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大国崛起1644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天时间眨眼便过去,李鸿飞也正式前往内阁任职。
对于李鸿飞入阁,一早就有传闻,所以并不算什么重大新闻。
唯一让众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李鸿飞竟然还兼职国防部参谋总长一职,这与高宏图等人之前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搞了半天,搞掉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军事学院校长职务,结果反而赔了一个内阁位置给对方,这笔买卖似乎又亏了。
毕竟李鸿飞南巡这段时间,高宏图等人已经对南京军事学院下手,新任校长便是他们东林党人——礼部左侍郎宋渊。
本想借着军事学院的影响力,逐渐将势力渗透进军方高层,然而宋渊上任之后却发现,自己这个校长,貌似什么作用都没有。
由于他不懂军事,学院的教官只能沿用李鸿飞编撰的教科书,并且军人对门外汉的排斥力度,不亚于读书人对文盲的嫌弃程度。
最终东林党人不仅没能削减李鸿飞对军事学院的影响力,反而因为宋渊的无知,更加衬托了李鸿飞的军事才能。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东林党人再次自己坑了自己一把。
如今的李鸿飞,尽管在六部之中没有职务,但却是政权军权两手抓,刚入阁便凌驾于史可法、高宏图等阁老之上,算得上是绝对的实权人物了。
不少官员看出一丝端倪,想要借机攀附李鸿飞,为自己的政治生涯铺平道路。
对此,李鸿飞并不介意,他需要打压分化东林党,同时也在为今后的组阁,储备自己的力量(如今的政府班子是朱由检定下的,李鸿飞掌握实权后,必然要剔除大部分朝廷官员,至少和谐部门李鸿飞要用自己信任的人)。
在华夏永远免不了派系之争,东林党日薄西山,李鸿飞想要把控朝政,他就必须组建自己的党派,与手下官员共享利益。
不过这都是后话,如今的李鸿飞初入内阁,便遭受东林党人的集体排挤。
他所签发的政令,根本无法出南京,地方官员之中,除了苏州能听从他的政令之外,其余省份似乎并不买面子。
政治斗争远比真刀实枪上战场残酷得多,这样下去可不行,必须想办法打破局面。
好在没过几天,王承恩便主动找到的李鸿飞。
“圣上说了,土地兼并事宜,需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如果大人担心下面官员阳奉阴违,圣上可以亲自出面调解。”王承恩带来了朱由检的旨意。
如果说对于地方官员的掌控力度,东林党占据一半,那么朱由检同样也占据了一半,而且朱由检有皇室这层身份,除非是铁杆东林党人,否则怎么也得卖朱由检面子。
当初全国改革那样难搞的事情,朱由检发狠后,虽然有些磕磕绊绊,但最终还是实施下去了。
由他出面帮助李鸿飞,绝对能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全国衙门完成掌控。
“谢圣上好意,微臣已有计划,绝对能在短时间内,让圣上看到效果。”李鸿飞信誓旦旦地回答道。
开什么玩笑,这种事他根本不可能去求朱由检,别说两人之间的“协议”,一旦李鸿飞求助,就表明认输了,连这点小事都搞不定,凭什么要求整个朱家王朝放权给他?
而且李鸿飞的主要任务,是削弱皇室对国家的影响力,真要让朱由检出面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整个皇室的影响力将更上一层楼,这是李鸿飞不愿意看到的。
“希望如此,最近圣上在准备迁都事宜,确实不便分心。”王承恩不经意地说道。
这其实是朱由检在慢慢向李鸿飞放权,迁都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真要全部完成,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而李鸿飞正好趁着这一时间,快速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迁都?其实我觉得,让高阁老主持迁都比较合适,人家算得上是元老,对这方面比较熟悉,王公公您觉得呢?”李鸿飞眼前一亮,赶紧向王承恩提议道。
这可是个好机会,只要高宏图没时间从中捣乱,李鸿飞便能更快地完成自己的计划。
“李大人这个提议不错,咱家会与圣上细说的。”王承恩应承道。
这种顺水人情,王承恩自然不吝啬。
果然,没过两天,朱由检便传旨高宏图,让他全权负责迁都一事。
千万别小瞧了迁都,北京的宫殿,历经北伐之战,导致部分城池损毁严重,修缮城池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而修缮自然需要大量钱财,这其中牵扯的利润,那是十分可观的。
即使高宏图不贪,但将这些工程交付出去,换来大量商人的友谊,也算是不小的收获。
李鸿飞为何敢在朝堂上横着走,不就是因为他与商人关系莫逆,算是朱由检半个钱袋子吗?
