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大汉之全球攻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无边无际的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腹地,叶尼塞河中上游的秋明川,有一座用青砖为墙、周长五里的城市。匈奴人从汉元元年开始,便是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迁徙、居住于毡房之中,城市的出现还是很惊奇的。
匈奴人的城市主要还是在阿提拉王时代出现的。主要有四座城市,匈奴王庭、左贤王的秋明城、右贤王的匈人城和匈奴祭祀们祭奠长生天的“天城”。
秋明城所在的秋明川与阴山脚下的敕勒川颇为相似,都是一山为北,前有大河,中间水草丰美异常。这个时代的草原可不是现代那种连脚踝都遮不住的小草,而是真正名副其实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长草。茂密的草原深处,足可与青纱帐、灌木林相提并论,其间甚至可以藏上万大军而不被人发觉。
秋明城以西的一处被称为馨兰谷的草场中,沈云和他的红狐部就隐藏在这里。
秋明城成高六丈、周长五里,城门六座,人口三万余,东西方的商旅颇多。这样一座城市,在汉人眼里连个县级小城都比不上,但在此时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却是超大城市级别的存在。因为左贤王的王帐就在这里,所以周边的草场都是左贤王的财产,不是左贤王直属的部落是不允许在这里放牧生存的。而即使是左贤王的直属部落,为了体现对左贤王的尊重,也会绕过这一区域,这才有秋明城这个城市周围长草密集如林的情况。
“此战若成。王纶,你当居首功!”站在馨兰谷高处的一个小土岗上。沈云望着远方青色城墙的秋明城,兴致勃勃地对身边的王纶说。
王纶憨厚一笑:“部帅谬赞。若不是部帅指挥若定、战略深远,我等也来不到这里。这秋明城周围的情况鄢家商行的人也是知道的,换他们来一样可以。”
沈云呵呵一笑:“商行终究是商行,哪有我麾下的勇士可靠?更何况,叫鄢家商行的人能知道馨兰谷,但能清楚馨兰谷何处能藏下我们吗?”
王纶咧嘴傻笑,倒也不再说话。
远处的秋明城。青色的城墙与蓝天草原的背景融为一体,着实是一处美丽的地方。
现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依旧没有任何面临危险的感觉。
城门口的士兵是左贤王的正黄旗士兵(注1),一个个看上去有些懒散,望着城门口进进出出的商队,只有几个负责收税的税官在那里忙碌。
秋明城是日耳曼人和北欧人,又或者是罗马帝国北疆的商人们从北部进入大汉帝国的必经之地,商业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匈奴人是游牧民族。极少定居,所以秋明城中的四万人口,大部分都是各地的商旅和商号人员,至于最根本的匈奴人,不过一万出头罢了。
对于这座城市的管理,还是能够看出匈奴左贤王的才干。城分内外两城。内城是匈奴人的居住区,外城是商业区,以棋盘式的格局分布。城中酒肆、客栈、商铺样样不缺,甚至还有青楼楚馆,歌舞妓院。良好的城市管理,严格的城市布局。还有左贤王治下的安全保证---秋明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个商业化城市所需的一切元素。所缺的,就是更多的人口和更加便利的交通!
