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魏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应留,王郎 所以发叹,宜速遣赴,无踵彦云前失。”于是还员。
正光末,广阳王渊为东北道行台,召为郎中,军国文翰皆出其手。于是才名转 盛。黄门郎徐纥受四方表启,答之敏速,于渊独沉思曰:“彼有温郎中,才藻可畏。” 高车破走,珍实盈满,子升取绢四十匹。及渊为葛荣所害,子升亦见羁执。荣下都 督和洛兴与子升旧识,以数十骑潜送子升,得达冀州。还京,李楷执其手曰:“卿 今得免,足使夷甫惭德。”自是无复官情,闭门读书,厉精不已。
建义初,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曾一日不直,上党王天穆时录尚书事,将 加捶挞,子升遂逃遁。天穆甚怒,奏人代之。庄帝曰:“当世才子不过数人,岂容 为此,便相放黜。”乃寝其奏。及天穆将讨邢杲,召子升同行,子升未敢应。天穆 谓人曰:“吾欲收其才用,岂怀前忿也。今复不来,便须南走越,北走胡耳!”子 升不得已而见之。加伏波将军,为行台郎中,天穆深加赏之。元颢入洛,天穆召子 升问曰:“即欲向京师,为随我北渡?”对曰:“主上以虎牢失守,致此狼狈。元 颢新入,人情未安,今往讨之,必有征无战。王若克复京师,奉迎大驾,桓文之举 也。舍此北渡,窃为大王惜之。”天穆善之而不能用。遣子升还洛,颢以为中书舍 人。庄帝还宫,为颢任使者多被废黜,而子升复为舍人。天穆每谓子升曰:“恨不 用卿前计。”除正员郎,仍舍人。
及帝杀尔朱荣也,子升预谋,当时赦诏,子升词也。荣入内,遇子升,把诏书 问是何文书,子升颜色不变,曰“敕”荣不视之。尔朱兆入洛,子升惧祸逃匿。 永熙中,为侍读兼舍人、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迁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后 领本州大中正。
萧衍使张皋写子升文笔,传于江外。衍称之曰:“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恨 我辞人,数穷百六。”阳夏太守傅标使吐谷浑,见其国主床头有书数卷,乃是子升 文也。济阴王晖业尝云:“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 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杨遵彦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 浇薄险忌,唯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素。
齐文襄王引子升为大将军府谘议参军。子升前为中书郎,常诣萧衍客馆受国书, 自以不修容止。谓人曰:“诗章易作,逋峭难为。”文襄馆客元仅曰:“诸大当贺。” 推子升合陈辞。子升久忸怩,乃推陆操焉。及元仅、刘思逸、荀济等作乱,文襄疑 子升知其谋。方使之作献武王碑文,既成,乃饿诸晋阳狱,食弊襦而死,弃尸路隅, 没其家口。太尉长史宋游道收葬之,又为集其文笔为三十五卷。子升外恬静,与物 无竞,言有准的,不妄毁誉,而内深险。事故之际,好预其间,所以终致祸败。又 撰永安记三卷。无子。
史臣曰:古之人所贵名不朽者,盖重言之尚存,又加之以才名,其为贵显,固 其宜也。自余或位下人微,居堂亦何能自达。及其灵蛇可握,天网俱顿,并编缃素, 咸贯儒林,虽其位可下,其身可杀,千载之后,贵贱一焉。非此道也,孰云能致。 凡百士子,可不务乎!
