨,碾成粉末后加水调和,蘸着它就可以画眉毛了。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在黛出现之前,女子们都是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改革开放前,物资极端匮乏,大部分女子没有眉笔可用,就用燃烧过的火柴头沾上唾沫后涂在眉毛上,此法还颇具古风。
聊完古代的化妆品后,不难发现古人为了化妆真的是什么都敢用,据说当时为了美白还有用砒霜的。终于知道为啥“自古红颜多薄命”了,原来都是化妆品“害”的!
13 古人用什么洗头发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怎么剪头发,连小哥哥们也是及腰长发并梳成发髻的。而古代的美女们都是一头秀发,其不光能提升形象,关键时刻还能撩人,甚至是皇帝。汉朝的卫子夫,当年就是靠一头秀发征服汉武帝的。《太平御览》记载:“(卫子夫)头解,上见其发鬓,悦之,因立为后。”
古人重视头发,所以也重视洗头发。“沐浴”一词中的“沐”字,最初就是指洗头发。汉朝时,公务员每五天放假一天,就是让他们回家洗头发,这个假期被称为“休沐”。
有的朋友会诧异,五天洗一次头发也太久了,现在三天不洗头发都受不了!此一时彼一时,古代的条件和现在没法比。劈柴、点火、烧水、洗发、擦干、梳理,哪个工序都很费时费力。《史记》记载,周公说自己“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意思是说,周公礼贤下士,洗头发的时候如果赶上有人来求见,他就会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去见。洗一次头发,会出现三次这样的情况。尽管有些夸张,但也能从侧面看出古人洗头发的确是一个大工程。
那古人洗头发用什么当洗发水呢?
最常用的是皂荚,俗称皂角。将泡制过的皂角放在水盆里加水反复揉搓,或用硬物砸碎,待水质略微黏稠后将杂质捞出,剩下的液体就是古人的皂角纯草本洗发水了。用这种皂角洗发液洗发,去污、养发的功能极佳,还有乌发、固发的功效。
用皂角洗头发,稍微有点刺激性味道,有的人不太习惯。于是,跟皂角功效类似,味道却更为清爽的木槿叶便大受欢迎。木槿叶洗发水的制作方法和皂角大同小异。关于木槿叶洗头发,还有一个传说:七夕时,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织女流下的相思泪水会从鹊桥上飘落下来,落在凡间的木槿树叶上。所以七夕那天用木槿叶洗头,就可以得到织女的保佑,未婚的女子就能很快找到如意郎君。今天,我国南方的一些地方,依然有七夕用木槿叶洗发的习俗。
古人还有用茶枯洗发的。茶枯饼通过油茶籽榨油后残渣压制而成,虽然看起来很脏,但因其具有杀菌去污的能力,一直是古人的洗发佳品。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南方女性还在用茶枯洗发。
古人还有用草木灰洗头发的。草木灰属于碱性洗发剂,可以去油止痒。草木灰中富含碳酸钾,对油脂有很好的吸附效果,用草木灰洗头发可以让油腻腻的头发变得干净清爽,非常适合油性发质。
另外,古人还有许多取材容易的洗发用品,据说先秦时期已经有人开始用淘米水来洗头发了。还有用醋洗头发的,我小时候就见过我妈妈用醋洗头发,洗完后,她浑身充满了酸味。
14 古代男子有哪些发型
上一篇咱们讲了,古代的男子也是长发及腰的。但在公众场合,一般不会让它飘起来,而是要把头发梳起来盘成发髻。古代男子的发式,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而且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的象征意义。每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不同,男子的发式也随之演变。
上古时代,没有礼教约束,男子的发式比较放飞自我,头发都是散着的,被称作“披发”。慢慢地,中原地区出现了将头发梳起来盘成发髻的习俗,被称作“绾髻”。绾髻就是把头发都集中拢到头顶,在头顶盘出一个发髻,最开始是一个小团状,后来逐渐变成锥子状,也称“锥髻”。古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发式,可能因为这样方便劳动。
周朝制定礼法,确立了冠服礼俗制度,男子的绾髻也成为定制。绾发时将头发全部束至头顶,然后戴个小冠,并用笄(也称“簪”)横穿冠下的小孔把发髻固定住。身份低微的人,就用一块包头布把发髻包裹起来。小孩子是不绾发的,一般是散着或者梳小辫子。等到20岁成年了(民间多在15岁),就要举行成人仪式,名曰“冠礼”,意思就是可以绾发加冠了,所以从古人的发型也能看出他们的年龄。
古人的绾髻束发是全束的,不会留下一部分散着。今天的古装剧中,很多男子是半束发,一半梳成发髻,一半散着飘在脑后,看起来飘逸帅气,但这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刚才说过,发式还具有社会功能——区分华夏和夷狄。绾髻束发是华夏正统的标志,只有被看作是夷狄的少数民族才会散发或编成辫子。中国古代只有在南北朝时出现过半束发,那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游牧民族盛行的披发对中原产生了影响,开始流行半束发的发式。半束发是胡汉结合的表现,存在的时间很短。
在周朝之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原人都是绾髻束发的。不同时期的区别就在于发髻外面的佩饰有所不同。周朝至汉朝,发髻上是戴冠或包头巾。唐宋时期流行戴“幞头”,幞头是类似帽子一样的饰品。唐与宋的幞头区别也很大,唐朝的幞头帽顶是圆弧的,且帽后的两脚是下垂的,有点像耷拉下来的兔子耳朵;而宋代的幞头帽顶是平的或矩形的,帽后的两脚是平直的,而且很长很长,很像飞机机翼。据说,将幞头加长是宋太祖的决定,因为他讨厌朝会时大臣们在下面窃窃私语。将幞头加长后,大臣们就不敢相互靠近,因为幞头容易撞脸。
辽金元三朝,北方游牧民族再次入主中原,游牧民族髡发留辫的习俗开始在中原流行起来。髡发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剃除,只在两鬓或前额留下少量头发,这些头发一般会梳成辫子,也叫留辫。在中原王朝统治时期,髡发是一种刑罚,人犯罪了就把你头发剃光,以示惩戒。但少数民族平时就有髡发的习惯。辽金元三朝统治者就是少数民族,为了表示顺从,其统治区域内的汉族人便也跟着流行髡发。特别是元朝时,不光中国实行髡发,就连在元朝控制下的高丽国也是髡发。高丽元宗的世子忠烈王,早年在元朝生活,归国继位后,就在高丽主张尽快实行髡发,与元朝官方发式保持高度一致。
