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大宋私生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大宋东京,政事堂之中,三省宰执,六部尚书,正在讨论着向南京道和西京道派遣官员的事宜。
虽然现在战事尚未完全结束,大宋并未正式宣布拥有这些地方,但却是应该提前选派官员过去接手治理的时候了。
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大的地盘,粗略统计下来,从经略使、转运使、提刑使、知州、通判、录事参军、司法参军、到知县、县丞、县尉等等,光南京道和西京道就需要一千多名官员。即便留用部分原辽国的官员,仍然还需要选派近千名官员过去才行。 . .
而且这只是两道,今后若是连同中京道、上京道、东京道一起收回后,还要派遣多少官员过去,这还是个未知数。
这可给朝中宰相出了个大难道。这些新拓之土人心未附,正需要下大力气治理,势必不能胡乱派些庸碌的官员过去,否则很容易便会引发叛乱。
而一下子要抽调上千名官员,这确实是个艰巨的任务,其* 艰巨程度不下于杨逸在前方打仗,这就是所谓的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啊!
李清臣说道:“今年恩科共选拔出六百三十二名进士,这些人才学虽然都不错,但毕竟缺少实际治理地方的经验,照我看来,还是多从内地选派些经验丰富的官员充任主官,再安排这些新科进士出任副职为好。” . .
刘太后点头说道:“李相公言之有理,只是如此一来,仍然要遴选数百名官员才行。这些事情再也拖沓不得,各位宰相、尚书不妨把心中的合适人选拟个名单出来。再一同合计着选派。”
吏部尚书张商英接着说道:“太后,只怕这样仍是难以彻底解决问题。而且就算这次南京道和西京道的问题解决了,紧接下来的上京道、中京道和东京道怎么办?
大宋若是一次抽调这么多官员前去治理辽东,国内官员抽调光了也不够:所以臣以为,不妨增加原辽国官员的任用比例;
而且也不必局限于原有的官员,朝廷可以在南京道及西京道临时设立一次遴选考试,只要是原来通过辽国州试的士子,身家清白的都可以参加;
一但通过考试,立即放官,这样不但能有效解决官员不足的问题。而且对新拓之土的民心归附会有很大的作用。”
章惇想了想说道:“太后,老臣看来也只有如此了,国内已连开两次恩科,就算再开,也不过是在矮子里头挑高个,于事无补。只是这次在南京道及西京道的考试不能算作礼部试,只能当作一次临时补充官员的机制,所遴选出来的官员,将来一律不得出任一路之主官。更不得入阁。”
唐朝的安史之乱所带来的教训,让大宋君臣至今十分忌惮,所以有宋一代,几乎没有外族人出任过高官。
如今要在西南两京道遴选官员。试必会有契丹等族的人入选,章惇强调这次遴选的官员不得出任一路主官,更不得入阁。就是基于这种忌惮。
这事大致有眉目之后,枢密使许将立即说道:“太后。根据职方馆传回的情报,大理方面情势已不容忽视。大理国主段正淳突然失踪,段和誉传檄讨伐高氏;
段青山率宜州近两万大军西进,里应外合之下,一举攻下石城郡、善阐府,声势大振,兵锋已直接威楚府;
如今大理百姓皆认为是高家谋害了大理国主段正淳,段和誉大军所过之处,颇得百姓拥戴,形势对高家颇为不利;
高明量紧急调两万大军往威楚府,若是不能取胜,则高家极有可能迅速败亡,这对我朝极为不利,必须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才行。”
按大宋的意思,是不能让段氏胜出的,因为段家拥有大义名分,一但胜出,大宋就失去了插手大理的借口;
按当初的打算,是让高家惨胜,大宋再打着替段氏出头的名义,出兵大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杨逸在段青山这支大军中动了不少手脚;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耶律延禧败得太快,大宋不得不出兵辽国,如今哪里还顾得上大理,只是不管嘛,大宋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难道都白费了?
而且错过了这次机会,今后想再平定大理,可就得花十倍的力气才行。
大宋君臣一直以来对大理就不待见,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唐之亡,祸根在当时的南昭,大理继承了南昭的一切,包括大宋对南昭的憎恶,有机会灭大理的话,大宋君臣是不愿放过的。
章惇老神在在地答道:“大理之事,还是再看看吧,这次就算是高明量真的败了,高家还掌握着大理八成的州县,双方应该不会这么快分出胜负,若是现在就让段氏惨败,则段氏后继乏力,便起不到消耗高家实力的作用了。”
李清臣接口道:“本官也同意章相公所言,先不必插手大理事务,但许枢密的担心也不无道理,高家家主高泰明突然身故,其子高明量、高明清等人都太年青,威望不足,只怕难以挑起高泰明留下的担子,加上段氏拥有大义... -->>
@@@@@
大宋东京,政事堂之中,三省宰执,六部尚书,正在讨论着向南京道和西京道派遣官员的事宜。
虽然现在战事尚未完全结束,大宋并未正式宣布拥有这些地方,但却是应该提前选派官员过去接手治理的时候了。
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大的地盘,粗略统计下来,从经略使、转运使、提刑使、知州、通判、录事参军、司法参军、到知县、县丞、县尉等等,光南京道和西京道就需要一千多名官员。即便留用部分原辽国的官员,仍然还需要选派近千名官员过去才行。 . .
