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汉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位赏赐土地。”少府萧望之单独认为冯奉世奉旨出使有其任务,却擅自假托皇帝命令违背旨意,征发诸国兵马,虽然有功劳,但不可以用他做后人的榜样。如果要封赏冯奉世,就开了以后出使的人的方便之门,以冯奉世做榜样,争相发动军队,邀功求赏于万里之外,在夷狄各族中为国家滋生事端。此例不可开,冯奉世不应受到封赏。皇帝认为萧望之的建议好,封冯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元帝即位,冯奉世任执金吾。上郡属国归降汉朝的一万多胡人背叛而去。当初,昭帝末年,西河郡属国胡人伊酋若王也率领数千名人众叛变,冯奉世立即持使节领军队追击他们。右将军典属国常惠去世,冯奉世接替他为右将军典属国,加封了诸位官吏的名号。几年后,做了光禄勋。
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乡姐的旁支反叛,皇帝下韶召让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郑弘、大司马车骑将军王接、左将军许嘉、右将军冯奉世入朝商议对策。当时,连年庄稼收成不好,京都谷物每石卖二百余文钱,边境郡县每石四百文钱,关东五百文钱。到处闸饥荒,朝廷正在为此忧虑,却又遇到羌族叛变。韦玄成等人沉默着没有人说话。冯奉世说:“羌族贼兵近在国境以内背叛,假如不及时诛灭,就没有办法制服远方的蛮夷。我愿意率领军队讨伐他们。”皇帝询问需要用的军队的数量,回答说:“我听说善于用兵者,不会两次用兵,不会三次运粮,所以军队不宜长时间地征战在外而顺从天意的讨伐应该速战速决。过去经常不衡量敌人的情况,而军队至于损失;多次运送粮食,则时间长耗费多,军队的士气低落。现在反叛的贼兵大约三万人,依兵法应加倍调用六万人。而羌戎是使用弓矛的军队罢了,兵器并不犀利,可以调用四万人,一个月足以解决。”丞相、御史、两位将军都认为百姓正在收获季节,不能多发兵;一万人驻扎防守,差不多够了。冯奉世说: “不行。国家遭受饥荒,战士、马匹瘦弱,数量也不多,战争用的装备长期废置不修,夷狄各族都有轻视边疆官吏的心思,所以羌族才会首先发难。现在以一万人分守数处,贼兵见我方军队人少,一定不会害怕,战则军队受损士气低落,守则不能救助百姓。如果这样,怯弱的形势显露出来,羌族就会趁机进攻,各少数民族一齐响应,互相煽动起兵,我恐怕汉朝要征发的兵役就不止四万了,这不是金钱所能解决的。所以少发军队就会旷日持久,和一战而迅速解决相比,利害差别万倍。”冯奉世坚持争取,不能得到更多兵马。又有诏令增加两千人。
当即派遣冯奉世率领一万二千兵马出发,打着领兵屯田的名义。典属国任立、护军都尉韩昌为偏将副手,到陇西郡,分别屯兵三处。典属国任立为右军,屯兵白石;护军都尉韩昌为前军,屯兵临洮;冯奉世为中军,屯兵首阳县西极山上。前军到降同阪,先派校尉在前方和羌人争夺有利地形,又另外派校尉到广阳谷营救百姓。羌族贼兵人数很多,官兵都被击溃,两个校尉被杀。冯奉世向皇帝上报地形和需要多少部队的计划,请求增兵三万六千人才足以解决战事。书信上奏,皇帝发兵六万多人,封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前去帮助他。冯奉世上奏说:“希望得到大批士兵,不必烦劳大将。”于是陈请转运的费用。
