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保护我方反派剧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孟旧玉瞪着他,用力的咳了一声。
耿文锦看他一眼,这才发现自己激动之下把他给忘了,赶紧又补充一句:“同时,也把孟知府解救出来。”
孟旧玉:“……”
没一个靠谱的!
这耿文锦跟别人一样,也是不顾他儿子的死活!
他想打仗,想派更多的兵出去,别人不知道为什么,他还不知道吗?大军行动,后勤辎重就要跟上,钱粮动辄以百万千万计,齐朝以文官治武官,可文武两行实际上的运作,还是分开的。像军务这种事,只要得了天寿帝的首肯,耿文锦就能一人安排上下所有事务,根本不用经过三省。
也就是说,里面猫腻大着呢,他贪了多少钱,别人根本看不见。
孟旧玉憋了一肚子气,却还不能反驳他,毕竟他是主张去救自己儿子的,总比说废话的甘太师强。
耿文锦想打,然而另一人有不同的意见。
这人还不是某个文官,而是按理说最为英勇的骠骑大将军,尚西关。
他也站出来了,一个劲的对着天寿帝摇头,话却是对耿枢密说的:“不妥,不妥,耿枢密,那韶州如今已经改名了,是南诏现今的国都,你派五万人过去,也打不下来那样的铜墙铁壁啊。”
见耿枢密要张嘴,尚西关立刻截住他的话头:“你是不是想说那就再继续派?耿枢密,打仗有这么打的吗,你是打算把应天府的官兵派出去,还是打算把西北的驻军叫回来,南诏虽然重要,可其他边境照样重要,不然的话,南诏这边打起来了,那边又有其他国家趁虚而入,耿枢密,你是想做大齐的千古罪人吗?”
耿文锦:“…………”
死胖子。
满朝文武,最讨厌的就是你!
身为一个武将,生平一场仗都没打赢过,偏偏在捡漏上有极好的运气,先靠着捡漏当上将军,然后又靠捡漏当上大将军。现在官做到头了,没法再捡了,便变着法的劝说皇帝不要打仗,你是这么爱好和平吗?你是怕仗打的太多,皇帝把你这个水货派出去领兵!
……
同行是冤家,这话不假。
很快他俩就吵起来了,一个力主要战,一个又说不战,还把孟昔昭搬出来当借口,说战乱一起,孟昔昭的存活率就又要下降了。三司使站在甘太师身边,默默的瞅着这俩人,也不知道自己今天来是干什么的。
要不要打南诏,关他什么事,虽说他还管着盐铁,打军器要从他这过账,可天寿帝对打仗这种事看得很重要,搞得他根本没法在里面作假。
虽说也能贪,但贪的数目不多,他现在阔了,已经看不上这仨瓜俩枣了。
右相闫顺英也看着这俩人,不过,他的想法还是比较公允的。
毕竟打仗与他没有利益牵扯,他是文官头子,和武将几乎没什么来往,钱粮流水划分出去,也流不到自己的腰包里。
他仔细的斟酌了一番,感觉这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怎么打的问题。
大军一直停留在吉州,没有班师回朝,那就是天寿帝想让他们再继续往前打的意思,所以不管有没有孟昔昭这个事,战事都是不会停的。而想救孟昔昭,其实也没大家说的这么麻烦,还非得出动大军,其实,派上十几个、或者几十个身手好的死士,让他们去南诏找孟昔昭,然后悄悄的、在不惊动南诏人的基础上,把人偷回来就是了。
不过,有个问题。
死士这东西,只有皇宫才有,而且只有直属于皇帝的殿前司,才能培养。
也就是说,这事需要天寿帝来点头。
可他到现在也没提这件事,而且一直认真的听着耿文锦和尚西关吵架,这就说明,他压根不想派,他就想利用这个事做文章,他还是没放弃用孟昔昭调动将士情绪的想法。
闫相公默了默,心里嘶了一声。
这事还真是不好办啊。
支持皇帝,就得罪孟旧玉,支持孟旧玉,就得罪皇帝,闫顺英觑了一眼孟旧玉,发现他脸上有愠怒,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忍了,从刚才开始,就没像他往常那样,暴跳如雷,立刻加入进去,把这俩人全都啄的满头包。
闫顺英:“……?”
