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心理咨询中遇到的诡异案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后应激障碍的小姑娘,她的咨询档案你收哪去了?我在档案柜里怎么找不到?”
我见吴主任一脸着急,也没顾得上问,连忙跑进办公室,从我办公桌的抽屉里找出那份还没有完全弄好的档案,匆匆忙忙往停车场跑。这时候,吴主任跟实习生小刘已经在车上了。
我问他们:“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吴主任说:“也不算出事。就是今天一大早,小姑娘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她的情况不太对,要我们过去看看。”
那个小姑娘来做咨询的时候是我做的记录,所以吴主任叫我也赶紧上车,跟他们一块去。小姑娘家在市中心,倒是不远,但当时正好是上班的点儿,路上车多拥挤。吴主任开着车刚到东风路口就堵死了。正好,在这个时间空档里,吴主任跟小刘也把那个姑娘的情况跟我说了一下。事情是这样的。四天之前,也就是上个星期二,一位12岁的小姑娘被妈妈和姨妈带到我们中心。
两个月前,小姑娘的父亲在一场车祸中丧生,而且死得很惨,据说事后尸体都没找全。车祸发生当时,这个小姑娘就在坐副驾驶位置上。她被巨大的惯性抛出了车外,掉到高速路旁的灌木丛中,所幸只受了一点轻伤。这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车祸发生之后,小姑娘呆呆愣愣有两个星期没有开口说话,就像个木头人一样。当时她的妈妈刚失去了丈夫,为了办丧事忙前忙后,心情也是十分沉痛,就没太顾得上她。等到小姑娘的父亲安葬好之后,她的妈妈也就将全部的心投入到孩子身上了。这时候小姑娘也开始讲话了,并且情绪并无异常,不像刚失去父亲的孩子那样悲痛欲绝或沉默不语。只是她坚称“我爸没有死,他出差了”。如果家里哪位亲戚一脸悲痛地摸着她的头告诉她“你父亲已经过世”她会表现得非常愤怒,并不断告诉对方,“你胡说,我爸爸根本没死,他是出差了,他亲口告诉我的!”
经受了车祸的惊吓、又经历了丧父的痛苦,小姑娘处于创伤后应激状态中这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当小姑娘的妈妈和姨妈带她到中心做咨询的时候,吴主任说,首先家人要冷静,不要再去刺激孩子。处理创伤性应激障碍、尤其是儿童的创伤性应激障碍,必须格外谨慎。如果随便使用暴露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要求小女孩反复去回顾车祸经过,虽然能够让她逐渐认清和接受父亲已经死亡的事实,但这种方法对孩子的心理伤害非常大。孩子目前的情况是回避现实,她想通过“回避”这件事来保护自己的内心,实际上,她什么都知道。所以我们不能去刺激她,而是要用“关爱”让她慢慢地安心下来。
按照吴主任的要求,孩子的母亲先配合孩子不再试图去捅破“爸爸出差去了”这个谎言,同时通过母女间多做交流、每天早晨一块去慢跑等,先让孩子的情绪进一步稳定。随后,他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解决她在车祸中受惊、害怕坐车的问题。至于孩子父亲的死亡,一步步来认清,不能着急。
初诊结束之后,吴主任给出的处理方式是很妥当的,女孩以及她妈妈、姨妈都没有意见。但今天上午,女孩的母亲打电话告诉吴主任,说孩子出问题了。
孩子的妈妈在电话里说,做了第一次咨询之后,她听从吴主任的话,尽可能的去关心和安抚孩子的情绪。母亲加倍的关怀自然让孩子很开心,那几天上学、放学、孩子情绪都非常好,跟妈妈也是有说有笑。昨天下午,刘女士去学校接女儿放学的时候,看见女儿站在学校门口跟人说话。确切地说,刘女士看见女儿站在学校门口一脸开心的模样自言自语,看起来像是在跟人说话,但她身边根本没有人。刘女士很奇怪,就走过去问女儿:“你在跟谁说话呢?”女儿十分高兴地告诉刘女士:“我在跟爸爸说话呀!爸爸出差回来了!但他没有开车,我们只能走回家了。”
刘女士心里咯噔一下,但想起吴主任的话,觉得孩子这么做,估计只是想回避爸爸已经不在的事实,所以她也没有捅破。当天刘女士还做了一桌子好菜,女儿兴高采烈地去拿碗添饭。家里只有两个人,女儿添了三碗饭不说,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她一直在跟“爸爸”聊天。
刘女非常惊讶,在此之前,她的女儿虽然不肯承认爸爸的死亡,却从来没有假装爸爸在身边的状况。她当时就想打个电话给吴主任问问了。但她没想到,晚饭刚吃完,她女儿居然放下了碗打算开门走出去。
刘女士连忙拉住女儿,问她要去哪里。女儿回答她:“爸爸说今天他要回去,我想跟他一块走!”
