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似曾相识的感觉。继而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动。
塞外孤城的凛冽寒风中,耿恭闭城自守,“当匈奴之嚰,对数万之觽,连月踰年,心力困尽”,四周群胡环绕,围成铁桶一般。匈奴单于派使者告诉耿恭。“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耿恭把匈奴使者拉上城头,亲手击杀,“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
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大汉的援军终于姗姗来迟,救出了大汉的忠臣义士。耿恭和守城士兵回到玉门关时,形容枯槁,衣履穿决。只剩下十三人。
(耿恭出身名门,是名将耿弇之侄。耿弇是东汉开国功臣,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大唐帝国到了风雨飘摇的唐僖宗时期,农民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进入了长安城,屠尽宗室,乱杀无辜,大唐江山到了大厦将倾的最后时刻,出身高门士族的凤翔节度使郑畋,给唐僖宗送去了用自己鲜血写成的效忠誓言。
率领唐军在龙尾坡(陕西岐山县东)与黄巢军队展开血战,一战就让黄巢军伏尸两万。一举扭转了战场上的颓势,未能让黄巢“宜将剩勇追穷寇”。坐稳大齐政权的皇帝宝座。
后来唐僖宗召集李克用的沙陀军起兵勤王,屡破农民军,一战就让黄巢军队伏尸几十里,走上了最后的穷途末路。对于黄巢这位“私盐贩子”出身的农民领袖,我们实在应该庆幸他的灭亡。
他占领广州以后,世代在此经商的12万阿拉伯及南亚商人被农民军屠杀殆尽,放眼全世界,这种“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不会被任何一个文明国家所接受。
黄巢当然仇恨贵族,但他只是仇恨自己没能成为贵族,他占领长安后,姬妾尽为勋贵女子就是明证。
很难想象,一个把人放在石臼里捣碎、充作军粮的起义领袖,一个为一首诗就能杀掉三千文人的起义领袖,
一个血洗长安、几乎导致民无遗类的起义领袖,会成为一个仁慈爱民的好皇帝,会让黎民百姓过上幸福安乐的好日子,比之唐朝的李姓皇帝,
黄巢只会更凶恶更残暴,带给黎民百姓更多的离乱和痛苦,而能够清醒认识这一点、誓死捍卫大唐江山的中流砥柱,如宰相郑畋等人,恰恰来自高门士族(郑畋如果愿意投降黄巢,同样能够做大官)。
他们在大唐帝国的危难时刻,奋不顾身,出生入死,以坚定的信仰、勇敢的行动,向大唐的君主和百姓奉献了血写的忠诚。
大唐帝国能够多次渡过艰难险阻,精英政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政治精英的士族是大唐帝国高瞻远瞩的优秀群体,从裴度平淮西,到李德裕平刘稹,处处显示了大唐士族卓越的执政能力。
“若贼灭,则朝天有期;贼在,则归阙无日”,大唐宰相裴度许下的豪言壮语变成了流传千古的平淮西碑。“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大唐宰相李德裕即使被流放到岭南,他的政敌也无法抹杀贫寒之士发自内心的拥戴。
大唐的士族如同宏伟宫殿的坚固柱石,支撑了大唐帝国三百年的辉煌,他们象英国“日不落时代”的军事贵族,他们象一战前夕德国的容克贵族,他们象二战时期美国的名门子弟(例如约翰.肯尼迪),坚定执着,勇往直前,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也许辉煌的历史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创造出来,所以大唐的军事贵族与英国、德国的军事贵族表现了惊人的共性,出身太原王氏的大唐名将王方翼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这是同样出身太原王氏的王维写出的传世名篇,生动勾画了那个时代朝气蓬勃的社会风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大唐男子争相投身军旅,以建功塞外、万里封侯为人生最大的荣耀(英国直到今天还保留着向那些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国民授予勋爵的惯例),王方翼被裴行俭慧眼识珠,顺利达成了他的人生理想。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别帅李遮匐联合吐蕃人进逼安西都护府,大唐朝廷打算派兵征讨,裴行俭提议见机行事,主张智取。
他成了朝廷任命的安抚大食使,护送波斯王子回国继位,在裴行俭的要求下,王方翼担任了此行的副使。一干人路过裴行俭当年任职的西州时,一下子召集了上千豪杰子弟跟随他们一起西行,又以打猎游乐为名,
召集龟兹、毗沙、焉耆、疏勒四镇的胡人子弟近万人,迅速向阿史那都支的营地靠近,在阿史那都支犹豫未决之际,一举抓获阿史那都支及其子侄,李遮匐闻讯,只得弃械投降。
两位智勇双全的大唐将军,就这样兵不血刃,依靠当地土著,以夷制夷,完成了此行的目的,这与德国曼施坦因计划剑走偏锋、迫降法国政府的闪电战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唐军队就这样避免了血流成河的战争。
阿史那都支等人被裴行俭押回长安,王方翼作为检校安西都护留在当地,修筑军事重镇碎叶城。历时50多天建成的碎叶城,“纡还多趣以诡出入”,西域胡人们纷纷前来参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
修筑城池,对于王方翼来说,本来就是驾轻就熟,因为他从小就是个实干家,会打仗的将军同样是个脚踏实地的建设者。
王方翼出生的太原王氏(祈县王氏)在有唐一代是第一等的高门,声势之盛,连皇帝也眼红心热。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朝廷颁下诏书,禁止太原王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自为婚姻”,管闲事管到山东士族的婚姻上去了。(未完待续)