还有最重要的是,如今北京除了军队,便没有任何朝廷官员坐镇,而迁都不仅关系到皇室,还有满朝文武,谁留在南京,谁前往北京,这都得由高宏图先期筛选过后,再让朱由检最后定夺。
那些想要进入权力中心的大臣,如果不巴结高宏图,说不定连提名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最后进入朱由检的视野了。
拿到这样一份圣旨,高宏图心里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东林党人崛起的征兆,就连准备全力打压李鸿飞的计划,也随之搁浅。
在他看来: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跟李鸿飞斗,一旦让圣上不高兴,就麻烦了。
只是这高宏图想法不错,却不知今后的朝堂,将会出现重大变故............
高宏图开始整合朝廷官员,打算彻底占据权力中心,而李鸿飞则大肆发展外围,开始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全国各地。
先前便说过:各省官员派系,东林党与朱由检各占一半。
李鸿飞又如何瓜分这些资源呢?
答案很简单:从最新收复的省份下手。
以前的南明,仅仅占据了长江以南地界,相当于如今大明国土的三分之一,哪怕李鸿飞放弃这些地方的掌控权,损失也没多大。
更何况相对富饶的苏州、福建、扬州等地官员,都曾受过李鸿飞的好处,这些地方的官员,只要李鸿飞愿意,随时都能转换成自己的派系。
李鸿飞首先稳住这些地方,然后派遣之前不得志,或者新晋,有活力、肯做事的官员,进入中原腹地任职。
长江以北地区,如今都在军方的驻守下,地方官员上任,有李鸿飞这层关系在,很快便能从军方手中接过管理权,这对急于表现的官员来说,... -->>
三天时间眨眼便过去,李鸿飞也正式前往内阁任职。
对于李鸿飞入阁,一早就有传闻,所以并不算什么重大新闻。
唯一让众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李鸿飞竟然还兼职国防部参谋总长一职,这与高宏图等人之前设想的完全不一样。
搞了半天,搞掉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军事学院校长职务,结果反而赔了一个内阁位置给对方,这笔买卖似乎又亏了。
毕竟李鸿飞南巡这段时间,高宏图等人已经对南京军事学院下手,新任校长便是他们东林党人——礼部左侍郎宋渊。
本想借着军事学院的影响力,逐渐将势力渗透进军方高层,然而宋渊上任之后却发现,自己这个校长,貌似什么作用都没有。
由于他不懂军事,学院的教官只能沿用李鸿飞编撰的教科书,并且军人对门外汉的排斥力度,不亚于读书人对文盲的嫌弃程度。
最终东林党人不仅没能削减李鸿飞对军事学院的影响力,反而因为宋渊的无知,更加衬托了李鸿飞的军事才能。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东林党人再次自己坑了自己一把。
如今的李鸿飞,尽管在六部之中没有职务,但却是政权军权两手抓,刚入阁便凌驾于史可法、高宏图等阁老之上,算得上是绝对的实权人物了。
不少官员看出一丝端倪,想要借机攀附李鸿飞,为自己的政治生涯铺平道路。
对此,李鸿飞并不介意,他需要打压分化东林党,同时也在为今后的组阁,储备自己的力量(如今的政府班子是朱由检定下的,李鸿飞掌握实权后,必然要剔除大部分朝廷官员,至少和谐部门李鸿飞要用自己信任的人)。
在华夏永远免不了派系之争,东林党日薄西山,李鸿飞想要把控朝政,他就必须组建自己的党派,与手下官员共享利益。
不过这都是后话,如今的李鸿飞初入内阁,便遭受东林党人的集体排挤。
他所签发的政令,根本无法出南京,地方官员之中,除了苏州能听从他的政令之外,其余省份似乎并不买面子。
政治斗争远比真刀实枪上战场残酷得多,这样下去可不行,必须想办法打破局面。
好在没过几天,王承恩便主动找到的李鸿飞。
“圣上说了,土地兼并事宜,需要尽快拿出解决方案,如果大人担心下面官员阳奉阴违,圣上可以亲自出面调解。”王承恩带来了朱由检的旨意。
如果说对于地方官员的掌控力度,东林党占据一半,那么朱由检同样也占据了一半,而且朱由检有皇室这层身份,除非是铁杆东林党人,否则怎么也得卖朱由检面子。
当初全国改革那样难搞的事情,朱由检发狠后,虽然有些磕磕绊绊,但最终还是实施下去了。
由他出面帮助李鸿飞,绝对能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全国衙门完成掌控。
“谢圣上好意,微臣已有计划,绝对能在短时间内,让圣上看到效果。”李鸿飞信誓旦旦地回答道。
开什么玩笑,这种事他根本不可能去求朱由检,别说两人之间的“协议”,一旦李鸿飞求助,就表明认输了,连这点小事都搞不定,凭什么要求整个朱家王朝放权给他?
