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重生明末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随着东林党被赶出京城,朱由校的心情很好,因为再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苍蝇在他耳边乱叫了。
同时孙承宗也加入了汉皇党,与东林党彻底割裂。
孙承宗本身就和东林党的那些贪官污吏不相为谋,随着朱由校的一番反腐,东林党的很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这也让孙承宗抛弃了东林党,而汉皇党这个时候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口号,加上严格的党内制度,也获得了孙承宗的认可。
历史上天启皇帝死后崇祯登基,数次想让孙承宗出山。不过孙承宗却一次次的拒绝,绝非是不想为国出力,而是知道他出山也无济于事,还会沦为东林党攫取国家利益的执行者,到时候不仅无法为国效力,还会给自己惹来灾祸。
当然孙承宗不愿意干,不代表别人不愿意干,所以圆嘟嘟就上位了。
因为平靖辽东,孙承宗已经是大明的顶级封疆大吏,不仅封了爵位,此时还是东北总督,还是帝师。
东林党被驱逐殆尽并没有引发太强烈的舆论风波,因为东林党本身的名气就已经臭气熏天了。
大规模的腐败被查,老百姓也不是眼瞎。江南地区的那些士族就算是你再怎么颠倒黑白,也无济于事。
这块烂招牌,江南士族也已经抛弃了,准备换个马甲。
方从哲托沈潅送来的书,朱由校接收到了。对于这位阁老的赠书,朱由校还是高兴的。移驾到养心殿专心了看了几天书。
这本《淮南子》里面。还有沈潅做出的注释和心得。朱由校看完之后。只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集百家学术,里面有‘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以及各种论证其理的事例,看完之后朱由校只感觉大受启发。
朱由校也发现,自己发展财团的路还是走得有点歪了,不过纠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接下来把财团改为国企就可以了,而此时朱由校对财团的掌控力还是很强的。尽早转型阻力并不算大。
之所以说路线走歪了,主要是资本主义这个路线,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并不是一个一个很有利的事情。
或者说,先行者容易出事。
要说世界上资本主义最先达到资本主义革命界点的国家,那必然就是中国的明代,比英国人的资本革命还要早。
但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明王朝没有经验,所以倾覆,被商人阶级挖倒了国家的墙角。
英国人率先完成资本革命是没错,但是英国其后经理了两次世界大战。最后国力衰弱,沦为世界二流国家。
同样也是前车之鉴。
后世的中国为何能快速追赶?这就是后发优势。
好在朱由校作为一个穿越者。看过的教训足够多。明王朝被资本灭亡,英国人的日不落帝国被犹太资本玩残,而穿越前身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同样也被犹太资本玩得国力衰弱,无力制衡中国崛起。
由此可见,为了私利而罔顾国家利益的资本家,危害性是何其猛烈。
如果日后皇家财团也变成一个为了私利的资本势力,那么所爆发出的危害性,也绝对会使大明陷入巨大的危机。
此时朱由校不过是用一剂毒药,来以毒攻毒罢了。当然药基本上都带毒,用得好了就是良药,用不好就是毒药,只不过看其剂量。
如果财团能转型为国家资本,倒也不失为一剂良药。
皇家资本国有化之后,若是朱由校手下的那群打工仔又开始挖国家墙角,那么国有资本也会不断衰亡,这也是其弱点所在。
绕来绕去,实际上又绕回了吏治问题。如果一个皇帝足够聪明,也足够勤奋,治吏实际上是很容易的。
但若是碰上脑子不够灵活,或者没有什么文化的皇帝,又偷懒不爱管事的,那么国家吏治很快就会松懈下去,从而被官僚阶级狂挖墙脚。若是墙脚够厚,那还能挖个几十年上百年。
就如同大明前中期,社会风气朴素,那些商人崛起后挖国家墙角也挖了不少年头,才把墙脚挖倒。
但挖墙脚的势头一旦形成,平庸的皇帝是无力扭转局面的,只能看着一个帝国一步步的迈向灭亡。
“这世间果然没有永恒的帝国。”朱由校最终领悟到的只有这个道理,一个帝国既然无法永恒,那么什么才是相对永恒的?
思来想去,只剩下文明二字。
相比永恒的帝国,永恒的文明更加靠谱。
要想塑造一个长盛不衰的文明,这一点古代圣贤已经做得很好了。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开化程度最高的民族,即便跌入历史的冰点,但深厚的文化却让中国依旧可以重新崛起。
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朱家王朝是否千秋万代,显然也不会去强求。正所谓三代积德而王,朱家王朝能否延续,主要还是看能否积德。
朱由校若能力挽狂澜,救大厦之将倾,保全天下百姓,自是有大功德,朱家王朝自可继续延续。后面能否继续延续,就看后面的皇帝能否继续行善积德了。朱由校也只能在教育皇长子的时候多花点功夫,让他懂得这些道理。
除了救大厦之将倾,若能兴教育、开民智,强盛中华文明,让中华文明‘千秋万代’才也是大功德。
朱由校觉得,自己应该修正一下对外扩张政策了。
对外扩张是要继续进行的,但是对待土著的时候,不能太过残暴不仁,免得损了阴德。
西班牙人、英国人在殖民全球的时候,都是不积阴德,最终又如何?
昔日秦王朝灭六国。成吉思汗横扫亚欧。结果又如何?