明朝时期,又恢复了绾髻束发的发式。可是仅仅过了两百多年,游牧民族又回来了。清朝建立,中国再次开始髡发留辫,而且清朝政府对发式的要求异常苛刻,将是否髡发留辫视为是否归服清王朝的标志。不剪发留辫,就是不服从清朝的统治,是要杀头的,以至于清初还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说法。清朝人留的辫子,不同时期的样式也不尽相同。早期的辫子短而细,被称为“金钱鼠尾”,中后期辫子就粗又长了。
古代男子如此重视发式,一旦脱发了就会更闹心。怪不得杜甫会哀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 古人刷牙吗
有的朋友认为:古代又没有牙膏牙刷,古人肯定不刷牙,口气就如厕所里的气味。并因此而担忧穿越回古代是否需要多带点“益达”?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古人也是刷牙的。在这一篇我们就聊聊古人是如何刷牙的。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牙齿的整洁与美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就是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那时人们清洁牙齿的方式不是“刷”牙,而是“漱”牙。《礼记·内则》中就记载:“鸡初鸣,咸盥嗽。”意思就是说,天亮了,鸡打鸣了,就要洗脸漱口了。漱口一直是古人最主要的牙齿清洁方式,一直沿用到近代。
古人用的漱口水也是五花八门。最常用的是盐水,不光用盐漱口,还能用盐擦牙,《红楼梦》里贾宝玉就有每天清晨用盐擦牙的习惯。盐的确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还能一定程度上预防牙周疾病和牙龈出血。此外,古人还有用茶水、酒和明矾水漱口的,据说明矾水能有效预防口疮。现代社会确实也有将明矾水加橄榄用于漱口的,可以去除口臭。
到了隋唐时期,“刷牙”开始在中国出现了。那时候的刷牙方式和我们今天不一样,用的是“揩齿法”。这种“揩齿法”源于古印度,和佛教有关。相传,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布教,围绕在周围的弟子们口臭相当严重。于是释迦牟尼开始劝说人们重视清洁牙齿,并教弟子们如何用树枝制造刷牙工具。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揩齿法”也传到了中国。唐朝医书《外台秘要》具体记载了这种揩齿法:“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意思是说将杨柳枝的一头用牙齿咬软了,再蘸上少许药粉,用来刷牙。这种刷牙方法也被称为“杨柳枝揩齿法”,所用的杨柳枝又叫作“齿木”。齿木是中国最早的刷牙用具,可谓那个时代的“牙刷”。如果没有杨柳枝,也可以用其他树枝代替,实在不行就用手指直接揩牙。敦煌石窟第196窟有一幅晚唐壁画《劳度叉斗圣变》,其中就能看到用手指揩齿的画面。今天的日语中还有“杨枝”一词,意为牙签、牙刷,应该就是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叫法。
尽管唐朝有了揩齿法,但学界对于这种刷牙方式在唐朝的普及程度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唐朝时只有僧人团体会揩齿,并未在社会上广泛普及。
到了宋朝,中国终于出现了真正的牙刷,叫作“刷牙子”。宋人周守中在《养生类纂》中记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最初的牙刷毛多是用马尾巴制作的,一寸多长,置于牛角之上,其形状跟现代的牙刷类似。不过,宋朝比较缺马,马尾较少,用来做牙刷成本太贵,所以市场上常见的牙刷不一定都用马尾制作,也可能是用猪毛制作的。
南宋遗老周密在《梦粱录》里回忆道:“狮子巷口有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铺。”说明南宋时期杭州已经有人专门开店卖牙刷了,看来刷牙在南宋已经比较普遍。
古人刷牙的时候并不是用牙刷干刷,而是和现代人用牙膏一样,要在牙刷头上蘸清洁剂。这种牙齿清洁剂有膏和粉两种,其成分包含皂角、生姜、升麻、地黄、旱莲等中草药,可能会再放一些盐。古人的牙膏可是纯草本的。宋朝时,还发明了一种牙刷和牙膏的结合品,叫“牙香筹”。用香料和药材制成固体清洁剂,固定在牙刷上,用牙香筹反复清洁牙齿,然后再漱口。这种牙香筹可反复使用多次,而且携带方便,是古代人旅途必备之佳品。
后来,中国的牙刷传到了欧洲,受到贵族阶层的欢迎。但由于售价较高,一般欧洲民众难以承受。直到19世纪30年代,用尼龙做毛的牙刷诞生了,因其价格低廉,从而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16 古人养宠物吗
日益孤独的现代社会,宠物成为很多人的知心陪伴。其实,不只是今人,古人也养宠物,这一篇咱们就聊聊古代比较常见的宠物。
最先陪伴古人的宠物,是忠心耿耿的“汪星人”——狗。狗的祖先是狼,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距今已有上万年了。有研究表明,中国南方是最早驯化狗的地方。狗是从中国奔向全世界的,可以说中国是狗的“故乡”。先秦时期,狗和马、牛、羊、鸡、猪合称六畜,还有专门负责养狗的官,称为“犬人”,就是“狗官”的意思。
但中国人最初养狗的目的不是当宠物,而是为了打猎和吃肉。汉初名将樊哙,就是屠狗出身,可以看出直到汉朝初年,中国人还保留着吃狗的习惯。到了唐宋时期,养宠物狗成为风尚,狗还在唐朝名画《簪花仕女图》中成功抢镜。
慈禧是历史上有名的爱狗人士,她在皇宫里设立了养狗处,养了许多京巴,还配有四个太监专门伺候。这些狗吃的是牛肉、鹿肉,喝的是鸡鸭鱼汤。慈禧爱狗,甚于爱人。正所谓“慈禧的小京巴,大姐的小奶狗,说人不人,说狗不狗”。
猫在古代也被当作宠物来养,但其驯化历史比狗短很多。普遍认为,三四千年前的埃及人开始驯化猫。猫在埃及最初是被当作神来看待的。在古代中国,猫的地位也很高,甚至祭祀的时候还是主角之一。《礼记》中记载:天子每年腊月的祭天仪式中有个“迎猫”环节。之所以这么看重猫,可能是其目光神秘迷离,被认为能通神。另外,猫能抓老鼠,“迎猫”也有祈求灭鼠的意味。庄重严肃的祭天仪式中,众目睽睽之下,“喵星人”被抬着出场,那画面想想就有喜感。
