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帝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知漪撑腮,闻言弯眸,“像其他将士那般,加官进爵,行赏封地,可行?”
闻言安德福都忍不住笑了,依皇后娘娘的身份,已经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按照以往惯例,本该荫及族人,但皇后娘娘又同慕府再无干系,这封赏确实是个问题啊。
宣帝却当真认真沉思数顷,忽而莞尔,“这确实叫朕为难了。”
“哦?”知漪扯起一抹坏笑,偏头看去,“原来皇上也有为难的事。”
宣帝颔首,握住她柔若无骨的手,垂眸看去,“因为朕的江山,皆与皇后同享,叫朕又如何再去寻一块封地,行赏给皇后?”
知漪怔了一瞬,随后轻笑出声,待安德福识趣退下后偎进宣帝怀中,抬头一吻。
一贯沉稳自持的人说起情话,真是每次都让人无法抵挡。
第113章逃命
宣帝率领的战场刚刚出海,前线便连连传来捷报。得知是宣帝亲征,又知道本就是自己冒犯在线,海清国根本没什么斗志。海战本该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却被精心训练过的宣军打得节节败退。
据最新战报得知,才用十日,他们已经将海清士兵打上了岸,开始进攻内城。
这速度着实出乎宣帝意料,他人在后方还没到,前面就已经攻上岸连下几城。即便不苟言笑如他也忍不住连道了几个“好”字,让人传令给正参战的几个将领,让他们不必特意等自己,时机一到便长驱直入,直捣海清国都。
一路行来没有再遇到第一日的危险,知漪依旧凭偶尔的直觉躲去了几个小麻烦,惹得全军将士每次看到她的目光都异常热情,几乎每次清晨看到她都恨不得冲上来问一句“皇后娘娘,您看今日可适宜出行?要不要再仔细算一卦?”
知漪简直哭笑不得,怎么像是将她当成了道士一般。无奈躲了几次,最终窝在宣帝怀中勾着脖子不住抱怨,让宣帝受用的同时也不禁勾唇,“朕的将士都被你惯坏了。”
知漪不可置信眨眼,“难道不该告诉他们吗?”
宣帝将人板过正对自己,缓眉道:“不经风浪磨练,怎能称为宣军?从今日起,他们问什么都不必再答。”
知漪略一思索,“如果是像第一日那样的直觉呢?”
“那……”宣帝含笑,“那就没办法了。”
知漪笑出声,转眸望向船外水面无垠、海天一线,咸湿水汽扑面而来,顿时起身撑在窗前意态清闲地观望。
说来这次随军出征,虽有督战之名,但实际上她还什么都没做。撇去周围那些士兵不说,整日同宣帝闲话手谈的模样,倒让她觉得自己是在和宣帝出游而非征战。
这一想法在她踏上海清国领土时便立刻烟消云散。
相对于宣国,海清着实很小,总数不足五十城。但依海而生,加之位于几国的中心地带,交通较为便利,百姓生活还算富足。
这些是知漪勉强根据城内的原景看出,所以她着实想不通,既然之前有如此景况,为什么海清的国君还会想不通和大石合谋去算计宣朝呢?
摆明的以卵击石、异想天开之事,就算他们有这个胆子,也不想想如何在财力物力人力和兵力皆比不上的情况,如何能吃下比自己大上几倍的庞然大物。
宣帝对此只有一个评价——“人心不足蛇吞象”。
宣帝虽然有野心,在国力盛强时也从未想过主动侵犯这几个小国。如果不是它们不自量力,他并不会在意统一之事,毕竟战事一起,最苦的是百姓而非这些身居高位者。
所以这次战事,宣帝打的速战速决的主意。
刚和前线大军会合,宣帝便派了精锐金龙卫随身保护知漪,转眼整日扎进了同将军们的议事中。
宣帝命人善待原来城中的百姓,绝不可欺凌他们。知漪好歹有个名义上的“督战”称号,无事之下索性派了一队人帮宣帝安抚城内惊慌百姓。
由于之前城主的顽固,抵死不降,宣军不得不强行将城攻下,手段有些粗暴,城中到现在大部分地方还处于破损状态。百姓大部分无处可住,知漪问过宣帝后便派人给他们搭了些棚子住,每日施粥,施粥人每逢给一碗粥便会说一句,“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宣朝百姓。皇上爱民如子,只要你们诚心归顺,皇上一定会善待大家。”
不多时,城中百姓便都知道了,原来错不在攻打他们的宣朝,而是他们海清国的国君主动去惹怒对方,才招来如此下场。而宣朝皇帝不仅没有将他们视作俘虏,反而不计前嫌,给他们诚心归顺的机会。
等安德福知道这些当地百姓间传的话儿并告诉宣帝时,宣帝仅一沉思便忍不住笑着摇头。
他的小妻子依旧那般聪慧机敏,收买民心之事都提前帮他做好了。
找到了事情可做,知漪也就不无聊了,反而兴趣昂然,每日出门都是精神奕奕,连宣帝也不黏了,看得宣帝有时候都有些吃味。
这日有人向知漪禀报,说是军中有士兵当众欺凌当地百姓,不仅将施粥的碗打碎,还硬生生把那无辜百姓打成重伤。
这种事在开始并不少见,都是一群热血男儿,知道海清曾经想要算计宣朝的那些事后个个十分激愤,进城后根本没打算把海清国的百姓当人看。如果不是宣帝严令禁止,这些百姓只会更惨。
知漪到时那人正被同僚拉扯,神情间对当地百姓满是轻蔑,转眸一见到知漪身影时立刻僵住,在周围人齐声行礼下硬是慢了半拍,“皇、皇后娘娘。”
知漪颔首,命人将那百姓带下去诊治,才传那小兵上前问话。
“你家中有人曾为海清国所伤?”
