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崇云敬梅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峡、元旦飞雪,滴水成冰、发尽直指,南通登岸,妻子正在医院输液。那时年轻力壮,又做过军人,凡所经历,不以为苦,反以为趣,因为我明晓:天降大任,必苦心志;不经隆寒,哪得梅香?
每当看到别人在花前月下散步,我还在为搜奇集轶奔波;每当看到别人在舞榭酒台娱乐,我还在为注词释句绞脑;每当看到别人早早进入梦乡,我还在灯下苦苦斟酌文句;每当看到别人活得美满滋润,而我乐少忧多、困坐愁城。每当此时,我心中未有怨悔,因为我深知:我正进行着严肃高尚的劳作,它的成果,将为祖国文学宝库增添有价值的新财富。
中才之人尚能如此,而况精力才能远胜我辈之人呢?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在宇宙永逝的长河中,再没有比生命短暂更成显比的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流年年只相似。古者富贵而名泯灭不可胜数,惟倜傥非常之人存焉。如何处理无限宇宙与短暂人生的矛盾呢?南通实业家张謇(1853-1926)给出深刻隽永答案:“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第三养老院开幕演说,张謇全集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其实,古代许多志士仁人都具有张謇似的积极有为人生观。编者在编书过程中,发现许多官吏、包括盐官,既有政绩,又有文业。他们的学历不见得比今人高,但是创作热情非常积极;他们的工作不见得比今人轻,但是创作成果十分丰富。也是“两个文明一起抓”也是“两项成果一起要”清高宗日理万机,但是创作不休,一生写诗数万首,这是怎样令人惊诧的勤奋啊!时至今日,古人中许多人,政绩荡然无存,而文业赫然长在。如若没有这些勤奋惜阴的前人写下浩如烟海的盐诗盐文,我们今天何从具体形象地了解盐业的昨天与前天呢?
再者,就是前人创作态度极其认真严谨,凡属留传至今的,没有一件滥竽充数的赝品。有的人青灯黄卷奋斗一辈子,只为能有一部作品盖棺纪世、藏山传人。比起今世多产文人,他们成就,可谓少矣,但是从中您轻易寻不出一处显明的文字讹误。也许他们早就践行了鲁迅(1881-1936)归纳的法则:“留心各样的事,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答北斗杂志社问,鲁迅选集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比较起来,一些今人:不懂叶韵对偶、不讲起承转合,而作律诗;不知平仄格律、不谋意境韵味,而标词牌;不藉形象思维、不用赋比兴、一味标语直说,而谓之创作。汗颜之余,多么需要加以学习和改进啊!
亲爱的读者,阅读本书之后,您是否有新触动与新感想呢?您是否寻思为克服盐文学当前的短腿现象,尽一个中国盐业人应尽的绵薄之力呢?
写一点什么吧?承继前人勤奋惜阴的敬业精神,从您安排得满满溜溜的应酬娱乐中挤一丁点时间,拿起笔:为了人们不可一日离弃的盐业,为了我们需要文学哺养的孩子,为了让后人知晓盐业怎样从前天走到昨天今天,又怎样从今天走向明天未来,留一点什么吧!
中国历代盐文学作品选注赶在国家盐业体制改革前夜竣工了。也许,它可以算作盐业人总结特品专营时代的一首挽歌,同时又是盐业人开启凡品竞存时代的一支晨曲。盐业人因欠缺文学底蕴,而被鄙视为质木少文群体的时代,将成为历史。
2010年7月30日
三峡、元旦飞雪,滴水成冰、发尽直指,南通登岸,妻子正在医院输液。那时年轻力壮,又做过军人,凡所经历,不以为苦,反以为趣,因为我明晓:天降大任,必苦心志;不经隆寒,哪得梅香?
每当看到别人在花前月下散步,我还在为搜奇集轶奔波;每当看到别人在舞榭酒台娱乐,我还在为注词释句绞脑;每当看到别人早早进入梦乡,我还在灯下苦苦斟酌文句;每当看到别人活得美满滋润,而我乐少忧多、困坐愁城。每当此时,我心中未有怨悔,因为我深知:我正进行着严肃高尚的劳作,它的成果,将为祖国文学宝库增添有价值的新财富。
中才之人尚能如此,而况精力才能远胜我辈之人呢?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在宇宙永逝的长河中,再没有比生命短暂更成显比的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流年年只相似。古者富贵而名泯灭不可胜数,惟倜傥非常之人存焉。如何处理无限宇宙与短暂人生的矛盾呢?南通实业家张謇(1853-1926)给出深刻隽永答案:“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第三养老院开幕演说,张謇全集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其实,古代许多志士仁人都具有张謇似的积极有为人生观。编者在编书过程中,发现许多官吏、包括盐官,既有政绩,又有文业。他们的学历不见得比今人高,但是创作热情非常积极;他们的工作不见得比今人轻,但是创作成果十分丰富。也是“两个文明一起抓”也是“两项成果一起要”清高宗日理万机,但是创作不休,一生写诗数万首,这是怎样令人惊诧的勤奋啊!时至今日,古人中许多人,政绩荡然无存,而文业赫然长在。如若没有这些勤奋惜阴的前人写下浩如烟海的盐诗盐文,我们今天何从具体形象地了解盐业的昨天与前天呢?
再者,就是前人创作态度极其认真严谨,凡属留传至今的,没有一件滥竽充数的赝品。有的人青灯黄卷奋斗一辈子,只为能有一部作品盖棺纪世、藏山传人。比起今世多产文人,他们成就,可谓少矣,但是从中您轻易寻不出一处显明的文字讹误。也许他们早就践行了鲁迅(1881-1936)归纳的法则:“留心各样的事,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答北斗杂志社问,鲁迅选集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比较起来,一些今人:不懂叶韵对偶、不讲起承转合,而作律诗;不知平仄格律、不谋意境韵味,而标词牌;不藉形象思维、不用赋比兴、一味标语直说,而谓之创作。汗颜之余,多么需要加以学习和改进啊!
亲爱的读者,阅读本书之后,您是否有新触动与新感想呢?您是否寻思为克服盐文学当前的短腿现象,尽一个中国盐业人应尽的绵薄之力呢?
写一点什么吧?承继前人勤奋惜阴的敬业精神,从您安排得满满溜溜的应酬娱乐中挤一丁点时间,拿起笔:为了人们不可一日离弃的盐业,为了我们需要文学哺养的孩子,为了让后人知晓盐业怎样从前天走到昨天今天,又怎样从今天走向明天未来,留一点什么吧!
中国历代盐文学作品选注赶在国家盐业体制改革前夜竣工了。也许,它可以算作盐业人总结特品专营时代的一首挽歌,同时又是盐业人开启凡品竞存时代的一支晨曲。盐业人因欠缺文学底蕴,而被鄙视为质木少文群体的时代,将成为历史。
201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