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元稹都担任过翰林学士,而且元稹后来位登相位。
唐代宰相任期没有固定年限,有的长达十几二十年,有的少的可怜,只有一天(王徽)。贞观年间房玄龄任相二十二年(太宗当皇帝二十三年,房玄龄死于贞观二十二年),魏征十四年,李绩二十年,这其中长孙无忌一直保持着的一个记录,唐代任宰相时间最长者——三十二年,可谓政坛长青不老树。
房玄龄、魏征等人的长时间任相,是有很大好处的,他们深知民间疾苦,有利于处理政事,贞观之治的创造他们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但是反观一些人,任相之久,为人之劣实在让人痛恨不已,实为人间极品,李林甫任相十九年,元载十五年,两个人的人品卑劣,下流无耻,卖官鬻爵,不搞得乌烟瘴气,誓不罢休。
唐代宰相中午在一起吃饭,称为“会食”,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工作会餐,在饭桌上什么话都好谈,大家联络联络感谢,增进增进友谊,大家都是朋友,都给一个老板打工(皇帝),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要搞好,要是兄弟那天不行了,拉兄弟一把。
御史台的责任主要的纠察百官、监察州县,他们就像皇帝的眼睛,帮助皇帝监视着庞大的帝国。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从三品),副长官御史中丞(正五品上),其下是侍御史(从六品下)、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上)、监察御史(正八品上),各有各的职责,他们是帝国官僚队伍保持清廉的卫士。
御史的品级不高,但是他们很有权力,看不上谁就弹谁,谁得罪了自己就弹谁,明代的言官就是由这些御史们发展而来,只要他们有足够的证据,连他们的顶头上司御史大夫都可以弹劾,更别说其他的官吏了。
然而无论他们多么的努力工作,贪污犯年年都有,政治案件还是不断发生,御史们很苦恼,这是为什么?他们不知道不是他们不称职,而是对手太狡猾。
相比中央官职的复杂,地方官制就比较简单了,主要分为道、州、县三级,其中“道”不做为行政单位,贞观中,李世民分天下为十道,主要做为监察区域,和汉代的州差不多。同样后来的性质就变了。
到了晚唐,一道就做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和军事区,然而往往不是朝廷主动划分的。而是军阀占领后,由中央认可。所以唐代的主要行政单位为两级——州和县。州有刺史,县有县令。
同样是州,等级也不一样,分上、中、下三等,按户口的多少来划分,谁也别想抵赖。有时以4万户以上(估计是开元天宝年间,唐朝极盛),有时以3万户以上为上州;有时以2万五千户以上。有时以2万户以上为中州;不满两万户的为下州,要是再少的可怜。
那就只能对不起了,州就别叫了,直接该县吧。州的行政长官叫“刺史”,掌管一州的事务,上州刺史是从三品,和御史大夫(监察机构御史台的长官)是一个等级;中州刺史正四品上,和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吏部侍郎是一个等级;下州刺史正四品下,和其他五部侍郎是一个等级。
由于当时社会上普遍重视中央官,说的难听点就是瞧不起地方官。所以地方官的等级明显很高,州换到明清相当于知府,正五品和和侍郎差好几个级别呢。然而在唐代他们的品级却是相等的。不能不让人感叹,同样是官,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哎,只能怪你生的不是时候。刺史也不是神仙,他也得有休息的时间,不能总工作,不休息,一个人干活也挺累的,于是中央给刺史安排了很多的助手。有别驾、长史、司马等等,协助刺史处理政务。做为州的下级——县。也同样以户口为标准分等级,不过不是三等。而是四等,有时以六千户以上,有时以五千户以上为上县;有时以三千户以上,有时以两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不足一千户为下县。
县有“县令”是县的行政长官,掌管全县的事务,同样也有帮手,县令的主要助手是县丞,县令干什么,他就帮着干什么,还有专管文书典籍的主薄和专管治安刑狱的县尉。
同样,县的等级不同,县令的品级也有差异,上县令从六品上,中县令正七品上(这个符合人们七品知县的常念),中下县令从七品上,下县令从七品下。
县下还有乡里等基层机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保有保长,百户为里,里有里长,管理户口、劝课农桑,收取赋税,五里为乡,每乡设“父老”一人,乡直属于县。
这样全国就组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一级管一级,将所有的人都收入到这个网中。中央下达诏令先到达州,然后是县、乡、里,最后达到老百姓的手中。
唐代对官吏特别的优待,不只分给永业田、职分田,还按品级发工资,那个时候商品经济不算太活跃,还是民以食为天,官吏发工资也是发米,称为“禄米”。
唐代发工资不是按人头发,而是按职务发,要是你兼任两三个公职,那你就发了,能大捞一笔,老婆孩子的口粮解决了,此外还可以吃吃大餐,泡泡桑拿,但是如果这样你就认为自己就很幸福,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
有一些人要比你幸福的多,他们一年的工资就能抵得上你一辈子的工资,例如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杨国忠同志,身兼数十个职务,而且个个都是要职,都是其他人打破脑袋要争取的,那一年的工资绝对不菲。
前些日子看见一个帖子,说偶像人物包拯一年的工资过千万,我猜测杨国忠同志也差不到哪里去,再加上外快油水,杨国忠一年的收入包拯应该是比不上的,为啥?