老母鸡今天改性了?
让他相信孟旧玉能改性,还不如让他相信公鸡能下蛋。
他眯着眼,感觉事出反常必有妖,干脆也跟甘太师一样,揣着手,就是不说话。
而耿枢密和尚将军吵着吵着,就吵出实话来了,耿枢密说尚将军其心可诛,不愿意跟南诏打仗,就是因为如今朝中能领大军的,只剩他一个人了,他这是不想离开应天府。
尚将军自然不承认,他脸红脖子粗的反驳,先表功,再说自己负了多少伤,再说府里请了多少个大夫,总之,一句话,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这身子骨不答应。
耿枢密:“…………”
臭不要脸!
他正想发挥一下自己文人的风骨,直接在这气死尚西关,谁知,突然,有人插了一句嘴:“尚将军身体未康复,确实不宜前去南诏。但增兵不能不派主将,父皇,儿臣愿为主将,愿领五万将士,前去吉州,亲征南诏。”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懵逼的看了过来,孟旧玉也懵逼,不过眼睛瞪的太大了,他平时哪有这么夸张的表情。
闫顺英看着他,心里感觉越发的古怪。
天寿帝看着崔冶,不言语。
他想要的就是将士们士气大涨,告诉他们孟知府被抓了,他们会生气,士气是会涨这么一截,可之前孟旧玉说的没错,孟昔昭受他爹的牵累,在军中真的没什么好名声。但是太子不一样,太子是储君,是隐龙,是不明就里的人们心中,不出意外的下一任皇帝,而且他之前还去过匈奴,给齐国人大大的长了脸,现在他又来南诏了,人们很容易想到他之前的成功经验,然后,信心倍增。
不管怎么想,这事都是好处多多。
可是,天寿帝不想答应他。
因为他担心,崔冶真的能从南诏那边建立功绩,当初他只亲征了那么一回,失败的无比惨烈,而崔冶身为他的儿子,要是他成功了……
天寿帝绷着脸,不说话。
下面的人心思各异,连刚刚吵架的两人都不吵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明明在吵要不要打的问题,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太子要去南诏了呢。
孟旧玉瞪着他,用力的咳了一声。
耿文锦看他一眼,这才发现自己激动之下把他给忘了,赶紧又补充一句:“同时,也把孟知府解救出来。”
孟旧玉:“……”
没一个靠谱的!
这耿文锦跟别人一样,也是不顾他儿子的死活!
他想打仗,想派更多的兵出去,别人不知道为什么,他还不知道吗?大军行动,后勤辎重就要跟上,钱粮动辄以百万千万计,齐朝以文官治武官,可文武两行实际上的运作,还是分开的。像军务这种事,只要得了天寿帝的首肯,耿文锦就能一人安排上下所有事务,根本不用经过三省。
也就是说,里面猫腻大着呢,他贪了多少钱,别人根本看不见。
孟旧玉憋了一肚子气,却还不能反驳他,毕竟他是主张去救自己儿子的,总比说废话的甘太师强。
耿文锦想打,然而另一人有不同的意见。
这人还不是某个文官,而是按理说最为英勇的骠骑大将军,尚西关。
他也站出来了,一个劲的对着天寿帝摇头,话却是对耿枢密说的:“不妥,不妥,耿枢密,那韶州如今已经改名了,是南诏现今的国都,你派五万人过去,也打不下来那样的铜墙铁壁啊。”
见耿枢密要张嘴,尚西关立刻截住他的话头:“你是不是想说那就再继续派?耿枢密,打仗有这么打的吗,你是打算把应天府的官兵派出去,还是打算把西北的驻军叫回来,南诏虽然重要,可其他边境照样重要,不然的话,南诏这边打起来了,那边又有其他国家趁虚而入,耿枢密,你是想做大齐的千古罪人吗?”
耿文锦:“…………”
死胖子。
满朝文武,最讨厌的就是你!
身为一个武将,生平一场仗都没打赢过,偏偏在捡漏上有极好的运气,先靠着捡漏当上将军,然后又靠捡漏当上大将军。现在官做到头了,没法再捡了,便变着法的劝说皇帝不要打仗,你是这么爱好和平吗?你是怕仗打的太多,皇帝把你这个水货派出去领兵!