而且李鸿飞的主要任务,是削弱皇室对国家的影响力,真要让朱由检出面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整个皇室的影响力将更上一层楼,这是李鸿飞不愿意看到的。
“希望如此,最近圣上在准备迁都事宜,确实不便分心。”王承恩不经意地说道。
这其实是朱由检在慢慢向李鸿飞放权,迁都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真要全部完成,大概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而李鸿飞正好趁着这一时间,快速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迁都?其实我觉得,让高阁老主持迁都比较合适,人家算得上是元老,对这方面比较熟悉,王公公您觉得呢?”李鸿飞眼前一亮,赶紧向王承恩提议道。
这可是个好机会,只要高宏图没时间从中捣乱,李鸿飞便能更快地完成自己的计划。
“李大人这个提议不错,咱家会与圣上细说的。”王承恩应承道。
这种顺水人情,王承恩自然不吝啬。
果然,没过两天,朱由检便传旨高宏图,让他全权负责迁都一事。
千万别小瞧了迁都,北京的宫殿,历经北伐之战,导致部分城池损毁严重,修缮城池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而修缮自然需要大量钱财,这其中牵扯的利润,那是十分可观的。
即使高宏图不贪,但将这些工程交付出去,换来大量商人的友谊,也算是不小的收获。
李鸿飞为何敢在朝堂上横着走,不就是因为他与商人关系莫逆,算是朱由检半个钱袋子吗?
还有最重要的是,如今北京除了军队,便没有任何朝廷官员坐镇,而迁都不仅关系到皇室,还有满朝文武,谁留在南京,谁前往北京,这都得由高宏图先期筛选过后,再让朱由检最后定夺。
那些想要进入权力中心的大臣,如果不巴结高宏图,说不定连提名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最后进入朱由检的视野了。
拿到这样一份圣旨,高宏图心里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东林党人崛起的征兆,就连准备全力打压李鸿飞的计划,也随之搁浅。
在他看来:这个关键时刻,千万不能跟李鸿飞斗,一旦让圣上不高兴,就麻烦了。
只是这高宏图想法不错,却不知今后的朝堂,将会出现重大变故............
高宏图开始整合朝廷官员,打算彻底占据权力中心,而李鸿飞则大肆发展外围,开始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全国各地。
先前便说过:各省官员派系,东林党与朱由检各占一半。
李鸿飞又如何瓜分这些资源呢?
答案很简单:从最新收复的省份下手。
以前的南明,仅仅占据了长江以南地界,相当于如今大明国土的三分之一,哪怕李鸿飞放弃这些地方的掌控权,损失也没多大。
更何况相对富饶的苏州、福建、扬州等地官员,都曾受过李鸿飞的好处,这些地方的官员,只要李鸿飞愿意,随时都能转换成自己的派系。
李鸿飞首先稳住这些地方,然后派遣之前不得志,或者新晋,有活力、肯做事的官员,进入中原腹地任职。
长江以北地区,如今都在军方的驻守下,地方官员上任,有李鸿飞这层关系在,很快便能从军方手中接过管理权,这对急于表现的官员来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