<b>部分译文</b>
温子升,字鹏举,自称太原人,晋代大将军温峤的后代。世代居住江左。祖恭之,刘义隆政权彭城王刘义康的户曹,避难归国,定居在济阴冤句,因而成为该郡县人。家中世代寒微。父温晖,兖州左将军府长史,行济阴郡事。
子升开始在崔灵恩、刘兰处受学,读书精勤,昼夜不倦。长大后博览百家,为文清婉。作为广阳王元渊的下等宾客,在马坊教众奴子书。写侯山祠堂碑文,常景见到后很赞赏,故到元渊处感谢。景说:“刚刚见到温生。”元渊很奇怪地问是怎么回事,景说:“温生是大才士。”元渊从此待温子升渐渐好起来。
熙平初年(516),中尉、东平王元匡广召善文辞之人,以充任御史,同时参加射策考试的有八百多人,温子升与卢仲宣、孙搴等二十四人中高第。当时参与选拔的人争相引决,元匡让温子升去应付他们,众人都受屈而去。孙搴对人说:“朝来吵吵嚷嚷的人群,都是子升把他们赶走了。”于是补御史职,当时只二十二岁。台中文笔都是温子升所为。后以家丧离任,丧期满后,又应朝请任原职。后来李神隽行荆州事,引他兼录事参军。被征赴省,李神隽上表留他,不让他还朝。吏部郎中李奖退表不许,说:“过去伯瑜不应留,王朗因此发出感叹,你今应迅速让他赴朝,不要步彦云前番过失。”于是温子升还省。
正光末年(525),广阳王元渊任东北道行台,召温子升任郎中,军国文书都出自他的手笔。从此才名转盛。黄门郎徐纥受四方表启,回答迅速,对于元渊独沉思说:“他有温郎中,才辞可畏。”高车人战败逃散,珍宝到处都是,子升只取绢四十匹。等到元渊被葛荣所害,子升也被逮捕了。葛荣部下都督和洛兴与温子升是旧相识,送给温子升数十匹马,他到了冀州。还京后,李楷握着他的手说:“卿今免祸,足以使夷甫忏悔惭愧。”从此后,温子升没有了为官的愿望,闭门读书,厉精不已。
建义初年(528),任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他曾有一天没有值班,上党王元天穆当时任录尚书事,准备鞭打他,温子升便逃走了。天穆很恼火,奏请别人代替他的位置。庄帝说:“当世才子不过数人,哪能为这点小事,便加放逐。”于是只好作罢。等到元天穆准备讨伐邢杲,召温子升同行,子升没敢答应。天穆对人说:“我想把他当个才来使用,哪里会怀前忿。今天他又不来,除非他南逃越地,北走胡原就算了!”温子升不得已只好去见他。加授伏波将军,任行台郎中,元天穆深深地赏识他。元颢入洛阳,元天穆召温子升问:“是挥师向京城,还是随我北渡?”回答说:“主上因虎牢关失守,才导致今天的狼狈局面。元颢新入京城,人情未定,今天就去讨伐,必定是有征无战。大王如若先克复京城,奉迎大驾,这就是齐桓、晋文之举了。舍此而北渡,臣窃为大王惋惜。”元天穆觉得他说得好却不能按他说的去做。派温子升还归洛阳,元颢命他为中书舍人。庄帝还宫,以前被元颢任职的多被废黜,而温子升仍为舍人。元天穆每每对温子升说:“恨我不能依卿前计办事。”温子升被除任正员郎,仍任舍人。
等到庄帝杀了尔朱荣,子升参预了谋划,当时的赦免诏书,就是子升的手笔。尔朱荣入宫内,遇到温子升,拿着诏书问他是何诏书,子升颜色不变,说“敕”尔朱荣不看他。尔朱兆进入洛阳,温子升怕遇祸,逃走了。永熙年间,任侍读兼舍人、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迁任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后领本州大中正。
萧衍让张皋模仿温子升文笔,传文江外。萧衍称赞说:“曹植、陆机又生于北土。恨我辞人,白白有一百零六人。”阳夏太守傅标出使吐谷浑,看到其国主床头有书数卷,原来是温子升的文字。济阴王晖业曾经说:“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日方,我子升足以陵颜压谢,含任吐沈。”杨遵彦作文德论,认为古今文人都负才遗行,行薄险忌,只有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行。