……
同行是冤家,这话不假。
很快他俩就吵起来了,一个力主要战,一个又说不战,还把孟昔昭搬出来当借口,说战乱一起,孟昔昭的存活率就又要下降了。三司使站在甘太师身边,默默的瞅着这俩人,也不知道自己今天来是干什么的。
要不要打南诏,关他什么事,虽说他还管着盐铁,打军器要从他这过账,可天寿帝对打仗这种事看得很重要,搞得他根本没法在里面作假。
虽说也能贪,但贪的数目不多,他现在阔了,已经看不上这仨瓜俩枣了。
右相闫顺英也看着这俩人,不过,他的想法还是比较公允的。
毕竟打仗与他没有利益牵扯,他是文官头子,和武将几乎没什么来往,钱粮流水划分出去,也流不到自己的腰包里。
他仔细的斟酌了一番,感觉这不是打不打的问题,而是怎么打的问题。
大军一直停留在吉州,没有班师回朝,那就是天寿帝想让他们再继续往前打的意思,所以不管有没有孟昔昭这个事,战事都是不会停的。而想救孟昔昭,其实也没大家说的这么麻烦,还非得出动大军,其实,派上十几个、或者几十个身手好的死士,让他们去南诏找孟昔昭,然后悄悄的、在不惊动南诏人的基础上,把人偷回来就是了。
不过,有个问题。
死士这东西,只有皇宫才有,而且只有直属于皇帝的殿前司,才能培养。
也就是说,这事需要天寿帝来点头。
可他到现在也没提这件事,而且一直认真的听着耿文锦和尚西关吵架,这就说明,他压根不想派,他就想利用这个事做文章,他还是没放弃用孟昔昭调动将士情绪的想法。
闫相公默了默,心里嘶了一声。
这事还真是不好办啊。
支持皇帝,就得罪孟旧玉,支持孟旧玉,就得罪皇帝,闫顺英觑了一眼孟旧玉,发现他脸上有愠怒,可不知道为什么,他忍了,从刚才开始,就没像他往常那样,暴跳如雷,立刻加入进去,把这俩人全都啄的满头包。
闫顺英:“……?”
老母鸡今天改性了?
让他相信孟旧玉能改性,还不如让他相信公鸡能下蛋。
他眯着眼,感觉事出反常必有妖,干脆也跟甘太师一样,揣着手,就是不说话。
而耿枢密和尚将军吵着吵着,就吵出实话来了,耿枢密说尚将军其心可诛,不愿意跟南诏打仗,就是因为如今朝中能领大军的,只剩他一个人了,他这是不想离开应天府。
尚将军自然不承认,他脸红脖子粗的反驳,先表功,再说自己负了多少伤,再说府里请了多少个大夫,总之,一句话,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这身子骨不答应。
耿枢密:“…………”
臭不要脸!
他正想发挥一下自己文人的风骨,直接在这气死尚西关,谁知,突然,有人插了一句嘴:“尚将军身体未康复,确实不宜前去南诏。但增兵不能不派主将,父皇,儿臣愿为主将,愿领五万将士,前去吉州,亲征南诏。”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懵逼的看了过来,孟旧玉也懵逼,不过眼睛瞪的太大了,他平时哪有这么夸张的表情。
闫顺英看着他,心里感觉越发的古怪。
天寿帝看着崔冶,不言语。
他想要的就是将士们士气大涨,告诉他们孟知府被抓了,他们会生气,士气是会涨这么一截,可之前孟旧玉说的没错,孟昔昭受他爹的牵累,在军中真的没什么好名声。但是太子不一样,太子是储君,是隐龙,是不明就里的人们心中,不出意外的下一任皇帝,而且他之前还去过匈奴,给齐国人大大的长了脸,现在他又来南诏了,人们很容易想到他之前的成功经验,然后,信心倍增。
不管怎么想,这事都是好处多多。
可是,天寿帝不想答应他。
因为他担心,崔冶真的能从南诏那边建立功绩,当初他只亲征了那么一回,失败的无比惨烈,而崔冶身为他的儿子,要是他成功了……
天寿帝绷着脸,不说话。
下面的人心思各异,连刚刚吵架的两人都不吵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明明在吵要不要打的问题,怎么一下子就变成太子要去南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