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窃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月初六是个大晴天,正是黄道吉日。
对于宁泽来说,也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他与柳雪竹成亲的日子。一大早就被叫了起来,还微微有些迷糊。这样的日子当然不用去学堂上课,相反的,自己的一些学生,或许还会到来。由于是秀才与商户成亲,所以并没有打算邀请太多的人。本来在很多人眼里就有些奇怪了,自己再大肆宣扬,岂不是自找没趣。
这几天是比较忙的,虽然婚嫁礼仪之类的事情并不需要他亲自出面办理,但是毕竟是人生大事,更何况他对柳雪竹本就有感情,自然想要办得隆重一些。不过离经叛道的事情还做不出来,本想着来一场现代婚礼,想了一下,自然是不成的。很多想法,还是留到以后再说吧。
柳记的生意越来越好,从阿贵的表情就能看出来。如今他被宁泽安排到柳记,时常带回来的消息也能够让宁泽做一个整体而准确的判断,虽然是与柳仲才合伙,但毕竟自己是大头,总得多费一些心思才对。
关于柳记以后的方向发展,他脑子里也时常在谋划,到底是仅仅只作为一个自己事业的开端,还是其他,他都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剩下的,就是在以后的时间里逐渐去实现了。
到得上午九点左右的时候,队伍就开始出发了。
前方是手持花瓶、花烛、香球、妆合、照台、裙箱、衣匣、百结、青凉伞等各类物品的人,中间是官私**乘马,还有乐官鼓吹,后面四人抬着迎花轿,前往柳家,迎亲。
一群人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柳家早已备好了酒礼款待,散花红、银碟、利市钱之类,而后才是乐官作乐催妆登车。值得一提的是,期间竟然还有茶酒司互念诗词,若是女方久未出阁,亦要作诗词催促。
柳雪竹一身大红衣服,头戴金钗,额贴花黄,盖上了鲜红盖头,进了轿子。珠儿紧跟在一旁,随时伺候着。
仪朝的婚嫁礼仪十分繁琐,到得宁家之后,又不能立刻进门,又有乐官、**、抬轿、鼓吹之人,拦门要钱,同后世的索要红包相差不大。
一整套流程下来,宁泽只感觉身心疲惫,之前的兴奋早已经被消磨得七七八八。
由于并未广发喜帖,加上宁大海的人缘也就一般般,所以预备的酒席并不多,也就十来桌的样子。
可是谁也没想到,来的人会如此之多。彼时的宁家庄,庄内庄外都挤满了人,不论四邻的农户,抑或是江宁城中的商户,更有一些士林学子,竟是不请自来。
宁泽此时才发现,自己的名头在江宁竟是到了如此地步。其实这也不怪他,商户基本上都是宁泽学堂里学生的父母亲族,至于农户,基本上也是有感于他在江宁县试之上做了一首《锄禾》,引得百姓对于这个传言中小地主出身的才子身份十分爱戴。
看着来的人,他有百分之八十连照面都没打过,但此时此刻,既然是大喜的日子,能有如此多的人来捧场,心中还是有些得意的。
当然,其中或许也有借此机会蹭吃蹭喝的,但毕竟是少数,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也不会去计较此事。
他怎么也没想过,... -->>
十月初六是个大晴天,正是黄道吉日。
对于宁泽来说,也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他与柳雪竹成亲的日子。一大早就被叫了起来,还微微有些迷糊。这样的日子当然不用去学堂上课,相反的,自己的一些学生,或许还会到来。由于是秀才与商户成亲,所以并没有打算邀请太多的人。本来在很多人眼里就有些奇怪了,自己再大肆宣扬,岂不是自找没趣。
这几天是比较忙的,虽然婚嫁礼仪之类的事情并不需要他亲自出面办理,但是毕竟是人生大事,更何况他对柳雪竹本就有感情,自然想要办得隆重一些。不过离经叛道的事情还做不出来,本想着来一场现代婚礼,想了一下,自然是不成的。很多想法,还是留到以后再说吧。
柳记的生意越来越好,从阿贵的表情就能看出来。如今他被宁泽安排到柳记,时常带回来的消息也能够让宁泽做一个整体而准确的判断,虽然是与柳仲才合伙,但毕竟自己是大头,总得多费一些心思才对。
关于柳记以后的方向发展,他脑子里也时常在谋划,到底是仅仅只作为一个自己事业的开端,还是其他,他都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剩下的,就是在以后的时间里逐渐去实现了。
到得上午九点左右的时候,队伍就开始出发了。
前方是手持花瓶、花烛、香球、妆合、照台、裙箱、衣匣、百结、青凉伞等各类物品的人,中间是官私**乘马,还有乐官鼓吹,后面四人抬着迎花轿,前往柳家,迎亲。
一群人欢天喜地,敲锣打鼓,柳家早已备好了酒礼款待,散花红、银碟、利市钱之类,而后才是乐官作乐催妆登车。值得一提的是,期间竟然还有茶酒司互念诗词,若是女方久未出阁,亦要作诗词催促。
柳雪竹一身大红衣服,头戴金钗,额贴花黄,盖上了鲜红盖头,进了轿子。珠儿紧跟在一旁,随时伺候着。
仪朝的婚嫁礼仪十分繁琐,到得宁家之后,又不能立刻进门,又有乐官、**、抬轿、鼓吹之人,拦门要钱,同后世的索要红包相差不大。
一整套流程下来,宁泽只感觉身心疲惫,之前的兴奋早已经被消磨得七七八八。
由于并未广发喜帖,加上宁大海的人缘也就一般般,所以预备的酒席并不多,也就十来桌的样子。
可是谁也没想到,来的人会如此之多。彼时的宁家庄,庄内庄外都挤满了人,不论四邻的农户,抑或是江宁城中的商户,更有一些士林学子,竟是不请自来。
宁泽此时才发现,自己的名头在江宁竟是到了如此地步。其实这也不怪他,商户基本上都是宁泽学堂里学生的父母亲族,至于农户,基本上也是有感于他在江宁县试之上做了一首《锄禾》,引得百姓对于这个传言中小地主出身的才子身份十分爱戴。
看着来的人,他有百分之八十连照面都没打过,但此时此刻,既然是大喜的日子,能有如此多的人来捧场,心中还是有些得意的。
当然,其中或许也有借此机会蹭吃蹭喝的,但毕竟是少数,在这样的日子里,他也不会去计较此事。
他怎么也没想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