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红色脊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牛角岭下的滇军第三十九军第一师指挥部。
参谋长李思溯从地图前走了回来,主动打破沉默:“二师的突然遇袭令整个战局急剧变化,原定的三路齐进计划已经没有实施的可能。”
“军座之所以会在一天之内三次来电,催促我师尽快拿下宁都,完全是把破局之重任寄托在我师身上。”
“只要能够打下宁都,兴国的共匪必将全线动摇,为了避免遭到我军四面包围,必定会放弃兴国向南逃窜,或者干脆化整为零,遁入深山之中,我军也就能达到第一阶段的战略目的。”
杨育涵“嗯”了一声表示赞成,盯着地图查看片刻,缓缓抬起头来,微笑着轻声问道:“参谋长,你觉得把独三旅放在哪个攻击方向比较合适?”
李思溯指向手绘地图:“布置在城西吧,最好是下午咱们吃过亏的吊钟砣,居高临下,围三厥一,逼迫城中共匪主动撤出城池,向南逃窜,最好能再次逃回南面的于都县城,让共匪头目郑毅和眼高于顶、大言不惭的粤军第三师好好打个招呼。”
杨育涵眉头一振,哈哈大笑:“好,正合我意,我师成立至今不到近一个月,虽然装备精良,但大半官兵缺乏战场经验,两个旅中的四个步兵团均由训练不到三个月的家乡子弟兵组成,若是消耗太大,短期之内难以补充。”
“身为领军之将,你我不得不谨而慎之!更何况,坐观共产党军队和粤军来个龙虎斗,等双方精疲力尽,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岂不妙哉?”
李思溯会意一笑:“属下对明日之战信心十足,以共匪头目郑毅的精明,绝对不会与我军死拼到底,宁都城很可能会在我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不战而下。”
……
……
就在杨育涵和他的参谋长均感乐观的时候,教导师四团团长陈敏先率领的三个营共一千六百余名将士,已经潜行到滇军第一师营地西北方三公里的山谷里。
陈敏先和副团长萧瑛双双登上南面海拔三百余米的罗家山,第一师的兵力布置全部暴露在两人的眼皮子底下。
凌晨三点,深幽的天空中明月高悬,不用借助火把都能看清楚方圆二十米内的路径。
埋伏于石上镇东三公里的教导师三团、五团将士再度出发,以静默行军的方式,鱼贯走出停留了八个小时的山谷,绕过镇南四公里的鹩哥山,悄然抵达梅江东岸的小村庄。
提前到位的三团警通连已经准备好小船和木排,七名水性最好的弟兄背上成捆的粗麻绳,划动小船,抵达江中沙洲,迅速将麻绳连接起来。
其余数十名将士将六艘小船和二十几张大竹排徐徐推下水面,快速固定在两根横穿江面的粗大绳索上,随后将竹排和小船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两个团共三千四百余名将士以单列纵队,缓缓踏上摇摇晃晃的竹排,小心翼翼地向江心沙洲走去。
岸上的参谋长王虎臣看了看留在小村里的近千匹战马和驮马,禁不住连连摇头:“两个团估计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过江,马匹和辎重只能暂时留下了。”
“要是白天问题不到,江水不深,稍微费点儿功夫就能把所有马匹赶过江去,夜里就不行了,强行驱赶的话,必定会暴露行踪。我看还是让三团警通连的弟兄留下来吧,他们忙了一夜也很辛苦了。”
... -->>
牛角岭下的滇军第三十九军第一师指挥部。
参谋长李思溯从地图前走了回来,主动打破沉默:“二师的突然遇袭令整个战局急剧变化,原定的三路齐进计划已经没有实施的可能。”
“军座之所以会在一天之内三次来电,催促我师尽快拿下宁都,完全是把破局之重任寄托在我师身上。”
“只要能够打下宁都,兴国的共匪必将全线动摇,为了避免遭到我军四面包围,必定会放弃兴国向南逃窜,或者干脆化整为零,遁入深山之中,我军也就能达到第一阶段的战略目的。”
杨育涵“嗯”了一声表示赞成,盯着地图查看片刻,缓缓抬起头来,微笑着轻声问道:“参谋长,你觉得把独三旅放在哪个攻击方向比较合适?”
李思溯指向手绘地图:“布置在城西吧,最好是下午咱们吃过亏的吊钟砣,居高临下,围三厥一,逼迫城中共匪主动撤出城池,向南逃窜,最好能再次逃回南面的于都县城,让共匪头目郑毅和眼高于顶、大言不惭的粤军第三师好好打个招呼。”
杨育涵眉头一振,哈哈大笑:“好,正合我意,我师成立至今不到近一个月,虽然装备精良,但大半官兵缺乏战场经验,两个旅中的四个步兵团均由训练不到三个月的家乡子弟兵组成,若是消耗太大,短期之内难以补充。”
“身为领军之将,你我不得不谨而慎之!更何况,坐观共产党军队和粤军来个龙虎斗,等双方精疲力尽,我们再坐收渔翁之利,岂不妙哉?”
李思溯会意一笑:“属下对明日之战信心十足,以共匪头目郑毅的精明,绝对不会与我军死拼到底,宁都城很可能会在我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不战而下。”
……
……
就在杨育涵和他的参谋长均感乐观的时候,教导师四团团长陈敏先率领的三个营共一千六百余名将士,已经潜行到滇军第一师营地西北方三公里的山谷里。
陈敏先和副团长萧瑛双双登上南面海拔三百余米的罗家山,第一师的兵力布置全部暴露在两人的眼皮子底下。
凌晨三点,深幽的天空中明月高悬,不用借助火把都能看清楚方圆二十米内的路径。
埋伏于石上镇东三公里的教导师三团、五团将士再度出发,以静默行军的方式,鱼贯走出停留了八个小时的山谷,绕过镇南四公里的鹩哥山,悄然抵达梅江东岸的小村庄。
提前到位的三团警通连已经准备好小船和木排,七名水性最好的弟兄背上成捆的粗麻绳,划动小船,抵达江中沙洲,迅速将麻绳连接起来。
其余数十名将士将六艘小船和二十几张大竹排徐徐推下水面,快速固定在两根横穿江面的粗大绳索上,随后将竹排和小船紧紧连接在了一起。
两个团共三千四百余名将士以单列纵队,缓缓踏上摇摇晃晃的竹排,小心翼翼地向江心沙洲走去。
岸上的参谋长王虎臣看了看留在小村里的近千匹战马和驮马,禁不住连连摇头:“两个团估计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过江,马匹和辎重只能暂时留下了。”
“要是白天问题不到,江水不深,稍微费点儿功夫就能把所有马匹赶过江去,夜里就不行了,强行驱赶的话,必定会暴露行踪。我看还是让三团警通连的弟兄留下来吧,他们忙了一夜也很辛苦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