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世界未解之谜(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原”则是错误的。诸葛亮说:“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正是按照这个分进合击的钳形攻势,才使刘备失去了惟一可以问鼎中原的战机。它颠倒了主力和偏师的关系,棋差一招,前功尽弃。
西蜀一系列的败仗,都和固守这过时的战略有关:
秦川原来的确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富庶殷实,但汉献帝东迁之后,这里已“十室九空”,经济凋敝,不足以支持刘备逐鹿中原,战略地位已不重要。而刘备根据这一战略,偏偏率重兵战于秦川,稽延了时日,得不偿失。
而荆州“沃野千里”,上通宛洛,下控江吴,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是腹地狭窄,处境孤悬,必须重兵据守。偏偏是此地蜀国兵力不足,骄傲自大的关羽打了几个胜仗之后,竟倾巢北上,致使后路空虚,被东吴来个“瓮中捉鳖”,关羽被杀,荆州又失。而上庸、江州的蜀兵却未能前来增援。
关羽为何失了荆州?
刘备为何败于夷陵?
马谡为何失了街亭?
都和诸葛亮未能洞悉秦川、宛洛的形势有关,都和他轻重倒置的布局有关。
(2)“失街亭”专断拒谏之误。
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兴兵北伐,试图统一中国。诸葛亮以马谡为前锋,率25000名精兵守街亭,而马谡却不遵循诸葛亮的正确部署,又不采纳王平的苦苦劝谏,弃城不守,舍水上山,结果被魏军围山断水,沿山放火,造成街亭失守,一出祁山失败了。事后诸葛亮自贬三等,并下令处死马谡。诸葛亮自责为“用人不当”。其实,街亭失守的根本原因,在于诸葛亮的专断拒谏。表现在对行军打仗和选派将领两方面:
如,一出祁山前,魏延曾提出建议:“夏侯懋年少,怯而无谋,请让我带兵五千从褒中出,沿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出十日,可达长安,夏侯懋闻说我军到,必会弃城而逃,当地军粮尚足,等他们再派兵来,得二十日,那时你带着大军,也可从斜谷到达,一举而咸阳之西可定。”这本是一条上策,但诸葛亮不予采纳,谨守“安从坦道,万全无虞”的教条。让10万大军在崇山峻岭中缓慢前行。
又如,在选派将领时,大家都推举魏延、吴壹等人担任先锋,诸葛亮也不采纳,偏偏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导致街亭失守。
(3)选贤任能之误。
刘备在时,人才辈出,各展其能。法正、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简雍、李严……要文有文,要武有武,独当一面,光彩照人。
而在诸葛亮时期,就有些众星寥落,孤月独明了。他用人方面的问题,表现在:
其一,不能宽容雄才隽士。
如李严、廖光、刘封等人,都很有才干。只要使用得当,都可以建功于后世的。但是诸葛亮对他们求全责备。他们偶有过失,便被诸葛亮或贬为平民,或置之“闲散”,或流放,使他们的才能不能发挥出来。
其二,不善于发挥部下特长。
如马谡、魏延等人,都各有特长。马谡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将才,自幼熟读兵法,曾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著名策略。他本是谋略之士,而把他用为战将就不相当了。而魏延则是刘备亲自提拔的屡建战功的将才,对领兵布阵都能独当一面。诸葛亮却总是排斥他。
其三,不重视培养接班人才。
刘备死后,诸葛亮事必亲躬,罚必亲理,出将入相,独立苦苦支撑大局,这样势必压抑了人才的成长。他培养的蒋琬、费祎等接班人,因为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就难以担当大任了。所以,一旦诸葛亮撒手西归,就后继无人,蜀汉也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这些缺点,还需要继续考证。但是,即或是他存在这些问题,也是瑕不掩瑜,他的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崇高的尽职精神、过人的智慧是永远为后人所钦佩的。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在陕西省乾县西北80千米处的梁山上,埋葬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的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墓道两旁耸立着一排排高大的石人石马,十分壮观。然而,作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女皇帝,其高达6.3米的巨型墓碑上,却一个字也没有,这是武则天临死前在遗嘱里亲自交代的,后人称它为“无字碑”。