皇帝当时以玺书慰劳冯奉世,同时也责备他,说:“皇帝慰问领兵在外的右将军,征战在外,非常辛苦。羌族贼兵侵扰边境,杀害官吏百姓,很是违逆天道,所以派遣将军率领军队将领依照天意前往诛灭。以将军杰出的材质,带领精锐部队,讨伐不轨的贼寇,有百战百胜的道理。现在居然有临阵不敢攻战的名声,太给汉朝丢脸了。是从前不熟悉军事的缘故吗?还是恩惠没有普及,军纪不明的缘故?我非常奇怪。你上书说羌族贼兵凭仗深山,多小路,不得不多处分兵占据要害之地,然后必须发动驻防的士兵,才足以解决问题,军队部署已经决定,从形势上看不能再安排大将,我知道了。以前因为将军缺少士兵,不足防守之用,所以调遣附近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赶到,不是为了进攻。现在征发三辅、河东、弘农越骑、迹射、攸飞、彀者、羽林孤儿和呼速弃、褥种,正在火速调遣。战争,是凶险的事情,一定会有成功或失败,恐怕策略不事先商定,了解敌情不审慎,所以又派奋武将军。兵法说大将军出征一定要有偏裨将领,用来耀武扬威,参谋计策,将军又有什么疑虑的?爱护将士,得到军心,决定就不后悔,擒拿敌人一定要彻底,这是将军的责任。至于运输的费用,有专门的官吏负责,将军不必担心。等到奋武将军的兵马到达,一起进攻羌族贼兵。”
十月,军队都集合到陇西郡。十一月,一齐进攻。羌族贼兵大败,斩杀首级数千个,余下的都逃出边境。战争未决胜负的时候,汉朝又征募士兵一万人,封定襄太守韩安国为建威将军。还未出发,听说羌族贼兵被打败了,皇帝说: “羌族贼兵被击溃受到惩罚,逃出边境,那些休战的将士,多留一些屯田守卫,防守要害之处。”
第二年二月,冯奉世回到京师,改任左将军,光禄勋的职位不变。之后记功封爵,皇帝下诏说:“羌族贼兵凶残狡黠,杀害官吏百姓,进攻陇西郡官署,烧毁驿亭,断绝道路桥梁,极大地违背了天道。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前时率领军队征讨,斩首俘虏八千余人,夺取牛马羊数以万计。赐冯奉世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裨将、校尉三十余人,都有赏赐。
之后一年多,冯奉世病故。他任武将官职前后有十年,为杀敌卫国的老将,功名仅次于趟充国。
奋武将军任千秋,他的父亲任宫,昭帝时以丞相征事捕杀了反叛的左将军上官桀,封侯爵,宣帝时任太常,去世。千秋继承了爵位,又任太常。成帝时,乐昌侯王商代替冯奉世任左将军,而任千秋任右将军,后来又任左将军。子孙世代继承爵位,直到王莽时代为止。
冯奉世死后两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因为诛杀了郅支单于被封为列侯。当时丞相匡衡也以甘延寿假冒诏令滋生事端为理由,根据萧望之的事例,认为不应当封侯,然而议论者都赞美甘延寿的功劳,皇帝听从众人的意见封他为侯。当时杜钦上疏,追溯称颂冯奉世以前的功劳说:“从前莎车王杀害汉朝使者,和各国结盟背叛汉朝。左将军冯奉世以卫候的身份根据便利条件发兵诛灭了莎车王,用计策安定了城市,功绩普及边境地区。议论者认为冯奉世作为使节有其使命,依春秋之义中说臣下不能独断专行,按汉朝的法律则有矫制之罪,所以不得封侯。现在匈奴郅支单于杀害汉朝使者,逃亡到康居国,都护甘延寿征发城中之兵和屯田的将士四万余人来诛杀他,封为列侯。我的愚见认为比较罪过则郅支单于比莎车轻,衡量兵力则莎车比郅支多,使用军队则冯奉世少,讲胜利的程度则冯奉世为边境安宁立下功劳,考虑失败的成分则甘延寿给国家带来的灾祸深。他们违背命令擅生事端的罪过是相同的,而延寿割地封侯,冯奉世却不记封赏。我听说功劳相同赏赐不同则会使那辛苦的大臣产生疑虑,罪过一样刑罚不同则百姓迷惑;疑虑导致变化无常,迷惑导致不知所从;变化无常则导致制度和导向不明确,不知所从则导致百姓不知如何行动。冯奉世解除危难,忘死征战,完成使命业绩非凡,威名功绩显著,是世代出使者的表率,却惟独压抑而不表扬他,这不是圣明君主杜绝疑虑鼓励节操的意思。希望交给有关部门商议。”皇帝认为这是先帝时的事,就不再采纳他的意见。