齐文襄王引荐子升为大将军府咨议参军。子升以前任中书郎,曾到萧衍客馆接受国书,自己不修举止,对人说:“诗章易作,行为不羁难以做到。”文襄馆客元仅说:“众人当贺。”推子升合陈辞。温子升总是忸忸怩怩,改推陆操。等到元仅、刘思逸、荀济等作乱,文襄怀疑温子升参与了谋划。这时正派他写献武王碑文,写成后,很快就把他投到晋阳狱中,吃破棉絮而死,弃尸路边,抄没了他的家口。太尉长史宋游道把他收葬了,又把他的文字收集结集为三十五卷。温子升外貌恬静,与物无争,言而有物,不妄毁誉,而城府极深。每有大事,喜欢参预,所以最终还是祸及自己。又写有永安记三卷。无子嗣。
不应留,王郎 所以发叹,宜速遣赴,无踵彦云前失。”于是还员。
正光末,广阳王渊为东北道行台,召为郎中,军国文翰皆出其手。于是才名转 盛。黄门郎徐纥受四方表启,答之敏速,于渊独沉思曰:“彼有温郎中,才藻可畏。” 高车破走,珍实盈满,子升取绢四十匹。及渊为葛荣所害,子升亦见羁执。荣下都 督和洛兴与子升旧识,以数十骑潜送子升,得达冀州。还京,李楷执其手曰:“卿 今得免,足使夷甫惭德。”自是无复官情,闭门读书,厉精不已。
建义初,为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曾一日不直,上党王天穆时录尚书事,将 加捶挞,子升遂逃遁。天穆甚怒,奏人代之。庄帝曰:“当世才子不过数人,岂容 为此,便相放黜。”乃寝其奏。及天穆将讨邢杲,召子升同行,子升未敢应。天穆 谓人曰:“吾欲收其才用,岂怀前忿也。今复不来,便须南走越,北走胡耳!”子 升不得已而见之。加伏波将军,为行台郎中,天穆深加赏之。元颢入洛,天穆召子 升问曰:“即欲向京师,为随我北渡?”对曰:“主上以虎牢失守,致此狼狈。元 颢新入,人情未安,今往讨之,必有征无战。王若克复京师,奉迎大驾,桓文之举 也。舍此北渡,窃为大王惜之。”天穆善之而不能用。遣子升还洛,颢以为中书舍 人。庄帝还宫,为颢任使者多被废黜,而子升复为舍人。天穆每谓子升曰:“恨不 用卿前计。”除正员郎,仍舍人。
及帝杀尔朱荣也,子升预谋,当时赦诏,子升词也。荣入内,遇子升,把诏书 问是何文书,子升颜色不变,曰“敕”荣不视之。尔朱兆入洛,子升惧祸逃匿。 永熙中,为侍读兼舍人、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迁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后 领本州大中正。
萧衍使张皋写子升文笔,传于江外。衍称之曰:“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恨 我辞人,数穷百六。”阳夏太守傅标使吐谷浑,见其国主床头有书数卷,乃是子升 文也。济阴王晖业尝云:“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昉,我 子升足以陵颜轹谢,含任吐沈。”杨遵彦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 浇薄险忌,唯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素。
齐文襄王引子升为大将军府谘议参军。子升前为中书郎,常诣萧衍客馆受国书, 自以不修容止。谓人曰:“诗章易作,逋峭难为。”文襄馆客元仅曰:“诸大当贺。” 推子升合陈辞。子升久忸怩,乃推陆操焉。及元仅、刘思逸、荀济等作乱,文襄疑 子升知其谋。方使之作献武王碑文,既成,乃饿诸晋阳狱,食弊襦而死,弃尸路隅, 没其家口。太尉长史宋游道收葬之,又为集其文笔为三十五卷。子升外恬静,与物 无竞,言有准的,不妄毁誉,而内深险。事故之际,好预其间,所以终致祸败。又 撰永安记三卷。无子。
史臣曰:古之人所贵名不朽者,盖重言之尚存,又加之以才名,其为贵显,固 其宜也。自余或位下人微,居堂亦何能自达。及其灵蛇可握,天网俱顿,并编缃素, 咸贯儒林,虽其位可下,其身可杀,千载之后,贵贱一焉。非此道也,孰云能致。 凡百士子,可不务乎!