知漪和颜悦色并无一丝斥责,那小兵依旧有些不安,“没、没有……”
“那是曾与海清国的百姓有过龃龉,令你铭记至此?”
“没有。”
“既然从无恩怨,那你为何对一群手无寸铁的百姓如此苛刻,甚至大打出手?”
小兵愤懑,“因为他们试图伤害我们宣朝百姓,犯我国威。既然已经被我们攻下,就是一群亡国奴而已,皇上和皇后娘娘何必对亡国奴这么好?”
知漪摇头,“皇上已亲口说过,只要他们愿意归顺,从此就是宣朝百姓,怎么能说是亡国奴?”
小兵闻言并不服,却不敢再顶嘴。
他年纪很小,在知漪面前收敛了原本的煞气,便显出一股稚嫩来。想来又是一个听着宣帝事迹长大的少年,犹有一个英雄梦。
知漪没有被触犯的怒气,倒觉得有些可爱,“你是和皇上一同来的,还是先到了此地?”
小兵一怔,没想到话题突然转开,“是和皇上皇后娘娘您一起到的。”
知漪点头,“如此说来,你并没有参与攻城,也未见过这群百姓以前的模样。”
?”
知漪撑腮,闻言弯眸,“像其他将士那般,加官进爵,行赏封地,可行?”
闻言安德福都忍不住笑了,依皇后娘娘的身份,已经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按照以往惯例,本该荫及族人,但皇后娘娘又同慕府再无干系,这封赏确实是个问题啊。
宣帝却当真认真沉思数顷,忽而莞尔,“这确实叫朕为难了。”
“哦?”知漪扯起一抹坏笑,偏头看去,“原来皇上也有为难的事。”
宣帝颔首,握住她柔若无骨的手,垂眸看去,“因为朕的江山,皆与皇后同享,叫朕又如何再去寻一块封地,行赏给皇后?”
知漪怔了一瞬,随后轻笑出声,待安德福识趣退下后偎进宣帝怀中,抬头一吻。
一贯沉稳自持的人说起情话,真是每次都让人无法抵挡。
第113章逃命
宣帝率领的战场刚刚出海,前线便连连传来捷报。得知是宣帝亲征,又知道本就是自己冒犯在线,海清国根本没什么斗志。海战本该是他们擅长的领域,却被精心训练过的宣军打得节节败退。
据最新战报得知,才用十日,他们已经将海清士兵打上了岸,开始进攻内城。
这速度着实出乎宣帝意料,他人在后方还没到,前面就已经攻上岸连下几城。即便不苟言笑如他也忍不住连道了几个“好”字,让人传令给正参战的几个将领,让他们不必特意等自己,时机一到便长驱直入,直捣海清国都。
一路行来没有再遇到第一日的危险,知漪依旧凭偶尔的直觉躲去了几个小麻烦,惹得全军将士每次看到她的目光都异常热情,几乎每次清晨看到她都恨不得冲上来问一句“皇后娘娘,您看今日可适宜出行?要不要再仔细算一卦?”
知漪简直哭笑不得,怎么像是将她当成了道士一般。无奈躲了几次,最终窝在宣帝怀中勾着脖子不住抱怨,让宣帝受用的同时也不禁勾唇,“朕的将士都被你惯坏了。”
知漪不可置信眨眼,“难道不该告诉他们吗?”
宣帝将人板过正对自己,缓眉道:“不经风浪磨练,怎能称为宣军?从今日起,他们问什么都不必再答。”
知漪略一思索,“如果是像第一日那样的直觉呢?”
