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乘月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的意象,而不必模仿原章法句式句子,只有舍形取神才能保持本色。04年某期(忘了)中国翻译上一个加拿大的学者又提出了一个,比较复杂,不大记得具体的了。
看似有理,但是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又出现了。保持“本色”问题是,相同的意象,即使perfectly再现给了target language readers,但是,到了另外一种审美标准下的image还能真正“保持本色”吗?
于是翻译最困难的问题,应该不是如何传递image的问题,而是image传递后,能不能对国外读者给出相同的审美享受的问题。个人很早前思考得出,认为审美角度的民族差异,是诗歌翻译最大的障碍。(可惜现在要狂补翻译和美学理论来给自己支持!:
举例为证。中国传统美女的标准是削肩,细腰,病态,瘦骨嶙峋;而西方所崇尚的美则是热情奔放、丰满性感。把一位中国传统美女按中国审美标准精心打扮,让中国美的意象得到充分的体现,再送到西方,他们能接受吗?
在本科的一篇日记中,曾经刷刷写下了对中诗英译的诸多看法,越写越到失去信心,(可惜已经丢了)。当时看到我们精心翻译过去的含蓄隽永的经典古诗,被西方说成一堆毫无意义的吟诵秋天的落叶(具体的忘了)的辞藻的堆砌,中诗和英诗在审美角度上差异极大,具体表现为:一。中诗整体性和部分性都具备,而英诗只强调整体性,所以中诗中截取一句,也可品玩良久,而英诗分割开来,其价值不能体现;二。风格上看,中诗含蓄凝练,英诗热情奔放。(现在只想到这么多)唯一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引进吸纳另一种审美习惯。如果不能如此,在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审美习惯的标准下是很难接受另外一种审美习惯的作品的。
然后这又牵涉到了一个cultural imperialism 的问题了。强势文化,弱势文化。我们能够学着欣赏西方诗歌的情感毫无保留的大胆完全流露,把各种versions的译诗放到中小学课本,但是西方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我们的“欲说还休”“言有尽而意无穷”呢?中国的白话文在古代就已经发展,这在白话小说中早有体现,而诗歌则一直保留其文言特色,大体是在五四之后,才渐渐通过翻译,催生滋长了我们的现代诗,很多现代诗在审美意象上现在都与国际接轨,可以说是国外文化影响的一个体现。而中诗,是不大可能这样引导英诗的审美走向的。
因此,我不知道在诗歌翻译中,到底有没有必要传递原语文化的审美习惯,并将这种差异性得到体现呢?(某些与译入语文化审美习惯相近的作品不纳入讨论范围内。)因为如果按一般评价标准,诗歌应该要体现原文意象,而原文意象,作为一语背景文化的反映,往往会体现出审美的文化、地域差异性。正在思考研究中!
二、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引介与翻译。
首先,有没有必要?我想应该是有的。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理应得到发扬,推广。但是要西方读者接受东方的审美观念,难度是否太大?
其次,可能性问题。如果在西方尚不存在correspondent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即使借助calque,borrowing,diffusion等等翻译手段,又有没有可能比较好地用另一语言表达,传递出极端中国化的概念呢?
本科阶段读过北大蒲震元一本叫中国艺术意境论,(现在差不多已经都忘了,唯存几张读书笔记)当时觉得艰涩难懂,于是想到如此subtle的概念,如气,气格,气体,气势,气脉,气象,风,骨,格,等等等等,中文尚难以体会,区分(可能只对我),如何译成英文。如一个“意境”已经让人绞尽脑汁了,看过曾有人在中国翻译上提出来翻成idealrealm,不知道觉得如何,但想不到更好的。
应该还是可能的,但是要有非常深厚的东西方美学基础。如文中也有一些提供的翻译。如:趣——inclination;道的六大层面:道体——tao as reality,道原——tao as principle,等等,觉得很妙。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在看李明老师规定的peter fawcett的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语言学角度看翻译,觉得很多原理可适用于古文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觉得受益非浅,也许可以鼓捣出点论文来:)讲如何用语言学理论指导古文翻译或者诗歌翻译实践,但觉得题目不深,太过古旧,不知道老师以为?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就过去拉,一点自己的想法。我想要搞诗歌翻译的话,个人觉得要有下面几点素质:
一。深厚的中英文语言、文化功底;
二。诗歌理论,诗学基础;
三。翻译学理论及一定美学理论基础。
tuesday, october 12,20041:27:26 pm
收尾
几年后看到当初一腔热忱、然稚嫩若此的文字,不禁莞尔。——典型的臆想主义,没看过书的表现。
做过论文的文献回顾便知道,其中所提起的很多问题,早已不具备太多的研究价值。而当年还以为发现新大陆。
并非没人开创引介中国东方审美习惯的工作。pound,宇文所安,都是汉学家的典型代表。所要做的,只是将其流行化、大众化而已。完成不了这个任务,那么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人们读到中诗的译本,还是会像童年时候的我读到西方诗歌的译本一样的感受。
而这个推广,并不仅仅是个简单的文化任务。
想到这些,有了再补充。
作的意象,而不必模仿原章法句式句子,只有舍形取神才能保持本色。04年某期(忘了)中国翻译上一个加拿大的学者又提出了一个,比较复杂,不大记得具体的了。
看似有理,但是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又出现了。保持“本色”问题是,相同的意象,即使perfectly再现给了target language readers,但是,到了另外一种审美标准下的image还能真正“保持本色”吗?