到了宋朝,文人爱养猫,陆游的诗里就称猫为“狸奴”。现在的文人似乎也更偏爱猫,也许是因为猫比狗安静的缘故。宋朝的猫还登上过政治舞台,上演了“狸猫换太子”事件。明朝嘉靖皇帝是个有名的猫奴,其养的爱猫死了,让大臣写词纪念,并厚葬景山北面,称“虬龙冢”,立碑祭祀。尽管人类很爱猫,但猫对人类却始终高冷。有人说猫很薄情,还说猫不懂感恩,以至于人类在它面前更像奴隶,所以人才是“猫奴”。其实这是和猫半驯化的特性有关的。狗是完全驯化了,所以跟人更亲近。但是科研人员通过对比野猫和家猫的基因组后发现,家猫仍然只是停留在“半驯化”状态。与其说是人类驯化了猫,不如说是猫选择了和人类一起生活并驯化了人类。
除了阿猫阿狗,古人也驯养其他宠物。比如说养鹤,《簪花仕女图》中,贵妇人在逗弄小狗的时候,边上还站着一只仙鹤。仙鹤在古代象征吉祥长寿,所以受到古人的喜爱,成为宠物。
还有个长寿的动物古人也很爱养,那就是乌龟。古人养乌龟的历史很久远,《论语·公冶长》中就讲到鲁国贵族看到乌龟长寿,便将乌龟视为灵物,为乌龟建了很奢华的屋子。乌龟在古代一直象征吉祥如意,甚至人们起名字时都带“龟”字。比如唐朝诗人杜甫有个好朋友叫李龟年,我们上学时都学过杜甫的那首《江南逢李龟年》。今天,乌龟的地位则一落千丈,带上了贬义色彩,出现了缩头乌龟、龟公之类的说法。
养乌龟在古代还有个作用,就是用来检测水质。据说古人打井后,多会在井里投放一只乌龟。如果乌龟活着,就说明水质安全;如果乌龟死了,就说明这水有问题,甚至可能是有人投毒。所以,乌龟在古代不光是宠物,还是水质检测员。抖音上有人直播在野外荒废的水井里下网,说老井里能捕上来乌龟。我当时看了还质疑,水井里哪来的乌龟?后来看到古人养乌龟的原因,我就恍然大悟了。也许那个人抓的乌龟,就是自己的祖辈投放的“水质检测员”,或者是它的后代。
17 古人最爱什么体育运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古代也有休闲的体育运动,这一篇咱们就来介绍两种比较流行的项目。
第一个是投壶。投壶是古代士人阶层宴饮时常玩的一项游戏,也属于投掷类体育运动。投壶的基本玩法是在地面上立一个细身小口的高身壶,参与者离壶一定距离向壶内投掷弓箭,以投中多少和投中位置定胜负。投壶在古代也是一种社交礼仪,早期贵族在宴饮集会时要进行“射礼”,但射礼太危险,而且太费体力,慢慢就被投壶所取代。投壶于战国时就比较流行了,唐宋时更是普及成为全民运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第一集中,就上演了宋代大户宴饮时的投壶场面,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投壶这一运动的历史原貌。
投壶的具体规则是怎样的呢?不同时代的规则不尽相同,同一时代不同地区的规则也有区别。司马光是个投壶爱好者,看到社会上投壶玩法繁杂,就写了一部《投壶新格》来总结和规范投壶的规则。位高权重的司马光,居然会为一项体育运动写专著,可以看出古人并不是死板一块,也是爱生活、爱运动的。我们就以宋代为例,说说古代的投壶规则。
投壶用的壶,最初是光面的,晋朝时壶身上部多了两个壶耳,壶耳内也可投掷。宋代的投壶沿用了带壶耳的壶。投壶有多种得分方式。第一箭投入壶中,叫作“有初”,得分十算,也叫十筹。第二箭开始,连续投入的,叫作“连中”,得分五算。最后一箭投入壶中的,叫作“有终”,得分二十算。投壶一局一般投12支箭,全部投中称为“全壶”,如果一方“全壶”则立即胜利。投壶时,箭身前半段进入壶内,后半段倚在壶口边缘的,叫作“倚竿”。倚竿是很难操作的,多半是靠运气。在电视剧《知否》里,明兰投壶时最后一箭就是倚竿,还因此赢得了比赛。然而按照司马光的新标准,倚竿是不能得分的。因为司马光认为倚竿是靠运气,不合礼仪,所以不算分。司马光是《知否》同时期的人物,也许是新规还没有普及,否则明兰就赢不了了。还有比倚竿得分更高的“倒中”,即箭倒着进入壶中,这种操作极难,可以得分一百算。
说完了投壶,我们再介绍一下古代的足球。无须惊讶,从某种角度讲,中国还是“足球”的发源地呢!只是那时候还不叫足球,而叫“蹴鞠”。1958年7月,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2005年,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布拉特还为足球起源地山东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证书”。但古代的蹴鞠和现代足球的玩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蹴鞠在战国时代就有了,的确是起源于齐国都城临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淄博。到了汉代,已形成一整套的比赛规则:双方各六人,外加一个裁判,以踢进对方球门的次数定胜负。但那时的球门是地上挖的洞,而且是各六个球门,踢的球也是实心的。
宋代是我国蹴鞠发展的巅峰时代。双方队员可增加至16人,球门也变成了各一个,而且高度也变高了,差不多有今天篮球篮筐的高度。宋代蹴鞠还出现了新玩法,即表演性质的,看谁踢球踢得好看,看谁的动作高难,这有点像今天的踢毽子。这种非对抗性玩法在当时更受欢迎,因为它更符合我国古代“和为贵”的处世态度。
宋代蹴鞠已经开始职业化运营,有专业的球员,还有专门的蹴鞠社团,类似今天的足球俱乐部。当时最有名的蹴鞠社团叫“齐云社”。齐云社有自己的队歌,属于顶级豪门,在当时有资格举办全国联赛,并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设有分社,以临安(杭州)的齐云社实力最为雄厚。齐云社中的社员在全国走穴,还要根据技术高低分成等级,最高级称校尉。如果是女社员,进入校尉级就称女校尉。看来我国自古就重视“女足”的发展。
千年前的宋代人竟如此热爱蹴鞠,甚至有了商业化运营的模样,真的让今人自愧不如。难怪今人会打趣:自从高俅离开之后,中国足球已经没落了八百年。
18 古人能活多少岁
很多人以为古人都很长寿,估计是觉得那时自然环境无污染,食品也都绿色安全,所以古人都很能活。网络上谈古人寿命的话题时,总会提到一个叫彭祖的人,生活在四千年前的上古时代,活了800岁。有一种合理的解释说当时采用的是“小花甲计岁法”,即60天为一年,这样计算的话,彭祖的800岁只相当于130岁。尽管130岁也是难以置信的,但至少人类努力一下还能接近。
那么一般情况下,古人能活多少岁呢?学者林万孝经过研究统计,在《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中给出的古人平均寿命是:先秦18岁,汉朝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清朝33岁。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活过三十都不易。
为何会这么短?