为了防止汉军的深入,从秋明城往南往西是没有修建直道的,而是以草原人独有的“自行道”为道路。所谓自行道,就是由人马踩踏出来的道路。严格来说,这种道路非常难走,特别是对载有货物,需要马车运输的商旅而言。
城内跟城外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城内无疑道路平整、秩序井然。但出了城门三里,道路就变成了青草路,天气晴朗点还好,若是遇到下雨,啧啧,那真是一种折磨。
不过这两天天气还算不错,所以之前滞留在秋明城内的商旅们纷纷启程,希望赶在天气转坏之前赶到下一个补给点。两百里外的忽媞莫部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听说南边还在打仗,但在草原上不论是汉人还是匈奴人,对于商旅都是比较欢迎的,大不了就盘查的稍微严格些,倒不用担心被拒绝入境。更重要的是,两国交战,任何地方都不缺的土匪马贼之流就不敢现身。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人总是向着战争迈进”这句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商旅的熙攘,掩盖了一支数十人的队伍,从西边馨兰谷混进来的事实。这也是一支商旅,有大汉鄢家商行的旗帜和通关文书,货物也没什么问题,都是匈奴人和罗斯人的特产,只是这一支商旅全由清一色的壮实汉子组成,牵的马匹也雄壮的过分,几乎等同于军马。不过想想他们是来自大汉鄢家商行的队伍,也就释然了。
收税的匈奴税官看了一眼手上的通关文书,面带微笑地用纯正的汉语道:“原来是鄢家漠北分行的沈掌柜,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你们鄢家商行可是有日子没来咱们秋明城了,之前不是一直在忽媞莫部设点采购吗?”
税官脸上带着笑,话语也颇为谦恭客气,但精明的眼神还是警惕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的过分的“掌柜”,以及那些同样雄壮过分的“伙计”。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询问这次鄢家商行怎么会突然北上?要知道,现在汉匈两国可正在交战,虽然匈奴王和大汉皇帝都暂时没有明确指出对方就是自己的敌人,但汉匈之间五百年的仇恨却是人尽皆知的。
眼前这个沈掌柜,当然就是沈云。鄢家在忽媞莫部本来就有设点,在他们的帮助下,汉军轻易攻下了忽媞莫部,忽媞莫这个大肉球滚的太快。连重要的祭祀印章都没来及带走,被汉军轻易拿到。然后伪造了这份通关文书。
沈云面对税官的眼神,带着一股傲慢的笑容,淡淡说:“忽媞莫部被汉军攻击了,我们的货物在攻击中损失严重,今年的例比鄢家特别重视,我不想输给别人,所以只能亲自跑一趟收集货物了。”
税官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沈云也故意装作惊讶道:“怎么?阁下不知道忽媞莫部被攻击了吗?啧啧。这么奇怪?那可是半个月前的事啊!”
税官心里一惊,也没了继续盘问沈云的心思,挥手放行,然后匆匆走到城内的官署,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城门守将。守将也是一惊,立即往上禀报。
这就是商旅为何在人迹罕至的草原上为何会如此受青睐的重要原因了---消息!商人的消息无论在什么时代似乎都是超前的。来往的商旅能够带来无尽的信息资源。早在匈奴栾骶.冒顿时代,草原人就已经意识到消息的重要性了。
沈云轻松走进了秋明城。望着这座虽然号称西伯利亚第一大城,但依旧有些空旷的秋明城,沈云露出了一丝狡诈的笑容。
忽媞莫部当然不是七天前受到的攻击,而是两天前!沈云一行在攻破忽媞莫部后,几乎没有做超过两个时辰以上的休整,立即奔赴秋明城。甚至连提前一步的察合马都只是跟沈云前后脚抵达。
