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穿越之太妃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庆和十六年,腊月二十五。
也许因为辞旧宴的关系,就连老天爷都格外地赏脸,连续几日大雪后,今日终于放晴了。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凛冽的寒风也变得轻柔。久违的阳光,晒在身上暖融融的,让人不禁心生喜悦。
天色尚早,镇西侯府已经在主母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了。
姜端敏离开议事厅,回到房间重新梳洗打扮后,便领着青梅,前去给太婆婆请安问好。原本是不应该这么早去打扰老人家的,但是她作为晚辈,在出门前理应禀告家中的长辈并与之道别,这才是合乎孝道、合乎规矩的。
她步态轻盈地踏入屋内,向着上座的太婆婆屈膝一礼,“孙媳给祖母请安,愿祖母福寿延绵。”
镇西侯老夫人的细细地打量一番,只见孙媳妇一身按品大妆,发髻上钗环什么的,都还是礼部送过来的那套。没有像有些新婚小姑娘那样,嫌弃礼部打造的那些钗环粗笨,擅自作主选用里另外一些新奇精巧的。
前些日,老夫人见她接过管家重任后,不过几天就把所有的事情,包括祭祖在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那时,她才开始满意这个孙媳妇。如今,见她如此知进退、守规矩,心里的欢喜就不禁多了几分。
当初,她为什么不肯听孙子的,挑一个寒门姑娘作孙媳,反而执意要从侯门贵女中挑选呢?
为的就是,“规矩”这两个字。
老夫人不是歧视寒门,说他们没有规矩,而是事实真的就是如此。
如果娶了一个寒门姑娘进门,光是管家一项,就要花费大量的心机去教导。如果天资不错的,经过自己几年的摸爬滚打,自然就上手了。如果天资不好的呢,可能教到她这个老太婆闭眼的那天,指不定也教不出个什么。
还有方才说的那个换钗环的事儿,就是某些嫁入侯门的寒门姑娘做下的。咋一富贵,那些姑娘的行事便带着一股轻佻。
侯门出身的姑娘,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长大后更有母亲悉心教导。嫁进来后,就可以承担起主母的职责。而且,各府的人情往来什么的,只要稍稍教导即可。
至于为什么选姜家的姑娘,除了魏国公府与皇室各方势力均没有牵扯外,老夫人更多的是冲着窦氏这位当家主母去的。她相信,有一个精明母亲的教导,即便女儿再愚笨,都会比普通人强些。
况且,镇西侯府实则是个什么情况,她还不知道吗?完全是靠嫡长孙一人撑着的。
老夫人这一生,中年的时候送走了丈夫,几近晚年的时候送走了长子,十年前还亲自把长孙送上了战场。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李景在战场上有个万一,镇西侯府就需要一个能够担得住事儿的主母,也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外援。这时候,有什么比重孙的外祖家更值得依靠呢?
像是魏国公府那样的老牌勋贵之首,就非常合适了。他没有太多的权柄但却很有威望,有能力维护、扶持自己家的外孙子长大,也可以变相地隔绝有心人对这个爵位的窥伺。更重要的是,堂堂一个国公府,怎么也不会在背后使阴招,图谋镇西侯这个侯爵吧!
老夫人之所以,一力促成魏国公世子的西疆历练,就是因为姻亲之间,讲究的就是这个相互扶持、你来我往。也许,以后镇西侯府就需要亲家的庇护呢。
老夫人似乎想了很多,那不过脑子里念头一转的事儿。
她的目光重新落回孙媳的身上,忽然忆起孙媳今天是要进宫看望姐妹的。她看了看墙角的沙漏,而后笑吟吟地说:“阿姜进宫的时辰快到了吧,赶紧动身,免得让贤妃娘娘久等了。”
“祖母,孙媳告退了。”姜端敏屈膝一礼后,才退出了屋子。
老夫人盯着孙媳妇的背影,心里在盘算着别的事情。初初见面那时,孙媳看起来为人有些软。去了西疆历练了一年多后,人瞧着是坚毅了不少。美中不足的是,重孙子至今还没有影儿。
哎,她在心里轻轻地叹一口气,像她这样的年纪,过一天少一天。只盼能够早早见到重孙,趁她现在还没有老糊涂时候,可以手把手教孙媳一些军中事务。
不过嘛,前提是要孙媳能够担得住事儿。目前看来,孙媳还要历练一些日子啊。只希望她这把老骨头,能够等到那时候。
——————————————————————
大清早的,长泰宫就迎来了第一位访客。
看见来人,姜素敏不禁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她的眼中满是真诚,久别重逢后,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句简单的问候。
她的声音里仿佛带着喜悦的梗咽,“大姐姐,别来无恙?”