毕竟包青天为民请命,一生清廉,两袖清风,那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你要是说包大人有计划外收入,估计包大人的粉丝就能用吐沫星子把你淹死,不要笑,这不是传说(切记:不可尝试)。
所以在唐代当官是非常合算的,寒门学子一朝登第(科举进士科,别的不好说),成了国家正式公务员,一辈子勤勤勉勉的干活,少惹事,混个中产地主,然后退休还是没有问题,当然了,愤青,二杆子等极品人物除外。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都需要新的人才,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使企业保持长青,国家保持活力。在大唐帝国,他们实行着这样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国家统一教材,学生统一学习,然后参加全国统考,选拔成绩优异者,为官。
称之为“科举”先说统一教材,唐代科举主要考儒家经典,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儒家经典都是文言文,没有标点,而且和唐代已经离了很多年,各家各派的解释都不一样,文学这东西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派闹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承认自己是错的,对方是对的。
但是试还是要考的,到底按照谁的解释考,就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大臣们一下子,就蒙了,这可咋办,注意那个时候还没有朱熹这等影响后世,大家都给面子的大儒。
标准答案给不出,试就没法考,总不能都算对的吧,那还不如不考了,问题反映到了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立即拍板,试还是要考的,让国子祭酒孔颖达和有名望的大儒编写一本通行全国的教材,以后按照这个教材考试,就叫《五经正义》吧。(未完待续)
元稹都担任过翰林学士,而且元稹后来位登相位。
唐代宰相任期没有固定年限,有的长达十几二十年,有的少的可怜,只有一天(王徽)。贞观年间房玄龄任相二十二年(太宗当皇帝二十三年,房玄龄死于贞观二十二年),魏征十四年,李绩二十年,这其中长孙无忌一直保持着的一个记录,唐代任宰相时间最长者——三十二年,可谓政坛长青不老树。
房玄龄、魏征等人的长时间任相,是有很大好处的,他们深知民间疾苦,有利于处理政事,贞观之治的创造他们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
但是反观一些人,任相之久,为人之劣实在让人痛恨不已,实为人间极品,李林甫任相十九年,元载十五年,两个人的人品卑劣,下流无耻,卖官鬻爵,不搞得乌烟瘴气,誓不罢休。
唐代宰相中午在一起吃饭,称为“会食”,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工作会餐,在饭桌上什么话都好谈,大家联络联络感谢,增进增进友谊,大家都是朋友,都给一个老板打工(皇帝),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要搞好,要是兄弟那天不行了,拉兄弟一把。
御史台的责任主要的纠察百官、监察州县,他们就像皇帝的眼睛,帮助皇帝监视着庞大的帝国。御史台的长官为御史大夫(从三品),副长官御史中丞(正五品上),其下是侍御史(从六品下)、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上)、监察御史(正八品上),各有各的职责,他们是帝国官僚队伍保持清廉的卫士。
御史的品级不高,但是他们很有权力,看不上谁就弹谁,谁得罪了自己就弹谁,明代的言官就是由这些御史们发展而来,只要他们有足够的证据,连他们的顶头上司御史大夫都可以弹劾,更别说其他的官吏了。
然而无论他们多么的努力工作,贪污犯年年都有,政治案件还是不断发生,御史们很苦恼,这是为什么?他们不知道不是他们不称职,而是对手太狡猾。
相比中央官职的复杂,地方官制就比较简单了,主要分为道、州、县三级,其中“道”不做为行政单位,贞观中,李世民分天下为十道,主要做为监察区域,和汉代的州差不多。同样后来的性质就变了。
到了晚唐,一道就做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和军事区,然而往往不是朝廷主动划分的。而是军阀占领后,由中央认可。所以唐代的主要行政单位为两级——州和县。州有刺史,县有县令。
同样是州,等级也不一样,分上、中、下三等,按户口的多少来划分,谁也别想抵赖。有时以4万户以上(估计是开元天宝年间,唐朝极盛),有时以3万户以上为上州;有时以2万五千户以上。有时以2万户以上为中州;不满两万户的为下州,要是再少的可怜。