冯奉世有儿子九人,女儿四人。长女冯媛被选入皇宫,为元帝昭仪,生中山孝王。元帝去世,冯媛成了中山太后,随中山孝王到封国。冯奉世长子冯谭,太常举荐他孝廉作了郎官,依功劳次序补任天水司马。冯奉世攻击西羌,冯谭是校尉,跟随父亲从军有功,还没有封官就病死了。冯谭的弟弟冯野王、冯逡、冯立、冯参都做到大官。
冯野王字君卿,跟从博士学习,精通诗经。年轻时因为父亲做官的原因任太子中庶子。十八岁那年,向皇帝上书希望能试任长安县令。宣帝对他的志向感到惊奇,询问丞相魏相,魏相认为不能允许。后来以功劳次序补任当阳县令,升任砾阳县令,调任夏阳县令。元帝时,升任陇西郡太守,因为政绩突出,入朝任左冯翊。一年多,池阳县令并素来贪污,轻视冯野王是年轻的外戚,治理的劣迹不加改正。冯野王部署督邮掾投栩县人赵都立案检察,查明是当权者监守自盗十金的罪行,将他逮捕。并不服从收捕,赵都格杀了他。并的家人上书陈述冤情,事情交给廷尉处理。赵都到官吏面前自杀来证明和冯野王无关,京师的人都称赞他的威信,升迁任大鸿胪。
几年之后,御史大夫李延寿病卒,官吏多推荐冯野王继其位。皇帝派尚书挑选二千石级的官员,而冯野王的品行和能力都排在第一。皇帝说:“如果我用冯野王为三公,后世一定会以此为例说我偏向后宫妃嫔。”就下韶说: “刚强坚毅,确实没有私欲,要数大鸿胪冯野王。能言善辩,可以出使四方,要数少府五鹿充宗。廉洁节俭,要数太子少傅张谭。现任命少傅张谭作御史大夫。”皇帝从下级任用张谭,越过次第,避嫌而不用冯野王,因为他是昭仪的哥哥的缘故。冯野王于是叹息说: “别人因为受皇帝宠爱的妃子而尊贵,我们兄弟却因此而卑贱!”冯野王虽然没作三公,却很被器重,在当时很有名望。
成帝即位,有关部门上奏称冯野王是国舅,不合适备职九卿。依据品级出朝任上郡太守,另外赏赐黄金一百斤。朔方刺史萧育上奏密事,推荐说“冯野王品行能力高超杰出,在内政上足以考虑自身,在外交上足以谋略教化。我可惜冯野王是治理国家的栋梁,却不能辅佐朝政和朝中大臣并立。冯野王以前因为是国舅而从朝中调出,又因为贤良调入朝廷,彰明国家是乐于进用贤良的。”皇帝自从作太子时就听说过冯野王。正好遇上他因病免职,又以原来二千石的级别治理黄河堤岸,于是封为琅邪太守。当时成帝的长舅阳平侯王凤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已经八九年了,当时数次发生灾异,京兆尹王章讥刺王凤专权不能加以任用,推荐冯野王代替王凤。皇帝开始时接纳王章的建议,后来王章被诛杀,事情记录在元后传中。于是冯野王恐惧不安,就病倒了,病假三个月已满,又续请病假,和妻子儿女回杜陵治病。大将军王凤指使御史中丞弹劾冯野王请假养病而图自己安乐,持虎符出界回家,是领皇帝诏令而不敬重。杜钦当时在大将军王凤的幕府,他素来尊重冯野王父子的品行才能,给王凤呈上奏摺,替冯野王说话道: “我见诏令说,二千石级的官吏请假,经过长安拜谒,不分别予告和赐告。现在有关部门认为冯野王予告得以养病,赐告却不能批准,这是同一法律两种等级,失去了减轻刑罚的意义。政绩考核三次最突出的给予予告,这是命令;有病满三个月赐告,这是皇帝赐恩的诏令。令告可以得到,赐恩却得不到,失去了轻重的差别。另外,二千石级官员有病赐告得以回家的有旧例,不能离开守郡也无明文规定。古语说: ‘功绩不清楚时却给予奖赏,是为了普施恩德鼓励立功;过错不明显时应免去惩罚,为的是谨慎刑罚,不处理难于知晓的事。’现在抛开法令和旧例而依托不敬的法律,很违反阙疑从去的意思。即使以二干石级的官吏守卫彳里方圆的地域,担任军事要职,不应该离开守郡,将用刑罚为后世之法的,那么冯野王的罪遇,在于以前没有制订法令。刑罚赏赐是应该很有信誉的,不可以不谨慎。”王凤不听,最终免去野王的官职。郡国中二千石级的官员赐告不能回家,从此开始。
