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大国崛起185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敬伦不喜欢被动,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不断的陷入被动之中。
出发前,他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柏贵告诉他黄宗汉决定确认消息之后,才会采取行动。
黄宗汉从柏贵这里得知,巴夏礼是被林福祥掳走的,但是黄宗汉本人没有收到林福祥的回报,他需要确认,内部的不团结,让朱敬伦越发对清军不看好起来。
朱敬伦一开始就认定,英国人不可能对巴夏礼不管不顾,其实事情发展到现在,巴夏礼的死活对他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做出反应,哪怕是打一场不成功的救援战,也好过什么都不做,就好像巴夏礼当时为了印度兵会去打柏贵的耳光,会带着人出城徒劳的扫荡一圈,现在巴夏礼被囚禁的消息传出来,英军也必然要有所行动,法国人可以无动于衷,但是如果英军高层也无动于衷的话,回国后就会成为一个笑话,政治正确这种东西,有时候让人没有选择。
朱敬伦之所以希望黄宗汉出兵威胁,就是防止英法联军调动太多兵力前往,可是黄宗汉没有配合,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超出了朱敬伦的预料。
英国海军毋庸置疑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悍的海军,海军士兵在训练水平上并不比精锐陆军差半分,但是在荣誉感和战斗意志上,却远超英国陆军,因此四艘军舰,两百海军本身就是一股强悍的力量,就更不用说法国人的参与了,法国的两艘军舰一百个海军士兵,虽然海战未必胜过英军,但是登陆作战的话,绝对不会差。
一共三百个英法联军海军士兵,这股力量不是林福祥五百来个水营老兵能对付得了的,朱敬伦认为,即便是伏击,要歼灭洋人,清军也至少需要准备五倍的优势兵力,否则很难一口吃下对手。
现在英法联军出动了三百人,林福祥的乡勇就算全部设伏,也拿不下这股力量。
如果当时黄宗汉愿意配合的话,朱敬伦相信,英法联军绝对不敢拿出三百个欧洲士兵,参与到这次任务中,最多也就是几百个印度兵凑凑数而已。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看林福祥的阴谋诡计能不能得逞了,不过朱敬伦对此不报太大希望,除非英法联军是蠢猪,毫无战斗经验可言的菜鸟,否则三百联军海军不可能一下子被林福祥埋下的炸药一锅端。
船只在颠簸中前行,朱敬伦默默的挤在船舱的一角,他本来可以不去的,赫德来找他的时候,征求他的意见,并没有强求,鬼使神差的朱敬伦答应了,尽管他看不到希望,似乎自己的参与能够提高林福祥的胜算一般。
周围还有几个翻译,一个个都略带慌张,他们跟朱敬伦不一样,他们大都是随军翻译,所以英军的行动他们是必须参加的,同样他们的薪水也比朱敬伦丰厚的多。即便如此,他依然只能跟朱敬伦一起记在最下等的船舱里,只是等级森严的中国社会成长的他们,早就习惯了这一切。
统治者永远是高贵的,不管他是文官集团,满洲人还是英国人。
舰队全速前进,蒸汽机和船帆一起用力,只用了两个小时,就顺流而下到达了黄埔港码头,每艘船上留下了大概十个士兵守船,其他士兵纷纷登岸,不管他们是海军士兵还是陆战队员,全都拿起了火枪,并且带着一门门火炮,朝着目的地前进。
由于时间紧迫,英法联军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向导,但是他们有比较详细的地图,尽管也精确不到哪里去,可是波罗庙这种标志性建筑赫然在目,他们能通过地图找到这个巴夏礼就藏在这个庙,也就能通过地图找到这个庙。
朱敬伦是最后一批下船的人,作为中国翻译虽然没什么地位,却也不用去做搬运火炮和炮弹那样的工作。
赫德是翻译团队的首领,其实他本人也不一定非要过来,但是巴夏礼在的时候,每每都要亲自领兵清剿,赫德又有什么理由推诿这次任务呢,另外他本人也有强烈的意愿参与,联军指挥官也非常乐意有一个中国通帮助他们完成这次紧急任务。
联军很认真,他们的团队配置相当高,以英军在广州的最高级军官托马斯贺罗威上校为总指挥,参谋、翻译团队,步兵、炮兵部队,如此完整的配置。
显然这绝对不是冲着几个看押巴夏礼的狱卒去的,这是冲着异常有规模的战斗准备的,这说明英法联军并没有林福祥想象中那么弱智,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巴夏礼仅仅是被几个狱卒看押着,他们或许早就猜到了巴夏礼不过是哪来引他们上当的幌子。这种想法,更加让朱敬伦为林福祥的计划感到担心。
翻译团队拖在最后,跟后勤兵,也就是两百多个中国苦力一起行动。
