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老舍之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贡献给世界的一位杰出作家,但他只是著名词人。有人认为,《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是纳兰性德,但缺少可信的证据)。其共同的方面,在于都以宏博爱心和心理上的悲剧性,写了“家史”。
曹雪芹生于康乾盛世,因家道不幸中落,有繁华不再、兴衰无常的生命、历史之叹慨,看到了人性里的天然悲剧,那种悲剧更多地带了“人”的色彩。
老舍生于晚清末年旗人圈内,穷苦起家,跨越民国最为乱糟糟的历史大变迁时段,承载了祖祖辈辈因天缘际遇,弱小民族统治广大汉民族后该应付出的代价:后期清朝旗人,为确保能随时拉出来打仗,不许有经济活动,不许擅离驻地,有“自由”,有“铁杆庄稼”‘保障,为调济生活,就在苦中作乐,日常礼节礼貌,都有了一定程式。连京腔京韵,都经受了一代代的锤炼,撇着它,动听、清爽、悦耳,富有表现力,成了排遣光阴的一个有机部分。玩乐上下进全部心事和聪明后,生活考究,虽相当“艺术化”,却也越来越“无用”,越来越徒具形式。更不要说,更多是失去“铁杆庄稼”保障的底层旗民,能做的就剩下拉洋车、当巡警、卖艺、做妓女、经商买卖了,但是,因为面子、因为制度性限制,既难有远见性地学习其它谋生本领,丧失了一切技能,又不能、不屑于做事,坐吃山空,对一切失去自信和信心,像小说里提到的大姐夫一家、姑母、定大爷等人。其衰落就是必然的,整个民族被“侵略”、凌辱后,以这样的后备军打仗,其不堪一击,更是必然的。
因而,老舍看到的多是“族性”里的“天然”悲剧,那种悲剧更多地带了“集体无意识”里积攒下的“族”的色彩。
另一方面,深浸其中的老舍,一生都热衷于曲艺和俗文艺,保留了艺术地生活的品性,切磋非同寻常,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北京话的内在美感,自就成了运用北京大白话的一代宗师。
胡适在《中国章回小说考证》里曾说:旗人最会说话,前有《红楼梦》,后有《儿女英雄传》,都是绝好的记录,都是绝好的京语教科书。
周作人则在日文版的《骆驼祥子》序言里说:至老舍出,更加重北京话的分子,故其著作正可与《红楼》、《儿女》相比,其情形正同,非是偶然也。
《正红旗下》又把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至。在对母亲、大姐、福海二哥、定大爷等人看似不经意的描述中,饱蘸着浓情,抒发了感激、怀念之意,意味丰厚深沉、瑰丽迷人。
反派角色上,大姐夫、大姐公公婆婆、姑母、多老大、牛牧师,身上载了更多的民族文化负面性内容,都有入木三分的刻画。
像大姐夫一家,父子都是武职,不知带兵打仗,却养了鸟,咳嗽、发笑如何更艺术,都很讲究。可是威风只在嘴皮子上,平时需要借赊,寅吃卯粮,连卖烧饼的都敢骂他们。在对他们平淡的叙述中,有着对全般历史真实的自省与逼视:二百多年积下的历史尘垢,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谴,也忘了自励。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这么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第二章)。
旗人“末世人”的境遇,受到旧、新时代的双重遗弃,使他们自甘作了“末世人”,透出历史的沧桑感和哀歌的色彩,满盈了悲剧美学意蕴。
而作者将批判推进到旗人社会,那是他最有心理障碍的领域。
《二马》里有过一句名言,说:民族要是老了,人人生下来就是“出窝老”。《正红旗下》是对这“出窝老”的文化的深层次检讨和自省。
围绕“我”的降生,牵出主线,展示各类满族人物饶有特点的活动,不网人的生计处境,和迥异的心理状态。
中间多数是寄生的、没落的、浑浑噩噩的、空虚沉沦的,害怕维新变法。另一类却欲从中挣脱,自食其力。也有在作斗争的。都很年轻,却处处受制约。
经过这些揭示,我们不难发现,清朝社会的基础,八旗制度,如今有流水落花之势,社会出现急剧分化和精神危机,调整变革的路都不通了。
在旗人社会特定的历史框架中,作品还填充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不啻是京师旗人生活风情的博览。
如果说拉伯雷把一切生活都纳入狂欢节的快活的时间里的话,那么,老舍的故事则多是浓缩在各种各样的节庆时间里。
所以,拉伯雷把生活节庆化了,表现的是西方的喜剧形式,狂欢化和浪漫化。老舍则把节庆生活化了,表现了中国的喜剧形式,生活化而现实化。
《正红旗下》是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特色的——倘能更从容,他完全可以写成一部《红楼梦》。
艺术的规律是,熟悉许多农民,才能创造一个成功的农民形象。对于写“新生活”“新人物”,老舍很吃力不顺手,有隔膜之感,老抓不住要点。而那些宏大的历史题材,他配写,也只有他能写,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比瞬息京华、风声鹤唳一类的玩意意味浓。
1960年写话剧《神拳》时,他就尝试回到30年思考过的题材上,写那部家族性质的历史小说了。
当时,“左倾”思潮得到抑制,创作自由,题材多样化得到提倡。他才全力投进来。写得很辛苦,要什么字都需想好久,描写什么就需要什么语汇。
然而,大约动笔半年后,他停笔了。
为什么呢?