而且这只是两道,今后若是连同中京道、上京道、东京道一起收回后,还要派遣多少官员过去,这还是个未知数。
这可给朝中宰相出了个大难道。这些新拓之土人心未附,正需要下大力气治理,势必不能胡乱派些庸碌的官员过去,否则很容易便会引发叛乱。
而一下子要抽调上千名官员,这确实是个艰巨的任务,其* 艰巨程度不下于杨逸在前方打仗,这就是所谓的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啊!
李清臣说道:“今年恩科共选拔出六百三十二名进士,这些人才学虽然都不错,但毕竟缺少实际治理地方的经验,照我看来,还是多从内地选派些经验丰富的官员充任主官,再安排这些新科进士出任副职为好。” . .
刘太后点头说道:“李相公言之有理,只是如此一来,仍然要遴选数百名官员才行。这些事情再也拖沓不得,各位宰相、尚书不妨把心中的合适人选拟个名单出来。再一同合计着选派。”
吏部尚书张商英接着说道:“太后,只怕这样仍是难以彻底解决问题。而且就算这次南京道和西京道的问题解决了,紧接下来的上京道、中京道和东京道怎么办?
大宋若是一次抽调这么多官员前去治理辽东,国内官员抽调光了也不够:所以臣以为,不妨增加原辽国官员的任用比例;
而且也不必局限于原有的官员,朝廷可以在南京道及西京道临时设立一次遴选考试,只要是原来通过辽国州试的士子,身家清白的都可以参加;
一但通过考试,立即放官,这样不但能有效解决官员不足的问题。而且对新拓之土的民心归附会有很大的作用。”
章惇想了想说道:“太后,老臣看来也只有如此了,国内已连开两次恩科,就算再开,也不过是在矮子里头挑高个,于事无补。只是这次在南京道及西京道的考试不能算作礼部试,只能当作一次临时补充官员的机制,所遴选出来的官员,将来一律不得出任一路之主官。更不得入阁。”
唐朝的安史之乱所带来的教训,让大宋君臣至今十分忌惮,所以有宋一代,几乎没有外族人出任过高官。
如今要在西南两京道遴选官员。试必会有契丹等族的人入选,章惇强调这次遴选的官员不得出任一路主官,更不得入阁。就是基于这种忌惮。
这事大致有眉目之后,枢密使许将立即说道:“太后。根据职方馆传回的情报,大理方面情势已不容忽视。大理国主段正淳突然失踪,段和誉传檄讨伐高氏;
段青山率宜州近两万大军西进,里应外合之下,一举攻下石城郡、善阐府,声势大振,兵锋已直接威楚府;
如今大理百姓皆认为是高家谋害了大理国主段正淳,段和誉大军所过之处,颇得百姓拥戴,形势对高家颇为不利;
高明量紧急调两万大军往威楚府,若是不能取胜,则高家极有可能迅速败亡,这对我朝极为不利,必须尽快采取应对措施才行。”
按大宋的意思,是不能让段氏胜出的,因为段家拥有大义名分,一但胜出,大宋就失去了插手大理的借口;
按当初的打算,是让高家惨胜,大宋再打着替段氏出头的名义,出兵大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杨逸在段青山这支大军中动了不少手脚;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耶律延禧败得太快,大宋不得不出兵辽国,如今哪里还顾得上大理,只是不管嘛,大宋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难道都白费了?
而且错过了这次机会,今后想再平定大理,可就得花十倍的力气才行。
大宋君臣一直以来对大理就不待见,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唐之亡,祸根在当时的南昭,大理继承了南昭的一切,包括大宋对南昭的憎恶,有机会灭大理的话,大宋君臣是不愿放过的。
章惇老神在在地答道:“大理之事,还是再看看吧,这次就算是高明量真的败了,高家还掌握着大理八成的州县,双方应该不会这么快分出胜负,若是现在就让段氏惨败,则段氏后继乏力,便起不到消耗高家实力的作用了。”
李清臣接口道:“本官也同意章相公所言,先不必插手大理事务,但许枢密的担心也不无道理,高家家主高泰明突然身故,其子高明量、高明清等人都太年青,威望不足,只怕难以挑起高泰明留下的担子,加上段氏拥有大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