翻译存在的意义在于,如果英法联军包围了中国人之后用来劝降的。
赫德是翻译团队的首领,但他并没有跟着翻译们一起行动,而... -->>
朱敬伦不喜欢被动,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不断的陷入被动之中。
出发前,他得到的最新消息是,柏贵告诉他黄宗汉决定确认消息之后,才会采取行动。
黄宗汉从柏贵这里得知,巴夏礼是被林福祥掳走的,但是黄宗汉本人没有收到林福祥的回报,他需要确认,内部的不团结,让朱敬伦越发对清军不看好起来。
朱敬伦一开始就认定,英国人不可能对巴夏礼不管不顾,其实事情发展到现在,巴夏礼的死活对他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做出反应,哪怕是打一场不成功的救援战,也好过什么都不做,就好像巴夏礼当时为了印度兵会去打柏贵的耳光,会带着人出城徒劳的扫荡一圈,现在巴夏礼被囚禁的消息传出来,英军也必然要有所行动,法国人可以无动于衷,但是如果英军高层也无动于衷的话,回国后就会成为一个笑话,政治正确这种东西,有时候让人没有选择。
朱敬伦之所以希望黄宗汉出兵威胁,就是防止英法联军调动太多兵力前往,可是黄宗汉没有配合,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超出了朱敬伦的预料。
英国海军毋庸置疑是这个世界上最强悍的海军,海军士兵在训练水平上并不比精锐陆军差半分,但是在荣誉感和战斗意志上,却远超英国陆军,因此四艘军舰,两百海军本身就是一股强悍的力量,就更不用说法国人的参与了,法国的两艘军舰一百个海军士兵,虽然海战未必胜过英军,但是登陆作战的话,绝对不会差。
一共三百个英法联军海军士兵,这股力量不是林福祥五百来个水营老兵能对付得了的,朱敬伦认为,即便是伏击,要歼灭洋人,清军也至少需要准备五倍的优势兵力,否则很难一口吃下对手。
现在英法联军出动了三百人,林福祥的乡勇就算全部设伏,也拿不下这股力量。
如果当时黄宗汉愿意配合的话,朱敬伦相信,英法联军绝对不敢拿出三百个欧洲士兵,参与到这次任务中,最多也就是几百个印度兵凑凑数而已。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看林福祥的阴谋诡计能不能得逞了,不过朱敬伦对此不报太大希望,除非英法联军是蠢猪,毫无战斗经验可言的菜鸟,否则三百联军海军不可能一下子被林福祥埋下的炸药一锅端。
船只在颠簸中前行,朱敬伦默默的挤在船舱的一角,他本来可以不去的,赫德来找他的时候,征求他的意见,并没有强求,鬼使神差的朱敬伦答应了,尽管他看不到希望,似乎自己的参与能够提高林福祥的胜算一般。
周围还有几个翻译,一个个都略带慌张,他们跟朱敬伦不一样,他们大都是随军翻译,所以英军的行动他们是必须参加的,同样他们的薪水也比朱敬伦丰厚的多。即便如此,他依然只能跟朱敬伦一起记在最下等的船舱里,只是等级森严的中国社会成长的他们,早就习惯了这一切。
统治者永远是高贵的,不管他是文官集团,满洲人还是英国人。
舰队全速前进,蒸汽机和船帆一起用力,只用了两个小时,就顺流而下到达了黄埔港码头,每艘船上留下了大概十个士兵守船,其他士兵纷纷登岸,不管他们是海军士兵还是陆战队员,全都拿起了火枪,并且带着一门门火炮,朝着目的地前进。
由于时间紧迫,英法联军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向导,但是他们有比较详细的地图,尽管也精确不到哪里去,可是波罗庙这种标志性建筑赫然在目,他们能通过地图找到这个巴夏礼就藏在这个庙,也就能通过地图找到这个庙。
朱敬伦是最后一批下船的人,作为中国翻译虽然没什么地位,却也不用去做搬运火炮和炮弹那样的工作。
赫德是翻译团队的首领,其实他本人也不一定非要过来,但是巴夏礼在的时候,每每都要亲自领兵清剿,赫德又有什么理由推诿这次任务呢,另外他本人也有强烈的意愿参与,联军指挥官也非常乐意有一个中国通帮助他们完成这次紧急任务。
联军很认真,他们的团队配置相当高,以英军在广州的最高级军官托马斯贺罗威上校为总指挥,参谋、翻译团队,步兵、炮兵部队,如此完整的配置。
显然这绝对不是冲着几个看押巴夏礼的狱卒去的,这是冲着异常有规模的战斗准备的,这说明英法联军并没有林福祥想象中那么弱智,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巴夏礼仅仅是被几个狱卒看押着,他们或许早就猜到了巴夏礼不过是哪来引他们上当的幌子。这种想法,更加让朱敬伦为林福祥的计划感到担心。
翻译团队拖在最后,跟后勤兵,也就是两百多个中国苦力一起行动。
翻译存在的意义在于,如果英法联军包围了中国人之后用来劝降的。
赫德是翻译团队的首领,但他并没有跟着翻译们一起行动,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