当初,冯野王继承父亲的爵位作关内侯,免职回家。几年之后,年老,在家中去世。儿子冯座继承爵位,到孙子因为连坐中山太后一案而被削去爵位。
冯逡字子产,通周易。太常察举孝廉而任郎官,补任谒者。建昭年间,选任作复土校尉。光禄勋于永举荐他为秀才,任美阳县令。依照功劳的次序升迁任长乐宫屯卫司马,清河郡都尉,陇西郡太守。治理政绩廉洁公正,年纪四十多岁时去世。任都尉时,曾有关于治理黄河大堤的设想,详见本书沟洫志。
冯立字圣卿,精通春秋。因为父亲的关系任命作郎官,然后升迁作曹官。竟宁年间,因为是国舅的关系出任五原郡属国都尉。几年以后,升迁为五原郡太守,转任西河郡、上郡太守。冯立为官公正廉洁,治理政绩和冯野王大致相同,而多有智谋待人宽厚有恩泽,喜欢制订规章条令。官吏百姓赞美冯野王、冯立前后作太守,歌颂他们说:“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相为太守,聪明智慧爱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钩,周公、康叔犹二君。”后来升任东海郡太守,当地地势低湿,他患了风湿病。天子听说遣件事,调冯立任太原太守。先后做过五个郡的太守,到之处都有政绩。年老在官任上去世。 冯参字叔平,精通尚书。年轻时任黄门郎给事中,作皇宫警卫十多年。冯参为人庄重严肃,喜爱修饰外表礼仪,行为谨慎诚信,很有风度。冯参是昭仪的小弟弟,行为谨慎有备,因为严肃而令人敬畏,终于不能为皇帝的近臣。竟宁年间,以国舅的身份出朝补任渭陵食官令。因为经常有病调任寝中郎,有诏令允许他不用做事。阳朔年问,中山王来朝拜,冯参被提升为上河农都尉。因病免官,又任渭陵寝中郎。永始年间,越级提升为代郡太守。因为是边境郡县道路远,调任安定郡太守。几年之后,因病免职,又任谏大夫,兼任护卫左冯翊都水。绥和年间,立定陶王为皇太子,因中山王被废,所以封国舅冯参为宜乡侯,来安抚中山王。冯参到封国,给皇帝上书想到中山国见中山王和太后。还没有到达而中山王去世。中山王在病中时,上奏称希望贬冯参的爵位,以关内侯的食邑留居长安。皇帝怜悯他,下诏说: “中山孝王短命早死,愿以国舅宜乡侯冯参封为关内侯,回家,我很怜悯他。就叫冯参回京师,以列侯之位在朝中任事。”王家五侯都尊敬而畏惧他。丞相翟方进也很尊重他,几次对冯参说:“事情的禁忌太过分。您因为是国舅被废用,不得居于公卿之位,现在五侯的地位最为尊贵,您和他们并列,应该稍微卑屈礼节,表示有所尊重。然而您非常注意修饰容貌,用威严来对待他们,这不是用来表示低于五侯而对自己有益的方式。”冯参生性讲究礼仪,始终不改其平素操行。很快,哀帝即位,他的祖母傅太后当权,追讨和冯参姐中山太后的怨恨,用咒诅大逆之罪来诬陷她,事件记录在外戚传。冯参因为和她是同母所生而应当连坐,谒者领韶命捉冯参到廷尉处审问,冯参自杀。将要死的时候,仰天长叹说: “我冯参父子兄弟都位居高官封侯赐爵,现在身披恶名而死,姐弟不敢自怜,;螈伤的是没有脸面见先人于地下。”被处死的有十七人,众人没有不可怜他们的。冯氏宗族都迁回老家了。
赞曰:诗经说“堂堂的威仪真周正,美德和容貌内外合一”宜乡侯冯参鞠躬尽瘁,品行端正,言行谨慎,可以说是正人君子,然而最终死于无辜,不能脱身,哀痛呀!谗言邪恶交相作乱,忠贞善良的人被害,自古就是这样。所以伯奇被流放,寺人孟子受宫刑,申生被缢而死,屈原投湘水而死,所以才有小弁这样的诗与离骚之辞的兴起。诗经说: “心中忧伤,泪落而下。”冯参姐弟,也可谓悲惨呀!