<b>部分译文</b>
温子升,字鹏举,自称太原人,晋代大将军温峤的后代。世代居住江左。祖恭之,刘义隆政权彭城王刘义康的户曹,避难归国,定居在济阴冤句,因而成为该郡县人。家中世代寒微。父温晖,兖州左将军府长史,行济阴郡事。
子升开始在崔灵恩、刘兰处受学,读书精勤,昼夜不倦。长大后博览百家,为文清婉。作为广阳王元渊的下等宾客,在马坊教众奴子书。写侯山祠堂碑文,常景见到后很赞赏,故到元渊处感谢。景说:“刚刚见到温生。”元渊很奇怪地问是怎么回事,景说:“温生是大才士。”元渊从此待温子升渐渐好起来。
熙平初年(516),中尉、东平王元匡广召善文辞之人,以充任御史,同时参加射策考试的有八百多人,温子升与卢仲宣、孙搴等二十四人中高第。当时参与选拔的人争相引决,元匡让温子升去应付他们,众人都受屈而去。孙搴对人说:“朝来吵吵嚷嚷的人群,都是子升把他们赶走了。”于是补御史职,当时只二十二岁。台中文笔都是温子升所为。后以家丧离任,丧期满后,又应朝请任原职。后来李神隽行荆州事,引他兼录事参军。被征赴省,李神隽上表留他,不让他还朝。吏部郎中李奖退表不许,说:“过去伯瑜不应留,王朗因此发出感叹,你今应迅速让他赴朝,不要步彦云前番过失。”于是温子升还省。
正光末年(525),广阳王元渊任东北道行台,召温子升任郎中,军国文书都出自他的手笔。从此才名转盛。黄门郎徐纥受四方表启,回答迅速,对于元渊独沉思说:“他有温郎中,才辞可畏。”高车人战败逃散,珍宝到处都是,子升只取绢四十匹。等到元渊被葛荣所害,子升也被逮捕了。葛荣部下都督和洛兴与温子升是旧相识,送给温子升数十匹马,他到了冀州。还京后,李楷握着他的手说:“卿今免祸,足以使夷甫忏悔惭愧。”从此后,温子升没有了为官的愿望,闭门读书,厉精不已。
建义初年(528),任南主客郎中,修起居注。他曾有一天没有值班,上党王元天穆当时任录尚书事,准备鞭打他,温子升便逃走了。天穆很恼火,奏请别人代替他的位置。庄帝说:“当世才子不过数人,哪能为这点小事,便加放逐。”于是只好作罢。等到元天穆准备讨伐邢杲,召温子升同行,子升没敢答应。天穆对人说:“我想把他当个才来使用,哪里会怀前忿。今天他又不来,除非他南逃越地,北走胡原就算了!”温子升不得已只好去见他。加授伏波将军,任行台郎中,元天穆深深地赏识他。元颢入洛阳,元天穆召温子升问:“是挥师向京城,还是随我北渡?”回答说:“主上因虎牢关失守,才导致今天的狼狈局面。元颢新入京城,人情未定,今天就去讨伐,必定是有征无战。大王如若先克复京城,奉迎大驾,这就是齐桓、晋文之举了。舍此而北渡,臣窃为大王惋惜。”元天穆觉得他说得好却不能按他说的去做。派温子升还归洛阳,元颢命他为中书舍人。庄帝还宫,以前被元颢任职的多被废黜,而温子升仍为舍人。元天穆每每对温子升说:“恨我不能依卿前计办事。”温子升被除任正员郎,仍任舍人。
等到庄帝杀了尔朱荣,子升参预了谋划,当时的赦免诏书,就是子升的手笔。尔朱荣入宫内,遇到温子升,拿着诏书问他是何诏书,子升颜色不变,说“敕”尔朱荣不看他。尔朱兆进入洛阳,温子升怕遇祸,逃走了。永熙年间,任侍读兼舍人、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迁任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后领本州大中正。
萧衍让张皋模仿温子升文笔,传文江外。萧衍称赞说:“曹植、陆机又生于北土。恨我辞人,白白有一百零六人。”阳夏太守傅标出使吐谷浑,看到其国主床头有书数卷,原来是温子升的文字。济阴王晖业曾经说:“江左文人,宋有颜延之、谢灵运,梁有沈约、任日方,我子升足以陵颜压谢,含任吐沈。”杨遵彦作文德论,认为古今文人都负才遗行,行薄险忌,只有邢子才、王元景、温子升彬彬有德行。
齐文襄王引荐子升为大将军府咨议参军。子升以前任中书郎,曾到萧衍客馆接受国书,自己不修举止,对人说:“诗章易作,行为不羁难以做到。”文襄馆客元仅说:“众人当贺。”推子升合陈辞。温子升总是忸忸怩怩,改推陆操。等到元仅、刘思逸、荀济等作乱,文襄怀疑温子升参与了谋划。这时正派他写献武王碑文,写成后,很快就把他投到晋阳狱中,吃破棉絮而死,弃尸路边,抄没了他的家口。太尉长史宋游道把他收葬了,又把他的文字收集结集为三十五卷。温子升外貌恬静,与物无争,言而有物,不妄毁誉,而城府极深。每有大事,喜欢参预,所以最终还是祸及自己。又写有永安记三卷。无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