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守汉的糟心事。 (1/2)
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夺鼎161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个背上背着征召命令的信使,疯狂的鞭打着胯下骏马,在联通各处道府州县的大路上扬起一道转眼即逝的烟尘。他们的使命,是必须要在一天之内将背上牛皮筒中的公文,送到目的地,并且取得回文。否则,这种八百里加急的文书任务便是未曾完成,要受到最为严厉的军法制裁!
所以,沿途的军民百姓远远的看到这一小队信使队伍之中的小旗,便是会极为自觉的闪开道路,因为他们知道,不管你是天皇老子,被这些人撞到了,只能是自己认倒霉!
而在接到动员令之后,各处州县衙门会立即将各自的守望队和壮丁队组织起了,到各处村镇圩场进行传令,将在第一期动员名册上的人一个个通知到。而名册上的人,除非你有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的大事,否则,接到动员令之后,便是家里的田地马上要收割了,母牛即将产下牛犊,或是房子就要上梁,也要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
顶多两日之后,一个个背着自己换洗衣物,包裹里带着妻子或是母亲准备的干粮,腰间佩刀,背上有盔甲长枪火铳之类兵器的动员兵,便会沿着田间小路,乡间小路,如同一道道涓涓细流,汇集到通往县城的大路上,在自己村镇的那些官长带领下,去到衙门报到。
在姜一泓笔下,颇为激情的描述了这样一幕:“如此,一县之人可以编成一营兵马,一县一营,一州一团,一府一旅。纵使十万之众,不过区区数道之地动员尔!”
这是姜一泓在目睹了南中在柴棍地区进行动员。组成了三个预备旅之后开赴沙廉地区对那里正在进行叛乱活动的缅甸土王进行镇压的场面。在投效南粤军的明朝各级官吏之中,姜一泓虽然算得上明事理,知道世事艰难的人,但是,在他欢欣鼓舞的描述这样一番激动人心的情景后面,他却不知道。这样一幅情景,要经过多少年的积累,做多少默默无闻,甚至是看都看不到的功夫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画面出来。
那些农家子放下手中的锄头,拿起妥善保管在箱笼之中的刀枪甲胄,毫不犹豫或是不敢耽搁的走出家门之后,他家的田地不但不会因为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而影响到了收成,相反,与他同处一甲编制内的其他农户。要在甲长的带领下义务的为他家田地做活。如果他家的土地产量较其余人家少了,那么不好意思,缺少的部分你们各家拿出来给他补上!
如果想要做的到这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组织,深入到村庄的执行力,想要做到这样程度,无异于痴人说梦!
“主公治下,纯用秦法部勒。耕战经营。皆与家族地位挂钩,而非以文字功名为衡量之器。”姜一泓也是很老实的向自己的后辈黄锡衮介绍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情况。
他也很清楚的看到。那些奉命接受动员,到沙廉去平定缅甸贵族叛乱的动员兵,之所以一个个跃跃欲试,也是有他们的原因的!
“打了缅甸这个小王,主公便会将他们的土地收回到王府管理,那咱们可以有更多的土地用来耕种!”
国人对于土地的向往。是从来不加隐晦的。李守汉也是看到了这样一点,所以,在历次平叛之后,都是很大方的将那些原本属于当地叛乱贵族的土地,取出至少一半以上。分配给有功将士。
便是不曾立下军功的,只要你参与了平叛,也可以在这片从此彻底属于国公府属于南粤军的土地上,选择一片土地进行开垦!而且,不受人均三十亩地的限制!
这也许就是南粤军治下百姓闻战则喜的原因吧!?
立下了军功,参加了战斗,就有实打实看得到的好处!
强大的、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军队,府库之中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甲胄钱粮,各处工场之中日夜生产的各类产品,几十处港口关口往来穿梭如织的船只所缴纳的税收,村镇城池之中传出的朗朗读书之声,夕阳下,牵引着耕牛扛着犁杖返回家中的农人。这些,都是黄锡衮在无数圣人所描述的一位有为之君主篇章之中看到的景象。
他决心将名义上归自己治理的广西也变成这样的疆域,至少,也要有几分像才好!那样,等到他老了的时候,不管是写行述类的回忆文章,还是别人给他整理年谱,甚至是墓志铭神道碑,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黄锡衮向李守汉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之后,李守汉很是玩味的看了这个和李华宇年纪相差无几的年轻人,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是如何想的,居然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担任广西巡抚这样的要职!?也许是因为两广在朝廷大员眼中,一者贫瘠蛮荒,二者更早已是南粤军的口中美食,所以,派遣这样的年轻人到广西来,也是合适的!