德行不备。即便地域广袤,最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并不是长久之道。大明要想外部扩张,掠夺手段要尽量温和一些。
而且大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业,大明有足够多的商品可以进行贸易,完全不需要靠武力你去粗暴掠夺,通过商品出口就可以赚取到外部资源。不需要像英国人那样,靠卖鸦片来维持贸易。>
随着东林党被赶出京城,朱由校的心情很好,因为再也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苍蝇在他耳边乱叫了。
同时孙承宗也加入了汉皇党,与东林党彻底割裂。
孙承宗本身就和东林党的那些贪官污吏不相为谋,随着朱由校的一番反腐,东林党的很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这也让孙承宗抛弃了东林党,而汉皇党这个时候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口号,加上严格的党内制度,也获得了孙承宗的认可。
历史上天启皇帝死后崇祯登基,数次想让孙承宗出山。不过孙承宗却一次次的拒绝,绝非是不想为国出力,而是知道他出山也无济于事,还会沦为东林党攫取国家利益的执行者,到时候不仅无法为国效力,还会给自己惹来灾祸。
当然孙承宗不愿意干,不代表别人不愿意干,所以圆嘟嘟就上位了。
因为平靖辽东,孙承宗已经是大明的顶级封疆大吏,不仅封了爵位,此时还是东北总督,还是帝师。
东林党被驱逐殆尽并没有引发太强烈的舆论风波,因为东林党本身的名气就已经臭气熏天了。
大规模的腐败被查,老百姓也不是眼瞎。江南地区的那些士族就算是你再怎么颠倒黑白,也无济于事。
这块烂招牌,江南士族也已经抛弃了,准备换个马甲。
方从哲托沈潅送来的书,朱由校接收到了。对于这位阁老的赠书,朱由校还是高兴的。移驾到养心殿专心了看了几天书。
这本《淮南子》里面。还有沈潅做出的注释和心得。朱由校看完之后。只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集百家学术,里面有‘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方法论’,以及各种论证其理的事例,看完之后朱由校只感觉大受启发。
朱由校也发现,自己发展财团的路还是走得有点歪了,不过纠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接下来把财团改为国企就可以了,而此时朱由校对财团的掌控力还是很强的。尽早转型阻力并不算大。
之所以说路线走歪了,主要是资本主义这个路线,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并不是一个一个很有利的事情。
或者说,先行者容易出事。
要说世界上资本主义最先达到资本主义革命界点的国家,那必然就是中国的明代,比英国人的资本革命还要早。
但所谓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明王朝没有经验,所以倾覆,被商人阶级挖倒了国家的墙角。
英国人率先完成资本革命是没错,但是英国其后经理了两次世界大战。最后国力衰弱,沦为世界二流国家。
同样也是前车之鉴。
后世的中国为何能快速追赶?这就是后发优势。
好在朱由校作为一个穿越者。看过的教训足够多。明王朝被资本灭亡,英国人的日不落帝国被犹太资本玩残,而穿越前身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同样也被犹太资本玩得国力衰弱,无力制衡中国崛起。
由此可见,为了私利而罔顾国家利益的资本家,危害性是何其猛烈。
如果日后皇家财团也变成一个为了私利的资本势力,那么所爆发出的危害性,也绝对会使大明陷入巨大的危机。
此时朱由校不过是用一剂毒药,来以毒攻毒罢了。当然药基本上都带毒,用得好了就是良药,用不好就是毒药,只不过看其剂量。
如果财团能转型为国家资本,倒也不失为一剂良药。
皇家资本国有化之后,若是朱由校手下的那群打工仔又开始挖国家墙角,那么国有资本也会不断衰亡,这也是其弱点所在。
绕来绕去,实际上又绕回了吏治问题。如果一个皇帝足够聪明,也足够勤奋,治吏实际上是很容易的。
但若是碰上脑子不够灵活,或者没有什么文化的皇帝,又偷懒不爱管事的,那么国家吏治很快就会松懈下去,从而被官僚阶级狂挖墙脚。若是墙脚够厚,那还能挖个几十年上百年。
就如同大明前中期,社会风气朴素,那些商人崛起后挖国家墙角也挖了不少年头,才把墙脚挖倒。
但挖墙脚的势头一旦形成,平庸的皇帝是无力扭转局面的,只能看着一个帝国一步步的迈向灭亡。
“这世间果然没有永恒的帝国。”朱由校最终领悟到的只有这个道理,一个帝国既然无法永恒,那么什么才是相对永恒的?
思来想去,只剩下文明二字。
相比永恒的帝国,永恒的文明更加靠谱。
要想塑造一个长盛不衰的文明,这一点古代圣贤已经做得很好了。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开化程度最高的民族,即便跌入历史的冰点,但深厚的文化却让中国依旧可以重新崛起。
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朱家王朝是否千秋万代,显然也不会去强求。正所谓三代积德而王,朱家王朝能否延续,主要还是看能否积德。
朱由校若能力挽狂澜,救大厦之将倾,保全天下百姓,自是有大功德,朱家王朝自可继续延续。后面能否继续延续,就看后面的皇帝能否继续行善积德了。朱由校也只能在教育皇长子的时候多花点功夫,让他懂得这些道理。
除了救大厦之将倾,若能兴教育、开民智,强盛中华文明,让中华文明‘千秋万代’才也是大功德。
朱由校觉得,自己应该修正一下对外扩张政策了。
对外扩张是要继续进行的,但是对待土著的时候,不能太过残暴不仁,免得损了阴德。
西班牙人、英国人在殖民全球的时候,都是不积阴德,最终又如何?
昔日秦王朝灭六国。成吉思汗横扫亚欧。结果又如何?
德行不备。即便地域广袤,最终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并不是长久之道。大明要想外部扩张,掠夺手段要尽量温和一些。
而且大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业,大明有足够多的商品可以进行贸易,完全不需要靠武力你去粗暴掠夺,通过商品出口就可以赚取到外部资源。不需要像英国人那样,靠卖鸦片来维持贸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