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 www.gudianwenxue.com,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我们深刻认识一下这个王安石口中的“非常人”及其到底有什么非常之处!渊盖苏文简历姓名:渊盖苏文别名:渊盖金、泉盖苏文、钱盖苏文、伊梨柯须弥(倭国称呼)生卒年:公元605年—666年仕途履历:早年继承父职为西部大人;642年,弑杀高建武,自封为大莫离支;主要功绩:杀君欺臣,残虐民众,打压异己,侵略弱小……那他有什么非常之处呢?
军事能力!渊盖苏文深谙兵法,熟悉用兵之道;他结合高句丽的地理形势以及士兵的综合素质,创新出了一套集进攻与防守并存的全新的适合高句丽国情的战术——“王八兵法”王八,学名:甲鱼,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具有攻击性,同类可互相残杀,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就会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缩头缩脑以自保。
首先,我声明,我没有任何诽谤渊盖苏文的意思,因为除此之外,确实想不出来还有什么词语能够概括出他的军事思想。先来看看渊盖苏文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我们再来考虑这个定义是否适合他。
每当见到唐军,高句丽采取的方法有以下:“皆闭门自守”“城中惊扰,无敢出者”“依山自固”“益坚守”“坚守不动”“高丽皆婴城守”……基本是龟缩不出!龟缩?对了,为什么不叫“乌龟兵法”呢?相对好听一些,900年后,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就建造了龟船,与明军联手大败倭国水师。
不过,据我个人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我发现。乌龟和王八虽然都比较喜欢缩头缩脑,但是,王八显然比乌龟更具有攻击性!渊盖苏文面对唐军时基本就是像王八一样躲起来。伺机可能会出击咬一口,但是结果都是肉没吃着。牙齿还被唐军敲碎。
渊盖苏文凭借该兵法,上可以应付唐军,下可以欺凌新罗,真是万能兵法,因最早由其发明,我们也可将“王八兵法”称为“渊氏兵法”,因王八知名度比渊盖苏文要高,我通常喜欢称之为“王八兵法”。
此次唐军首征高句丽。渊盖苏文的唯一工作就是躲在平壤发出一些无用的军事命令,安市之战没他什么事儿,是人城主的功劳!好了,对渊盖苏文的介绍,我们就暂且告一段落,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吧,毕竟,接下来他就要噩梦连连了,我们同情他,不再打扰他了。唐军的战情总结首征高句丽斩获不错。但是没有自满和骄傲心理,回国后,李世民在多种场合与很多人进行过交流总结。
在总结的过程中。李世民流了一场泪,办了一件事,评价了一个人,做了一个自我检讨,通过了一个提议,写了一本书。流了一场泪此次唐军首征高句丽,虽然斩获颇丰,但也付出了几千人的代价,其中阵亡约二千人。其余的是在回国途中遭遇暴风雪,死于冷冻。
这冻死的。可能是体质差一些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李世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皇帝而有特别的待遇,三月份从定州出发一直到现在,李世民都没有增减过一件衣服,无论是在炎炎夏日还是刺骨初冬,随行大臣劝他换件衣服,李世民是这样回应的:军士衣多弊,吾独御新衣,可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我实现了我的诺言,我与你们不离不弃,即使你们不幸战死。
李世民下令,将所有战亡及死于暴风雪的士兵遗骸妥善安葬,并设太牢(国葬大礼,古时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相当于今天的降半旗致哀并由国家主席亲读悼文),亲自写了祭文,用以悼念亡灵,读着祭文,情至深处,李世民也嚎啕大哭了一场。战死者的父母亲眼看到了这一幕,也当即表态:“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民如此,君何所惧矣!
办了一件事班师回国,不但将士们回来了,还带回了将士们俘获的约一万四千人已经沦为奴婢了的高句丽普通百姓,李世民不忍心他们父子夫妇离散,由政府出钱将他们赎回成为平民,并遣散回国!被赎回的高句丽百姓,听闻此消息,“欢呼之声,三日不息”。
夷民如此,君何所忧矣!评价了一个人薛仁贵给李世民留的印象太深刻了。虽然首征高句丽并没有全部征服该国,多少有些遗憾,但是薛仁贵的出现,安慰了他略微失望的心,看着这个爱将,李世民说了一句话:朕诸将皆老,思得新进骁勇者将之,无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无上的评价,千里土地比不上一个人!薛仁贵没有让李世民失望,他回报了更多给这个皇帝、这个大唐。
以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得良将若此,君有所依矣!做了一个自我检讨当初在驻跸山大战之际,于山顶观察高延寿大军情形时,李道宗向李世民提了一条建议:渊盖苏文倾国而来,平壤必定防守空虚,只要给我五千精兵,我直捣平壤,则高句丽必定投降。这与李世民的“蛙跳战术”不谋而合。
可惜,当时专心的李世民没有听到。公元646年2月,回到京师,李世民向李道宗表达了遗憾和歉意!正视己误,君勇也!通过了一个提议公元647年,就再次征讨高句丽李世民召开了军事会议。
最后,群臣一直建议:高句丽的城池都是依山而建,难以速克,不如持续派遣部队到高句丽进行骚扰,今天打这儿,明天打那儿,反正没个具体目标,随心情高兴,目的就是使高句丽军队疲于奔命,目的就是拖垮你。
这一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个专业的术语“蘑菇战术”。磨死你!多算胜,君智也!写了一本书从高句丽回国后,李世民写了一本书《帝范》,全书内容很多,我只把其中的一句话挑出来吧,大家一起看看:“中国虽安。忘战则殆”—... -->>
那我们深刻认识一下这个王安石口中的“非常人”及其到底有什么非常之处!渊盖苏文简历姓名:渊盖苏文别名:渊盖金、泉盖苏文、钱盖苏文、伊梨柯须弥(倭国称呼)生卒年:公元605年—666年仕途履历:早年继承父职为西部大人;642年,弑杀高建武,自封为大莫离支;主要功绩:杀君欺臣,残虐民众,打压异己,侵略弱小……那他有什么非常之处呢?