一位堂堂皇皇的武则天,为什么死后只树碑而不立传?1000多年来,人们纷纷猜测,莫衷一是,至今仍成为一个未解开的谜。
有人说,武则天在位21年间,做了不少好事,立下了丰功伟绩,例如重用人才,重视教育,奖励生产等。她亲自下令规定,凡是积极开荒种田,发展耕地,提高产量,家家有余粮的地方,当地的地方官要受到嘉奖。如果生产搞不好,百姓生活不安定,年终考核时地方官要被解除职务。
武则天还破格提拔一大批人才,鼓励下面向上级推荐人才,并在京城里设立检举箱、意见箱,让群众反映情况,举报贪官污吏,并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此外,她还对手中掌握有权势的豪门贵族进行限制与打击,使政治开明。因此,她的功劳很大,一时很难用文字来表述她的丰功伟绩。
有的人说,武则天在位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打击豪门贵族,却也在自己身边拉拢了一批新的官僚,形成了新的特权集团,他们排斥异己,滥用权力,培植党羽。这样,便给奸臣以可乘之机,利用机会诬告人,动不动就给忠臣好人扣上“谋反”的罪名,并设立残酷的刑法,实行恐怖政策。这样一来,尽管武则天个人的权力大大加强了,可却造成了许多冤案惨案,错杀了许多人,甚至株连几家,一次杀死1000多人。于是,武则天在临死前,感到不得人心,怕后人唾骂,只好立无字碑了。
有的人以为,武则天当皇帝以后,特别是到了晚年,生活奢侈浪费十分严重,大肆挥霍国家财产,大建寺院与享乐场所,使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政治也日益腐败,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所以死后无脸为自己撰文立传。
有的人认为,武则天一生有功也有过,功劳很大,而罪恶也很多,一时很难作出恰当的评价,只好让碑文空着,让后人去下结论。
还有人认为,武则天作为女皇帝,死后不给自己留碑文,是一种谦虚的表现,有“自知之明”。
以上这些都是后人的种种猜测而已,无字碑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或者这些说法全都不正确,而可能还有另外的含义?这一切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闯王李自成的结局
李自成因一念之差,轻信吴三桂的诺言,从山海关撤兵回京。导致吴三桂引狼入室,携清兵数十万攻破北京城。李自成立足未稳,即遭惨重打击,一直节节败退。先退保定,再退山西,再退西安,后入川顺江东下,于江西、湖北境内被清兵打得溃不成军。
李自成率残兵败将,东进不成便向西南突围,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处,突遇当地乡兵袭击,李自成率众厮杀,不幸战死沙场。
李自成的归宿,在现今通行说法中是战死沙场,但在历史记载及史学界,却多年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最为突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李自成并非战死,而是遁入空门,出家到湖南石门县夹山寺为僧。
说李自成最终在石门夹山寺为僧,其根据是《广虞初新志》所载《李自成墓》中记,乾隆年间澧州知州何玉磷根据对夹山寺《奉天玉和尚》塔的内容进行考证,断定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李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则奉天玉当是李自成的法号无疑。而夹山寺庙内有奉天玉和尚遗像,其相貌与李自成酷似一人。
持李自成出家为僧观点的人认为,就当时形势分析,李自成虽溃不成军,但手下也有二十万余众,被乡兵所杀似不可能。另外,朝廷一再传旨,要速得李自成首级,最终仍无一人所获。为此,朝廷对李自成战死的通报始终不信,怀疑是有人假传信息,虚报战功。
李自成最终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其结局成为历史的一大疑案。
中原”则是错误的。诸葛亮说:“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正是按照这个分进合击的钳形攻势,才使刘备失去了惟一可以问鼎中原的战机。它颠倒了主力和偏师的关系,棋差一招,前功尽弃。
西蜀一系列的败仗,都和固守这过时的战略有关:
秦川原来的确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富庶殷实,但汉献帝东迁之后,这里已“十室九空”,经济凋敝,不足以支持刘备逐鹿中原,战略地位已不重要。而刘备根据这一战略,偏偏率重兵战于秦川,稽延了时日,得不偿失。
而荆州“沃野千里”,上通宛洛,下控江吴,是兵家必争之地,只是腹地狭窄,处境孤悬,必须重兵据守。偏偏是此地蜀国兵力不足,骄傲自大的关羽打了几个胜仗之后,竟倾巢北上,致使后路空虚,被东吴来个“瓮中捉鳖”,关羽被杀,荆州又失。而上庸、江州的蜀兵却未能前来增援。
关羽为何失了荆州?
刘备为何败于夷陵?
马谡为何失了街亭?