位赏赐土地。”少府萧望之单独认为冯奉世奉旨出使有其任务,却擅自假托皇帝命令违背旨意,征发诸国兵马,虽然有功劳,但不可以用他做后人的榜样。如果要封赏冯奉世,就开了以后出使的人的方便之门,以冯奉世做榜样,争相发动军队,邀功求赏于万里之外,在夷狄各族中为国家滋生事端。此例不可开,冯奉世不应受到封赏。皇帝认为萧望之的建议好,封冯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元帝即位,冯奉世任执金吾。上郡属国归降汉朝的一万多胡人背叛而去。当初,昭帝末年,西河郡属国胡人伊酋若王也率领数千名人众叛变,冯奉世立即持使节领军队追击他们。右将军典属国常惠去世,冯奉世接替他为右将军典属国,加封了诸位官吏的名号。几年后,做了光禄勋。
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乡姐的旁支反叛,皇帝下韶召让丞相韦玄成、御史大夫郑弘、大司马车骑将军王接、左将军许嘉、右将军冯奉世入朝商议对策。当时,连年庄稼收成不好,京都谷物每石卖二百余文钱,边境郡县每石四百文钱,关东五百文钱。到处闸饥荒,朝廷正在为此忧虑,却又遇到羌族叛变。韦玄成等人沉默着没有人说话。冯奉世说:“羌族贼兵近在国境以内背叛,假如不及时诛灭,就没有办法制服远方的蛮夷。我愿意率领军队讨伐他们。”皇帝询问需要用的军队的数量,回答说:“我听说善于用兵者,不会两次用兵,不会三次运粮,所以军队不宜长时间地征战在外而顺从天意的讨伐应该速战速决。过去经常不衡量敌人的情况,而军队至于损失;多次运送粮食,则时间长耗费多,军队的士气低落。现在反叛的贼兵大约三万人,依兵法应加倍调用六万人。而羌戎是使用弓矛的军队罢了,兵器并不犀利,可以调用四万人,一个月足以解决。”丞相、御史、两位将军都认为百姓正在收获季节,不能多发兵;一万人驻扎防守,差不多够了。冯奉世说: “不行。国家遭受饥荒,战士、马匹瘦弱,数量也不多,战争用的装备长期废置不修,夷狄各族都有轻视边疆官吏的心思,所以羌族才会首先发难。现在以一万人分守数处,贼兵见我方军队人少,一定不会害怕,战则军队受损士气低落,守则不能救助百姓。如果这样,怯弱的形势显露出来,羌族就会趁机进攻,各少数民族一齐响应,互相煽动起兵,我恐怕汉朝要征发的兵役就不止四万了,这不是金钱所能解决的。所以少发军队就会旷日持久,和一战而迅速解决相比,利害差别万倍。”冯奉世坚持争取,不能得到更多兵马。又有诏令增加两千人。
当即派遣冯奉世率领一万二千兵马出发,打着领兵屯田的名义。典属国任立、护军都尉韩昌为偏将副手,到陇西郡,分别屯兵三处。典属国任立为右军,屯兵白石;护军都尉韩昌为前军,屯兵临洮;冯奉世为中军,屯兵首阳县西极山上。前军到降同阪,先派校尉在前方和羌人争夺有利地形,又另外派校尉到广阳谷营救百姓。羌族贼兵人数很多,官兵都被击溃,两个校尉被杀。冯奉世向皇帝上报地形和需要多少部队的计划,请求增兵三万六千人才足以解决战事。书信上奏,皇帝发兵六万多人,封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前去帮助他。冯奉世上奏说:“希望得到大批士兵,不必烦劳大将。”于是陈请转运的费用。