胡絮青于《写在(正红旗下)》一文中说明道:1962年下半年,那位“理论权威”‘对小说《刘志丹》下了毒手,制造了一起涉及面极广的错案,株连了一大批党的高级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这股现代文字狱妖风一起,传记小说这个体裁便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谁愿意莫名其妙地因写小说而被戴上“反党”的大帽子呢?转过年来,张春桥又提出了“大写十三年”的口号。这样的口号难不住老舍,谁都知道,十几年来,他写了大量描写新人新事的作品。然而,这个口号的发明者名曰“大写十三年”,实则扼杀“双百”方针,一串又一串禁令接踵而来,像《正红旗下》这类作品只好不写,束之高阁。我想,这些文艺政策上的不正常现象,就构成了《正红旗下》既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
此后,他真就很少再写什么了。
问题是,在那个年代,有没有写作的人,自说自话,为写而写,不跟风,不看风,写出来再说的?《红楼梦》作者可曾看人脸色、受人影响而不写?可曾顾虑到能不能发表?所以,这的确也与老舍自身性格上的不坚定有关。
他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太爱生命、痛苦眷恋着精神世界的精魂,让我们仿佛听到了他在《断魂枪》里,那声声的“不传!不传!”
贡献给世界的一位杰出作家,但他只是著名词人。有人认为,《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是纳兰性德,但缺少可信的证据)。其共同的方面,在于都以宏博爱心和心理上的悲剧性,写了“家史”。
曹雪芹生于康乾盛世,因家道不幸中落,有繁华不再、兴衰无常的生命、历史之叹慨,看到了人性里的天然悲剧,那种悲剧更多地带了“人”的色彩。
老舍生于晚清末年旗人圈内,穷苦起家,跨越民国最为乱糟糟的历史大变迁时段,承载了祖祖辈辈因天缘际遇,弱小民族统治广大汉民族后该应付出的代价:后期清朝旗人,为确保能随时拉出来打仗,不许有经济活动,不许擅离驻地,有“自由”,有“铁杆庄稼”‘保障,为调济生活,就在苦中作乐,日常礼节礼貌,都有了一定程式。连京腔京韵,都经受了一代代的锤炼,撇着它,动听、清爽、悦耳,富有表现力,成了排遣光阴的一个有机部分。玩乐上下进全部心事和聪明后,生活考究,虽相当“艺术化”,却也越来越“无用”,越来越徒具形式。更不要说,更多是失去“铁杆庄稼”保障的底层旗民,能做的就剩下拉洋车、当巡警、卖艺、做妓女、经商买卖了,但是,因为面子、因为制度性限制,既难有远见性地学习其它谋生本领,丧失了一切技能,又不能、不屑于做事,坐吃山空,对一切失去自信和信心,像小说里提到的大姐夫一家、姑母、定大爷等人。其衰落就是必然的,整个民族被“侵略”、凌辱后,以这样的后备军打仗,其不堪一击,更是必然的。
因而,老舍看到的多是“族性”里的“天然”悲剧,那种悲剧更多地带了“集体无意识”里积攒下的“族”的色彩。
另一方面,深浸其中的老舍,一生都热衷于曲艺和俗文艺,保留了艺术地生活的品性,切磋非同寻常,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北京话的内在美感,自就成了运用北京大白话的一代宗师。
胡适在《中国章回小说考证》里曾说:旗人最会说话,前有《红楼梦》,后有《儿女英雄传》,都是绝好的记录,都是绝好的京语教科书。
周作人则在日文版的《骆驼祥子》序言里说:至老舍出,更加重北京话的分子,故其著作正可与《红楼》、《儿女》相比,其情形正同,非是偶然也。
《正红旗下》又把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至。在对母亲、大姐、福海二哥、定大爷等人看似不经意的描述中,饱蘸着浓情,抒发了感激、怀念之意,意味丰厚深沉、瑰丽迷人。
反派角色上,大姐夫、大姐公公婆婆、姑母、多老大、牛牧师,身上载了更多的民族文化负面性内容,都有入木三分的刻画。