首先,古代的婴幼儿夭折率非常高,拉低了平均寿命。乾隆皇帝17个儿子,有7个不到8岁就夭折了。皇家尚且如此,育婴条件欠佳的寻常百姓家,孩子的夭折率肯定更高了。夭折率一高,平均寿命就会低一大截。就像你家房子的面积是200平方米,隔壁老王家房子的面积是20平方米,你俩的人均住房面积就被拉低到110平方米!根据人口学的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在平均寿命为30岁的社会情中,40%的人会在10岁前死亡。对于古人来说,10岁是一个槛儿,活过去了,后面的日子就细水长流了。不夭折的话,一般能活到四五十岁。陕西临潼新丰镇秦文化墓地的考古结果显示,在200例确定年龄的遗骸中,死于24~35岁壮年阶段的占39例,死于36~59岁中年阶段的占73例,还有29例活过了60岁。这座墓葬中不含未成年人,古代夭折的孩子一般是不和成人埋在一起的。
其次,即使古人好不容易活到了成年,也不一定能寿终正寝,还有好多考验等着他。比如频繁的战乱。像五胡乱华的魏晋时期、蒙古族人入主中原的宋末元初时期,还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晚清时期,都是我国古代人均寿命的低谷时期。另外,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也会使很多人饿死。
最后,还有一个影响寿命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医疗条件。在古代,看病是非常贵的,《红楼梦》里讲医生出诊一次要一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近半个月的收入,这还不算药费。在古代,除了达官贵人等有钱人家,普通民众几乎看不起病。尽管古代也有慈善机构可以免费诊治疾病,但仅限于大城市,且作用有限。“小病靠扛,大病等死”,是中国古代的普遍医疗状况。小说《骆驼祥子》里,虎妞难产,祥子去请医生,却花不起诊费,最后只能看着虎妞死去。
在古代即使你有钱看得起医生,能不能治好也要看运气,因为那时医术普遍不高,“庸医杀人”的事经常出现。在没有现代医学(西医)前,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得个流感都可能会死。现在很多很好治的病,在古代都是要命的,比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结核在古代叫肺痨,有分析认为林黛玉就是得这个病死的。还有天花,死亡率极高,以至于清朝皇帝立储时都会考虑皇子是否已经熬过天花的考验。这种死亡率极高的病,在现代已经被根除消灭了。在古代,被狗咬了都会有生命危险,如伤口感染,一旦染上狂犬病,那更是必死无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普及现代医学,提高了人均寿命。一五计划时期,我们依靠苏联援助建立了华北制药厂,基本满足了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需求。不要小看青霉素,这个在20世纪由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的抗菌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历史是发展的,时代是进步的。很多人羡慕古人的生活,但如果真让你穿越回去,没准儿都熬不过一年,得个感冒就一命呜呼了。所以,穿越之前,别忘了买点药带着。
晚清时,一个来华采集茶种的英国人曾写过一部名为《居住在华人之间》的书,其中就有关于蚊香的记载。这个英国人当时从浙江西部去福建武夷山,途中由于气候炎热潮湿,被蚊子叮得整夜无法合眼。他的随从就购买了一些当地人使用的蚊香,驱杀蚊虫很有效。他把这一信息传回欧洲后,引起了欧洲昆虫学家和化学家的极大兴趣,询问他这种蚊香是由何种物质合成的。后来,他在浙江定海获得了这种蚊香的配方——由松香粉、艾蒿粉、烟叶粉、少量的砒霜和硫黄混合而成。是的,含有砒霜!不知道古人烧这种蚊香会不会中毒。
除了蚊香,古人还用香囊驱蚊。香囊在明清时期很是流行,除了有香水的功效,还有驱蚊的效果,因此也成为古代文人雅士和贵族公子的驱蚊最爱。香囊中含有多味中药,这些中药的味道具有驱蚊的功效,比如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这就和今人把“风油精”“花露水”涂在身上的效果一样。
除了驱蚊法,古人还有避蚊法。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把蚊子挡在外面!挡蚊子最常用的工具就是蚊帐了。南朝梁元帝撰写的《金楼子》记载:春秋时期的齐桓公经常在“翠纱之帱”里避蚊。这里的“翠纱之帱”就是今天的蚊帐。唐宋以后蚊帐进一步普及。北宋张耒《离楚夜泊高丽馆寄杨克一甥四首》诗称:“备饥朝煮饭,驱蚊夜张帱。”可以看出,蚊帐已是当时居家必备之物。蚊帐在我国使用了两千多年,其雄风在当下依旧不减。2016年里约奥运会时,莱卡病毒肆虐,而蚊子正是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其他国家运动员“谈蚊色变”之时,我国运动员拿出了老祖宗的法宝——蚊帐,有效地防止了病毒传播,也引起了他国运动员的效仿。两千年前的中国制造,而今也能派上大用场。
此外,古人还有许多种奇葩的灭蚊法。比如在家中大缸内注水养青蛙。蚊子喜阴凉,又需要在水中产卵,所以爱往缸里飞,一飞进去就会被青蛙吃掉。还有一种“灭蚊灯”,小说《金瓶梅》里有提及。灭蚊灯吊在蚊帐内,灯盏的侧面开有小口,当灯绳被点燃后,就会因冷热不均产生气流,蚊帐内的蚊子便会被气流吸进灯盏内烧死。
可以说,与蚊子战斗的历史贯穿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王老师不禁惊叹古人的聪明才智,也感叹人类在地球上生存至今的确不易。在此,向我们的先人致敬!