皇帝当时以玺书慰劳冯奉世,同时也责备他,说:“皇帝慰问领兵在外的右将军,征战在外,非常辛苦。羌族贼兵侵扰边境,杀害官吏百姓,很是违逆天道,所以派遣将军率领军队将领依照天意前往诛灭。以将军杰出的材质,带领精锐部队,讨伐不轨的贼寇,有百战百胜的道理。现在居然有临阵不敢攻战的名声,太给汉朝丢脸了。是从前不熟悉军事的缘故吗?还是恩惠没有普及,军纪不明的缘故?我非常奇怪。你上书说羌族贼兵凭仗深山,多小路,不得不多处分兵占据要害之地,然后必须发动驻防的士兵,才足以解决问题,军队部署已经决定,从形势上看不能再安排大将,我知道了。以前因为将军缺少士兵,不足防守之用,所以调遣附近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赶到,不是为了进攻。现在征发三辅、河东、弘农越骑、迹射、攸飞、彀者、羽林孤儿和呼速弃、褥种,正在火速调遣。战争,是凶险的事情,一定会有成功或失败,恐怕策略不事先商定,了解敌情不审慎,所以又派奋武将军。兵法说大将军出征一定要有偏裨将领,用来耀武扬威,参谋计策,将军又有什么疑虑的?爱护将士,得到军心,决定就不后悔,擒拿敌人一定要彻底,这是将军的责任。至于运输的费用,有专门的官吏负责,将军不必担心。等到奋武将军的兵马到达,一起进攻羌族贼兵。”
十月,军队都集合到陇西郡。十一月,一齐进攻。羌族贼兵大败,斩杀首级数千个,余下的都逃出边境。战争未决胜负的时候,汉朝又征募士兵一万人,封定襄太守韩安国为建威将军。还未出发,听说羌族贼兵被打败了,皇帝说: “羌族贼兵被击溃受到惩罚,逃出边境,那些休战的将士,多留一些屯田守卫,防守要害之处。”
第二年二月,冯奉世回到京师,改任左将军,光禄勋的职位不变。之后记功封爵,皇帝下诏说:“羌族贼兵凶残狡黠,杀害官吏百姓,进攻陇西郡官署,烧毁驿亭,断绝道路桥梁,极大地违背了天道。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前时率领军队征讨,斩首俘虏八千余人,夺取牛马羊数以万计。赐冯奉世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裨将、校尉三十余人,都有赏赐。
之后一年多,冯奉世病故。他任武将官职前后有十年,为杀敌卫国的老将,功名仅次于趟充国。
奋武将军任千秋,他的父亲任宫,昭帝时以丞相征事捕杀了反叛的左将军上官桀,封侯爵,宣帝时任太常,去世。千秋继承了爵位,又任太常。成帝时,乐昌侯王商代替冯奉世任左将军,而任千秋任右将军,后来又任左将军。子孙世代继承爵位,直到王莽时代为止。
冯奉世死后两年,西域都护甘延寿因为诛杀了郅支单于被封为列侯。当时丞相匡衡也以甘延寿假冒诏令滋生事端为理由,根据萧望之的事例,认为不应当封侯,然而议论者都赞美甘延寿的功劳,皇帝听从众人的意见封他为侯。当时杜钦上疏,追溯称颂冯奉世以前的功劳说:“从前莎车王杀害汉朝使者,和各国结盟背叛汉朝。左将军冯奉世以卫候的身份根据便利条件发兵诛灭了莎车王,用计策安定了城市,功绩普及边境地区。议论者认为冯奉世作为使节有其使命,依春秋之义中说臣下不能独断专行,按汉朝的法律则有矫制之罪,所以不得封侯。现在匈奴郅支单于杀害汉朝使者,逃亡到康居国,都护甘延寿征发城中之兵和屯田的将士四万余人来诛杀他,封为列侯。我的愚见认为比较罪过则郅支单于比莎车轻,衡量兵力则莎车比郅支多,使用军队则冯奉世少,讲胜利的程度则冯奉世为边境安宁立下功劳,考虑失败的成分则甘延寿给国家带来的灾祸深。他们违背命令擅生事端的罪过是相同的,而延寿割地封侯,冯奉世却不记封赏。我听说功劳相同赏赐不同则会使那辛苦的大臣产生疑虑,罪过一样刑罚不同则百姓迷惑;疑虑导致变化无常,迷惑导致不知所从;变化无常则导致制度和导向不明确,不知所从则导致百姓不知如何行动。冯奉世解除危难,忘死征战,完成使命业绩非凡,威名功绩显著,是世代出使者的表率,却惟独压抑而不表扬他,这不是圣明君主杜绝疑虑鼓励节操的意思。希望交给有关部门商议。”皇帝认为这是先帝时的事,就不再采纳他的意见。