“黄大人,不再为本爵令你兼署右江兵备道的事情而恼怒了?”
黄锡衮听到李守汉这句带着些调侃意味的话也是不由得莞尔一笑。他初到广州时,原本以为自己背负皇命,受职为广西巡抚,应该到广西去做那一省之主。广西虽然贫瘠,但是他可是信心满满,要在那里大展拳脚,将这片蛮荒之地变成桃源景象的。
可是,节制两广军务兵马钱粮事的李守汉,却命他先去右江担任兵备道,理由就是广西之地,苗瑶杂居,事务繁剧,倘若你上来就担任巡抚这样的要职,只怕会误了大事。所以,你还是先去右江地区熟悉情况、锻炼一下再说吧!
要说黄锡衮便是再是读书人,讲究养气之道,对于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没有反应。但是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打点行装上路。
但是在右江地区待了些日子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非但不是爵爷对他有成见,对皇上的旨意阳奉阴违。而是确实是对他爱护有加。
别的不说,光是右江地区,各种土官、土知府之类的便是多如牛毛,犬牙交错。若是没有李华宝的兵马护庇,只怕他的命令能不能出得了城都是个值得考虑的事情!更不用说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了。
即便是能够实现理想,照着自己心目中的盛世景象打造广西。试问,能够比李华宝做得更好吗?黄锡衮扪心自问,当真是半点可能也无!
既然自己不能成事,那便效仿当年的云台二十八将和太祖开国时的从龙诸人,做个攀龙附凤之人,在南粤军这面大旗之下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吧!
“你的广西巡抚任职诏令,本爵近日便会令公事房发出,到时你要好生指点华宝一二。将广西的改土归流、官吏一体、火耗归公、一体当差纳粮、征收税款、修建道路桥梁,种植茶叶、推广教育等项事务办好才是!”
“主公如此厚爱。以子侄相视,锡衮敢不尽心竭力!”黄锡衮也是有些出乎意料,不但李守汉要发布他的广西巡抚任职,而且还令他与李华宝一道共事。说得虽然是要他指点李华宝,其实,他更清楚,是要他做李华宝的好助手!
“不过,这几日要委屈你在行辕之中耽搁数日。同公事房、兵司、军政、军令等有司,一道处置好扩军之事!拿出一个条文出来才好!”
“遵令!不知主公打算扩军多少?”
... -->>
一个个背上背着征召命令的信使,疯狂的鞭打着胯下骏马,在联通各处道府州县的大路上扬起一道转眼即逝的烟尘。他们的使命,是必须要在一天之内将背上牛皮筒中的公文,送到目的地,并且取得回文。否则,这种八百里加急的文书任务便是未曾完成,要受到最为严厉的军法制裁!
所以,沿途的军民百姓远远的看到这一小队信使队伍之中的小旗,便是会极为自觉的闪开道路,因为他们知道,不管你是天皇老子,被这些人撞到了,只能是自己认倒霉!
而在接到动员令之后,各处州县衙门会立即将各自的守望队和壮丁队组织起了,到各处村镇圩场进行传令,将在第一期动员名册上的人一个个通知到。而名册上的人,除非你有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的大事,否则,接到动员令之后,便是家里的田地马上要收割了,母牛即将产下牛犊,或是房子就要上梁,也要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事务!
顶多两日之后,一个个背着自己换洗衣物,包裹里带着妻子或是母亲准备的干粮,腰间佩刀,背上有盔甲长枪火铳之类兵器的动员兵,便会沿着田间小路,乡间小路,如同一道道涓涓细流,汇集到通往县城的大路上,在自己村镇的那些官长带领下,去到衙门报到。
在姜一泓笔下,颇为激情的描述了这样一幕:“如此,一县之人可以编成一营兵马,一县一营,一州一团,一府一旅。纵使十万之众,不过区区数道之地动员尔!”
这是姜一泓在目睹了南中在柴棍地区进行动员。组成了三个预备旅之后开赴沙廉地区对那里正在进行叛乱活动的缅甸土王进行镇压的场面。在投效南粤军的明朝各级官吏之中,姜一泓虽然算得上明事理,知道世事艰难的人,但是,在他欢欣鼓舞的描述这样一番激动人心的情景后面,他却不知道。这样一幅情景,要经过多少年的积累,做多少默默无闻,甚至是看都看不到的功夫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画面出来。
那些农家子放下手中的锄头,拿起妥善保管在箱笼之中的刀枪甲胄,毫不犹豫或是不敢耽搁的走出家门之后,他家的田地不但不会因为失去了一个劳动力而影响到了收成,相反,与他同处一甲编制内的其他农户。要在甲长的带领下义务的为他家田地做活。如果他家的土地产量较其余人家少了,那么不好意思,缺少的部分你们各家拿出来给他补上!