像大姐夫一家,父子都是武职,不知带兵打仗,却养了鸟,咳嗽、发笑如何更艺术,都很讲究。可是威风只在嘴皮子上,平时需要借赊,寅吃卯粮,连卖烧饼的都敢骂他们。在对他们平淡的叙述中,有着对全般历史真实的自省与逼视:二百多年积下的历史尘垢,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谴,也忘了自励。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这么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第二章)。
旗人“末世人”的境遇,受到旧、新时代的双重遗弃,使他们自甘作了“末世人”,透出历史的沧桑感和哀歌的色彩,满盈了悲剧美学意蕴。
而作者将批判推进到旗人社会,那是他最有心理障碍的领域。
《二马》里有过一句名言,说:民族要是老了,人人生下来就是“出窝老”。《正红旗下》是对这“出窝老”的文化的深层次检讨和自省。
围绕“我”的降生,牵出主线,展示各类满族人物饶有特点的活动,不网人的生计处境,和迥异的心理状态。
中间多数是寄生的、没落的、浑浑噩噩的、空虚沉沦的,害怕维新变法。另一类却欲从中挣脱,自食其力。也有在作斗争的。都很年轻,却处处受制约。
经过这些揭示,我们不难发现,清朝社会的基础,八旗制度,如今有流水落花之势,社会出现急剧分化和精神危机,调整变革的路都不通了。
在旗人社会特定的历史框架中,作品还填充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不啻是京师旗人生活风情的博览。
如果说拉伯雷把一切生活都纳入狂欢节的快活的时间里的话,那么,老舍的故事则多是浓缩在各种各样的节庆时间里。
所以,拉伯雷把生活节庆化了,表现的是西方的喜剧形式,狂欢化和浪漫化。老舍则把节庆生活化了,表现了中国的喜剧形式,生活化而现实化。
《正红旗下》是最能体现这种风格特色的——倘能更从容,他完全可以写成一部《红楼梦》。
艺术的规律是,熟悉许多农民,才能创造一个成功的农民形象。对于写“新生活”“新人物”,老舍很吃力不顺手,有隔膜之感,老抓不住要点。而那些宏大的历史题材,他配写,也只有他能写,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比瞬息京华、风声鹤唳一类的玩意意味浓。
1960年写话剧《神拳》时,他就尝试回到30年思考过的题材上,写那部家族性质的历史小说了。
当时,“左倾”思潮得到抑制,创作自由,题材多样化得到提倡。他才全力投进来。写得很辛苦,要什么字都需想好久,描写什么就需要什么语汇。
然而,大约动笔半年后,他停笔了。
为什么呢?
胡絮青于《写在(正红旗下)》一文中说明道:1962年下半年,那位“理论权威”‘对小说《刘志丹》下了毒手,制造了一起涉及面极广的错案,株连了一大批党的高级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这股现代文字狱妖风一起,传记小说这个体裁便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谁愿意莫名其妙地因写小说而被戴上“反党”的大帽子呢?转过年来,张春桥又提出了“大写十三年”的口号。这样的口号难不住老舍,谁都知道,十几年来,他写了大量描写新人新事的作品。然而,这个口号的发明者名曰“大写十三年”,实则扼杀“双百”方针,一串又一串禁令接踵而来,像《正红旗下》这类作品只好不写,束之高阁。我想,这些文艺政策上的不正常现象,就构成了《正红旗下》既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
此后,他真就很少再写什么了。
问题是,在那个年代,有没有写作的人,自说自话,为写而写,不跟风,不看风,写出来再说的?《红楼梦》作者可曾看人脸色、受人影响而不写?可曾顾虑到能不能发表?所以,这的确也与老舍自身性格上的不坚定有关。
他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太爱生命、痛苦眷恋着精神世界的精魂,让我们仿佛听到了他在《断魂枪》里,那声声的“不传!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