似曾相识的感觉。继而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动。
塞外孤城的凛冽寒风中,耿恭闭城自守,“当匈奴之嚰,对数万之觽,连月踰年,心力困尽”,四周群胡环绕,围成铁桶一般。匈奴单于派使者告诉耿恭。“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耿恭把匈奴使者拉上城头,亲手击杀,“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
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大汉的援军终于姗姗来迟,救出了大汉的忠臣义士。耿恭和守城士兵回到玉门关时,形容枯槁,衣履穿决。只剩下十三人。
(耿恭出身名门,是名将耿弇之侄。耿弇是东汉开国功臣,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大唐帝国到了风雨飘摇的唐僖宗时期,农民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进入了长安城,屠尽宗室,乱杀无辜,大唐江山到了大厦将倾的最后时刻,出身高门士族的凤翔节度使郑畋,给唐僖宗送去了用自己鲜血写成的效忠誓言。
率领唐军在龙尾坡(陕西岐山县东)与黄巢军队展开血战,一战就让黄巢军伏尸两万。一举扭转了战场上的颓势,未能让黄巢“宜将剩勇追穷寇”。坐稳大齐政权的皇帝宝座。
后来唐僖宗召集李克用的沙陀军起兵勤王,屡破农民军,一战就让黄巢军队伏尸几十里,走上了最后的穷途末路。对于黄巢这位“私盐贩子”出身的农民领袖,我们实在应该庆幸他的灭亡。
他占领广州以后,世代在此经商的12万阿拉伯及南亚商人被农民军屠杀殆尽,放眼全世界,这种“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不会被任何一个文明国家所接受。
黄巢当然仇恨贵族,但他只是仇恨自己没能成为贵族,他占领长安后,姬妾尽为勋贵女子就是明证。
很难想象,一个把人放在石臼里捣碎、充作军粮的起义领袖,一个为一首诗就能杀掉三千文人的起义领袖,
一个血洗长安、几乎导致民无遗类的起义领袖,会成为一个仁慈爱民的好皇帝,会让黎民百姓过上幸福安乐的好日子,比之唐朝的李姓皇帝,
黄巢只会更凶恶更残暴,带给黎民百姓更多的离乱和痛苦,而能够清醒认识这一点、誓死捍卫大唐江山的中流砥柱,如宰相郑畋等人,恰恰来自高门士族(郑畋如果愿意投降黄巢,同样能够做大官)。
他们在大唐帝国的危难时刻,奋不顾身,出生入死,以坚定的信仰、勇敢的行动,向大唐的君主和百姓奉献了血写的忠诚。
大唐帝国能够多次渡过艰难险阻,精英政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政治精英的士族是大唐帝国高瞻远瞩的优秀群体,从裴度平淮西,到李德裕平刘稹,处处显示了大唐士族卓越的执政能力。
“若贼灭,则朝天有期;贼在,则归阙无日”,大唐宰相裴度许下的豪言壮语变成了流传千古的平淮西碑。“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大唐宰相李德裕即使被流放到岭南,他的政敌也无法抹杀贫寒之士发自内心的拥戴。
大唐的士族如同宏伟宫殿的坚固柱石,支撑了大唐帝国三百年的辉煌,他们象英国“日不落时代”的军事贵族,他们象一战前夕德国的容克贵族,他们象二战时期美国的名门子弟(例如约翰.肯尼迪),坚定执着,勇往直前,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
也许辉煌的历史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创造出来,所以大唐的军事贵族与英国、德国的军事贵族表现了惊人的共性,出身太原王氏的大唐名将王方翼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这是同样出身太原王氏的王维写出的传世名篇,生动勾画了那个时代朝气蓬勃的社会风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大唐男子争相投身军旅,以建功塞外、万里封侯为人生最大的荣耀(英国直到今天还保留着向那些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的国民授予勋爵的惯例),王方翼被裴行俭慧眼识珠,顺利达成了他的人生理想。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别帅李遮匐联合吐蕃人进逼安西都护府,大唐朝廷打算派兵征讨,裴行俭提议见机行事,主张智取。
他成了朝廷任命的安抚大食使,护送波斯王子回国继位,在裴行俭的要求下,王方翼担任了此行的副使。一干人路过裴行俭当年任职的西州时,一下子召集了上千豪杰子弟跟随他们一起西行,又以打猎游乐为名,
召集龟兹、毗沙、焉耆、疏勒四镇的胡人子弟近万人,迅速向阿史那都支的营地靠近,在阿史那都支犹豫未决之际,一举抓获阿史那都支及其子侄,李遮匐闻讯,只得弃械投降。
两位智勇双全的大唐将军,就这样兵不血刃,依靠当地土著,以夷制夷,完成了此行的目的,这与德国曼施坦因计划剑走偏锋、迫降法国政府的闪电战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唐军队就这样避免了血流成河的战争。
阿史那都支等人被裴行俭押回长安,王方翼作为检校安西都护留在当地,修筑军事重镇碎叶城。历时50多天建成的碎叶城,“纡还多趣以诡出入”,西域胡人们纷纷前来参观,“莫测其方略,悉献珍货”。
修筑城池,对于王方翼来说,本来就是驾轻就熟,因为他从小就是个实干家,会打仗的将军同样是个脚踏实地的建设者。
王方翼出生的太原王氏(祈县王氏)在有唐一代是第一等的高门,声势之盛,连皇帝也眼红心热。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朝廷颁下诏书,禁止太原王氏、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自为婚姻”,管闲事管到山东士族的婚姻上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