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轸花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果她的想法是正确的话,打开密室的开关就隐藏在和田玉雕画里,而画中的奥秘正是来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于是她决定再一次违背和施佳珩的那个若有若无的约定,她一定要再闯一次相府,带着可能的胜利和失败走到最后。
与这个决定同时出现的还有另一个决定——单独行动。她依旧选择瞒着施佳珩,并非是对他不信任,恰恰是对他太信任了,他一旦知道她的决定,刀山火海都会陪她闯,还是那句话,她不想把任何人牵连其中,这种危险的事情还是要由她自己来完成。
有了上回的经验,她对这次行动的准备工作已然驾轻就熟,减轻了不少心理压力。为了不引起施佳珩的注意,她依旧借口圣上寿辰将近忙于画院绘图,很长时间不与他联系,可巧的他最近手下刚补一批新调入宫中的禁卫军,忙于练兵的他根本无法分身与她相见。
时间敲定在七月二十六,距上次夜探相府正好过去半月有余。
好似有人在大地深处像埋了一个巨大的炭炉,把整个大地都架在上面炙烤。夜间灼热的阳光散去,快被烤熟的地表不断挥发着身上的热气。
是夜,无风无雨,燥热干闷,热气堆积在空中在凝结不散,压在地上如同蒸笼里的蒸汽一般。
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再裹上软甲真是无比难受,穿戴完毕后,楚云汐将黑布蒙在嘴上,深吸了一口气,登时感觉快要窒息了。她扯动封地严实的衣领,一股热气升腾而出,头上汗水倾巢而下。她用怀中手帕揩去头脸上的汗珠,强忍着身上的不是,迈腿走出院门。
由于天气闷热难耐,大部分的巡城士兵在长官的默许下敷衍地巡视几下便草草了事,有的借口家中有事提前离队,有的则躲在路边的风口或树下闲谈纳凉。
楚云汐专挑狭小闭塞的小巷行走果然避开了路上所有的人。顺利地来到相府后院,她取下别在腰间的飞爪扔过墙头收紧,手拉绳索飞身过墙。她躲在院中的一棵杏树后面一边将锁链收好,一边暗暗观察周围的动静,看守院门的几个楚府看守把院门关了,正围坐在门口喝酒赌钱,闹得欢腾,引得府中一些奴仆也跟着观看喝彩。各处大门的守卫已离去换岗,她悄无声息地摸进来,并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她满意地继续前进。
她熟练地进入丞相书房,吹亮了火折子,走到书桌前单手扛起一个木椅,径直转到里间的床榻边,而后找到了那块巧夺天工的和田玉雕,将木椅轻轻放下。她慢慢地踩上木椅站直身子,一手握着火折子,一手细细摸着玉上的雕纹,眼睛顺着手一路向上,而后便寻到了玉画的最上边,那里是溪水的源头,是一段连绵的群山,她紧张地倾身而观,在第三座山的中央,她看见了那个如同指甲大小的原点,一切都与她所想地不谋而合。
那个小圆点所画的是个山洞,因为玉画高大,画工繁复精致,一般人即便看过好几次也难以发现那么小如指甲的画中山洞。楚云汐在凭记忆复原这幅桃源玉画时,确实将这个山洞给忽略了,脑中只是隐约的有个影子,若不是无意间看到了那篇《桃花源记》她几乎就要错过这个线索了。
她平日练剑不似普通闺中少女爱美留着长长的指甲,但她又要绘画,偶尔也练指画,便只将小指留甲。于是她伸出小指指甲插到雕刻的山洞凹槽中用力一掀。只听地哒哒几声脆响,机关启动,书房外间的靠书桌的一侧的墙壁缓缓升起,露出半个门大小的漆黑洞口。这个机关造的极为精巧且又文雅,正好暗合了文中那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见所料不错,楚云汐喜不自禁地从椅子上轻跳而下,将椅子扛回原地。她强压着略微激动的心情,带着有些忐忑的情绪,小心谨慎地踏入门去。