11 古人如何生火
古代没有打火机和火柴,可小说里浪迹江湖的大侠们却能随时随地点火来个烧烤,他们是如何生火的呢?接下来就介绍几种古代的生火方式。
最早的生火方式是钻木取火,原始人就会用此方法生火了,一直到唐代还有人使用。杜甫的《清明诗》里就有写道:“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说的就是乡下人采用钻木取火的方式生火。一个熟练掌握钻木取火方法的人,五六分钟就可以钻出火来。当然,这需要极高的手速,男子比较擅长。
钻木取火比较麻烦,对材料的要求也比较高,必须有干燥的木头和引燃材料。后来,人们发明了钻木取火的升级版——火弓。就是在钻木取火的那个棒棒上加了个旋转弓,来回抽拉旋转弓,就能带动棒棒高速旋转,这样不到一分钟就可以生出火来。
古代还有一种利用聚焦太阳光生火的工具——阳燧。阳燧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凹面镜,能聚集太阳光到一点,引燃生火材料。类似阳燧的生火工具在其他古文明中也较为常见。古人认为这种方式取得的火来自太阳,是与天地相通的,无比自然神圣。今天奥运会的圣火采集用的就是这种神圣的方式。但阳燧取火受天气限制较大,赶上阴雨连绵,你一周都别想生火。
古代有没有不受天气影响且便携快速的取火工具呢?有的,那就是火石。火石在魏晋时就有了。火石取火比较高级,是小说里大侠们常用的方式。火石一般用燧石或鹅卵石制成,将两块火石打击或摩擦,能产生火星,引燃易燃的火绒。火绒的材质有很多种,有的用艾绒,有的用被硝水泡过的纸或者涂有硫黄的木片,还有的用易燃的炭布。
火石也有升级版,叫作火镰。火镰本身是一个手掌大小的小皮包,侧方镶有一片镰刀形的钢条,称为火钢。火镰里面装有火石和艾绒,点火的时候就用火石打击火钢,引燃艾绒取火,非常方便。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陕北的一些农村地区还有用火镰生火的。
古代还有一种神奇的生火工具——火折子。我们在电视剧里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大侠们在黑暗处需要点火照明时,就会掏出一个小竹筒,往里一吹气,竹筒里就会生出小火苗,看起来无比神奇。这种生火工具就是“火折子”,其利用的是物理学上的复燃原理——已经燃烧的东西因为缺氧而处在一种半燃半灭的状态,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后又可以重新燃烧。火折子的制作方法是:将易燃的草纸卷或加工过的藤蔓点燃后吹灭火焰,然后塞进小竹筒,再盖上盖子,造成竹筒内部的缺氧环境,但竹筒里面的火星实际还在缓慢燃烧。用的时候打开盖子,向里面吹气供氧,火星就会复燃。
20世纪初,火柴从西方传入我国,上述生火工具便慢慢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12 古人用什么化妆品
爱美之心自古有之,古代的小姐姐们也是要化妆的。古代的化妆品种类繁多,而且成分非常恐怖,古人真的是“什么东西都敢往脸上抹”!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皮肤白皙是古今东方美女的共同追求。今天化妆的基础是美白用的粉底,而古代美女化妆也用粉来美白。“粉”字是米字旁,最早的粉底就是用米做的。《齐民要术》记载了“古代粉底”的制作方法:将米磨成细粉,淘洗至水清,然后沉于凉水之中发酵,直至发出腐烂臭味。发酵后将米粉沉淀滤出,并研磨成浆,等米浆干透就制成了粉饼。削去粉饼四周粗劣的部分,将中间雪白光润的部分留下,称之为“粉英”。用刀将粉英削成薄片,放在太阳下暴晒,晒干后揉碎成粉末,粉末越细越好,这就是最后可以化妆用的“粉底”了。
这种用米做的粉底有一个缺点——容易脱落,所以古代美女脸上经常掉渣。这就不好了,男人亲一口,然后满口的粉,场面太尴尬了。于是古人又发明了改进款的粉底——白铅粉。白铅粉洁白细腻,还不掉妆。成语“洗尽铅华”里的“铅”指的就是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铅粉。《水浒传》里武松跑路时,孙二娘就是用铅粉给武松涂面的。铅粉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王老师作为一个文科生愣是没看懂其工艺流程,所以也就不给大家详细介绍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铅粉里含有大量的金属铅,而铅是重金属,有毒,因此古代女子使用铅粉久了肌肤变色成黄脸婆,严重的还会铅中毒。古代的女生们为了美也是蛮拼的!
古代也有彩妆,最古老的便是朱砂。从字面上理解,朱砂就是指红色的矿石,即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将天然朱砂矿石研磨、漂制后得到的红色颜料就是朱砂。早在商周时,女性,尤其是舞姬与宫女,就将朱砂擦拭在面部当腮红,毕竟她们都是靠脸吃饭的人。
汉代的朱砂不光能抹脸当腮红,还能涂唇。但朱砂本身不具有黏性,敷在嘴唇上很快就会被唾沫溶化,聪明的古人就在朱砂里掺入适量的动物脂膏,其形态和功能很接近今天的口红了。
汉代还出现了一种外来化妆品——胭脂。胭脂从匈奴地区传入我国,属于进口货,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胭脂是将红蓝花捣碎过滤,提取其中的红色素制作而成的。然而,后唐学者马缟在其《中华古今注》里又说胭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燕支”。如果马缟的说法属实,那么胭脂至少已经存在三千年了。不管是进口货还是国产货,胭脂在古代彩妆中的霸主地位是不可否认的,甚至在文学作品里成为美女的代名词。
再说下古代的“眉笔”。古代画眉用黛,所谓“六宫粉黛无颜色”中的粉黛,就是指“粉”和“黛”两种古代化妆品。黛是一种黑色矿物,又名石黛。将石黛放在黛砚上磨,碾成粉末后加水调和,蘸着它就可以画眉毛了。画眉之风起于战国时期,在黛出现之前,女子们都是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改革开放前,物资极端匮乏,大部分女子没有眉笔可用,就用燃烧过的火柴头沾上唾沫后涂在眉毛上,此法还颇具古风。
聊完古代的化妆品后,不难发现古人为了化妆真的是什么都敢用,据说当时为了美白还有用砒霜的。终于知道为啥“自古红颜多薄命”了,原来都是化妆品“害”的!
13 古人用什么洗头发
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怎么剪头发,连小哥哥们也是及腰长发并梳成发髻的。而古代的美女们都是一头秀发,其不光能提升形象,关键时刻还能撩人,甚至是皇帝。汉朝的卫子夫,当年就是靠一头秀发征服汉武帝的。《太平御览》记载:“(卫子夫)头解,上见其发鬓,悦之,因立为后。”
古人重视头发,所以也重视洗头发。“沐浴”一词中的“沐”字,最初就是指洗头发。汉朝时,公务员每五天放假一天,就是让他们回家洗头发,这个假期被称为“休沐”。
有的朋友会诧异,五天洗一次头发也太久了,现在三天不洗头发都受不了!此一时彼一时,古代的条件和现在没法比。劈柴、点火、烧水、洗发、擦干、梳理,哪个工序都很费时费力。《史记》记载,周公说自己“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意思是说,周公礼贤下士,洗头发的时候如果赶上有人来求见,他就会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去见。洗一次头发,会出现三次这样的情况。尽管有些夸张,但也能从侧面看出古人洗头发的确是一个大工程。
那古人洗头发用什么当洗发水呢?
