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碎月如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晓斌的‘心灵点拨师’啊,自然便是杨场长喏!
要说这杨场长对晓斌天然就能产生好感,那也未必,关键还得有某种机缘巧合。
说起来,那还是大半年前的事,杨场长到农垦分局办事,经过赵局长办公室时,本想进去和老领导唠嗑几句,见局长正与人通电话,便知趣地准备转身离开,可谁知赵局长竟一面通电话,一面向他招手,示意他进屋。
杨场长犹疑着步入房内,就听见赵局长笑声朗朗地对着话筒说道:“呵呵,真巧啊!说曹操,曹操到!小杨此刻就在我身边,要不您直接跟他说几句?”
说着,赵局便把手中的话筒递给杨场长,杨场长一头雾水地接过话筒,就听见话筒那头传来一位老者慈祥的嗓音:“是杨场长吗?刚才听老赵介绍说,你可是农垦局远近闻名的‘一支笛’啊!正好我家小侄毛晓斌马上就要到你那工作,他笛子吹得也很不错哦!到时你们不妨可以相互切磋一下笛子技艺嘛……”
也不知是由于对方疏忽,忘了自我介绍,还是杨场长过于拘谨,不好直问,总之,杨场长直到接完电话也没搞清电话那边的老者究竟是谁,只是从赵局口中笼统了解到电话是从上海打来的,打电话的老者曾经是老赵的上级。既如此,那肯定是位资历不浅的老革命喏!
至于这位老者现在干什么工作,任什么职务,老赵没说,杨场长自然也不便打听,但有一点老杨是明白的,那就是即将到他们农场报到的这个名叫毛晓斌的支边青年是大有来头的。
这也就有了晓斌一到农场,杨场长便要求晓斌一展身手的提议。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那天,晓斌接过杨场长递给他的笛子,仅往唇边这么一放,杨场长便有‘高手驾到’的感觉,因为晓斌拿到这么一支显然陌生的笛子,却根本无需任何校正、适应笛孔的习惯动作,拿起就吹。
更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的那支笛子,一到晓斌的唇边,立马就如一只乍被唤醒的精灵,随着晓斌的唇动和指法,那优美的笛音似行云流水,又如空谷回音,带着灵气和清澈直入听众心扉,以至于连杨场长这个吹了二十多年笛子的人,都一下沉醉在这‘音幻魔境’中,半天没醒过神来。
杨场长这么多年里见过的会吹笛子的没有成千,也有上百,但能把笛子吹出‘魔幻境界’的,也就晓斌独一个。仅此,杨场长对晓斌的第一眼印象那就不是一个‘好’字能形容,而是乍见神奇,叹为观止!用杨场长的原话,那便是:‘不同凡响,如若仙音;此笛一鸣,万笛休亦。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就差没说:‘老夫甘拜下风!’
然而,生活不是吹笛子,或者说,吹笛子并非生活的全部。杨场长对晓斌的笛子技艺纵然再佩服,他也还得从其他各个方面对晓斌加以综合考量和评价。结果,晓斌没让杨场长失望。也就半年多的时间,晓斌不仅把分内工作干得十分出色,而且还不时给其他部门或岗位提供支持和协助,也即,哪里需要哪里去,有事只管喊晓斌。
晓斌如此表现,领导岂有不喜?群众焉能不夸?加上那一脸青春阳光的微笑,到哪都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晓斌在835农场场部里不仅口碑甚佳,且人脉资源也日见扩大,连当初到车站接他的孙晨阳都不无嫉妒地感叹,他到835都十年有余了,可人缘却远不如初来乍到的晓斌。
如今,杨场长对晓斌确实没啥可挑剔的,唯一让杨场长心存悬念的还是那个上海电话。可晓斌这半年多来的表现又让杨场长怎么都看不出他是个有显赫背景的高干子弟。私下聊天中,晓斌也矢口否认家有在上海工作的亲戚。况且,晓斌的人事档案,杨场长是看过的,的确没这方面的社会关系啊!好在杨场长也就好奇而已,时间一长,这事也就撂到脑后去了。
转眼,农历腊月到了,农场里很多人家都纷纷为过大年开始忙碌起来。像晓斌这种家在外地的单身汉,农场通常都会给假,让其回老家和家人团聚。考虑到晓斌家在皖省,路途遥远,杨场长还特意给晓斌多批了几天假,可谁知晓斌却说,就因为不想再受这一路劳顿之苦,所以过年不准备回去了,同时还主动要求留场部值班。
晓斌的举动令杨场长既大感意外又十分疑惑,心里不免嘀咕:这毛晓斌简直就是个迷一样的人物啊!没准,他心里还藏着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呢?不行,我得找机会跟他推心置腹地好好聊聊。不然,他这个年过不舒坦,我也难以过得心安啊!谁让我们除了有同事之谊,还有忘年之交呢!
就这样,大年初一一大早,杨场长的闺女小英子便蹦蹦跳跳地来到晓斌的单身宿舍门口,一边敲门一边起劲叫道:“晓斌叔!起床啦!英子给您拜年啦!年初一,吃饺子,好运多到撑脑子!”
正叫着呢,小英子忽觉得背后有人拍她的肩膀,同时笑道:“哪有这么叫门的,像念儿歌似的。”
小英子忙回头,一看是穿着绒衣的晓斌刚从外边跑步回来,遂欣喜道:“快,上我家去,我爹我娘让我叫你过去一块吃饺子呢!”
晓斌想都没想,便拉着英子的手道:“那咱这就过去,别让你爸妈等急了!”晓斌边走还边问:“昨天给你布置的单词都... -->>
晓斌的‘心灵点拨师’啊,自然便是杨场长喏!