姜端敏的这一年多里,心里经受的苦闷、挣扎太多。幸好,那些都已经算是过去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释然,“妾身都很好,”看向姜素敏的眼中同样带着关切,“那娘娘呢?”... -->>
庆和十六年,腊月二十五。
也许因为辞旧宴的关系,就连老天爷都格外地赏脸,连续几日大雪后,今日终于放晴了。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凛冽的寒风也变得轻柔。久违的阳光,晒在身上暖融融的,让人不禁心生喜悦。
天色尚早,镇西侯府已经在主母的主持下,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了。
姜端敏离开议事厅,回到房间重新梳洗打扮后,便领着青梅,前去给太婆婆请安问好。原本是不应该这么早去打扰老人家的,但是她作为晚辈,在出门前理应禀告家中的长辈并与之道别,这才是合乎孝道、合乎规矩的。
她步态轻盈地踏入屋内,向着上座的太婆婆屈膝一礼,“孙媳给祖母请安,愿祖母福寿延绵。”
镇西侯老夫人的细细地打量一番,只见孙媳妇一身按品大妆,发髻上钗环什么的,都还是礼部送过来的那套。没有像有些新婚小姑娘那样,嫌弃礼部打造的那些钗环粗笨,擅自作主选用里另外一些新奇精巧的。
前些日,老夫人见她接过管家重任后,不过几天就把所有的事情,包括祭祖在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那时,她才开始满意这个孙媳妇。如今,见她如此知进退、守规矩,心里的欢喜就不禁多了几分。
当初,她为什么不肯听孙子的,挑一个寒门姑娘作孙媳,反而执意要从侯门贵女中挑选呢?
为的就是,“规矩”这两个字。
老夫人不是歧视寒门,说他们没有规矩,而是事实真的就是如此。
如果娶了一个寒门姑娘进门,光是管家一项,就要花费大量的心机去教导。如果天资不错的,经过自己几年的摸爬滚打,自然就上手了。如果天资不好的呢,可能教到她这个老太婆闭眼的那天,指不定也教不出个什么。
还有方才说的那个换钗环的事儿,就是某些嫁入侯门的寒门姑娘做下的。咋一富贵,那些姑娘的行事便带着一股轻佻。
侯门出身的姑娘,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长大后更有母亲悉心教导。嫁进来后,就可以承担起主母的职责。而且,各府的人情往来什么的,只要稍稍教导即可。
至于为什么选姜家的姑娘,除了魏国公府与皇室各方势力均没有牵扯外,老夫人更多的是冲着窦氏这位当家主母去的。她相信,有一个精明母亲的教导,即便女儿再愚笨,都会比普通人强些。
况且,镇西侯府实则是个什么情况,她还不知道吗?完全是靠嫡长孙一人撑着的。
老夫人这一生,中年的时候送走了丈夫,几近晚年的时候送走了长子,十年前还亲自把长孙送上了战场。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李景在战场上有个万一,镇西侯府就需要一个能够担得住事儿的主母,也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外援。这时候,有什么比重孙的外祖家更值得依靠呢?
像是魏国公府那样的老牌勋贵之首,就非常合适了。他没有太多的权柄但却很有威望,有能力维护、扶持自己家的外孙子长大,也可以变相地隔绝有心人对这个爵位的窥伺。更重要的是,堂堂一个国公府,怎么也不会在背后使阴招,图谋镇西侯这个侯爵吧!
老夫人之所以,一力促成魏国公世子的西疆历练,就是因为姻亲之间,讲究的就是这个相互扶持、你来我往。也许,以后镇西侯府就需要亲家的庇护呢。
老夫人似乎想了很多,那不过脑子里念头一转的事儿。
她的目光重新落回孙媳的身上,忽然忆起孙媳今天是要进宫看望姐妹的。她看了看墙角的沙漏,而后笑吟吟地说:“阿姜进宫的时辰快到了吧,赶紧动身,免得让贤妃娘娘久等了。”
“祖母,孙媳告退了。”姜端敏屈膝一礼后,才退出了屋子。
老夫人盯着孙媳妇的背影,心里在盘算着别的事情。初初见面那时,孙媳看起来为人有些软。去了西疆历练了一年多后,人瞧着是坚毅了不少。美中不足的是,重孙子至今还没有影儿。
哎,她在心里轻轻地叹一口气,像她这样的年纪,过一天少一天。只盼能够早早见到重孙,趁她现在还没有老糊涂时候,可以手把手教孙媳一些军中事务。
不过嘛,前提是要孙媳能够担得住事儿。目前看来,孙媳还要历练一些日子啊。只希望她这把老骨头,能够等到那时候。
——————————————————————
大清早的,长泰宫就迎来了第一位访客。
看见来人,姜素敏不禁绽开了灿烂的笑容。她的眼中满是真诚,久别重逢后,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句简单的问候。
她的声音里仿佛带着喜悦的梗咽,“大姐姐,别来无恙?”
姜端敏的这一年多里,心里经受的苦闷、挣扎太多。幸好,那些都已经算是过去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释然,“妾身都很好,”看向姜素敏的眼中同样带着关切,“那娘娘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