最常用的是皂荚,俗称皂角。将泡制过的皂角放在水盆里加水反复揉搓,或用硬物砸碎,待水质略微黏稠后将杂质捞出,剩下的液体就是古人的皂角纯草本洗发水了。用这种皂角洗发液洗发,去污、养发的功能极佳,还有乌发、固发的功效。
用皂角洗头发,稍微有点刺激性味道,有的人不太习惯。于是,跟皂角功效类似,味道却更为清爽的木槿叶便大受欢迎。木槿叶洗发水的制作方法和皂角大同小异。关于木槿叶洗头发,还有一个传说:七夕时,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织女流下的相思泪水会从鹊桥上飘落下来,落在凡间的木槿树叶上。所以七夕那天用木槿叶洗头,就可以得到织女的保佑,未婚的女子就能很快找到如意郎君。今天,我国南方的一些地方,依然有七夕用木槿叶洗发的习俗。
古人还有用茶枯洗发的。茶枯饼通过油茶籽榨油后残渣压制而成,虽然看起来很脏,但因其具有杀菌去污的能力,一直是古人的洗发佳品。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南方女性还在用茶枯洗发。
古人还有用草木灰洗头发的。草木灰属于碱性洗发剂,可以去油止痒。草木灰中富含碳酸钾,对油脂有很好的吸附效果,用草木灰洗头发可以让油腻腻的头发变得干净清爽,非常适合油性发质。
另外,古人还有许多取材容易的洗发用品,据说先秦时期已经有人开始用淘米水来洗头发了。还有用醋洗头发的,我小时候就见过我妈妈用醋洗头发,洗完后,她浑身充满了酸味。
14 古代男子有哪些发型
上一篇咱们讲了,古代的男子也是长发及腰的。但在公众场合,一般不会让它飘起来,而是要把头发梳起来盘成发髻。古代男子的发式,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而且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的象征意义。每个时代的社会情况不同,男子的发式也随之演变。
上古时代,没有礼教约束,男子的发式比较放飞自我,头发都是散着的,被称作“披发”。慢慢地,中原地区出现了将头发梳起来盘成发髻的习俗,被称作“绾髻”。绾髻就是把头发都集中拢到头顶,在头顶盘出一个发髻,最开始是一个小团状,后来逐渐变成锥子状,也称“锥髻”。古人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发式,可能因为这样方便劳动。
周朝制定礼法,确立了冠服礼俗制度,男子的绾髻也成为定制。绾发时将头发全部束至头顶,然后戴个小冠,并用笄(也称“簪”)横穿冠下的小孔把发髻固定住。身份低微的人,就用一块包头布把发髻包裹起来。小孩子是不绾发的,一般是散着或者梳小辫子。等到20岁成年了(民间多在15岁),就要举行成人仪式,名曰“冠礼”,意思就是可以绾发加冠了,所以从古人的发型也能看出他们的年龄。
古人的绾髻束发是全束的,不会留下一部分散着。今天的古装剧中,很多男子是半束发,一半梳成发髻,一半散着飘在脑后,看起来飘逸帅气,但这不符合真实的历史。刚才说过,发式还具有社会功能——区分华夏和夷狄。绾髻束发是华夏正统的标志,只有被看作是夷狄的少数民族才会散发或编成辫子。中国古代只有在南北朝时出现过半束发,那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游牧民族盛行的披发对中原产生了影响,开始流行半束发的发式。半束发是胡汉结合的表现,存在的时间很短。
在周朝之后的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原人都是绾髻束发的。不同时期的区别就在于发髻外面的佩饰有所不同。周朝至汉朝,发髻上是戴冠或包头巾。唐宋时期流行戴“幞头”,幞头是类似帽子一样的饰品。唐与宋的幞头区别也很大,唐朝的幞头帽顶是圆弧的,且帽后的两脚是下垂的,有点像耷拉下来的兔子耳朵;而宋代的幞头帽顶是平的或矩形的,帽后的两脚是平直的,而且很长很长,很像飞机机翼。据说,将幞头加长是宋太祖的决定,因为他讨厌朝会时大臣们在下面窃窃私语。将幞头加长后,大臣们就不敢相互靠近,因为幞头容易撞脸。
辽金元三朝,北方游牧民族再次入主中原,游牧民族髡发留辫的习俗开始在中原流行起来。髡发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剃除,只在两鬓或前额留下少量头发,这些头发一般会梳成辫子,也叫留辫。在中原王朝统治时期,髡发是一种刑罚,人犯罪了就把你头发剃光,以示惩戒。但少数民族平时就有髡发的习惯。辽金元三朝统治者就是少数民族,为了表示顺从,其统治区域内的汉族人便也跟着流行髡发。特别是元朝时,不光中国实行髡发,就连在元朝控制下的高丽国也是髡发。高丽元宗的世子忠烈王,早年在元朝生活,归国继位后,就在高丽主张尽快实行髡发,与元朝官方发式保持高度一致。
明朝时期,又恢复了绾髻束发的发式。可是仅仅过了两百多年,游牧民族又回来了。清朝建立,中国再次开始髡发留辫,而且清朝政府对发式的要求异常苛刻,将是否髡发留辫视为是否归服清王朝的标志。不剪发留辫,就是不服从清朝的统治,是要杀头的,以至于清初还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说法。清朝人留的辫子,不同时期的样式也不尽相同。早期的辫子短而细,被称为“金钱鼠尾”,中后期辫子就粗又长了。
古代男子如此重视发式,一旦脱发了就会更闹心。怪不得杜甫会哀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 古人刷牙吗
有的朋友认为:古代又没有牙膏牙刷,古人肯定不刷牙,口气就如厕所里的气味。并因此而担忧穿越回古代是否需要多带点“益达”?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古人也是刷牙的。在这一篇我们就聊聊古人是如何刷牙的。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牙齿的整洁与美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就是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那时人们清洁牙齿的方式不是“刷”牙,而是“漱”牙。《礼记·内则》中就记载:“鸡初鸣,咸盥嗽。”意思就是说,天亮了,鸡打鸣了,就要洗脸漱口了。漱口一直是古人最主要的牙齿清洁方式,一直沿用到近代。
古人用的漱口水也是五花八门。最常用的是盐水,不光用盐漱口,还能用盐擦牙,《红楼梦》里贾宝玉就有每天清晨用盐擦牙的习惯。盐的确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还能一定程度上预防牙周疾病和牙龈出血。此外,古人还有用茶水、酒和明矾水漱口的,据说明矾水能有效预防口疮。现代社会确实也有将明矾水加橄榄用于漱口的,可以去除口臭。
