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大国崛起1644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还真不怪郑成功脑子转不过弯,虽然之前从远洋归来的商人口中,得知了欧洲有不少国家。
但在郑成功看来,任何一个地区,拥有庞大舰队的国家也不会太多,比如在亚洲,除了大明水师,其它国家水师又能算得了什么?
倭国的舰队基本都是渔船改造,顶多算是一群装备简陋的海盗,朝鲜李炳章的龟船队或许有两下子,但也仅仅只能在内河横行,连大明水师一支分舰队都比不过。
可是在这欧洲地区,却彻底颠覆了郑成功的思维。
葡萄牙、西班牙人且不说,这两个都是老牌海军强国,荷兰人如今殖民地遍及亚非大陆,甚至前几年,还占据着大明的台湾。
至于后起之秀不列颠海军,如今也开始叫板荷兰人,而且就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不列颠海军有取代荷兰海军的趋势..........
欧洲屁大点儿地方,大多数国家领土面积,甚至比不上大明区区一个行省,可就这样的一块小地方,已知的海军强国,就有四个。
不仅如此,现在又冒出一个海军强国,难道这些国家,都对邻国的领土不感兴趣,反而要将有限的军费,投入到兴建水师战舰之中?
难道这大海之上,真有数不尽的宝藏不成?
其实郑成功还真就想歪了,如今欧洲各国的状态,有点像华夏战国时期的群雄并起,基本上谁也奈何不了谁,甚至国与国之间,还特么沾亲带故,这国君主的表弟,有可能是另一国的国王,双方基本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算是打仗,也很少出现灭国之战。
而且,欧洲各国的领土都不大,有时候死伤好几万人拿下的一个国家,甚至还不如一艘战舰,殖民非洲或美洲占据的领土来得多。
既然外面有大把领土大把资源,欧洲各国为何要在本土打生打死呢?
其实自从开展海外殖民掠夺后,欧洲历次爆发的大战,几乎都与掠夺殖民地息息相关。
比如这次英荷之战,别看规模庞大,但最终获胜的英国,也没有占据荷兰人一寸国土,仅仅分走了非洲大部分,属于荷兰人的殖民地盘而已。
关于东西方的思想碰撞暂且不表,随着对方舰队渐渐靠近,宣威将军号铁甲舰上的荷兰使臣,很快便认出了前来的舰队所属国家——波旁帝国海军。
波旁帝国又称为法兰西帝国,乃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执政时期的国家称号。
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Roi Soleil),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他一共执政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更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认为君权神授,“朕即国家“。
没错,“朕即国家”这个成语,就是根据路易十四的经典语录翻译过来的。
如今的欧洲各国,其实与大明的处境差不多,不久前才结束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各国混战。
当时因为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不合,加上海外殖民地划分不均,从而造成了全面的欧洲大战。
英国人悬孤海外,从而避免被卷入战争。
而荷兰人的殖民范围,又大多都在远东,其它国家没有航海图,也过不去,所以荷兰人同样避免了这次大战。
直到1648年,历时三十年的残酷战争,导致民穷财尽、濒临崩溃的双方: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最终不得不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合约是签订了,战争也平息下来,但国内糟糕的经济状况,必须赶紧想办法予以缓解。
最终这些国家的选择,几乎与李鸿飞执掌的大明一模一样.........通过殖民掠夺,迅速恢复国内经济。
毕竟他们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瓜分海外殖民地。
欧洲战争虽然打得惨烈,但各国海军损失并不大,加上之前两大没有参战的国家,英国与荷兰,又爆发了大规模海战,于是欧洲各国海军,开始趁机崛起。
作为与英国共享英吉利海峡的法兰西帝国(后面都用法兰西代替),自然也走上了海上殖民道路。
“法兰西人?有点意思,我想,我们的舰队,有港口落脚了。”郑成功心中有了主意。
既然英国跟荷兰都不是最佳选择,那何不选择一个第三方国家呢?
