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大明匹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收起心中的感慨,王泰看向眼前的李信,心中微微考虑片刻。
“李公子,你要买多少粮食”
“王公子,在下也想买五万石,请公子以平价售出,在下感激不尽!”
李信站了起来,作揖一拜。
一旁的中年男子终于不复刚才的镇定,脸色变的紧张起来。
怎么看起来,这位王公子,似乎并不怎么看重银子,也对自己似乎不善。
李信不等王泰开口说话,便开始说起话来。
“王公子,河南大旱,官府横征暴敛,百姓无以为活,许多人铤而走险,以至于揭竿而起。天灾人祸,百姓嗷嗷待哺,即便如此,官府仍然催征钱粮,百姓苦不堪言。在下心中不忍,去见宋知县,让他为杞县百姓免除征赋,他却是置之不理。在下无奈,拿出家中存粮三百余石去赈济灾民,但那也只是杯水车薪,在下到各家富户去劝勉赈济,却被一一拒绝。”
王泰点了点头道:“这就是你来咸阳县买粮的原因了。”
“正是!王公子不会是浪得虚名吧。”
李信点了点头,微微笑道:“王公子仁义好施,咸阳县的所作所为,也已经传遍天下,世人敬仰。还望王公子看在百姓卖儿卖女、水深火热的面上,卖粮于我,在下代河南千千万万的百姓,谢谢王公子了!”
一顶顶大帽子压下来,道德绑架加春秋大义,王泰暗暗头疼。现在看起来,这位李信和历史上记载的一样,嘴皮子的功夫,的确非同一般。
“李公子,粮食,我卖给你了。平价的基础上,我再降一成。”
王泰缓缓开口,屋里的人都是吃了一惊。
一成就是七千多两银子,王泰这是要大发慈悲,做散财童子了。
王二急道:“公子,你先别做决定,再考虑一下。”
文世辅想要劝说,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
王泰做什么,又岂要自己做决定。
中年男子额头汗水密布,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些坐不住,想要插话,王泰却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多谢王公子了!”
李信大喜过望,面色柔和,喜气洋洋。
“王公子,在下没有意识到行路之难,陕西地面上匪患猖獗,还请王公子一路护送,到达潼关以东,不胜感激。”
王泰暗暗苦笑,西安到开封,千里之遥,即便是到潼关,也有三百里,看来自己,还要掏运费了。
“李公子,你先别着急,在下的话还没有说完。在下还有一个条件,你要是答应了,在下才会卖粮食于你。”
李信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王公子有话直说,在下能办到的,一定是义不容辞。”
“我要你答应我,这一辈子,都不许投身流寇,也不能为流寇出谋划策,否则,这粮食不卖给你不说,将来战场上相见,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房中无人吭声,人人都是目瞪口呆。
李信怔了片刻,这才抱拳,满面笑容道:“一言为定!”
李信的反应,让王泰微微有些失望,他点点头,正色道:“一言为定!”
李信回到椅子上坐下,脸上的表情,已经轻松了下来。
毕竟,买粮食是他的第一大事,对方如此慷慨,也让他喜出望外。
王泰看向一旁的中年男子,语气有些冰冷。
“尊驾,请问你是来自……”
中年男子气定神闲,笑容满面,雍容大度。
“王公子,在下范贵,来自山西介休范氏。”
“这么说来,范永斗是你范家的家主了”
中年男子脸上笑意更盛,连连点头。
“正是,正是!原来王公子也知道我家家主。”
“范家家主,天下闻名,在下岂能不知?”
王泰面色铁青,脸上的冷意,让文世辅等人都是吓了一跳。
文世辅正打算上前相劝,王泰却已经开口。
“范贵,我想问一下,你们范家的粮食、铁器,还在销往关外吗?”
屋中人又是大吃一惊,都不知道,王泰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范贵脸上一红,支吾道:“王公子,咱们谈的是粮食上的事情,你在说些什么?在下听不懂。”
王二也上前劝道:“公子,人家上门谈的是粮食生意,你是不是搞错了?”
“你给我闭嘴!”
王泰的一声怒吼,震的房间里面的人不由自主,都是站了起来。
“无利不起早,无民族大义,唯图方寸之所得,范永斗,明国之人,汉之苗裔,国战之时,不图利国与一毛,却重东虏之一信!不重汉人之存亡,只顾一家之私,图小利忘大义者,莫过于此!回去告诉范永斗,若是还送铁器、粮食于东虏,若是还将我大明虚实告于黄台吉等,天不杀尔,我必杀之!”
王泰的愤声大喝,连李信也是不由自主,肃然起敬。
明亡之奸臣,汉衰之奸人,若是没有这些汉奸们前仆后继、甘为驱驰,把刀子递到清军手里,何以有甲申巨变,清军何以能入关,问鼎中原
王二看王泰脸色难看至极,大踏步上前,大喝一声:“还不快滚!”
范贵仓皇而去,屋中人都是脸色凝重,许多人都不明白,王泰为什么对这山西范家,有如此大的成见
文世辅心头巨震,不可思议地看着王泰,脸上阴晴不定,心头千思万转,恍然若失。
为何为了这些子虚乌有的传闻,就轻易放弃了近十万两银子的一笔买卖
而他,为蝇头小利,还在苦苦求田问舍,甚至委身下……
李信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听闻咸阳的王二杆子仁义好施,今日一见,仁义不说,为国为民之忠勇,更是难得。
董有为和董士元等人面面相觑,各自心中叹服。跟着这样的主人,才真正是跟对了人。
西安府巡抚衙门,院中的树木光秃... -->>
收起心中的感慨,王泰看向眼前的李信,心中微微考虑片刻。
“李公子,你要买多少粮食”
“王公子,在下也想买五万石,请公子以平价售出,在下感激不尽!”
