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鉴宝大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般来说,一幅书画作品,即便是真迹,其价值如何,主要也要看作者是谁。而作者确定之后,往往还要看他在画作上边花费了多少心思,是不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是不是他擅长的方面以及尺幅如何等等很多问题。
以董其昌在华夏书画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他距今的年代,按道理,即便是小尺幅的应酬之作,只要达到一定的水准,都应该很有收藏价值才对,可偏偏,他就是个例外
根据史料记载,董其昌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书画家,这一点,从其流传至今的作品数量上也能看的出来,可问题偏偏就是出在这超越常人的传世作品的数量上。
董其昌在生前就非常有名,慕名求画的人很多,所以他的画不少都是应酬之作,甚至很多时候还会直接找人代笔了事,而这些相关记载,都严重的影响了其书画作品的价值。
而且,明代中后期,正是书画作伪泛滥的时期,作为当时有名的书画双绝,董其昌的作品在市场上非常吃香,因而也就成了伪造的重灾区。偏偏这家伙为了宣扬自己的名声,对这些伪作的态度也是听之任之,而这些作品,经过数百年的沉淀之后,到了今天,很多都已经难辨真伪,这也是其作品价格一直都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董其昌作品的价格普遍偏低,但并不代表着没有收藏价值,只是受代笔和伪作的影响太大罢了。实际上,一旦能够确定确实是董其昌的真迹,其价格还是非常惊人的,就好比创下其作品拍卖纪录的那幅《疏林茅屋图》手卷,成交价就高达6900多万软妹币,而那幅画的尺幅,似乎还有没有这一幅大……”
很显然,罗果夫在这方面也狠下过一番功夫,只是这样的话根本就影响不了李逸,先不说6900万当中的水分具体有多少,单单只就眼前的这幅作品来说,是真是假还都不好说,那就更谈不上其他了。
第三幅,也是一幅山水作品,作者是清代山水名家,人称“清初画圣”的王翚的作品。
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但和两位师父以及王原祁并称山水画家“四王“,而且还隐有领军之势。
只不过,无论是从名气还是作品的质量上,王翚都没办法和董其昌、黄公望这些巨头级的人物相比,再加上又是照片而非真迹,因此李逸也只是简单的看了两眼就跳了过去。
第四幅,第五幅……因为都是些照片,又没有特别有名的名家之作,所以每一幅李逸都只是简单的看一下画面,然后再留意一下作者就匆匆翻过。一直看到了30多幅,他才轻轻的咦了一声,放慢了速度。
引起他注意的是一幅佚名作品。佚名,就是无法确定作者,这一类的作品在小尺幅的古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其中不乏精品之作。
引起李逸注意的这幅作品,画面主题是文人士子在一片长满了荷... -->>
一般来说,一幅书画作品,即便是真迹,其价值如何,主要也要看作者是谁。而作者确定之后,往往还要看他在画作上边花费了多少心思,是不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是不是他擅长的方面以及尺幅如何等等很多问题。
以董其昌在华夏书画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他距今的年代,按道理,即便是小尺幅的应酬之作,只要达到一定的水准,都应该很有收藏价值才对,可偏偏,他就是个例外
根据史料记载,董其昌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书画家,这一点,从其流传至今的作品数量上也能看的出来,可问题偏偏就是出在这超越常人的传世作品的数量上。
董其昌在生前就非常有名,慕名求画的人很多,所以他的画不少都是应酬之作,甚至很多时候还会直接找人代笔了事,而这些相关记载,都严重的影响了其书画作品的价值。
而且,明代中后期,正是书画作伪泛滥的时期,作为当时有名的书画双绝,董其昌的作品在市场上非常吃香,因而也就成了伪造的重灾区。偏偏这家伙为了宣扬自己的名声,对这些伪作的态度也是听之任之,而这些作品,经过数百年的沉淀之后,到了今天,很多都已经难辨真伪,这也是其作品价格一直都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董其昌作品的价格普遍偏低,但并不代表着没有收藏价值,只是受代笔和伪作的影响太大罢了。实际上,一旦能够确定确实是董其昌的真迹,其价格还是非常惊人的,就好比创下其作品拍卖纪录的那幅《疏林茅屋图》手卷,成交价就高达6900多万软妹币,而那幅画的尺幅,似乎还有没有这一幅大……”
很显然,罗果夫在这方面也狠下过一番功夫,只是这样的话根本就影响不了李逸,先不说6900万当中的水分具体有多少,单单只就眼前的这幅作品来说,是真是假还都不好说,那就更谈不上其他了。
第三幅,也是一幅山水作品,作者是清代山水名家,人称“清初画圣”的王翚的作品。
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但和两位师父以及王原祁并称山水画家“四王“,而且还隐有领军之势。
只不过,无论是从名气还是作品的质量上,王翚都没办法和董其昌、黄公望这些巨头级的人物相比,再加上又是照片而非真迹,因此李逸也只是简单的看了两眼就跳了过去。
第四幅,第五幅……因为都是些照片,又没有特别有名的名家之作,所以每一幅李逸都只是简单的看一下画面,然后再留意一下作者就匆匆翻过。一直看到了30多幅,他才轻轻的咦了一声,放慢了速度。
引起他注意的是一幅佚名作品。佚名,就是无法确定作者,这一类的作品在小尺幅的古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其中不乏精品之作。
引起李逸注意的这幅作品,画面主题是文人士子在一片长满了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