法兰西才结束战争不久,国防力量十分虚弱,郑成功的舰队,在法兰西停泊,反而是最安全的。
毕竟只要他们敢打蒸汽战舰的主意,不说大明水师,就算是英国人跟荷兰人,也不会同意。
英荷两国使臣,绞尽脑汁想要说服南洋水师前往自己国家,结果法兰西人只是察觉这里爆发了大规模海战,过来打打酱油,最后却白捡一个天大的便宜............
要知道,明朝水师的蒸汽战舰,那是打出来的赫赫威名。
郑成功选择在欧洲的造船厂进行战舰修复,无异于后世米国航母,开进华夏造船厂,进行维护保养一样。
这可是一个绝佳的,学习蒸汽战舰构造的机会。
所以当郑成功向前来巡航的法兰西海军将领提及此事后,对方几乎没做考虑,便一口答应下来,并承诺,会调集整个法兰西最有名的工匠,帮助大明水师修复战舰。
至于法兰西人究竟是调集造船工匠,还是调集科研人员,这就不得而知了。
好在郑成功也不傻,他提出只修复战舰甲板以及损坏的风帆,至于蒸汽动力系统,则由随行的工程师进行维修与保养,法兰西人提供必要的材料即可。
蒸汽动力系统,欧洲人本就不会制造,让他们远远瞥一眼已经算是天大的恩赐了,哪有资格参与维修?
随着郑成功下达命令,南洋水师押送着约翰·鲍威尔及其手下近四百名海军军官,在法兰西海军舰队的带领下,前往法兰西翁弗勒尔军港。
英国使臣约瑟·霍拉夫一行,则随同那支失去全部舰长的战败舰队返回伦敦,大明使臣事件,必须尽快解决,否则让荷兰人占得先机,大英帝国将彻底无力回天。
至于剩下的荷兰使臣,此刻虽然也想尽快返回尼德兰王国,但却只能干着急。
从方才的海战不难看出,英国人... -->>
还真不怪郑成功脑子转不过弯,虽然之前从远洋归来的商人口中,得知了欧洲有不少国家。
但在郑成功看来,任何一个地区,拥有庞大舰队的国家也不会太多,比如在亚洲,除了大明水师,其它国家水师又能算得了什么?
倭国的舰队基本都是渔船改造,顶多算是一群装备简陋的海盗,朝鲜李炳章的龟船队或许有两下子,但也仅仅只能在内河横行,连大明水师一支分舰队都比不过。
可是在这欧洲地区,却彻底颠覆了郑成功的思维。
葡萄牙、西班牙人且不说,这两个都是老牌海军强国,荷兰人如今殖民地遍及亚非大陆,甚至前几年,还占据着大明的台湾。
至于后起之秀不列颠海军,如今也开始叫板荷兰人,而且就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不列颠海军有取代荷兰海军的趋势..........
欧洲屁大点儿地方,大多数国家领土面积,甚至比不上大明区区一个行省,可就这样的一块小地方,已知的海军强国,就有四个。
不仅如此,现在又冒出一个海军强国,难道这些国家,都对邻国的领土不感兴趣,反而要将有限的军费,投入到兴建水师战舰之中?
难道这大海之上,真有数不尽的宝藏不成?
其实郑成功还真就想歪了,如今欧洲各国的状态,有点像华夏战国时期的群雄并起,基本上谁也奈何不了谁,甚至国与国之间,还特么沾亲带故,这国君主的表弟,有可能是另一国的国王,双方基本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算是打仗,也很少出现灭国之战。
而且,欧洲各国的领土都不大,有时候死伤好几万人拿下的一个国家,甚至还不如一艘战舰,殖民非洲或美洲占据的领土来得多。
既然外面有大把领土大把资源,欧洲各国为何要在本土打生打死呢?