都和诸葛亮未能洞悉秦川、宛洛的形势有关,都和他轻重倒置的布局有关。
(2)“失街亭”专断拒谏之误。
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兴兵北伐,试图统一中国。诸葛亮以马谡为前锋,率25000名精兵守街亭,而马谡却不遵循诸葛亮的正确部署,又不采纳王平的苦苦劝谏,弃城不守,舍水上山,结果被魏军围山断水,沿山放火,造成街亭失守,一出祁山失败了。事后诸葛亮自贬三等,并下令处死马谡。诸葛亮自责为“用人不当”。其实,街亭失守的根本原因,在于诸葛亮的专断拒谏。表现在对行军打仗和选派将领两方面:
如,一出祁山前,魏延曾提出建议:“夏侯懋年少,怯而无谋,请让我带兵五千从褒中出,沿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出十日,可达长安,夏侯懋闻说我军到,必会弃城而逃,当地军粮尚足,等他们再派兵来,得二十日,那时你带着大军,也可从斜谷到达,一举而咸阳之西可定。”这本是一条上策,但诸葛亮不予采纳,谨守“安从坦道,万全无虞”的教条。让10万大军在崇山峻岭中缓慢前行。
又如,在选派将领时,大家都推举魏延、吴壹等人担任先锋,诸葛亮也不采纳,偏偏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导致街亭失守。
(3)选贤任能之误。
刘备在时,人才辈出,各展其能。法正、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简雍、李严……要文有文,要武有武,独当一面,光彩照人。
而在诸葛亮时期,就有些众星寥落,孤月独明了。他用人方面的问题,表现在:
其一,不能宽容雄才隽士。
如李严、廖光、刘封等人,都很有才干。只要使用得当,都可以建功于后世的。但是诸葛亮对他们求全责备。他们偶有过失,便被诸葛亮或贬为平民,或置之“闲散”,或流放,使他们的才能不能发挥出来。
其二,不善于发挥部下特长。
如马谡、魏延等人,都各有特长。马谡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将才,自幼熟读兵法,曾提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著名策略。他本是谋略之士,而把他用为战将就不相当了。而魏延则是刘备亲自提拔的屡建战功的将才,对领兵布阵都能独当一面。诸葛亮却总是排斥他。
其三,不重视培养接班人才。
刘备死后,诸葛亮事必亲躬,罚必亲理,出将入相,独立苦苦支撑大局,这样势必压抑了人才的成长。他培养的蒋琬、费祎等接班人,因为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就难以担当大任了。所以,一旦诸葛亮撒手西归,就后继无人,蜀汉也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诸葛亮到底有没有这些缺点,还需要继续考证。但是,即或是他存在这些问题,也是瑕不掩瑜,他的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崇高的尽职精神、过人的智慧是永远为后人所钦佩的。
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在陕西省乾县西北80千米处的梁山上,埋葬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的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墓道两旁耸立着一排排高大的石人石马,十分壮观。然而,作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女皇帝,其高达6.3米的巨型墓碑上,却一个字也没有,这是武则天临死前在遗嘱里亲自交代的,后人称它为“无字碑”。
一位堂堂皇皇的武则天,为什么死后只树碑而不立传?1000多年来,人们纷纷猜测,莫衷一是,至今仍成为一个未解开的谜。
有人说,武则天在位21年间,做了不少好事,立下了丰功伟绩,例如重用人才,重视教育,奖励生产等。她亲自下令规定,凡是积极开荒种田,发展耕地,提高产量,家家有余粮的地方,当地的地方官要受到嘉奖。如果生产搞不好,百姓生活不安定,年终考核时地方官要被解除职务。
武则天还破格提拔一大批人才,鼓励下面向上级推荐人才,并在京城里设立检举箱、意见箱,让群众反映情况,举报贪官污吏,并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此外,她还对手中掌握有权势的豪门贵族进行限制与打击,使政治开明。因此,她的功劳很大,一时很难用文字来表述她的丰功伟绩。
有的人说,武则天在位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打击豪门贵族,却也在自己身边拉拢了一批新的官僚,形成了新的特权集团,他们排斥异己,滥用权力,培植党羽。这样,便给奸臣以可乘之机,利用机会诬告人,动不动就给忠臣好人扣上“谋反”的罪名,并设立残酷的刑法,实行恐怖政策。这样一来,尽管武则天个人的权力大大加强了,可却造成了许多冤案惨案,错杀了许多人,甚至株连几家,一次杀死1000多人。于是,武则天在临死前,感到不得人心,怕后人唾骂,只好立无字碑了。
有的人以为,武则天当皇帝以后,特别是到了晚年,生活奢侈浪费十分严重,大肆挥霍国家财产,大建寺院与享乐场所,使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政治也日益腐败,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所以死后无脸为自己撰文立传。
有的人认为,武则天一生有功也有过,功劳很大,而罪恶也很多,一时很难作出恰当的评价,只好让碑文空着,让后人去下结论。
还有人认为,武则天作为女皇帝,死后不给自己留碑文,是一种谦虚的表现,有“自知之明”。
以上这些都是后人的种种猜测而已,无字碑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或者这些说法全都不正确,而可能还有另外的含义?这一切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闯王李自成的结局
李自成因一念之差,轻信吴三桂的诺言,从山海关撤兵回京。导致吴三桂引狼入室,携清兵数十万攻破北京城。李自成立足未稳,即遭惨重打击,一直节节败退。先退保定,再退山西,再退西安,后入川顺江东下,于江西、湖北境内被清兵打得溃不成军。
李自成率残兵败将,东进不成便向西南突围,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处,突遇当地乡兵袭击,李自成率众厮杀,不幸战死沙场。
李自成的归宿,在现今通行说法中是战死沙场,但在历史记载及史学界,却多年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而最为突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李自成并非战死,而是遁入空门,出家到湖南石门县夹山寺为僧。
说李自成最终在石门夹山寺为僧,其根据是《广虞初新志》所载《李自成墓》中记,乾隆年间澧州知州何玉磷根据对夹山寺《奉天玉和尚》塔的内容进行考证,断定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李曾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则奉天玉当是李自成的法号无疑。而夹山寺庙内有奉天玉和尚遗像,其相貌与李自成酷似一人。
持李自成出家为僧观点的人认为,就当时形势分析,李自成虽溃不成军,但手下也有二十万余众,被乡兵所杀似不可能。另外,朝廷一再传旨,要速得李自成首级,最终仍无一人所获。为此,朝廷对李自成战死的通报始终不信,怀疑是有人假传信息,虚报战功。
李自成最终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其结局成为历史的一大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