冯奉世有儿子九人,女儿四人。长女冯媛被选入皇宫,为元帝昭仪,生中山孝王。元帝去世,冯媛成了中山太后,随中山孝王到封国。冯奉世长子冯谭,太常举荐他孝廉作了郎官,依功劳次序补任天水司马。冯奉世攻击西羌,冯谭是校尉,跟随父亲从军有功,还没有封官就病死了。冯谭的弟弟冯野王、冯逡、冯立、冯参都做到大官。
冯野王字君卿,跟从博士学习,精通诗经。年轻时因为父亲做官的原因任太子中庶子。十八岁那年,向皇帝上书希望能试任长安县令。宣帝对他的志向感到惊奇,询问丞相魏相,魏相认为不能允许。后来以功劳次序补任当阳县令,升任砾阳县令,调任夏阳县令。元帝时,升任陇西郡太守,因为政绩突出,入朝任左冯翊。一年多,池阳县令并素来贪污,轻视冯野王是年轻的外戚,治理的劣迹不加改正。冯野王部署督邮掾投栩县人赵都立案检察,查明是当权者监守自盗十金的罪行,将他逮捕。并不服从收捕,赵都格杀了他。并的家人上书陈述冤情,事情交给廷尉处理。赵都到官吏面前自杀来证明和冯野王无关,京师的人都称赞他的威信,升迁任大鸿胪。
几年之后,御史大夫李延寿病卒,官吏多推荐冯野王继其位。皇帝派尚书挑选二千石级的官员,而冯野王的品行和能力都排在第一。皇帝说:“如果我用冯野王为三公,后世一定会以此为例说我偏向后宫妃嫔。”就下韶说: “刚强坚毅,确实没有私欲,要数大鸿胪冯野王。能言善辩,可以出使四方,要数少府五鹿充宗。廉洁节俭,要数太子少傅张谭。现任命少傅张谭作御史大夫。”皇帝从下级任用张谭,越过次第,避嫌而不用冯野王,因为他是昭仪的哥哥的缘故。冯野王于是叹息说: “别人因为受皇帝宠爱的妃子而尊贵,我们兄弟却因此而卑贱!”冯野王虽然没作三公,却很被器重,在当时很有名望。
成帝即位,有关部门上奏称冯野王是国舅,不合适备职九卿。依据品级出朝任上郡太守,另外赏赐黄金一百斤。朔方刺史萧育上奏密事,推荐说“冯野王品行能力高超杰出,在内政上足以考虑自身,在外交上足以谋略教化。我可惜冯野王是治理国家的栋梁,却不能辅佐朝政和朝中大臣并立。冯野王以前因为是国舅而从朝中调出,又因为贤良调入朝廷,彰明国家是乐于进用贤良的。”皇帝自从作太子时就听说过冯野王。正好遇上他因病免职,又以原来二千石的级别治理黄河堤岸,于是封为琅邪太守。当时成帝的长舅阳平侯王凤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已经八九年了,当时数次发生灾异,京兆尹王章讥刺王凤专权不能加以任用,推荐冯野王代替王凤。皇帝开始时接纳王章的建议,后来王章被诛杀,事情记录在元后传中。于是冯野王恐惧不安,就病倒了,病假三个月已满,又续请病假,和妻子儿女回杜陵治病。大将军王凤指使御史中丞弹劾冯野王请假养病而图自己安乐,持虎符出界回家,是领皇帝诏令而不敬重。杜钦当时在大将军王凤的幕府,他素来尊重冯野王父子的品行才能,给王凤呈上奏摺,替冯野王说话道: “我见诏令说,二千石级的官吏请假,经过长安拜谒,不分别予告和赐告。现在有关部门认为冯野王予告得以养病,赐告却不能批准,这是同一法律两种等级,失去了减轻刑罚的意义。政绩考核三次最突出的给予予告,这是命令;有病满三个月赐告,这是皇帝赐恩的诏令。令告可以得到,赐恩却得不到,失去了轻重的差别。另外,二千石级官员有病赐告得以回家的有旧例,不能离开守郡也无明文规定。古语说: ‘功绩不清楚时却给予奖赏,是为了普施恩德鼓励立功;过错不明显时应免去惩罚,为的是谨慎刑罚,不处理难于知晓的事。’现在抛开法令和旧例而依托不敬的法律,很违反阙疑从去的意思。即使以二干石级的官吏守卫彳里方圆的地域,担任军事要职,不应该离开守郡,将用刑罚为后世之法的,那么冯野王的罪遇,在于以前没有制订法令。刑罚赏赐是应该很有信誉的,不可以不谨慎。”王凤不听,最终免去野王的官职。郡国中二千石级的官员赐告不能回家,从此开始。