其实自从开展海外殖民掠夺后,欧洲历次爆发的大战,几乎都与掠夺殖民地息息相关。
比如这次英荷之战,别看规模庞大,但最终获胜的英国,也没有占据荷兰人一寸国土,仅仅分走了非洲大部分,属于荷兰人的殖民地盘而已。
关于东西方的思想碰撞暂且不表,随着对方舰队渐渐靠近,宣威将军号铁甲舰上的荷兰使臣,很快便认出了前来的舰队所属国家——波旁帝国海军。
波旁帝国又称为法兰西帝国,乃是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执政时期的国家称号。
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Roi Soleil),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他一共执政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
更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认为君权神授,“朕即国家“。
没错,“朕即国家”这个成语,就是根据路易十四的经典语录翻译过来的。
如今的欧洲各国,其实与大明的处境差不多,不久前才结束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各国混战。
当时因为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不合,加上海外殖民地划分不均,从而造成了全面的欧洲大战。
英国人悬孤海外,从而避免被卷入战争。
而荷兰人的殖民范围,又大多都在远东,其它国家没有航海图,也过不去,所以荷兰人同样避免了这次大战。
直到1648年,历时三十年的残酷战争,导致民穷财尽、濒临崩溃的双方: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国、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内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诸侯邦国,最终不得不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合约是签订了,战争也平息下来,但国内糟糕的经济状况,必须赶紧想办法予以缓解。
最终这些国家的选择,几乎与李鸿飞执掌的大明一模一样.........通过殖民掠夺,迅速恢复国内经济。
毕竟他们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瓜分海外殖民地。
欧洲战争虽然打得惨烈,但各国海军损失并不大,加上之前两大没有参战的国家,英国与荷兰,又爆发了大规模海战,于是欧洲各国海军,开始趁机崛起。
作为与英国共享英吉利海峡的法兰西帝国(后面都用法兰西代替),自然也走上了海上殖民道路。
“法兰西人?有点意思,我想,我们的舰队,有港口落脚了。”郑成功心中有了主意。
既然英国跟荷兰都不是最佳选择,那何不选择一个第三方国家呢?
法兰西才结束战争不久,国防力量十分虚弱,郑成功的舰队,在法兰西停泊,反而是最安全的。
毕竟只要他们敢打蒸汽战舰的主意,不说大明水师,就算是英国人跟荷兰人,也不会同意。
英荷两国使臣,绞尽脑汁想要说服南洋水师前往自己国家,结果法兰西人只是察觉这里爆发了大规模海战,过来打打酱油,最后却白捡一个天大的便宜............
要知道,明朝水师的蒸汽战舰,那是打出来的赫赫威名。
郑成功选择在欧洲的造船厂进行战舰修复,无异于后世米国航母,开进华夏造船厂,进行维护保养一样。
这可是一个绝佳的,学习蒸汽战舰构造的机会。
所以当郑成功向前来巡航的法兰西海军将领提及此事后,对方几乎没做考虑,便一口答应下来,并承诺,会调集整个法兰西最有名的工匠,帮助大明水师修复战舰。
至于法兰西人究竟是调集造船工匠,还是调集科研人员,这就不得而知了。
好在郑成功也不傻,他提出只修复战舰甲板以及损坏的风帆,至于蒸汽动力系统,则由随行的工程师进行维修与保养,法兰西人提供必要的材料即可。
蒸汽动力系统,欧洲人本就不会制造,让他们远远瞥一眼已经算是天大的恩赐了,哪有资格参与维修?
随着郑成功下达命令,南洋水师押送着约翰·鲍威尔及其手下近四百名海军军官,在法兰西海军舰队的带领下,前往法兰西翁弗勒尔军港。
英国使臣约瑟·霍拉夫一行,则随同那支失去全部舰长的战败舰队返回伦敦,大明使臣事件,必须尽快解决,否则让荷兰人占得先机,大英帝国将彻底无力回天。
至于剩下的荷兰使臣,此刻虽然也想尽快返回尼德兰王国,但却只能干着急。
从方才的海战不难看出,英国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