进了门后,往前走三步,是一截通向地底的楼梯,她下楼梯时伸手扶了一下右边的石壁,摸到了一块圆形的暗花凸起,向来应该是关门用的。
她没走一步便停下来倾听和观察,生怕底下或墙壁间射出暗器。一直到底,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她略微放松,随即又紧张了起来,下面迎接她的是一段长长的黑暗甬道,甬道两壁上每隔一段路便设有烛台,每个烛台上都隔着一根细蜡烛,烛台下面则设有一个小型的香炉。甬道位于地下,更加闷热,里面弥漫着大量的没有散去熏香味道,经过热气一蒸令人作呕。
楚云汐走了几步便觉胸闷头晕,不知是不是熏香有毒,她微微闭气,更觉憋闷,只得放慢脚步,往里直行。
甬道中空气稀薄,火折子的火光越来越微弱,她便想沿途取下蜡烛使用,走一段路便吹灭,放在路边,再点亮一根,等回来的时候再放回原处,想来蜡烛燃的不多,丞相又隔很久才会重新回来,应该不会被发现。
她就近走向一个烛台,想拔起蜡烛,却发现蜡烛并不是插在烛台里,而是搁在烛台里的,而且这蜡烛是新的,从来没有点过。细看之下,她又发觉出了更大的问题,这蜡烛的烛心竟不是棉线,而是引线,引线从蜡烛底部露了出来,她顺着引线看过去,那引线竟然与后面的墙体是相连的。
头上的汗水簌簌坠落,她赶紧将蜡烛放回原处,不敢再动。怪道这甬道两侧的蜡烛如此细小,原来时方便燃尽,点燃埋在墙体里的火药,这浓重的熏香味道相必是为了掩盖火药气味。看来丞相平日应该是提灯进入甬道的,一旦有外人入内,手中光亮燃尽前,稍微粗心点燃蜡烛,就会将丞相书房连带着着暗道密室的秘密一起埋葬。而且万一事发,丞相也可以启动火药,销毁一切罪恶的凭据。怪道丞相书房偏居一隅,如此偏僻,原来一是为了遮人耳目,二是防止炸毁时伤及府中众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丞相将相府书房作为禁地,任何人都不允许靠近,也不派人把守,只将守卫安插在连接前院和后院之间的铁门处。
如果她的想法是正确的话,打开密室的开关就隐藏在和田玉雕画里,而画中的奥秘正是来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于是她决定再一次违背和施佳珩的那个若有若无的约定,她一定要再闯一次相府,带着可能的胜利和失败走到最后。
与这个决定同时出现的还有另一个决定——单独行动。她依旧选择瞒着施佳珩,并非是对他不信任,恰恰是对他太信任了,他一旦知道她的决定,刀山火海都会陪她闯,还是那句话,她不想把任何人牵连其中,这种危险的事情还是要由她自己来完成。
有了上回的经验,她对这次行动的准备工作已然驾轻就熟,减轻了不少心理压力。为了不引起施佳珩的注意,她依旧借口圣上寿辰将近忙于画院绘图,很长时间不与他联系,可巧的他最近手下刚补一批新调入宫中的禁卫军,忙于练兵的他根本无法分身与她相见。
时间敲定在七月二十六,距上次夜探相府正好过去半月有余。
好似有人在大地深处像埋了一个巨大的炭炉,把整个大地都架在上面炙烤。夜间灼热的阳光散去,快被烤熟的地表不断挥发着身上的热气。
是夜,无风无雨,燥热干闷,热气堆积在空中在凝结不散,压在地上如同蒸笼里的蒸汽一般。
汗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再裹上软甲真是无比难受,穿戴完毕后,楚云汐将黑布蒙在嘴上,深吸了一口气,登时感觉快要窒息了。她扯动封地严实的衣领,一股热气升腾而出,头上汗水倾巢而下。她用怀中手帕揩去头脸上的汗珠,强忍着身上的不是,迈腿走出院门。
由于天气闷热难耐,大部分的巡城士兵在长官的默许下敷衍地巡视几下便草草了事,有的借口家中有事提前离队,有的则躲在路边的风口或树下闲谈纳凉。
