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随身带着传国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赵恒率领包括文武百官、乐师画工、藩国使臣、宗室勋贵、朝廷义民等的几千人的正式封禅队伍,在1008年农历11月1日,恰好也是冬至节这天出现在玉皇顶(此时还叫作太平顶)时。
赵恒、段宇钟(曹利用)都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而熟知历史的文官大臣们,则仿佛看到了汉唐盛世的再次降临,心里也是异常激动。
史载:“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大宋虽然没有唐朝那么大的疆域,那么多的藩属国,但如今也有契丹、党项、吐蕃、高丽、大理的使臣、酋长,也初步具备了万国来朝的资格。
能够赶上这种盛会,此时他们心里只剩下自豪和激动,原有的一点抵触心理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段宇钟也是异常激动,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才制造出来的。
没有他的穿越,大宋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就放弃了对于发展武力的信心,一直窝窝囊囊。
虽然经济文化发展得还不错,但却将曾经拥有汉唐雄风的汉民族改造成文弱不武的大肥羊。
而历史上赵恒的那次封禅也只是一出自欺欺人的闹剧而已。
但现在,一切都改变了,这种创造历史的感觉,让段宇钟深深迷醉。
之后,赵恒君臣参照唐高宗的做法,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
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
11月4日,赵恒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11月5日登上玉皇顶,在“登封坛”封玉策、并祭告上天。
11月6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每次祭祀时都是赵恒行初献礼毕,曹利用升坛“亚献”。
虽然很多大臣不服,认为曹利用没有资格,但无奈,中秋节那天的祥瑞,上天指定曹利用参与封禅,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暗中羡慕嫉妒恨了。
11月7日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改乾封县(今日泰安)为奉符县。
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
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赚《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但比历史上多了一点,赵恒还让王旦撰写了他自己的功绩,同那三篇颂文一起勒碑刻铭。
封禅的整个大致流程就是这样,不过,有了段宇钟的参与,表面还是这一套,与过往历史上的封禅也无本质不同,但实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原本封禅的实际意义是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
封禅的具体仪式富有象征性。班固说:“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
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阯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总之,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只不过,在华夏古代,自从商周之际的封神之战过后,神与人越来越不相交通。
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天地鬼神倒是接受了帝王们的祭祀、祷告了。
但没有听说那个帝王获得了天地鬼神的直接回应,倒是都消耗了很多王朝气运。
秦始皇和胡亥都封禅泰山,但秦朝二世而亡。也许是因为自从周成王封禅泰山过后,泰山寂寞了近八百年才等到秦始皇再次封禅。
而且是作为大一统帝国的第一次,所以气运消耗特别大。
而后,西汉汉武帝、东汉光武帝两代帝王封禅后... -->>
当赵恒率领包括文武百官、乐师画工、藩国使臣、宗室勋贵、朝廷义民等的几千人的正式封禅队伍,在1008年农历11月1日,恰好也是冬至节这天出现在玉皇顶(此时还叫作太平顶)时。
赵恒、段宇钟(曹利用)都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而熟知历史的文官大臣们,则仿佛看到了汉唐盛世的再次降临,心里也是异常激动。
史载:“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后率内外命妇,封禅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大宋虽然没有唐朝那么大的疆域,那么多的藩属国,但如今也有契丹、党项、吐蕃、高丽、大理的使臣、酋长,也初步具备了万国来朝的资格。
能够赶上这种盛会,此时他们心里只剩下自豪和激动,原有的一点抵触心理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段宇钟也是异常激动,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才制造出来的。
没有他的穿越,大宋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就放弃了对于发展武力的信心,一直窝窝囊囊。
虽然经济文化发展得还不错,但却将曾经拥有汉唐雄风的汉民族改造成文弱不武的大肥羊。
而历史上赵恒的那次封禅也只是一出自欺欺人的闹剧而已。
但现在,一切都改变了,这种创造历史的感觉,让段宇钟深深迷醉。
之后,赵恒君臣参照唐高宗的做法,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处建圆丘祀坛,上面装饰五色土,号“封祀坛”;
在山顶筑坛,广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社首山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
11月4日,赵恒首先在山下“封祀坛”祀天;11月5日登上玉皇顶,在“登封坛”封玉策、并祭告上天。
11月6日到社首山“降禅坛”祭地神,每次祭祀时都是赵恒行初献礼毕,曹利用升坛“亚献”。
虽然很多大臣不服,认为曹利用没有资格,但无奈,中秋节那天的祥瑞,上天指定曹利用参与封禅,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暗中羡慕嫉妒恨了。
11月7日封禅结束后在朝觐坛接受群臣朝贺,改乾封县(今日泰安)为奉符县。
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帝”;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顶唐摩崖东侧刻《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
诏王旦撰《封祀坛颂》、王钦若赚《社首坛颂》、陈尧叟撰《朝觐坛颂》。但比历史上多了一点,赵恒还让王旦撰写了他自己的功绩,同那三篇颂文一起勒碑刻铭。
封禅的整个大致流程就是这样,不过,有了段宇钟的参与,表面还是这一套,与过往历史上的封禅也无本质不同,但实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原本封禅的实际意义是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的政绩如何显赫。
封禅的具体仪式富有象征性。班固说:“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禅梁父之基,广厚也;刻石纪号者,著己之功绩以自效也。
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父之阯以报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于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总之,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只不过,在华夏古代,自从商周之际的封神之战过后,神与人越来越不相交通。
历代帝王封禅泰山,天地鬼神倒是接受了帝王们的祭祀、祷告了。
但没有听说那个帝王获得了天地鬼神的直接回应,倒是都消耗了很多王朝气运。
秦始皇和胡亥都封禅泰山,但秦朝二世而亡。也许是因为自从周成王封禅泰山过后,泰山寂寞了近八百年才等到秦始皇再次封禅。
而且是作为大一统帝国的第一次,所以气运消耗特别大。
而后,西汉汉武帝、东汉光武帝两代帝王封禅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