那就只能对不起了,州就别叫了,直接该县吧。州的行政长官叫“刺史”,掌管一州的事务,上州刺史是从三品,和御史大夫(监察机构御史台的长官)是一个等级;中州刺史正四品上,和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吏部侍郎是一个等级;下州刺史正四品下,和其他五部侍郎是一个等级。
由于当时社会上普遍重视中央官,说的难听点就是瞧不起地方官。所以地方官的等级明显很高,州换到明清相当于知府,正五品和和侍郎差好几个级别呢。然而在唐代他们的品级却是相等的。不能不让人感叹,同样是官,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哎,只能怪你生的不是时候。刺史也不是神仙,他也得有休息的时间,不能总工作,不休息,一个人干活也挺累的,于是中央给刺史安排了很多的助手。有别驾、长史、司马等等,协助刺史处理政务。做为州的下级——县。也同样以户口为标准分等级,不过不是三等。而是四等,有时以六千户以上,有时以五千户以上为上县;有时以三千户以上,有时以两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不足一千户为下县。
县有“县令”是县的行政长官,掌管全县的事务,同样也有帮手,县令的主要助手是县丞,县令干什么,他就帮着干什么,还有专管文书典籍的主薄和专管治安刑狱的县尉。
同样,县的等级不同,县令的品级也有差异,上县令从六品上,中县令正七品上(这个符合人们七品知县的常念),中下县令从七品上,下县令从七品下。
县下还有乡里等基层机构,四家为邻,五邻为保,保有保长,百户为里,里有里长,管理户口、劝课农桑,收取赋税,五里为乡,每乡设“父老”一人,乡直属于县。
这样全国就组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一级管一级,将所有的人都收入到这个网中。中央下达诏令先到达州,然后是县、乡、里,最后达到老百姓的手中。
唐代对官吏特别的优待,不只分给永业田、职分田,还按品级发工资,那个时候商品经济不算太活跃,还是民以食为天,官吏发工资也是发米,称为“禄米”。
唐代发工资不是按人头发,而是按职务发,要是你兼任两三个公职,那你就发了,能大捞一笔,老婆孩子的口粮解决了,此外还可以吃吃大餐,泡泡桑拿,但是如果这样你就认为自己就很幸福,那你就错了。大错特错。
有一些人要比你幸福的多,他们一年的工资就能抵得上你一辈子的工资,例如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杨国忠同志,身兼数十个职务,而且个个都是要职,都是其他人打破脑袋要争取的,那一年的工资绝对不菲。
前些日子看见一个帖子,说偶像人物包拯一年的工资过千万,我猜测杨国忠同志也差不到哪里去,再加上外快油水,杨国忠一年的收入包拯应该是比不上的,为啥?
毕竟包青天为民请命,一生清廉,两袖清风,那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你要是说包大人有计划外收入,估计包大人的粉丝就能用吐沫星子把你淹死,不要笑,这不是传说(切记:不可尝试)。
所以在唐代当官是非常合算的,寒门学子一朝登第(科举进士科,别的不好说),成了国家正式公务员,一辈子勤勤勉勉的干活,少惹事,混个中产地主,然后退休还是没有问题,当然了,愤青,二杆子等极品人物除外。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都需要新的人才,注入新鲜的血液,以使企业保持长青,国家保持活力。在大唐帝国,他们实行着这样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国家统一教材,学生统一学习,然后参加全国统考,选拔成绩优异者,为官。
称之为“科举”先说统一教材,唐代科举主要考儒家经典,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儒家经典都是文言文,没有标点,而且和唐代已经离了很多年,各家各派的解释都不一样,文学这东西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派闹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承认自己是错的,对方是对的。
但是试还是要考的,到底按照谁的解释考,就是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大臣们一下子,就蒙了,这可咋办,注意那个时候还没有朱熹这等影响后世,大家都给面子的大儒。
标准答案给不出,试就没法考,总不能都算对的吧,那还不如不考了,问题反映到了唐太宗那里,唐太宗立即拍板,试还是要考的,让国子祭酒孔颖达和有名望的大儒编写一本通行全国的教材,以后按照这个教材考试,就叫《五经正义》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