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日月当空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河南巡抚邱兆麟没有见过崇祯皇帝什么样,所以自然也很难猜测皇帝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儒臣,向来秉承君忧臣辱、君辱臣死等道德信条的邱兆麟,没有多想,也没有多问,接到圣旨之后,就与河南总兵、洛阳人许鼎臣一起,议定了移驻洛阳的有关事宜。
先派出参将陈永福带两千兵马,前去洛阳城寻址立营,同时命令副总兵王绍禹率军三千继续留守开封,邱兆麟与许鼎臣则带领其余所部人马,择日出发。
洛阳与开封都是中州古都,战略位置皆十分重要,很难说谁比谁更应该留下重兵防守。
历史上,李自成先后几次围攻开封,都没有打下来,其中一次围攻开封的时候,还被陈永福指挥手下用硬弓强弩射瞎了一只眼睛,让李自成对开封守城军民恨之入骨,最后围攻开封城的那一次,不仅挖了黄河大堤,以水攻城,而且最后城破之日,还大肆屠城数日。
为什么李自成非要打下开封不可呢?原因就是开封地处中原之中,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也不管是东征,还是西讨,开封城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存在。
即便是崇祯十六年拿下了整个陕西,以及除了开封以外的整个河南,打不下开封城,他也不敢放心北上。
尽管开封城如此重要,但与洛阳相比,还是稍有不如。
因为历史上开封的陷落,起因就在洛阳没有守住,只要守住了洛阳,明末的农民军想要进入河南,从此龙归大海鸟入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从潼关往东只有一条道,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崤函古道,形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也是陕西进入中原的惟一条坦途,因为潼关的北面是湍急的黄河,潼关的南面则是连绵的高山,而且这片作为秦岭余脉的高山,一直向东、向南绵延的当时湖广北部。
所以只要守住了潼关,守住了洛阳,开封就是稳如泰山。
而一旦失去了潼关和洛阳,开封城再怎么坚固,也迟早都要陷落,而开封一旦陷落,过河往北去京师,就是一片坦途,再无险关要隘可守。
这个道理崇祯皇帝懂,邱兆麟、许鼎臣等人当然也能明白,如果他们知道将来的陕西会乱成什么样的话。
就在山西巡抚张晓、陕西巡抚洪承畴、河南巡抚邱兆麟,忙着落实崇祯皇帝给他们的旨意的时候,七月的京师,又一次迎来了群英荟萃的景况。
如果说四月份的科举会试,是士林之中三年一度的盛事,那么这一次的武举会试,则是武林之中六年才一度的盛事。
当然了,古代的武举会试,并不是像后世武侠小说中写的武林大会那样热闹和玄乎,甚至也根本就不是什么各路侠客英豪比武论剑的武林大会。
古代的武举会试,与科举取士一样,就只是一场接着场的考试选拔而已,不过考的不是八股文与策论,考的是兵法与武艺,而所考的兵法也很简单,就是一段默写和几篇填空。
这次的兵法考试更简单,直接划定了范围,就是茅元仪的《武备志》之中收录的兵法名篇《孙子兵法》什么的。
武举考试的重点,当然... -->>
河南巡抚邱兆麟没有见过崇祯皇帝什么样,所以自然也很难猜测皇帝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但是作为一个传统的儒臣,向来秉承君忧臣辱、君辱臣死等道德信条的邱兆麟,没有多想,也没有多问,接到圣旨之后,就与河南总兵、洛阳人许鼎臣一起,议定了移驻洛阳的有关事宜。
先派出参将陈永福带两千兵马,前去洛阳城寻址立营,同时命令副总兵王绍禹率军三千继续留守开封,邱兆麟与许鼎臣则带领其余所部人马,择日出发。
洛阳与开封都是中州古都,战略位置皆十分重要,很难说谁比谁更应该留下重兵防守。
历史上,李自成先后几次围攻开封,都没有打下来,其中一次围攻开封的时候,还被陈永福指挥手下用硬弓强弩射瞎了一只眼睛,让李自成对开封守城军民恨之入骨,最后围攻开封城的那一次,不仅挖了黄河大堤,以水攻城,而且最后城破之日,还大肆屠城数日。
为什么李自成非要打下开封不可呢?原因就是开封地处中原之中,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也不管是东征,还是西讨,开封城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存在。
即便是崇祯十六年拿下了整个陕西,以及除了开封以外的整个河南,打不下开封城,他也不敢放心北上。
尽管开封城如此重要,但与洛阳相比,还是稍有不如。
因为历史上开封的陷落,起因就在洛阳没有守住,只要守住了洛阳,明末的农民军想要进入河南,从此龙归大海鸟入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为从潼关往东只有一条道,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崤函古道,形势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也是陕西进入中原的惟一条坦途,因为潼关的北面是湍急的黄河,潼关的南面则是连绵的高山,而且这片作为秦岭余脉的高山,一直向东、向南绵延的当时湖广北部。
所以只要守住了潼关,守住了洛阳,开封就是稳如泰山。
而一旦失去了潼关和洛阳,开封城再怎么坚固,也迟早都要陷落,而开封一旦陷落,过河往北去京师,就是一片坦途,再无险关要隘可守。
这个道理崇祯皇帝懂,邱兆麟、许鼎臣等人当然也能明白,如果他们知道将来的陕西会乱成什么样的话。
就在山西巡抚张晓、陕西巡抚洪承畴、河南巡抚邱兆麟,忙着落实崇祯皇帝给他们的旨意的时候,七月的京师,又一次迎来了群英荟萃的景况。
如果说四月份的科举会试,是士林之中三年一度的盛事,那么这一次的武举会试,则是武林之中六年才一度的盛事。
当然了,古代的武举会试,并不是像后世武侠小说中写的武林大会那样热闹和玄乎,甚至也根本就不是什么各路侠客英豪比武论剑的武林大会。
古代的武举会试,与科举取士一样,就只是一场接着场的考试选拔而已,不过考的不是八股文与策论,考的是兵法与武艺,而所考的兵法也很简单,就是一段默写和几篇填空。
这次的兵法考试更简单,直接划定了范围,就是茅元仪的《武备志》之中收录的兵法名篇《孙子兵法》什么的。
武举考试的重点,当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