当初,冯野王继承父亲的爵位作关内侯,免职回家。几年之后,年老,在家中去世。儿子冯座继承爵位,到孙子因为连坐中山太后一案而被削去爵位。
冯逡字子产,通周易。太常察举孝廉而任郎官,补任谒者。建昭年间,选任作复土校尉。光禄勋于永举荐他为秀才,任美阳县令。依照功劳的次序升迁任长乐宫屯卫司马,清河郡都尉,陇西郡太守。治理政绩廉洁公正,年纪四十多岁时去世。任都尉时,曾有关于治理黄河大堤的设想,详见本书沟洫志。
冯立字圣卿,精通春秋。因为父亲的关系任命作郎官,然后升迁作曹官。竟宁年间,因为是国舅的关系出任五原郡属国都尉。几年以后,升迁为五原郡太守,转任西河郡、上郡太守。冯立为官公正廉洁,治理政绩和冯野王大致相同,而多有智谋待人宽厚有恩泽,喜欢制订规章条令。官吏百姓赞美冯野王、冯立前后作太守,歌颂他们说:“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相为太守,聪明智慧爱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钩,周公、康叔犹二君。”后来升任东海郡太守,当地地势低湿,他患了风湿病。天子听说遣件事,调冯立任太原太守。先后做过五个郡的太守,到之处都有政绩。年老在官任上去世。 冯参字叔平,精通尚书。年轻时任黄门郎给事中,作皇宫警卫十多年。冯参为人庄重严肃,喜爱修饰外表礼仪,行为谨慎诚信,很有风度。冯参是昭仪的小弟弟,行为谨慎有备,因为严肃而令人敬畏,终于不能为皇帝的近臣。竟宁年间,以国舅的身份出朝补任渭陵食官令。因为经常有病调任寝中郎,有诏令允许他不用做事。阳朔年问,中山王来朝拜,冯参被提升为上河农都尉。因病免官,又任渭陵寝中郎。永始年间,越级提升为代郡太守。因为是边境郡县道路远,调任安定郡太守。几年之后,因病免职,又任谏大夫,兼任护卫左冯翊都水。绥和年间,立定陶王为皇太子,因中山王被废,所以封国舅冯参为宜乡侯,来安抚中山王。冯参到封国,给皇帝上书想到中山国见中山王和太后。还没有到达而中山王去世。中山王在病中时,上奏称希望贬冯参的爵位,以关内侯的食邑留居长安。皇帝怜悯他,下诏说: “中山孝王短命早死,愿以国舅宜乡侯冯参封为关内侯,回家,我很怜悯他。就叫冯参回京师,以列侯之位在朝中任事。”王家五侯都尊敬而畏惧他。丞相翟方进也很尊重他,几次对冯参说:“事情的禁忌太过分。您因为是国舅被废用,不得居于公卿之位,现在五侯的地位最为尊贵,您和他们并列,应该稍微卑屈礼节,表示有所尊重。然而您非常注意修饰容貌,用威严来对待他们,这不是用来表示低于五侯而对自己有益的方式。”冯参生性讲究礼仪,始终不改其平素操行。很快,哀帝即位,他的祖母傅太后当权,追讨和冯参姐中山太后的怨恨,用咒诅大逆之罪来诬陷她,事件记录在外戚传。冯参因为和她是同母所生而应当连坐,谒者领韶命捉冯参到廷尉处审问,冯参自杀。将要死的时候,仰天长叹说: “我冯参父子兄弟都位居高官封侯赐爵,现在身披恶名而死,姐弟不敢自怜,;螈伤的是没有脸面见先人于地下。”被处死的有十七人,众人没有不可怜他们的。冯氏宗族都迁回老家了。
赞曰:诗经说“堂堂的威仪真周正,美德和容貌内外合一”宜乡侯冯参鞠躬尽瘁,品行端正,言行谨慎,可以说是正人君子,然而最终死于无辜,不能脱身,哀痛呀!谗言邪恶交相作乱,忠贞善良的人被害,自古就是这样。所以伯奇被流放,寺人孟子受宫刑,申生被缢而死,屈原投湘水而死,所以才有小弁这样的诗与离骚之辞的兴起。诗经说: “心中忧伤,泪落而下。”冯参姐弟,也可谓悲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