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民国之我不是文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难得的晴天,曹元岸抽空去了趟“点金银行”一行,去拜访一下陈先生,商讨一下在兴隆报社隔壁一条街上,租凭印刷所厂房的事情。现在兴隆报社总共37人,比之前的十多人扩充了将近三倍,一楼印刷室里面的机器也只能放个四台,有18名印刷工人,显然已经不够用了,如果能将厂房租下来,一楼也可以改成办公室,这样兴隆报社的规模又扩大了一点。
在上海,主要还是以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这三家最为出名,一般是出版教育书籍,当然也有自己的报纸,杂志等。其次在上海也有人创办了《申报》,《沪报》这种,本地的报纸,抢占了大部分的报纸市场,申报是1972年一个英国人创立的,一天一刊,星期天停刊休息一天,而沪报则是正儿八经的上海人创立的,是一个名叫康洋的留学生,成立于1912年。
因为上海被称为“沪”或者“申”,于是这两报纸就以这两个字命名,两家报纸由不同的机构刊载,并无关联。唯一区别的就是申报的发行量能达到两万份,而沪报只有一万四。
除了这两份报纸,上海还流有其他地方报纸,比如《大公报》这些,销量也有一万份左右,属于一流报纸。
剩下的就是上海本地小型报社出版的报纸,比如《大江报》(严不闻没来之前发行量1800-3000),《民国日报》(发行量4000-5000,主要用于机关内),《时事新报》(发行量1000-2000),《字林西报》(发行量6000-7000,主要是刊登中外关系,中国政局,和其他国家的事情)等。
大江报作为一份融合了时政,八卦,小说,诗词的报纸,能有2000左右的发行,已经算是这类报纸中发展的比较不错的了,只要是你想看的内容上面都有,不过这也是别人诟病它的一点。想看时政的知识分子,总觉得后面刊登的八卦太丢面子,想看八卦的闲人,有什么心思看时政?不专注一个市场,导致客户流失量还是挺大的。
就好比现在来说,大多数人认为《大江报》只是个小说报纸,如果《倚天屠龙记》连载结束了,八千多销量立马会降到原来的水准,估计连原来的水准都不如,因为这段时间的小说连载已经将原先喜欢看时政,八卦这些的读者给抛弃了。这就是接下来《大江报》需要面临的问题,严不闻早就看到这一点,估计曹元岸也看得通透,于是严不闻也就不越俎代庖。
点金银行一行距离兴隆报社大约两公里左右,距离陈公馆大约三公里,上下班都有专门的司机开车送陈先生和陈太太上班,陈先生在一行看着,陈太太则去二行。陈先生一般就坐在办公室里面看看账目,时不时的还会想起死去的女儿,认为后继无人,自己的家业无人继承,有点愁苦。
“曹先生来了。”有人敲门告诉陈先生一声,陈先生连忙让他把曹元岸带进来。
曹元岸才进来就道喜:“陈先生,恭喜,恭喜,现阶段《大江报》销量已经快要突破到一万,快要成为上海的一流报纸了,这还是托了不闻的福啊。”
曹元岸跟着陈先生在办公室里面随便找个椅子坐下。
陈先生点头道:“元岸,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主要还是不闻的小说写得好,当初只是随便看了一眼觉得不错,就拿过来刊登,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为我们报社的主要盈利方式,到昨天为止,那本小说带动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七万了。”曹元岸接着道,也不邀功,将功劳全部推给严不闻,显得十分豁达。
陈先生笑道:“前几天我就知道报纸的销量上涨,原来还打算去祝贺一下,之后怕你们忙,就把这件事忘了,这两天才打算去,你就过来了,正好,我就不跑一趟了。只是不闻这小说真这么好,能带动这么高的销量,确实有点惊叹。”
陈先生打算把女儿嫁给他之前,也是彻彻底底了解过严不闻的,当初他父母双亡,高中上完后上不了大学,于是陈先生就想让严不闻入赘到他家来,那时候看到女儿还小,于是给了严不闻一点钱让他留个学回来,到时候说出去自己女婿是洋博士,也有面子。写小说的才能或许是有的,但陈先生也没想到严不闻写的小说这么受欢迎,而且根据这几天的了解,在上海,甚至很多人认为“庸生”是下一代的南派宗师。
曹元岸道:“可喜可贺,只要有不闻在,我们报社销量肯定与日俱增,到时候超越《沪报》,《申报》也不是不可能。”