李信站了起来,作揖一拜。
一旁的中年男子终于不复刚才的镇定,脸色变的紧张起来。
怎么看起来,这位王公子,似乎并不怎么看重银子,也对自己似乎不善。
李信不等王泰开口说话,便开始说起话来。
“王公子,河南大旱,官府横征暴敛,百姓无以为活,许多人铤而走险,以至于揭竿而起。天灾人祸,百姓嗷嗷待哺,即便如此,官府仍然催征钱粮,百姓苦不堪言。在下心中不忍,去见宋知县,让他为杞县百姓免除征赋,他却是置之不理。在下无奈,拿出家中存粮三百余石去赈济灾民,但那也只是杯水车薪,在下到各家富户去劝勉赈济,却被一一拒绝。”
王泰点了点头道:“这就是你来咸阳县买粮的原因了。”
“正是!王公子不会是浪得虚名吧。”
李信点了点头,微微笑道:“王公子仁义好施,咸阳县的所作所为,也已经传遍天下,世人敬仰。还望王公子看在百姓卖儿卖女、水深火热的面上,卖粮于我,在下代河南千千万万的百姓,谢谢王公子了!”
一顶顶大帽子压下来,道德绑架加春秋大义,王泰暗暗头疼。现在看起来,这位李信和历史上记载的一样,嘴皮子的功夫,的确非同一般。
“李公子,粮食,我卖给你了。平价的基础上,我再降一成。”
王泰缓缓开口,屋里的人都是吃了一惊。
一成就是七千多两银子,王泰这是要大发慈悲,做散财童子了。
王二急道:“公子,你先别做决定,再考虑一下。”
文世辅想要劝说,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
王泰做什么,又岂要自己做决定。
中年男子额头汗水密布,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些坐不住,想要插话,王泰却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多谢王公子了!”
李信大喜过望,面色柔和,喜气洋洋。
“王公子,在下没有意识到行路之难,陕西地面上匪患猖獗,还请王公子一路护送,到达潼关以东,不胜感激。”
王泰暗暗苦笑,西安到开封,千里之遥,即便是到潼关,也有三百里,看来自己,还要掏运费了。
“李公子,你先别着急,在下的话还没有说完。在下还有一个条件,你要是答应了,在下才会卖粮食于你。”
李信一愣,随即点了点头。
“王公子有话直说,在下能办到的,一定是义不容辞。”
“我要你答应我,这一辈子,都不许投身流寇,也不能为流寇出谋划策,否则,这粮食不卖给你不说,将来战场上相见,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房中无人吭声,人人都是目瞪口呆。
李信怔了片刻,这才抱拳,满面笑容道:“一言为定!”
李信的反应,让王泰微微有些失望,他点点头,正色道:“一言为定!”
李信回到椅子上坐下,脸上的表情,已经轻松了下来。
毕竟,买粮食是他的第一大事,对方如此慷慨,也让他喜出望外。
王泰看向一旁的中年男子,语气有些冰冷。
“尊驾,请问你是来自……”
中年男子气定神闲,笑容满面,雍容大度。
“王公子,在下范贵,来自山西介休范氏。”
“这么说来,范永斗是你范家的家主了”
中年男子脸上笑意更盛,连连点头。
“正是,正是!原来王公子也知道我家家主。”
“范家家主,天下闻名,在下岂能不知?”
王泰面色铁青,脸上的冷意,让文世辅等人都是吓了一跳。
文世辅正打算上前相劝,王泰却已经开口。
“范贵,我想问一下,你们范家的粮食、铁器,还在销往关外吗?”
屋中人又是大吃一惊,都不知道,王泰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范贵脸上一红,支吾道:“王公子,咱们谈的是粮食上的事情,你在说些什么?在下听不懂。”
王二也上前劝道:“公子,人家上门谈的是粮食生意,你是不是搞错了?”
“你给我闭嘴!”
王泰的一声怒吼,震的房间里面的人不由自主,都是站了起来。
“无利不起早,无民族大义,唯图方寸之所得,范永斗,明国之人,汉之苗裔,国战之时,不图利国与一毛,却重东虏之一信!不重汉人之存亡,只顾一家之私,图小利忘大义者,莫过于此!回去告诉范永斗,若是还送铁器、粮食于东虏,若是还将我大明虚实告于黄台吉等,天不杀尔,我必杀之!”
王泰的愤声大喝,连李信也是不由自主,肃然起敬。
明亡之奸臣,汉衰之奸人,若是没有这些汉奸们前仆后继、甘为驱驰,把刀子递到清军手里,何以有甲申巨变,清军何以能入关,问鼎中原
王二看王泰脸色难看至极,大踏步上前,大喝一声:“还不快滚!”
范贵仓皇而去,屋中人都是脸色凝重,许多人都不明白,王泰为什么对这山西范家,有如此大的成见
文世辅心头巨震,不可思议地看着王泰,脸上阴晴不定,心头千思万转,恍然若失。
为何为了这些子虚乌有的传闻,就轻易放弃了近十万两银子的一笔买卖
而他,为蝇头小利,还在苦苦求田问舍,甚至委身下……
李信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听闻咸阳的王二杆子仁义好施,今日一见,仁义不说,为国为民之忠勇,更是难得。
董有为和董士元等人面面相觑,各自心中叹服。跟着这样的主人,才真正是跟对了人。
西安府巡抚衙门,院中的树木光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