到了隋唐时期,“刷牙”开始在中国出现了。那时候的刷牙方式和我们今天不一样,用的是“揩齿法”。这种“揩齿法”源于古印度,和佛教有关。相传,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布教,围绕在周围的弟子们口臭相当严重。于是释迦牟尼开始劝说人们重视清洁牙齿,并教弟子们如何用树枝制造刷牙工具。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揩齿法”也传到了中国。唐朝医书《外台秘要》具体记载了这种揩齿法:“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意思是说将杨柳枝的一头用牙齿咬软了,再蘸上少许药粉,用来刷牙。这种刷牙方法也被称为“杨柳枝揩齿法”,所用的杨柳枝又叫作“齿木”。齿木是中国最早的刷牙用具,可谓那个时代的“牙刷”。如果没有杨柳枝,也可以用其他树枝代替,实在不行就用手指直接揩牙。敦煌石窟第196窟有一幅晚唐壁画《劳度叉斗圣变》,其中就能看到用手指揩齿的画面。今天的日语中还有“杨枝”一词,意为牙签、牙刷,应该就是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叫法。
尽管唐朝有了揩齿法,但学界对于这种刷牙方式在唐朝的普及程度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唐朝时只有僧人团体会揩齿,并未在社会上广泛普及。
到了宋朝,中国终于出现了真正的牙刷,叫作“刷牙子”。宋人周守中在《养生类纂》中记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最初的牙刷毛多是用马尾巴制作的,一寸多长,置于牛角之上,其形状跟现代的牙刷类似。不过,宋朝比较缺马,马尾较少,用来做牙刷成本太贵,所以市场上常见的牙刷不一定都用马尾制作,也可能是用猪毛制作的。
南宋遗老周密在《梦粱录》里回忆道:“狮子巷口有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铺。”说明南宋时期杭州已经有人专门开店卖牙刷了,看来刷牙在南宋已经比较普遍。
古人刷牙的时候并不是用牙刷干刷,而是和现代人用牙膏一样,要在牙刷头上蘸清洁剂。这种牙齿清洁剂有膏和粉两种,其成分包含皂角、生姜、升麻、地黄、旱莲等中草药,可能会再放一些盐。古人的牙膏可是纯草本的。宋朝时,还发明了一种牙刷和牙膏的结合品,叫“牙香筹”。用香料和药材制成固体清洁剂,固定在牙刷上,用牙香筹反复清洁牙齿,然后再漱口。这种牙香筹可反复使用多次,而且携带方便,是古代人旅途必备之佳品。
后来,中国的牙刷传到了欧洲,受到贵族阶层的欢迎。但由于售价较高,一般欧洲民众难以承受。直到19世纪30年代,用尼龙做毛的牙刷诞生了,因其价格低廉,从而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16 古人养宠物吗
日益孤独的现代社会,宠物成为很多人的知心陪伴。其实,不只是今人,古人也养宠物,这一篇咱们就聊聊古代比较常见的宠物。
最先陪伴古人的宠物,是忠心耿耿的“汪星人”——狗。狗的祖先是狼,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距今已有上万年了。有研究表明,中国南方是最早驯化狗的地方。狗是从中国奔向全世界的,可以说中国是狗的“故乡”。先秦时期,狗和马、牛、羊、鸡、猪合称六畜,还有专门负责养狗的官,称为“犬人”,就是“狗官”的意思。
但中国人最初养狗的目的不是当宠物,而是为了打猎和吃肉。汉初名将樊哙,就是屠狗出身,可以看出直到汉朝初年,中国人还保留着吃狗的习惯。到了唐宋时期,养宠物狗成为风尚,狗还在唐朝名画《簪花仕女图》中成功抢镜。
慈禧是历史上有名的爱狗人士,她在皇宫里设立了养狗处,养了许多京巴,还配有四个太监专门伺候。这些狗吃的是牛肉、鹿肉,喝的是鸡鸭鱼汤。慈禧爱狗,甚于爱人。正所谓“慈禧的小京巴,大姐的小奶狗,说人不人,说狗不狗”。
猫在古代也被当作宠物来养,但其驯化历史比狗短很多。普遍认为,三四千年前的埃及人开始驯化猫。猫在埃及最初是被当作神来看待的。在古代中国,猫的地位也很高,甚至祭祀的时候还是主角之一。《礼记》中记载:天子每年腊月的祭天仪式中有个“迎猫”环节。之所以这么看重猫,可能是其目光神秘迷离,被认为能通神。另外,猫能抓老鼠,“迎猫”也有祈求灭鼠的意味。庄重严肃的祭天仪式中,众目睽睽之下,“喵星人”被抬着出场,那画面想想就有喜感。
到了宋朝,文人爱养猫,陆游的诗里就称猫为“狸奴”。现在的文人似乎也更偏爱猫,也许是因为猫比狗安静的缘故。宋朝的猫还登上过政治舞台,上演了“狸猫换太子”事件。明朝嘉靖皇帝是个有名的猫奴,其养的爱猫死了,让大臣写词纪念,并厚葬景山北面,称“虬龙冢”,立碑祭祀。尽管人类很爱猫,但猫对人类却始终高冷。有人说猫很薄情,还说猫不懂感恩,以至于人类在它面前更像奴隶,所以人才是“猫奴”。其实这是和猫半驯化的特性有关的。狗是完全驯化了,所以跟人更亲近。但是科研人员通过对比野猫和家猫的基因组后发现,家猫仍然只是停留在“半驯化”状态。与其说是人类驯化了猫,不如说是猫选择了和人类一起生活并驯化了人类。
除了阿猫阿狗,古人也驯养其他宠物。比如说养鹤,《簪花仕女图》中,贵妇人在逗弄小狗的时候,边上还站着一只仙鹤。仙鹤在古代象征吉祥长寿,所以受到古人的喜爱,成为宠物。
还有个长寿的动物古人也很爱养,那就是乌龟。古人养乌龟的历史很久远,《论语·公冶长》中就讲到鲁国贵族看到乌龟长寿,便将乌龟视为灵物,为乌龟建了很奢华的屋子。乌龟在古代一直象征吉祥如意,甚至人们起名字时都带“龟”字。比如唐朝诗人杜甫有个好朋友叫李龟年,我们上学时都学过杜甫的那首《江南逢李龟年》。今天,乌龟的地位则一落千丈,带上了贬义色彩,出现了缩头乌龟、龟公之类的说法。
养乌龟在古代还有个作用,就是用来检测水质。据说古人打井后,多会在井里投放一只乌龟。如果乌龟活着,就说明水质安全;如果乌龟死了,就说明这水有问题,甚至可能是有人投毒。所以,乌龟在古代不光是宠物,还是水质检测员。抖音上有人直播在野外荒废的水井里下网,说老井里能捕上来乌龟。我当时看了还质疑,水井里哪来的乌龟?后来看到古人养乌龟的原因,我就恍然大悟了。也许那个人抓的乌龟,就是自己的祖辈投放的“水质检测员”,或者是它的后代。
17 古人最爱什么体育运动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古代也有休闲的体育运动,这一篇咱们就来介绍两种比较流行的项目。
第一个是投壶。投壶是古代士人阶层宴饮时常玩的一项游戏,也属于投掷类体育运动。投壶的基本玩法是在地面上立一个细身小口的高身壶,参与者离壶一定距离向壶内投掷弓箭,以投中多少和投中位置定胜负。投壶在古代也是一种社交礼仪,早期贵族在宴饮集会时要进行“射礼”,但射礼太危险,而且太费体力,慢慢就被投壶所取代。投壶于战国时就比较流行了,唐宋时更是普及成为全民运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第一集中,就上演了宋代大户宴饮时的投壶场面,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投壶这一运动的历史原貌。
投壶的具体规则是怎样的呢?不同时代的规则不尽相同,同一时代不同地区的规则也有区别。司马光是个投壶爱好者,看到社会上投壶玩法繁杂,就写了一部《投壶新格》来总结和规范投壶的规则。位高权重的司马光,居然会为一项体育运动写专著,可以看出古人并不是死板一块,也是爱生活、爱运动的。我们就以宋代为例,说说古代的投壶规则。