军事能力!渊盖苏文深谙兵法,熟悉用兵之道;他结合高句丽的地理形势以及士兵的综合素质,创新出了一套集进攻与防守并存的全新的适合高句丽国情的战术——“王八兵法”王八,学名:甲鱼,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具有攻击性,同类可互相残杀,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就会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缩头缩脑以自保。
首先,我声明,我没有任何诽谤渊盖苏文的意思,因为除此之外,确实想不出来还有什么词语能够概括出他的军事思想。先来看看渊盖苏文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我们再来考虑这个定义是否适合他。
每当见到唐军,高句丽采取的方法有以下:“皆闭门自守”“城中惊扰,无敢出者”“依山自固”“益坚守”“坚守不动”“高丽皆婴城守”……基本是龟缩不出!龟缩?对了,为什么不叫“乌龟兵法”呢?相对好听一些,900年后,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就建造了龟船,与明军联手大败倭国水师。
不过,据我个人对这两种动物的认识,我发现。乌龟和王八虽然都比较喜欢缩头缩脑,但是,王八显然比乌龟更具有攻击性!渊盖苏文面对唐军时基本就是像王八一样躲起来。伺机可能会出击咬一口,但是结果都是肉没吃着。牙齿还被唐军敲碎。
渊盖苏文凭借该兵法,上可以应付唐军,下可以欺凌新罗,真是万能兵法,因最早由其发明,我们也可将“王八兵法”称为“渊氏兵法”,因王八知名度比渊盖苏文要高,我通常喜欢称之为“王八兵法”。
此次唐军首征高句丽。渊盖苏文的唯一工作就是躲在平壤发出一些无用的军事命令,安市之战没他什么事儿,是人城主的功劳!好了,对渊盖苏文的介绍,我们就暂且告一段落,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吧,毕竟,接下来他就要噩梦连连了,我们同情他,不再打扰他了。唐军的战情总结首征高句丽斩获不错。但是没有自满和骄傲心理,回国后,李世民在多种场合与很多人进行过交流总结。
在总结的过程中。李世民流了一场泪,办了一件事,评价了一个人,做了一个自我检讨,通过了一个提议,写了一本书。流了一场泪此次唐军首征高句丽,虽然斩获颇丰,但也付出了几千人的代价,其中阵亡约二千人。其余的是在回国途中遭遇暴风雪,死于冷冻。
这冻死的。可能是体质差一些吧,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李世民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皇帝而有特别的待遇,三月份从定州出发一直到现在,李世民都没有增减过一件衣服,无论是在炎炎夏日还是刺骨初冬,随行大臣劝他换件衣服,李世民是这样回应的:军士衣多弊,吾独御新衣,可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我实现了我的诺言,我与你们不离不弃,即使你们不幸战死。
李世民下令,将所有战亡及死于暴风雪的士兵遗骸妥善安葬,并设太牢(国葬大礼,古时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相当于今天的降半旗致哀并由国家主席亲读悼文),亲自写了祭文,用以悼念亡灵,读着祭文,情至深处,李世民也嚎啕大哭了一场。战死者的父母亲眼看到了这一幕,也当即表态:“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民如此,君何所惧矣!
办了一件事班师回国,不但将士们回来了,还带回了将士们俘获的约一万四千人已经沦为奴婢了的高句丽普通百姓,李世民不忍心他们父子夫妇离散,由政府出钱将他们赎回成为平民,并遣散回国!被赎回的高句丽百姓,听闻此消息,“欢呼之声,三日不息”。
夷民如此,君何所忧矣!评价了一个人薛仁贵给李世民留的印象太深刻了。虽然首征高句丽并没有全部征服该国,多少有些遗憾,但是薛仁贵的出现,安慰了他略微失望的心,看着这个爱将,李世民说了一句话:朕诸将皆老,思得新进骁勇者将之,无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无上的评价,千里土地比不上一个人!薛仁贵没有让李世民失望,他回报了更多给这个皇帝、这个大唐。
以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得良将若此,君有所依矣!做了一个自我检讨当初在驻跸山大战之际,于山顶观察高延寿大军情形时,李道宗向李世民提了一条建议:渊盖苏文倾国而来,平壤必定防守空虚,只要给我五千精兵,我直捣平壤,则高句丽必定投降。这与李世民的“蛙跳战术”不谋而合。
可惜,当时专心的李世民没有听到。公元646年2月,回到京师,李世民向李道宗表达了遗憾和歉意!正视己误,君勇也!通过了一个提议公元647年,就再次征讨高句丽李世民召开了军事会议。
最后,群臣一直建议:高句丽的城池都是依山而建,难以速克,不如持续派遣部队到高句丽进行骚扰,今天打这儿,明天打那儿,反正没个具体目标,随心情高兴,目的就是使高句丽军队疲于奔命,目的就是拖垮你。
这一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个专业的术语“蘑菇战术”。磨死你!多算胜,君智也!写了一本书从高句丽回国后,李世民写了一本书《帝范》,全书内容很多,我只把其中的一句话挑出来吧,大家一起看看:“中国虽安。忘战则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