要说这杨场长对晓斌天然就能产生好感,那也未必,关键还得有某种机缘巧合。
说起来,那还是大半年前的事,杨场长到农垦分局办事,经过赵局长办公室时,本想进去和老领导唠嗑几句,见局长正与人通电话,便知趣地准备转身离开,可谁知赵局长竟一面通电话,一面向他招手,示意他进屋。
杨场长犹疑着步入房内,就听见赵局长笑声朗朗地对着话筒说道:“呵呵,真巧啊!说曹操,曹操到!小杨此刻就在我身边,要不您直接跟他说几句?”
说着,赵局便把手中的话筒递给杨场长,杨场长一头雾水地接过话筒,就听见话筒那头传来一位老者慈祥的嗓音:“是杨场长吗?刚才听老赵介绍说,你可是农垦局远近闻名的‘一支笛’啊!正好我家小侄毛晓斌马上就要到你那工作,他笛子吹得也很不错哦!到时你们不妨可以相互切磋一下笛子技艺嘛……”
也不知是由于对方疏忽,忘了自我介绍,还是杨场长过于拘谨,不好直问,总之,杨场长直到接完电话也没搞清电话那边的老者究竟是谁,只是从赵局口中笼统了解到电话是从上海打来的,打电话的老者曾经是老赵的上级。既如此,那肯定是位资历不浅的老革命喏!
至于这位老者现在干什么工作,任什么职务,老赵没说,杨场长自然也不便打听,但有一点老杨是明白的,那就是即将到他们农场报到的这个名叫毛晓斌的支边青年是大有来头的。
这也就有了晓斌一到农场,杨场长便要求晓斌一展身手的提议。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那天,晓斌接过杨场长递给他的笛子,仅往唇边这么一放,杨场长便有‘高手驾到’的感觉,因为晓斌拿到这么一支显然陌生的笛子,却根本无需任何校正、适应笛孔的习惯动作,拿起就吹。
更不可思议的是,自己的那支笛子,一到晓斌的唇边,立马就如一只乍被唤醒的精灵,随着晓斌的唇动和指法,那优美的笛音似行云流水,又如空谷回音,带着灵气和清澈直入听众心扉,以至于连杨场长这个吹了二十多年笛子的人,都一下沉醉在这‘音幻魔境’中,半天没醒过神来。
杨场长这么多年里见过的会吹笛子的没有成千,也有上百,但能把笛子吹出‘魔幻境界’的,也就晓斌独一个。仅此,杨场长对晓斌的第一眼印象那就不是一个‘好’字能形容,而是乍见神奇,叹为观止!用杨场长的原话,那便是:‘不同凡响,如若仙音;此笛一鸣,万笛休亦。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就差没说:‘老夫甘拜下风!’
然而,生活不是吹笛子,或者说,吹笛子并非生活的全部。杨场长对晓斌的笛子技艺纵然再佩服,他也还得从其他各个方面对晓斌加以综合考量和评价。结果,晓斌没让杨场长失望。也就半年多的时间,晓斌不仅把分内工作干得十分出色,而且还不时给其他部门或岗位提供支持和协助,也即,哪里需要哪里去,有事只管喊晓斌。
晓斌如此表现,领导岂有不喜?群众焉能不夸?加上那一脸青春阳光的微笑,到哪都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晓斌在835农场场部里不仅口碑甚佳,且人脉资源也日见扩大,连当初到车站接他的孙晨阳都不无嫉妒地感叹,他到835都十年有余了,可人缘却远不如初来乍到的晓斌。
如今,杨场长对晓斌确实没啥可挑剔的,唯一让杨场长心存悬念的还是那个上海电话。可晓斌这半年多来的表现又让杨场长怎么都看不出他是个有显赫背景的高干子弟。私下聊天中,晓斌也矢口否认家有在上海工作的亲戚。况且,晓斌的人事档案,杨场长是看过的,的确没这方面的社会关系啊!好在杨场长也就好奇而已,时间一长,这事也就撂到脑后去了。
转眼,农历腊月到了,农场里很多人家都纷纷为过大年开始忙碌起来。像晓斌这种家在外地的单身汉,农场通常都会给假,让其回老家和家人团聚。考虑到晓斌家在皖省,路途遥远,杨场长还特意给晓斌多批了几天假,可谁知晓斌却说,就因为不想再受这一路劳顿之苦,所以过年不准备回去了,同时还主动要求留场部值班。
晓斌的举动令杨场长既大感意外又十分疑惑,心里不免嘀咕:这毛晓斌简直就是个迷一样的人物啊!没准,他心里还藏着什么解不开的心结呢?不行,我得找机会跟他推心置腹地好好聊聊。不然,他这个年过不舒坦,我也难以过得心安啊!谁让我们除了有同事之谊,还有忘年之交呢!
就这样,大年初一一大早,杨场长的闺女小英子便蹦蹦跳跳地来到晓斌的单身宿舍门口,一边敲门一边起劲叫道:“晓斌叔!起床啦!英子给您拜年啦!年初一,吃饺子,好运多到撑脑子!”
正叫着呢,小英子忽觉得背后有人拍她的肩膀,同时笑道:“哪有这么叫门的,像念儿歌似的。”
小英子忙回头,一看是穿着绒衣的晓斌刚从外边跑步回来,遂欣喜道:“快,上我家去,我爹我娘让我叫你过去一块吃饺子呢!”
晓斌想都没想,便拉着英子的手道:“那咱这就过去,别让你爸妈等急了!”晓斌边走还边问:“昨天给你布置的单词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