投壶用的壶,最初是光面的,晋朝时壶身上部多了两个壶耳,壶耳内也可投掷。宋代的投壶沿用了带壶耳的壶。投壶有多种得分方式。第一箭投入壶中,叫作“有初”,得分十算,也叫十筹。第二箭开始,连续投入的,叫作“连中”,得分五算。最后一箭投入壶中的,叫作“有终”,得分二十算。投壶一局一般投12支箭,全部投中称为“全壶”,如果一方“全壶”则立即胜利。投壶时,箭身前半段进入壶内,后半段倚在壶口边缘的,叫作“倚竿”。倚竿是很难操作的,多半是靠运气。在电视剧《知否》里,明兰投壶时最后一箭就是倚竿,还因此赢得了比赛。然而按照司马光的新标准,倚竿是不能得分的。因为司马光认为倚竿是靠运气,不合礼仪,所以不算分。司马光是《知否》同时期的人物,也许是新规还没有普及,否则明兰就赢不了了。还有比倚竿得分更高的“倒中”,即箭倒着进入壶中,这种操作极难,可以得分一百算。
说完了投壶,我们再介绍一下古代的足球。无须惊讶,从某种角度讲,中国还是“足球”的发源地呢!只是那时候还不叫足球,而叫“蹴鞠”。1958年7月,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阿维兰热博士来中国时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2005年,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布拉特还为足球起源地山东临淄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证书”。但古代的蹴鞠和现代足球的玩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蹴鞠在战国时代就有了,的确是起源于齐国都城临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淄博。到了汉代,已形成一整套的比赛规则:双方各六人,外加一个裁判,以踢进对方球门的次数定胜负。但那时的球门是地上挖的洞,而且是各六个球门,踢的球也是实心的。
宋代是我国蹴鞠发展的巅峰时代。双方队员可增加至16人,球门也变成了各一个,而且高度也变高了,差不多有今天篮球篮筐的高度。宋代蹴鞠还出现了新玩法,即表演性质的,看谁踢球踢得好看,看谁的动作高难,这有点像今天的踢毽子。这种非对抗性玩法在当时更受欢迎,因为它更符合我国古代“和为贵”的处世态度。
宋代蹴鞠已经开始职业化运营,有专业的球员,还有专门的蹴鞠社团,类似今天的足球俱乐部。当时最有名的蹴鞠社团叫“齐云社”。齐云社有自己的队歌,属于顶级豪门,在当时有资格举办全国联赛,并在全国各大城市都设有分社,以临安(杭州)的齐云社实力最为雄厚。齐云社中的社员在全国走穴,还要根据技术高低分成等级,最高级称校尉。如果是女社员,进入校尉级就称女校尉。看来我国自古就重视“女足”的发展。
千年前的宋代人竟如此热爱蹴鞠,甚至有了商业化运营的模样,真的让今人自愧不如。难怪今人会打趣:自从高俅离开之后,中国足球已经没落了八百年。
18 古人能活多少岁
很多人以为古人都很长寿,估计是觉得那时自然环境无污染,食品也都绿色安全,所以古人都很能活。网络上谈古人寿命的话题时,总会提到一个叫彭祖的人,生活在四千年前的上古时代,活了800岁。有一种合理的解释说当时采用的是“小花甲计岁法”,即60天为一年,这样计算的话,彭祖的800岁只相当于130岁。尽管130岁也是难以置信的,但至少人类努力一下还能接近。
那么一般情况下,古人能活多少岁呢?学者林万孝经过研究统计,在《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中给出的古人平均寿命是:先秦18岁,汉朝22岁,唐朝27岁,宋朝30岁,清朝33岁。杜甫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其实活过三十都不易。
为何会这么短?
首先,古代的婴幼儿夭折率非常高,拉低了平均寿命。乾隆皇帝17个儿子,有7个不到8岁就夭折了。皇家尚且如此,育婴条件欠佳的寻常百姓家,孩子的夭折率肯定更高了。夭折率一高,平均寿命就会低一大截。就像你家房子的面积是200平方米,隔壁老王家房子的面积是20平方米,你俩的人均住房面积就被拉低到110平方米!根据人口学的寇尔—德曼模型生命表,在平均寿命为30岁的社会情中,40%的人会在10岁前死亡。对于古人来说,10岁是一个槛儿,活过去了,后面的日子就细水长流了。不夭折的话,一般能活到四五十岁。陕西临潼新丰镇秦文化墓地的考古结果显示,在200例确定年龄的遗骸中,死于24~35岁壮年阶段的占39例,死于36~59岁中年阶段的占73例,还有29例活过了60岁。这座墓葬中不含未成年人,古代夭折的孩子一般是不和成人埋在一起的。
其次,即使古人好不容易活到了成年,也不一定能寿终正寝,还有好多考验等着他。比如频繁的战乱。像五胡乱华的魏晋时期、蒙古族人入主中原的宋末元初时期,还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晚清时期,都是我国古代人均寿命的低谷时期。另外,战乱和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也会使很多人饿死。
最后,还有一个影响寿命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医疗条件。在古代,看病是非常贵的,《红楼梦》里讲医生出诊一次要一两银子,相当于普通人近半个月的收入,这还不算药费。在古代,除了达官贵人等有钱人家,普通民众几乎看不起病。尽管古代也有慈善机构可以免费诊治疾病,但仅限于大城市,且作用有限。“小病靠扛,大病等死”,是中国古代的普遍医疗状况。小说《骆驼祥子》里,虎妞难产,祥子去请医生,却花不起诊费,最后只能看着虎妞死去。
在古代即使你有钱看得起医生,能不能治好也要看运气,因为那时医术普遍不高,“庸医杀人”的事经常出现。在没有现代医学(西医)前,疾病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得个流感都可能会死。现在很多很好治的病,在古代都是要命的,比如伤寒、疟疾、肺结核。肺结核在古代叫肺痨,有分析认为林黛玉就是得这个病死的。还有天花,死亡率极高,以至于清朝皇帝立储时都会考虑皇子是否已经熬过天花的考验。这种死亡率极高的病,在现代已经被根除消灭了。在古代,被狗咬了都会有生命危险,如伤口感染,一旦染上狂犬病,那更是必死无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普及现代医学,提高了人均寿命。一五计划时期,我们依靠苏联援助建立了华北制药厂,基本满足了青霉素和链霉素的需求。不要小看青霉素,这个在20世纪由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的抗菌素,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历史是发展的,时代是进步的。很多人羡慕古人的生活,但如果真让你穿越回去,没准儿都熬不过一年,得个感冒就一命呜呼了。所以,穿越之前,别忘了买点药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