对,只要严不闻一直在报社写小说,再加以广告,让“... -->>
难得的晴天,曹元岸抽空去了趟“点金银行”一行,去拜访一下陈先生,商讨一下在兴隆报社隔壁一条街上,租凭印刷所厂房的事情。现在兴隆报社总共37人,比之前的十多人扩充了将近三倍,一楼印刷室里面的机器也只能放个四台,有18名印刷工人,显然已经不够用了,如果能将厂房租下来,一楼也可以改成办公室,这样兴隆报社的规模又扩大了一点。
在上海,主要还是以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这三家最为出名,一般是出版教育书籍,当然也有自己的报纸,杂志等。其次在上海也有人创办了《申报》,《沪报》这种,本地的报纸,抢占了大部分的报纸市场,申报是1972年一个英国人创立的,一天一刊,星期天停刊休息一天,而沪报则是正儿八经的上海人创立的,是一个名叫康洋的留学生,成立于1912年。
因为上海被称为“沪”或者“申”,于是这两报纸就以这两个字命名,两家报纸由不同的机构刊载,并无关联。唯一区别的就是申报的发行量能达到两万份,而沪报只有一万四。
除了这两份报纸,上海还流有其他地方报纸,比如《大公报》这些,销量也有一万份左右,属于一流报纸。
剩下的就是上海本地小型报社出版的报纸,比如《大江报》(严不闻没来之前发行量1800-3000),《民国日报》(发行量4000-5000,主要用于机关内),《时事新报》(发行量1000-2000),《字林西报》(发行量6000-7000,主要是刊登中外关系,中国政局,和其他国家的事情)等。
大江报作为一份融合了时政,八卦,小说,诗词的报纸,能有2000左右的发行,已经算是这类报纸中发展的比较不错的了,只要是你想看的内容上面都有,不过这也是别人诟病它的一点。想看时政的知识分子,总觉得后面刊登的八卦太丢面子,想看八卦的闲人,有什么心思看时政?不专注一个市场,导致客户流失量还是挺大的。
就好比现在来说,大多数人认为《大江报》只是个小说报纸,如果《倚天屠龙记》连载结束了,八千多销量立马会降到原来的水准,估计连原来的水准都不如,因为这段时间的小说连载已经将原先喜欢看时政,八卦这些的读者给抛弃了。这就是接下来《大江报》需要面临的问题,严不闻早就看到这一点,估计曹元岸也看得通透,于是严不闻也就不越俎代庖。
点金银行一行距离兴隆报社大约两公里左右,距离陈公馆大约三公里,上下班都有专门的司机开车送陈先生和陈太太上班,陈先生在一行看着,陈太太则去二行。陈先生一般就坐在办公室里面看看账目,时不时的还会想起死去的女儿,认为后继无人,自己的家业无人继承,有点愁苦。
“曹先生来了。”有人敲门告诉陈先生一声,陈先生连忙让他把曹元岸带进来。
曹元岸才进来就道喜:“陈先生,恭喜,恭喜,现阶段《大江报》销量已经快要突破到一万,快要成为上海的一流报纸了,这还是托了不闻的福啊。”
曹元岸跟着陈先生在办公室里面随便找个椅子坐下。
陈先生点头道:“元岸,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主要还是不闻的小说写得好,当初只是随便看了一眼觉得不错,就拿过来刊登,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为我们报社的主要盈利方式,到昨天为止,那本小说带动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七万了。”曹元岸接着道,也不邀功,将功劳全部推给严不闻,显得十分豁达。
陈先生笑道:“前几天我就知道报纸的销量上涨,原来还打算去祝贺一下,之后怕你们忙,就把这件事忘了,这两天才打算去,你就过来了,正好,我就不跑一趟了。只是不闻这小说真这么好,能带动这么高的销量,确实有点惊叹。”
陈先生打算把女儿嫁给他之前,也是彻彻底底了解过严不闻的,当初他父母双亡,高中上完后上不了大学,于是陈先生就想让严不闻入赘到他家来,那时候看到女儿还小,于是给了严不闻一点钱让他留个学回来,到时候说出去自己女婿是洋博士,也有面子。写小说的才能或许是有的,但陈先生也没想到严不闻写的小说这么受欢迎,而且根据这几天的了解,在上海,甚至很多人认为“庸生”是下一代的南派宗师。
曹元岸道:“可喜可贺,只要有不闻在,我们报社销量肯定与日俱增,到时候超越《沪报》,《申报》也不是不可能。”
对,只要严不闻一直在报社写小说,再加以广告,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