于是翻译最困难的问题,应该不是如何传递image的问题,而是image传递后,能不能对国外读者给出相同的审美享受的问题。个人很早前思考得出,认为审美角度的民族差异,是诗歌翻译最大的障碍。(可惜现在要狂补翻译和美学理论来给自己支持!:
举例为证。中国传统美女的标准是削肩,细腰,病态,瘦骨嶙峋;而西方所崇尚的美则是热情奔放、丰满性感。把一位中国传统美女按中国审美标准精心打扮,让中国美的意象得到充分的体现,再送到西方,他们能接受吗?
在本科的一篇日记中,曾经刷刷写下了对中诗英译的诸多看法,越写越到失去信心,(可惜已经丢了)。当时看到我们精心翻译过去的含蓄隽永的经典古诗,被西方说成一堆毫无意义的吟诵秋天的落叶(具体的忘了)的辞藻的堆砌,中诗和英诗在审美角度上差异极大,具体表现为:一。中诗整体性和部分性都具备,而英诗只强调整体性,所以中诗中截取一句,也可品玩良久,而英诗分割开来,其价值不能体现;二。风格上看,中诗含蓄凝练,英诗热情奔放。(现在只想到这么多)唯一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引进吸纳另一种审美习惯。如果不能如此,在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审美习惯的标准下是很难接受另外一种审美习惯的作品的。
然后这又牵涉到了一个cultural imperialism 的问题了。强势文化,弱势文化。我们能够学着欣赏西方诗歌的情感毫无保留的大胆完全流露,把各种versions的译诗放到中小学课本,但是西方为什么就不能接受我们的“欲说还休”“言有尽而意无穷”呢?中国的白话文在古代就已经发展,这在白话小说中早有体现,而诗歌则一直保留其文言特色,大体是在五四之后,才渐渐通过翻译,催生滋长了我们的现代诗,很多现代诗在审美意象上现在都与国际接轨,可以说是国外文化影响的一个体现。而中诗,是不大可能这样引导英诗的审美走向的。
因此,我不知道在诗歌翻译中,到底有没有必要传递原语文化的审美习惯,并将这种差异性得到体现呢?(某些与译入语文化审美习惯相近的作品不纳入讨论范围内。)因为如果按一般评价标准,诗歌应该要体现原文意象,而原文意象,作为一语背景文化的反映,往往会体现出审美的文化、地域差异性。正在思考研究中!
二、中国传统美学概念的引介与翻译。
首先,有没有必要?我想应该是有的。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它理应得到发扬,推广。但是要西方读者接受东方的审美观念,难度是否太大?
其次,可能性问题。如果在西方尚不存在correspondent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即使借助calque,borrowing,diffusion等等翻译手段,又有没有可能比较好地用另一语言表达,传递出极端中国化的概念呢?
本科阶段读过北大蒲震元一本叫中国艺术意境论,(现在差不多已经都忘了,唯存几张读书笔记)当时觉得艰涩难懂,于是想到如此subtle的概念,如气,气格,气体,气势,气脉,气象,风,骨,格,等等等等,中文尚难以体会,区分(可能只对我),如何译成英文。如一个“意境”已经让人绞尽脑汁了,看过曾有人在中国翻译上提出来翻成idealrealm,不知道觉得如何,但想不到更好的。
应该还是可能的,但是要有非常深厚的东西方美学基础。如文中也有一些提供的翻译。如:趣——inclination;道的六大层面:道体——tao as reality,道原——tao as principle,等等,觉得很妙。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在看李明老师规定的peter fawcett的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语言学角度看翻译,觉得很多原理可适用于古文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觉得受益非浅,也许可以鼓捣出点论文来:)讲如何用语言学理论指导古文翻译或者诗歌翻译实践,但觉得题目不深,太过古旧,不知道老师以为?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就过去拉,一点自己的想法。我想要搞诗歌翻译的话,个人觉得要有下面几点素质:
一。深厚的中英文语言、文化功底;
二。诗歌理论,诗学基础;
三。翻译学理论及一定美学理论基础。
tuesday, october 12,20041:27:26 pm
收尾
几年后看到当初一腔热忱、然稚嫩若此的文字,不禁莞尔。——典型的臆想主义,没看过书的表现。
做过论文的文献回顾便知道,其中所提起的很多问题,早已不具备太多的研究价值。而当年还以为发现新大陆。
并非没人开创引介中国东方审美习惯的工作。pound,宇文所安,都是汉学家的典型代表。所要做的,只是将其流行化、大众化而已。完成不了这个任务,那么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人们读到中诗的译本,还是会像童年时候的我读到西方诗歌的译本一样的感受。
而这个推广,并不仅仅是个简单的文化任务。
想到这些,有了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