“那……”宣帝含笑,“那就没办法了。”
知漪笑出声,转眸望向船外水面无垠、海天一线,咸湿水汽扑面而来,顿时起身撑在窗前意态清闲地观望。
说来这次随军出征,虽有督战之名,但实际上她还什么都没做。撇去周围那些士兵不说,整日同宣帝闲话手谈的模样,倒让她觉得自己是在和宣帝出游而非征战。
这一想法在她踏上海清国领土时便立刻烟消云散。
相对于宣国,海清着实很小,总数不足五十城。但依海而生,加之位于几国的中心地带,交通较为便利,百姓生活还算富足。
这些是知漪勉强根据城内的原景看出,所以她着实想不通,既然之前有如此景况,为什么海清的国君还会想不通和大石合谋去算计宣朝呢?
摆明的以卵击石、异想天开之事,就算他们有这个胆子,也不想想如何在财力物力人力和兵力皆比不上的情况,如何能吃下比自己大上几倍的庞然大物。
宣帝对此只有一个评价——“人心不足蛇吞象”。
宣帝虽然有野心,在国力盛强时也从未想过主动侵犯这几个小国。如果不是它们不自量力,他并不会在意统一之事,毕竟战事一起,最苦的是百姓而非这些身居高位者。
所以这次战事,宣帝打的速战速决的主意。
刚和前线大军会合,宣帝便派了精锐金龙卫随身保护知漪,转眼整日扎进了同将军们的议事中。
宣帝命人善待原来城中的百姓,绝不可欺凌他们。知漪好歹有个名义上的“督战”称号,无事之下索性派了一队人帮宣帝安抚城内惊慌百姓。
由于之前城主的顽固,抵死不降,宣军不得不强行将城攻下,手段有些粗暴,城中到现在大部分地方还处于破损状态。百姓大部分无处可住,知漪问过宣帝后便派人给他们搭了些棚子住,每日施粥,施粥人每逢给一碗粥便会说一句,“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宣朝百姓。皇上爱民如子,只要你们诚心归顺,皇上一定会善待大家。”
不多时,城中百姓便都知道了,原来错不在攻打他们的宣朝,而是他们海清国的国君主动去惹怒对方,才招来如此下场。而宣朝皇帝不仅没有将他们视作俘虏,反而不计前嫌,给他们诚心归顺的机会。
等安德福知道这些当地百姓间传的话儿并告诉宣帝时,宣帝仅一沉思便忍不住笑着摇头。
他的小妻子依旧那般聪慧机敏,收买民心之事都提前帮他做好了。
找到了事情可做,知漪也就不无聊了,反而兴趣昂然,每日出门都是精神奕奕,连宣帝也不黏了,看得宣帝有时候都有些吃味。
这日有人向知漪禀报,说是军中有士兵当众欺凌当地百姓,不仅将施粥的碗打碎,还硬生生把那无辜百姓打成重伤。
这种事在开始并不少见,都是一群热血男儿,知道海清曾经想要算计宣朝的那些事后个个十分激愤,进城后根本没打算把海清国的百姓当人看。如果不是宣帝严令禁止,这些百姓只会更惨。
知漪到时那人正被同僚拉扯,神情间对当地百姓满是轻蔑,转眸一见到知漪身影时立刻僵住,在周围人齐声行礼下硬是慢了半拍,“皇、皇后娘娘。”
知漪颔首,命人将那百姓带下去诊治,才传那小兵上前问话。
“你家中有人曾为海清国所伤?”
知漪和颜悦色并无一丝斥责,那小兵依旧有些不安,“没、没有……”
“那是曾与海清国的百姓有过龃龉,令你铭记至此?”
“没有。”
“既然从无恩怨,那你为何对一群手无寸铁的百姓如此苛刻,甚至大打出手?”
小兵愤懑,“因为他们试图伤害我们宣朝百姓,犯我国威。既然已经被我们攻下,就是一群亡国奴而已,皇上和皇后娘娘何必对亡国奴这么好?”
知漪摇头,“皇上已亲口说过,只要他们愿意归顺,从此就是宣朝百姓,怎么能说是亡国奴?”
小兵闻言并不服,却不敢再顶嘴。
他年纪很小,在知漪面前收敛了原本的煞气,便显出一股稚嫩来。想来又是一个听着宣帝事迹长大的少年,犹有一个英雄梦。
知漪没有被触犯的怒气,倒觉得有些可爱,“你是和皇上一同来的,还是先到了此地?”
小兵一怔,没想到话题突然转开,“是和皇上皇后娘娘您一起到的。”
知漪点头,“如此说来,你并没有参与攻城,也未见过这群百姓以前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