这句话可把刘女士吓坏了。她急忙拉住女儿,甚至神经质地冲着空荡荡的门口叫嚷,“你要走就赶紧走,干嘛回来折腾孩子!我告诉你,我只有她了,拼了这条命也不可能让你带走!”
刘女士吼完这番话后,孩子开始哭闹,刘女士打电话叫她妹妹赶紧过来帮忙。姐妹俩折腾到很晚,总算哄着孩子上床睡觉了,这时候刘女士才坐下来,在客厅跟妹妹说起先前发生的事。
刘女士觉得这事儿玄乎,问妹妹,会不会是死去的老公真的回来了,要把孩子带走。刘女士的丈夫对女儿一直是非常宠爱的,去哪里都爱带着女儿一块,刘女士还经常开玩笑说,女儿就是老爹的小情人,他三天两头带着小情人出门,却不带她这个黄脸婆。
刘女士的妹妹本市某家医院老干病房的护士,在医院里工作久了,见惯了生死,她倒不信鬼神之说,认为是不是之前做心理咨询,咨询师要求大家先不刺激孩子,默认孩子爸爸在外地出差这件事,让孩子有了一种心理暗示,所以才会假装爸爸还在。
就在她们聊谈之时,卧室的门忽然开了。刘女士的女儿从卧室走了出来。刘女士叫女儿的名字,可是女孩不答应,直愣愣地往大门处走,刘女士连忙冲上去拉住女儿,可是女儿的力气大得吓人。刘女士与妹妹两个人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拖住了孩子。这时候,刘女士这才发现女儿表情木
呆地,看着不像是清醒的样子。她又叫了女儿几声,孩子没答应,倒是孩子的小姨一把抓过孩子,啪啪啪几个耳刮子将孩子打醒过来。接着孩子就哭了,叫着嚷着要跟爸爸出去玩。就这么折腾了大半夜。
此后,再度将孩子哄睡着的刘女士不敢合眼了,她与妹妹轮流照顾了孩子一宿,等天刚亮,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吴主任,要吴主任无论如何过去看看这孩子。
“你们是这方面的专家,这到底是不是心理问题,您过来看看,给我个答案吧。我这刚死了丈夫,孩子又成这样,实在是……实在是经受不起了……”
吴主任说,当时刘女士在电话那头情绪失控大哭起来。所以他才赶紧去中心找孩子的咨询档案。
后应激障碍的小姑娘,她的咨询档案你收哪去了?我在档案柜里怎么找不到?”
我见吴主任一脸着急,也没顾得上问,连忙跑进办公室,从我办公桌的抽屉里找出那份还没有完全弄好的档案,匆匆忙忙往停车场跑。这时候,吴主任跟实习生小刘已经在车上了。
我问他们:“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吴主任说:“也不算出事。就是今天一大早,小姑娘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她的情况不太对,要我们过去看看。”
那个小姑娘来做咨询的时候是我做的记录,所以吴主任叫我也赶紧上车,跟他们一块去。小姑娘家在市中心,倒是不远,但当时正好是上班的点儿,路上车多拥挤。吴主任开着车刚到东风路口就堵死了。正好,在这个时间空档里,吴主任跟小刘也把那个姑娘的情况跟我说了一下。事情是这样的。四天之前,也就是上个星期二,一位12岁的小姑娘被妈妈和姨妈带到我们中心。
两个月前,小姑娘的父亲在一场车祸中丧生,而且死得很惨,据说事后尸体都没找全。车祸发生当时,这个小姑娘就在坐副驾驶位置上。她被巨大的惯性抛出了车外,掉到高速路旁的灌木丛中,所幸只受了一点轻伤。这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车祸发生之后,小姑娘呆呆愣愣有两个星期没有开口说话,就像个木头人一样。当时她的妈妈刚失去了丈夫,为了办丧事忙前忙后,心情也是十分沉痛,就没太顾得上她。等到小姑娘的父亲安葬好之后,她的妈妈也就将全部的心投入到孩子身上了。这时候小姑娘也开始讲话了,并且情绪并无异常,不像刚失去父亲的孩子那样悲痛欲绝或沉默不语。只是她坚称“我爸没有死,他出差了”。如果家里哪位亲戚一脸悲痛地摸着她的头告诉她“你父亲已经过世”她会表现得非常愤怒,并不断告诉对方,“你胡说,我爸爸根本没死,他是出差了,他亲口告诉我的!”