楚云汐专挑狭小闭塞的小巷行走果然避开了路上所有的人。顺利地来到相府后院,她取下别在腰间的飞爪扔过墙头收紧,手拉绳索飞身过墙。她躲在院中的一棵杏树后面一边将锁链收好,一边暗暗观察周围的动静,看守院门的几个楚府看守把院门关了,正围坐在门口喝酒赌钱,闹得欢腾,引得府中一些奴仆也跟着观看喝彩。各处大门的守卫已离去换岗,她悄无声息地摸进来,并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她满意地继续前进。
她熟练地进入丞相书房,吹亮了火折子,走到书桌前单手扛起一个木椅,径直转到里间的床榻边,而后找到了那块巧夺天工的和田玉雕,将木椅轻轻放下。她慢慢地踩上木椅站直身子,一手握着火折子,一手细细摸着玉上的雕纹,眼睛顺着手一路向上,而后便寻到了玉画的最上边,那里是溪水的源头,是一段连绵的群山,她紧张地倾身而观,在第三座山的中央,她看见了那个如同指甲大小的原点,一切都与她所想地不谋而合。
那个小圆点所画的是个山洞,因为玉画高大,画工繁复精致,一般人即便看过好几次也难以发现那么小如指甲的画中山洞。楚云汐在凭记忆复原这幅桃源玉画时,确实将这个山洞给忽略了,脑中只是隐约的有个影子,若不是无意间看到了那篇《桃花源记》她几乎就要错过这个线索了。
她平日练剑不似普通闺中少女爱美留着长长的指甲,但她又要绘画,偶尔也练指画,便只将小指留甲。于是她伸出小指指甲插到雕刻的山洞凹槽中用力一掀。只听地哒哒几声脆响,机关启动,书房外间的靠书桌的一侧的墙壁缓缓升起,露出半个门大小的漆黑洞口。这个机关造的极为精巧且又文雅,正好暗合了文中那句:“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见所料不错,楚云汐喜不自禁地从椅子上轻跳而下,将椅子扛回原地。她强压着略微激动的心情,带着有些忐忑的情绪,小心谨慎地踏入门去。
进了门后,往前走三步,是一截通向地底的楼梯,她下楼梯时伸手扶了一下右边的石壁,摸到了一块圆形的暗花凸起,向来应该是关门用的。
她没走一步便停下来倾听和观察,生怕底下或墙壁间射出暗器。一直到底,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她略微放松,随即又紧张了起来,下面迎接她的是一段长长的黑暗甬道,甬道两壁上每隔一段路便设有烛台,每个烛台上都隔着一根细蜡烛,烛台下面则设有一个小型的香炉。甬道位于地下,更加闷热,里面弥漫着大量的没有散去熏香味道,经过热气一蒸令人作呕。
楚云汐走了几步便觉胸闷头晕,不知是不是熏香有毒,她微微闭气,更觉憋闷,只得放慢脚步,往里直行。
甬道中空气稀薄,火折子的火光越来越微弱,她便想沿途取下蜡烛使用,走一段路便吹灭,放在路边,再点亮一根,等回来的时候再放回原处,想来蜡烛燃的不多,丞相又隔很久才会重新回来,应该不会被发现。
她就近走向一个烛台,想拔起蜡烛,却发现蜡烛并不是插在烛台里,而是搁在烛台里的,而且这蜡烛是新的,从来没有点过。细看之下,她又发觉出了更大的问题,这蜡烛的烛心竟不是棉线,而是引线,引线从蜡烛底部露了出来,她顺着引线看过去,那引线竟然与后面的墙体是相连的。
头上的汗水簌簌坠落,她赶紧将蜡烛放回原处,不敢再动。怪道这甬道两侧的蜡烛如此细小,原来时方便燃尽,点燃埋在墙体里的火药,这浓重的熏香味道相必是为了掩盖火药气味。看来丞相平日应该是提灯进入甬道的,一旦有外人入内,手中光亮燃尽前,稍微粗心点燃蜡烛,就会将丞相书房连带着着暗道密室的秘密一起埋葬。而且万一事发,丞相也可以启动火药,销毁一切罪恶的凭据。怪道丞相书房偏居一隅,如此偏僻,原来一是为了遮人耳目,二是防止炸毁时伤及府中众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丞相将相府书房作为禁地,任何人都不允许靠近,也不派人把守,只将守卫安插在连接前院和后院之间的铁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