出于惯性思维。忽媞莫逃出后第一个目的地也不是秋明城,而是莫尔希干部或者撒胡克尔部。希望借助这两部的力量,迁延汉军的步伐,从而让左贤王有从容调度军队的时间。沈云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不管左右两翼的匈奴部落。直奔秋明城而来。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红狐部其实已经算是陷入了四面合围的境地。在兵法上来说,是绝对的死地。毕竟最远的汉军还在一千里之外,而敌人却是在四面八方。没有人能够想到沈云会来到这里,是的,没有人。
沈云入城的前两个时辰,察合马也刚刚抵达内城王府。
说是王府,其实也就是内城中一个巨大的毡包。这个毡包比起忽媞莫的祭祀营帐来说要大很多,但却不如忽媞莫的那么奢华,简朴的土黄色,帐顶竖着一面苍狼旗,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装饰品。
帐内也一样,... -->>
在无边无际的西西伯利亚平原的腹地,叶尼塞河中上游的秋明川,有一座用青砖为墙、周长五里的城市。匈奴人从汉元元年开始,便是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迁徙、居住于毡房之中,城市的出现还是很惊奇的。
匈奴人的城市主要还是在阿提拉王时代出现的。主要有四座城市,匈奴王庭、左贤王的秋明城、右贤王的匈人城和匈奴祭祀们祭奠长生天的“天城”。
秋明城所在的秋明川与阴山脚下的敕勒川颇为相似,都是一山为北,前有大河,中间水草丰美异常。这个时代的草原可不是现代那种连脚踝都遮不住的小草,而是真正名副其实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长草。茂密的草原深处,足可与青纱帐、灌木林相提并论,其间甚至可以藏上万大军而不被人发觉。
秋明城以西的一处被称为馨兰谷的草场中,沈云和他的红狐部就隐藏在这里。
秋明城成高六丈、周长五里,城门六座,人口三万余,东西方的商旅颇多。这样一座城市,在汉人眼里连个县级小城都比不上,但在此时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却是超大城市级别的存在。因为左贤王的王帐就在这里,所以周边的草场都是左贤王的财产,不是左贤王直属的部落是不允许在这里放牧生存的。而即使是左贤王的直属部落,为了体现对左贤王的尊重,也会绕过这一区域,这才有秋明城这个城市周围长草密集如林的情况。
“此战若成。王纶,你当居首功!”站在馨兰谷高处的一个小土岗上。沈云望着远方青色城墙的秋明城,兴致勃勃地对身边的王纶说。
王纶憨厚一笑:“部帅谬赞。若不是部帅指挥若定、战略深远,我等也来不到这里。这秋明城周围的情况鄢家商行的人也是知道的,换他们来一样可以。”
沈云呵呵一笑:“商行终究是商行,哪有我麾下的勇士可靠?更何况,叫鄢家商行的人能知道馨兰谷,但能清楚馨兰谷何处能藏下我们吗?”
王纶咧嘴傻笑,倒也不再说话。
远处的秋明城。青色的城墙与蓝天草原的背景融为一体,着实是一处美丽的地方。
现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依旧没有任何面临危险的感觉。
城门口的士兵是左贤王的正黄旗士兵(注1),一个个看上去有些懒散,望着城门口进进出出的商队,只有几个负责收税的税官在那里忙碌。
秋明城是日耳曼人和北欧人,又或者是罗马帝国北疆的商人们从北部进入大汉帝国的必经之地,商业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匈奴人是游牧民族。极少定居,所以秋明城中的四万人口,大部分都是各地的商旅和商号人员,至于最根本的匈奴人,不过一万出头罢了。
对于这座城市的管理,还是能够看出匈奴左贤王的才干。城分内外两城。内城是匈奴人的居住区,外城是商业区,以棋盘式的格局分布。城中酒肆、客栈、商铺样样不缺,甚至还有青楼楚馆,歌舞妓院。良好的城市管理,严格的城市布局。还有左贤王治下的安全保证---秋明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个商业化城市所需的一切元素。所缺的,就是更多的人口和更加便利的交通!