如果想要做的到这些,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组织,深入到村庄的执行力,想要做到这样程度,无异于痴人说梦!
“主公治下,纯用秦法部勒。耕战经营。皆与家族地位挂钩,而非以文字功名为衡量之器。”姜一泓也是很老实的向自己的后辈黄锡衮介绍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情况。
他也很清楚的看到。那些奉命接受动员,到沙廉去平定缅甸贵族叛乱的动员兵,之所以一个个跃跃欲试,也是有他们的原因的!
“打了缅甸这个小王,主公便会将他们的土地收回到王府管理,那咱们可以有更多的土地用来耕种!”
国人对于土地的向往。是从来不加隐晦的。李守汉也是看到了这样一点,所以,在历次平叛之后,都是很大方的将那些原本属于当地叛乱贵族的土地,取出至少一半以上。分配给有功将士。
便是不曾立下军功的,只要你参与了平叛,也可以在这片从此彻底属于国公府属于南粤军的土地上,选择一片土地进行开垦!而且,不受人均三十亩地的限制!
这也许就是南粤军治下百姓闻战则喜的原因吧!?
立下了军功,参加了战斗,就有实打实看得到的好处!
强大的、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军队,府库之中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甲胄钱粮,各处工场之中日夜生产的各类产品,几十处港口关口往来穿梭如织的船只所缴纳的税收,村镇城池之中传出的朗朗读书之声,夕阳下,牵引着耕牛扛着犁杖返回家中的农人。这些,都是黄锡衮在无数圣人所描述的一位有为之君主篇章之中看到的景象。
他决心将名义上归自己治理的广西也变成这样的疆域,至少,也要有几分像才好!那样,等到他老了的时候,不管是写行述类的回忆文章,还是别人给他整理年谱,甚至是墓志铭神道碑,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黄锡衮向李守汉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之后,李守汉很是玩味的看了这个和李华宇年纪相差无几的年轻人,也不知道崇祯皇帝是如何想的,居然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担任广西巡抚这样的要职!?也许是因为两广在朝廷大员眼中,一者贫瘠蛮荒,二者更早已是南粤军的口中美食,所以,派遣这样的年轻人到广西来,也是合适的!
“黄大人,不再为本爵令你兼署右江兵备道的事情而恼怒了?”
黄锡衮听到李守汉这句带着些调侃意味的话也是不由得莞尔一笑。他初到广州时,原本以为自己背负皇命,受职为广西巡抚,应该到广西去做那一省之主。广西虽然贫瘠,但是他可是信心满满,要在那里大展拳脚,将这片蛮荒之地变成桃源景象的。
可是,节制两广军务兵马钱粮事的李守汉,却命他先去右江担任兵备道,理由就是广西之地,苗瑶杂居,事务繁剧,倘若你上来就担任巡抚这样的要职,只怕会误了大事。所以,你还是先去右江地区熟悉情况、锻炼一下再说吧!
要说黄锡衮便是再是读书人,讲究养气之道,对于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没有反应。但是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打点行装上路。
但是在右江地区待了些日子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非但不是爵爷对他有成见,对皇上的旨意阳奉阴违。而是确实是对他爱护有加。
别的不说,光是右江地区,各种土官、土知府之类的便是多如牛毛,犬牙交错。若是没有李华宝的兵马护庇,只怕他的命令能不能出得了城都是个值得考虑的事情!更不用说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了。
即便是能够实现理想,照着自己心目中的盛世景象打造广西。试问,能够比李华宝做得更好吗?黄锡衮扪心自问,当真是半点可能也无!
既然自己不能成事,那便效仿当年的云台二十八将和太祖开国时的从龙诸人,做个攀龙附凤之人,在南粤军这面大旗之下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吧!
“你的广西巡抚任职诏令,本爵近日便会令公事房发出,到时你要好生指点华宝一二。将广西的改土归流、官吏一体、火耗归公、一体当差纳粮、征收税款、修建道路桥梁,种植茶叶、推广教育等项事务办好才是!”
“主公如此厚爱。以子侄相视,锡衮敢不尽心竭力!”黄锡衮也是有些出乎意料,不但李守汉要发布他的广西巡抚任职,而且还令他与李华宝一道共事。说得虽然是要他指点李华宝,其实,他更清楚,是要他做李华宝的好助手!
“不过,这几日要委屈你在行辕之中耽搁数日。同公事房、兵司、军政、军令等有司,一道处置好扩军之事!拿出一个条文出来才好!”
“遵令!不知主公打算扩军多少?”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