经受了车祸的惊吓、又经历了丧父的痛苦,小姑娘处于创伤后应激状态中这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当小姑娘的妈妈和姨妈带她到中心做咨询的时候,吴主任说,首先家人要冷静,不要再去刺激孩子。处理创伤性应激障碍、尤其是儿童的创伤性应激障碍,必须格外谨慎。如果随便使用暴露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要求小女孩反复去回顾车祸经过,虽然能够让她逐渐认清和接受父亲已经死亡的事实,但这种方法对孩子的心理伤害非常大。孩子目前的情况是回避现实,她想通过“回避”这件事来保护自己的内心,实际上,她什么都知道。所以我们不能去刺激她,而是要用“关爱”让她慢慢地安心下来。
按照吴主任的要求,孩子的母亲先配合孩子不再试图去捅破“爸爸出差去了”这个谎言,同时通过母女间多做交流、每天早晨一块去慢跑等,先让孩子的情绪进一步稳定。随后,他会根据孩子的情况,解决她在车祸中受惊、害怕坐车的问题。至于孩子父亲的死亡,一步步来认清,不能着急。
初诊结束之后,吴主任给出的处理方式是很妥当的,女孩以及她妈妈、姨妈都没有意见。但今天上午,女孩的母亲打电话告诉吴主任,说孩子出问题了。
孩子的妈妈在电话里说,做了第一次咨询之后,她听从吴主任的话,尽可能的去关心和安抚孩子的情绪。母亲加倍的关怀自然让孩子很开心,那几天上学、放学、孩子情绪都非常好,跟妈妈也是有说有笑。昨天下午,刘女士去学校接女儿放学的时候,看见女儿站在学校门口跟人说话。确切地说,刘女士看见女儿站在学校门口一脸开心的模样自言自语,看起来像是在跟人说话,但她身边根本没有人。刘女士很奇怪,就走过去问女儿:“你在跟谁说话呢?”女儿十分高兴地告诉刘女士:“我在跟爸爸说话呀!爸爸出差回来了!但他没有开车,我们只能走回家了。”
刘女士心里咯噔一下,但想起吴主任的话,觉得孩子这么做,估计只是想回避爸爸已经不在的事实,所以她也没有捅破。当天刘女士还做了一桌子好菜,女儿兴高采烈地去拿碗添饭。家里只有两个人,女儿添了三碗饭不说,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她一直在跟“爸爸”聊天。
刘女非常惊讶,在此之前,她的女儿虽然不肯承认爸爸的死亡,却从来没有假装爸爸在身边的状况。她当时就想打个电话给吴主任问问了。但她没想到,晚饭刚吃完,她女儿居然放下了碗打算开门走出去。
刘女士连忙拉住女儿,问她要去哪里。女儿回答她:“爸爸说今天他要回去,我想跟他一块走!”
这句话可把刘女士吓坏了。她急忙拉住女儿,甚至神经质地冲着空荡荡的门口叫嚷,“你要走就赶紧走,干嘛回来折腾孩子!我告诉你,我只有她了,拼了这条命也不可能让你带走!”
刘女士吼完这番话后,孩子开始哭闹,刘女士打电话叫她妹妹赶紧过来帮忙。姐妹俩折腾到很晚,总算哄着孩子上床睡觉了,这时候刘女士才坐下来,在客厅跟妹妹说起先前发生的事。
刘女士觉得这事儿玄乎,问妹妹,会不会是死去的老公真的回来了,要把孩子带走。刘女士的丈夫对女儿一直是非常宠爱的,去哪里都爱带着女儿一块,刘女士还经常开玩笑说,女儿就是老爹的小情人,他三天两头带着小情人出门,却不带她这个黄脸婆。
刘女士的妹妹本市某家医院老干病房的护士,在医院里工作久了,见惯了生死,她倒不信鬼神之说,认为是不是之前做心理咨询,咨询师要求大家先不刺激孩子,默认孩子爸爸在外地出差这件事,让孩子有了一种心理暗示,所以才会假装爸爸还在。
就在她们聊谈之时,卧室的门忽然开了。刘女士的女儿从卧室走了出来。刘女士叫女儿的名字,可是女孩不答应,直愣愣地往大门处走,刘女士连忙冲上去拉住女儿,可是女儿的力气大得吓人。刘女士与妹妹两个人费了老大的劲儿才拖住了孩子。这时候,刘女士这才发现女儿表情木
呆地,看着不像是清醒的样子。她又叫了女儿几声,孩子没答应,倒是孩子的小姨一把抓过孩子,啪啪啪几个耳刮子将孩子打醒过来。接着孩子就哭了,叫着嚷着要跟爸爸出去玩。就这么折腾了大半夜。
此后,再度将孩子哄睡着的刘女士不敢合眼了,她与妹妹轮流照顾了孩子一宿,等天刚亮,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吴主任,要吴主任无论如何过去看看这孩子。
“你们是这方面的专家,这到底是不是心理问题,您过来看看,给我个答案吧。我这刚死了丈夫,孩子又成这样,实在是……实在是经受不起了……”
吴主任说,当时刘女士在电话那头情绪失控大哭起来。所以他才赶紧去中心找孩子的咨询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