为了防止汉军的深入,从秋明城往南往西是没有修建直道的,而是以草原人独有的“自行道”为道路。所谓自行道,就是由人马踩踏出来的道路。严格来说,这种道路非常难走,特别是对载有货物,需要马车运输的商旅而言。
城内跟城外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城内无疑道路平整、秩序井然。但出了城门三里,道路就变成了青草路,天气晴朗点还好,若是遇到下雨,啧啧,那真是一种折磨。
不过这两天天气还算不错,所以之前滞留在秋明城内的商旅们纷纷启程,希望赶在天气转坏之前赶到下一个补给点。两百里外的忽媞莫部就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听说南边还在打仗,但在草原上不论是汉人还是匈奴人,对于商旅都是比较欢迎的,大不了就盘查的稍微严格些,倒不用担心被拒绝入境。更重要的是,两国交战,任何地方都不缺的土匪马贼之流就不敢现身。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人总是向着战争迈进”这句话还是有点道理的。
商旅的熙攘,掩盖了一支数十人的队伍,从西边馨兰谷混进来的事实。这也是一支商旅,有大汉鄢家商行的旗帜和通关文书,货物也没什么问题,都是匈奴人和罗斯人的特产,只是这一支商旅全由清一色的壮实汉子组成,牵的马匹也雄壮的过分,几乎等同于军马。不过想想他们是来自大汉鄢家商行的队伍,也就释然了。
收税的匈奴税官看了一眼手上的通关文书,面带微笑地用纯正的汉语道:“原来是鄢家漠北分行的沈掌柜,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你们鄢家商行可是有日子没来咱们秋明城了,之前不是一直在忽媞莫部设点采购吗?”
税官脸上带着笑,话语也颇为谦恭客气,但精明的眼神还是警惕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的过分的“掌柜”,以及那些同样雄壮过分的“伙计”。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询问这次鄢家商行怎么会突然北上?要知道,现在汉匈两国可正在交战,虽然匈奴王和大汉皇帝都暂时没有明确指出对方就是自己的敌人,但汉匈之间五百年的仇恨却是人尽皆知的。
眼前这个沈掌柜,当然就是沈云。鄢家在忽媞莫部本来就有设点,在他们的帮助下,汉军轻易攻下了忽媞莫部,忽媞莫这个大肉球滚的太快。连重要的祭祀印章都没来及带走,被汉军轻易拿到。然后伪造了这份通关文书。
沈云面对税官的眼神,带着一股傲慢的笑容,淡淡说:“忽媞莫部被汉军攻击了,我们的货物在攻击中损失严重,今年的例比鄢家特别重视,我不想输给别人,所以只能亲自跑一趟收集货物了。”
税官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沈云也故意装作惊讶道:“怎么?阁下不知道忽媞莫部被攻击了吗?啧啧。这么奇怪?那可是半个月前的事啊!”
税官心里一惊,也没了继续盘问沈云的心思,挥手放行,然后匆匆走到城内的官署,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城门守将。守将也是一惊,立即往上禀报。
这就是商旅为何在人迹罕至的草原上为何会如此受青睐的重要原因了---消息!商人的消息无论在什么时代似乎都是超前的。来往的商旅能够带来无尽的信息资源。早在匈奴栾骶.冒顿时代,草原人就已经意识到消息的重要性了。
沈云轻松走进了秋明城。望着这座虽然号称西伯利亚第一大城,但依旧有些空旷的秋明城,沈云露出了一丝狡诈的笑容。
忽媞莫部当然不是七天前受到的攻击,而是两天前!沈云一行在攻破忽媞莫部后,几乎没有做超过两个时辰以上的休整,立即奔赴秋明城。甚至连提前一步的察合马都只是跟沈云前后脚抵达。
出于惯性思维。忽媞莫逃出后第一个目的地也不是秋明城,而是莫尔希干部或者撒胡克尔部。希望借助这两部的力量,迁延汉军的步伐,从而让左贤王有从容调度军队的时间。沈云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不管左右两翼的匈奴部落。直奔秋明城而来。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红狐部其实已经算是陷入了四面合围的境地。在兵法上来说,是绝对的死地。毕竟最远的汉军还在一千里之外,而敌人却是在四面八方。没有人能够想到沈云会来到这里,是的,没有人。
沈云入城的前两个时辰,察合马也刚刚抵达内城王府。
说是王府,其实也就是内城中一个巨大的毡包。这个毡包比起忽媞莫的祭祀营帐来说要大很多,但却不如忽媞莫的那么奢华,简朴的土黄色,帐顶竖着一面苍狼旗,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装饰品。
帐内也一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